佛海吧 关注:669贴子:592
  • 13回复贴,共1

《认识佛教》之第五章-佛陀教育之入门——地藏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1-02-01 15:20回复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1-02-01 15:20
    回复
      (一) 大圆满
      佛家的教学目的、方针我们知道了。再要说明的就是佛一生中所说的法。佛说什么法?就是给我们讲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后来学生把它纪录下来,就是现在的经典;经典就是佛教的教科书。大乘佛法启蒙的经典就是地藏经——初学入门一年级的教科书。这层真实义在地藏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但是它不是用言语说的,它用放光来表示。世尊在这个法会上,一开始就大放光明——放无量的光明。经文上记载有:大圆满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云…,一直到大赞叹光明云。这十句是表法的,不是只有十种,而是代表无量无边。因为中国人一般认为从一到十,十是一个圆满的数字,这和无量寿经里讲「无量」的意思,完全相同;无量寿经上讲的「无量」,就是地藏经上讲的「圆满」。圆满讲了十个,那么无量呢?只讲一个「寿」。诸位要晓得,不单单是无量寿啊,是一切都无量!一切无量中寿命是第一!诸位试想:你有无量的田园、无量的金银财宝,如果没有寿命,谁去享受呢?所以净宗用一个字——寿——来代表一切无量,而地藏经里就用十种光明云来代表。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无尽的宇宙人生都给我们说明了。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1-02-01 15:21
      回复
        佛到底依据什么给我们讲经说法?给我们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第一就是「大圆满光明云」。密宗讲的「大圆满」就是显宗讲的「真如自性」;真如自性就是大圆满。真心、第一义谛,都是显示大圆满的意思;下面接着举出九种都是说明「大圆满」。给你讲「慈悲」,慈悲是圆满的。给你讲「智慧」,智慧是圆满的。样样圆满、事事圆满,没有一件事情不圆满,这才叫大圆满。大圆满就是我们自己的真如本性。佛是从这个地方给我们说出无量无边的经典,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相。所说的一切全是我们自己本来具足的,都是自己本有的。因此,世尊四十九年所说,没有说到别人,全说我们自己。所以这个教育跟一般教育的确不一样,是与我们自己切身相关的。总而言之,释迦牟尼佛为一切众生,说什么法呢?一言以蔽之,就是为我们说大圆满法。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1-02-01 15:21
        回复
          慈悲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不能够感情用事。感情用事是迷、是错误的。所以佛门里常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这是佛教化众生的两大原则。后来佛家又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这与正说恰好相反。原因在哪里?如果失掉理性,感情用事,那慈悲就是祸害,方便就下流了。因此接着就讲「智慧大圆满」,大圆满的智慧流出大圆满的慈悲。智慧就是方便法,用种种不同的方法手段,加上大慈大悲的力量在推动,这样才能够帮助无尽的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第四句讲「大般若光明云」——圆满的般若。「般若」跟「智慧」的差别在哪里?大般若经上讲得很明白:「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知」是「般若」;「无所不知」是「智慧」。换句话说,一个是「体」,一个是「用」。或者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这两个名词,我们的理解就能更清晰一些。能够说明宇宙现象的这种智慧,叫做「智慧」;能够断烦恼、破无明的智慧,叫做「般若」。般若智慧能断无明烦恼,称为「根本智」。能够解释宇宙万有现象,称为「后得智」。诸位要知道:「后得智」是从「根本智」里生起来的。如果自己对于整个宇宙的大圆满,你不能彻底证得,怎么能说得出来呢。修行人证得的是般若波罗蜜。像中国的禅宗不是单讲六度里的第五度——禅定波罗蜜,而是讲「般若波罗蜜」。你看六祖慧能大师,在坛经中就叫大家总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可见禅宗修的是般若,不只是禅定。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1-02-01 15:23
          回复
            般若、智慧;一个是讲智慧之体,一个是讲智慧之作用。一个是「无知」,一个是「无所不知」。诸位一定要知道,只有无知的般若才能够断烦恼、破无明。无明、烦恼破尽了,就证得自性的大圆满,恢复自性本有的能力,它起作用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智慧、般若的光明云,它含有这么深的意义。这两种智慧(智慧跟般若),都是前面教学目的所说的「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1-02-01 15:24
            回复
              智慧是从哪里来的呢?是我们的本能,自性本具的、本有的。现在没有了,到哪里去了呢?佛跟我们说是我们自己迷失了,不是真的失掉,只要觉悟,智慧就恢复了。那么要用什么方法帮助我们破迷,恢复我们本性本具的圆满智慧?佛教给我们一个方法——禅定,在地藏经上称为「大三昧光明云」。「三昧」是梵语,翻作「正受」,就是禅定的意思。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1-02-01 15:24
