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之音吧 关注:3,541贴子:174,242

【访谈资料翻译】动画为谁而生?采访《空之音》监督神户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超古老的访谈资料,求不吞



IP属地:中国香港1楼2021-02-15 22:35回复
    文章来自渡辺由美子の「谁がためにアニメは生まれる」专访系列,第1、2回,分前后两篇,分别载于2010年07月17日及24日,网址如下:
    アニメでも箱庭は作らない 「ソ・ラ・ノ・ヲ・ト」监督に闻く【前编】
    htt**s哈:/ 哈/ascii哈.jp/哈elem/000/000/533/533685/
    つながる世界、アニメで描く 「ソ・ラ・ノ・ヲ・ト」监督に闻く【后编】
    htt**s哈:/ 哈/ascii哈.jp/哈elem/000/000/533/533979/
    采访者简介:
    渡辺由美子,曾就职于电影公司,后来成为自由撰稿人。以动画为写作领域的文化界作者,文章焦点在于作品和受众的关系。
    有关译文:
    渣翻,恳请指正。除了【】里头的是译者补充之外,其他都是原文。经过电脑转换繁简字,如发现怪字请见谅。


    IP属地:中国香港2楼2021-02-15 22:36
    回复
      ====访谈前篇:《虽是小小动画,决不自囚于箱庭──采访《空之音》监督》====
      【箱庭是一种精巧的盆景,里面有假山、植物等等,这里比喻脱离现实、安于自娱自乐的虚构世界】

      「少女们从军的军队」──。
      这就是动画《空之音》的舞台──昔日的国家因战争而崩坏,使少女们不得不在一片焦土上生存下去。然而,这样的一个舞台,却并未带有所谓「世界末日式」的悲壮感。取而代之,制作者所描绘的,是少女间培养的友情、她们和小镇居民的交流等温暖人心的日常生活。
      「末日处境」和「温馨日常」──在这部动画中,两种可以说是位于两极的情感得以共存。这种不可思议的感受是怎样诞生的?本人为解开谜团而专访神户守监督,发现答案的关键词有以下两个:「真实感」【実感】和「继承」。在专访的前篇,我们先看看关于「真实感」的一面。

      图片描述:在这个世界,文明因漫长的战争而倒退,人类只剩下少数宜居土地。15岁少女彼方儿时遇见吹小号的女兵,使她自愿担当喇叭手,并被分发到驻守赫尔维奇共和国西方边境小镇赛兹的第1121小队
      ──彼方她们生存在一个可能快要灭亡的世界,成为军人,前往要塞当兵。如果要在动画中描绘这个状况,大可以发展成一个气氛更加悲壮的故事,可你为甚么选取了温馨日常为题材呢?
      神户:
      这点在最初的讨论中就决定好了呢。由于动画预定在深夜时段播放,所以我们打算采用温馨的风格,让观众看完后也能安稳入睡。

      图片描述:神户守监督
      清水晓(制作公司A-1Pictures):
      《空之音》会在「动画的力量」这个深夜一点半开始的节目时段播放,观众以成人为主。我方因此提出这项要求,希望制作一部能让忙了一天工作的人回到家,安安稳稳在夜晚观看的作品。
      神户:
      收到原创作品的邀约时,我最初提出的构想是以丝绸之路为舞台,讲述一对男女的「轮回转生」作品。可是,丝绸之路如今也不太能吸引观众了,结果这项构想没能通过呢。
      不过,从结论上来说,我觉得自己当初想创作的要素,几乎都在《空之音》里实现了。
      补充资料:当今,有论者指出深夜时段的观众想看到的,是「女孩子们快乐地度过日常生活,温暖人心的世界」(小松慎太郎,ANIPLEX宣传)。因此,我们定下的方针是既不忽视观众的需求,制作出能愉快观看的温馨作品,同时也打算使作品具有深度,让想要思考的观众能够一直深入思考下去。
      「希望带出连贯感」
      ──《空之音》的构想是要做出一部能让人安稳观看,同时又足以深入思考的作品。那么,从这里开始,监督定下了怎么样的方针呢?
      神戶:
      在最初讨论时,大家谈到希望作品有「连贯感」【地続き感】,我也觉得这很有意思。

      图片描述:曾为了在幻想世界中营造「连贯感」而苦恼
      ──连贯感是指?
      神户:
      例如,《空之音》的观众去想象彼方她们的世界在五年后的样子,或者五年前的样子,是可以想象出来的,就是指这种感觉。这样一来,故事会更有说服力,也更让人觉得亲近。
      一开始,我就「连贯感」想出来的点子,就是要「传达出真实感」。要做到这一点,我觉得把舞台设定在现代日本似乎比较好,所以作为舞台的城镇呢……现在,你从窗户看看外头的风景,中央线的电车正好跑过,也建着井井有条的住宅,还有学校……我当时提议说,选取这些真正存在的风景是不是比较好呢?
      不过,我也听到另一种意见,认为「那就难以展现作品的幻想色彩了,作品舞台应该避免照搬现代日本的情境,才比较吸引观众吧」。于是,我们开始考虑要怎样在幻想世界中营造现实感。
      正好剧本家吉野弘幸曾偶然看了一个介绍世界遗产的电视节目,这时候,他灵机一动,提出了一个想法:把舞台设定在西班牙的昆卡这座城塞都市,以及阿拉尔孔要塞。喔,这就有意思了。
      以现实中的地区为基础,建构舞台──该国的确和日本具有连贯感,同时又拥有不同于日本的文化,这就是它的好处。我们轻松地拍板定案,说:好,咱们就一起去看看吧!然后取景去了。
      补充资料:神户监督一行工作人员为了创作《空之音》的舞台背景,组成了取景小组。他们前往西班牙的卡斯提尔-拉曼查地区,到访城墙都市昆卡、阿拉尔孔要塞、玻璃工厂、塞万提斯之家等地。最终,故事的舞台赛兹,就设定为一个折衷了欧洲和日本文化的城镇。这也是考虑到了「连贯感」。

      图片描述:城墙都市昆卡

      图片描述:玻璃工厂
      ──实际前往当地之后,是否令「在幻想世界中营造现实感」这件事情变得可能呢?
      神户:
      对呀,该说是由于切身体会了吧?尤其是在昆卡这个地方,过去有个时代曾被阿拉伯占领,因此跟一般而言的「欧洲」感觉有点不同呢,当地也有木造建筑甚么的。还有,恐怕是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吧,也有些建筑物的地板是倾斜的,站在上面会有一种很奇怪的感受。不过,当地人都照常使用那块地方,真是不拘小节的民族风情,对吧?要是不曾亲自在那上面站一站,是不可能明白倾斜的地板会带来何种感受的。
      我们没有把倾斜的地板照搬进动画里。但是,一起制作作品的同事都亲眼看过同样的情景,这一点很关键。场景设计的青木(智由纪)、负责美术的甲斐(政俊),还有剧本家吉野都跟我们一起去了。
      ──实际去过取景,和没有去过取景相比,哪一点的差异最大呢?
      神户:
      我想是对于现实的存在形式,想法有了变化。比方说门把的形状──虽然这只是一个小细节──当地的门把是设在门的正中央的。我们都想破了头,不晓得该怎么用才好。
      放在日本,这种门就是天方夜谭,不过当地人却理所当然地在使用着。要表现出真实感的时候,就要把握到这种「理所当然」的感受,这是很重要的。我们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东西,对方却视作「理所当然」,完全不需要「哇,好珍奇」地大惊小怪一番。
      取景回来后,我再思考了一遍「连贯感」到底是甚么,得出的答案就是观众「尽管没有亲身体验过,却能够从中感受到真实性」。我想,就算描绘的是一个虚构的奇幻世界,在那里生活的彼方她们,应该会将古怪的门把视作「理所当然」。只要我们将这种生活感表现出来,就是表现出了连贯感了。

      【古怪的西班牙门把,这里我特別补一张图帮助理解,来自博客インターネットのけもの(《空之音》日本粉丝,写了一系列昆卡、阿拉尔孔游记,但并不是我之前翻译过的那个帖子)】


      IP属地:中国香港3楼2021-02-15 22:48
      回复
        「希望把刺痛的『现实』放进动画中」
        ——把「在这个世界,这就是理所当然的情形」这一点表达给观众,是希望从中让观众体会到甚么呢?
        神户:
        「这就是现实」这一点吧。毕竟彼方等人所置身的世界,对她们来说就是现实。
        我一开始提到过,希望作品既拥有温馨的风格,同时也具有深度,我的构思和这一点是有关系的。「把微微刺痛的、艰苦的内容也放进动画吧!」这也是我提出的,因为在现实里,就不可能没有艰苦的事情啊。
        我可不想制作出一个只有欢乐、重门深锁的「箱庭」!——我多少把这种意气放在了动画里吧。