              回复
                佛法讲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为),就是把自己错误的行为修正。行为,实在太多了,哪能说得尽呢!所以佛法,把无量的行为归纳为三大类:
                一、是身体所造作的身业行为。
                二、是言语所造作的口业行为。
                三、是起心动念,意业行为。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1-02-01 15:24
                回复
                  行为无论有多少,总不出这三个范围,所以叫「三业行为」。思想错误了、见解错误了、说话错了、动作做错了,这叫错误的行为;把一切错误修正过来,才是修行。三业行为的修正,是要以心为主,禅宗讲:「修行要从根本修。」什么是根本呢?「心」是根本,起心动念是根本。心正,我们的言行一定正;心不正,就是想学也学不像,很容易被人看破,所以要从心地修起。三昧就是「修定」。佛法讲行门是无量无边,有八万四千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道),这许多方法、门道都是修定。千万不要以为只有禅宗才修定,其实哪个宗派不修定?只是不叫禅定就是了。净土宗「一心不乱」就是禅定;教下修「止观」,止观就是定;密宗里面「三密相应」,相应就是定。由此可知,佛教宗派、法门里用的名称虽然不一样,实际上所说的是同一件事。所以说「法门平等、殊途同归、并无高下」,哪一种方法我用得很习惯、用得很自在、很顺利,我就用哪个方法。佛法修学最要紧的,就是「一门深入」,不要搞很多法门,法门多就会产生迷惑,反而不容易成就,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观念。「三昧」是佛家修学的枢纽。戒、定、慧三学,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所以般若智慧是从禅定中生出来的,这是自性本定,称为「大三昧光明云」。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1-02-01 15:25
                  回复
                    十种光明云,前面一半是讲原理,后面一半是讲原则。原理就是佛说法根据的原理,我们说出来了,后面讲原则。第一、是「大吉祥光明云」。吉祥是什么意思?凡是我们本分应该得到的,我获得了,这是「吉祥」;我不该得的,我得到了,那就不吉祥了。这是吉祥的一般定义。它在此地含意是非常之深。尽虚空遍法界,无论是理论,无论是现象,都是我们应该知道的;一切万事万物的受用,也是我们应该要得到的,这称为「大吉祥」。例如:念佛一心想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是你应该享受的。你要是生到华藏世界,毗卢遮那佛的依、正庄严,也是你应当享受的。这是吉祥的本意。在这个地方佛应机说法,这就是最吉祥。佛说法,第一绝对不违背真理,也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决定不能违背。第二还要适合众生的程度。假如不合程度,程度浅的,讲得太深,他听不懂,这是枉然,这就不吉祥了。如果程度深的,讲得太浅,他听起来没味道,也不吉祥了。所以「契机契理」的说法,是最吉祥的。佛没有白说,我们没有白听,真正得到真实利益,这是最吉祥,这是大吉祥,是圆满的吉祥。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1-02-01 15:26
                    回复
                      佛教讲「功德」。功德跟福德不一样,功德才是真实的。你看诸佛成佛之后,他还用一百劫的时间专门去修福。为什么?因为没有福报不能度众生。一个人会说法,大家看他没有福,就不会相信他;他要是说这大福德是我修行得来的,别人见到很羡慕,自然就跟他学了。所以有智慧还要有福德才能度众生。所谓「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戒、定、慧三学是属于功德。这是佛法真正要教给我们的——修福、修慧,福慧双修。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1-02-01 15:26
                      回复
                        修行一定要有方法,方法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标准——我们要依靠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大皈依」。大皈依不是平常讲的皈依佛、法、僧三宝;大皈依是皈依大圆满的自性,是圆满的自性三宝。最后是「赞叹」,赞叹实在讲就是教化众生。赞叹自性圆满的功德,赞叹自性无量的功德。佛教教我们什么?就是教我们要证得圆满的自性。禅宗常说: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就是大圆满的自性。佛法所教,佛法所学,皆以此为目标,以此为方向。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1-02-01 15:27
                        回复
                          (二)大乘圆满法
                          大乘佛法的修学次第,是以四大菩萨作代表:第一位是九华山「地藏菩萨」,第二位是普陀山的「观音菩萨」,第三位是五台山的「文殊菩萨」,第四位是峨嵋山的「普贤菩萨」。用四大菩萨来代表整个佛法。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21-02-01 15:28
                          回复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21-02-01 15: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