        图片描述:希望把战地里的「现实」寄托在动画中
        ——也就是说,给一部温馨作品赋予活生生的真实感吗?
        神户:
        正是这个意思。要说我在《空之音》里加入了甚么「现实」,就要数「父母」的存在了。我一直不想套用父母完全不出场的做法,因为这些主角绝对是双亲所生下来的啊!
        要在动画里仔细刻划「大人」,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还要考虑到这未必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呢。其实就我个人而言,如果有一套动画能以35岁的男子为主人公,那也未尝不可啊。
        而在大人角色之中,「父母」的角色都被青少年认定是啰嗦烦人,特别不受欢迎。说到青少年,必然联想到叛逆期。我从前有一段时期也是这个样子,不把父母看在眼内(笑),不过随着年龄渐长,就开始觉得父母真的很伟大。其实大家都多亏了父母才可以降生于世上,是应该多多关爱父母呢。
        因此,我拜托了剧本家吉野,就算彼方她们的父母不会在画面上登场,也希望能明确地把他们的存在表达出来。
        比如说,彼方收到了父母寄来的信,而另一方面,暮羽的父母则在战争中死去,这两者就塑造出了对比的关系。虽然父母没有出现在屏幕上,但在创作过程中,我们一直强烈地意识到「父母」的存在。


        图片描述:有意带出血脉向连的「双亲」的存在
        「在温馨故事中展现战争的真实感」
        ——提到把现实带入作品的话,彼方她们的日常生活,与战争的环境紧紧相邻呢。为了描绘彼方她们眼中理所当然的战争,您考虑到了甚么?
        神户:
        有关这一点,最终来说,我们不得不画成了「幻想作品」,因为我们毕竟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不过有一点,哪怕涉及得不算多,我也尽量设法反映出来,那就是战争的体验之谈。以我个人来说,我们这一代的父母、叔伯一辈,都是经历过战争的人。
        家父在昭和10年(1935年)出生,在他给我讲过的故事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要很辛苦找食物充饥这一点。不管是他的哪一段记忆,都全部跟进食联系在一起。当年,他们有一件称为玩游戏的事情,其实就是「偷吃」。
        家父告诉我,他家附近有一处草莓田,大家都匍匐前进爬到那里,采下草莓之后,也不管草莓还黏着沙沙的泥土,就直接躺在原地吃掉。要是**莓田的主人发现了,大家就一哄而散。据说,他们常常玩这种「游戏」。
        作品中所反映的,就是这样的人们的体验之谈。

        图片描述:在战场等画面中,不单单表现出悲伤、痛苦,也把人们能感受到的鲜活体验加入其中,带来真实感
        ——如果想把战争的真实感表现出来,另一个办法是细致地描写战斗场面。不过在《空之音》里,则选择透过人物描写来做到这点,是这个意思吗?
        神户:
        没错,所以这部作品描绘的是「终战」的气氛呢。实际上设定的其实是「停战」,不过我们想表现出一种类似战争结束的「如释重负」的感觉。虽然在小镇居民的记忆中,依然鲜活地留存着战争的惨痛回忆,不过他们觉得战争本身姑且是完结啦,太好了,类似这样。

        图片描述:在摇摇摆摆的载货火车上赶往赛兹的彼方,拿着好心的士兵送她的一罐牛奶糖(来自第1话OP)
        「令人微微刺痛的幸福」
        神户:
        我希望在《空之音》里描绘的,并非女孩子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一个毫无险阻、「箱庭」似的世界内;而是描绘她们处在可说是悲惨的状况下,依然没有失去希望,结果能够活出温馨而幸福的样子。
        ——动画里刻划的那种幸福,带有一点艰难、微苦的感觉。使我印象深刻的一话(第10话),讲述了老婆婆一直等待着年轻时离开自己的男子回来,她始终深信男子有天会把自己接走的诺言;某一天,她奔出了自己的家,消失在雪地里。

        图片描述:等待已久的恋人终于归来——以年轻面貌开门飞奔而出的「老婆婆」从此在雪中失去踪影(第10话)
        神户:
        这段故事是从工作人员的熟人那边打听来的,其中一部分据说是真实的情节。那位工作人员来自一个乡下小镇,镇上有一个造房子的老婆婆,一天,她光着脚走进了森林,从此消失无踪。我觉得这在映像上相当适合,所以放进了动画里面。


        IP属地:中国香港4楼2021-02-15 22:56
        回复
          ——在那时候,彼方说了一句话:「正因为有着幸福时的回忆,人才可以活下去。」监督把这视作幸福的一种吗?
          神户:
          这句台词是(脚本家)吉野想出来的。假如当事人觉得幸福的话,那应该就算是幸福吧。我想,既然说到所谓「『理所当然』是因人而异的」,幸福的型态也是如此。
          以前,我听过最年长的叔叔讲述空袭的事情。叔叔当时住在一条很大的河川旁,家家户户都烧了起来,人们于是为了找水,纷纷来到河边。可是在河里,其实漂浮着一大堆死人。对于这大量随河水翻动着的尸体,大家都不当他们是人了。
          叔叔说,目睹此情此景,他的感觉渐渐**了,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情况。
          这段往事是叔叔在葬礼场合上告诉我的,他还说:「到了现代,我们能够举办这样的葬礼,真的很太平。」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图片描述:「理所当然」会因应眼前所见之物而不同——动画中包含了这样的讯息
          ——能够举办葬礼,是太平的象征呢。
          神户:
          是这样吧。我听了叔叔的话,有了一个想法。比如说,家父偷草莓吃的那件事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想着是挨饥抵饿,那的确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但他却把它当作是「玩游戏」,这一点和我们的感知方式就不同了呢。这件事情,家父跟我讲过好几次,所以他当年想必是真的觉得很快乐吧,既有东西吃,又觉得幸福。
          ——意思是,所谓的幸福,是人人不同的。
          神户:
          对,我是这么想的。即使说出来没人能够理解,但只要自己感到幸福的话,那个瞬间应该就是幸福的。
          现在想来,我也有一个这样的「幸福」瞬间,就算跟别人说了,可能也没人明白:在制作《风之谷》时,我担任「制作进行」一职【管理动画进度、协调上下的中间职位】,那时候睡觉就是最让我期待的事情,因为平时根本没时间睡(笑)。去睡觉的那个瞬间,就是最幸福的了。
          果然说到底,关键在于能不能让人感受到「真实感」,不管是幸福,还是创作作品,自己的真情实感是最重要的。
          ====前篇完====


          IP属地:中国香港5楼2021-02-15 22:58
          回复
            ====访谈后篇:《以动画绘出相连的世界──采访《空之音》监督》====

            我访问了《空之音》的监督神户守,以深入了解这部以暂时停战之地为舞台的动画作品。这部作品不可思议的魅力,以及那异常具有说服力的映像画面,到底是从何而来的呢?
            接续以「真实感」为中心进行的采访(第1回),我们这次则从关键词「继承」来解读这部奇妙作品的诞生背后的要点。监督在这部作品中究竟倾注了甚么呢?
            ──《空之音》这个故事,是讲述了喇叭手彼方体验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她自己也通过「音乐」把一些讯息传达出去。
            神户:
            那个世界设定在距今250年后,当今的文明已经灭亡,世界经过了重新构筑。存活下来的人们建立了新城镇,但在城镇各处留有废墟,让人想见昔日的文明。
            地球不少的部分成了无法住人的不毛之地,有谣传说人类说不定就要灭亡了。然而,即使在这样的世界,依然有些事物从过去的时代承传下来。也就是说,彼方那喇叭的音乐,也是从过去继承而来的。

            图片描述:想要以声音象征「从过去流传下来之物」
            ──为甚么会选择以「音乐」作为传达讯息的手段呢?
            神户:
            因为音乐可以超越语言,传达出去。比方说,在欧洲创作出来的曲子,也会传到日本。音乐给人的感觉,就像能跨越各式事物所形成的围墙一般。
            我还记得,当初之所以从许许多多的候选曲之中选用了曲子《奇异恩典》【AmazingGrace】,便是基于「全世界的人们大概都至少听过一次吧」这样的理由。实际上,原曲作者是谁,也是一个谜团,就正如到了彼方她们的时代,也不清楚到底是谁、出于甚么理由创作的这首曲子。我想这就是有趣的地方。
            「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传达下去」
            ──监督,您本人认为「传达」一事背后有怎样的意义呢?
            神户:
            话题可能有点跳跃吧,不过我觉得是「留给下一代」这一点。这当然包括开枝散叶,同时也指把我们身上的经验传给下一世代的人。
            以我自己为例,由于我父母在儿时经历过战争,如果我有孩子,应该会跟他们讲一些「你爷爷以前这样那样」的故事给他们听。传承给下一代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举办祭典、传承文化习俗等等。
            补充资料:有关「泼水节庆典」
            彼方去军队报到那天,赛兹镇上正在举办「泼水节祭典」。根据传说,从前曾有恶魔袭击赛兹,五位少女以身保护城镇,因此举行祭典是为少女们镇魂。
            神户:
            故事里出现的是虚构的祭典,不过姑且在东南亚地区,实际上也存在着相似的祭典和习俗。少女在火焰中抱着恶魔的头颅,这一点几乎是完全相同的。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在赛兹流传的「炎之少女」的故事,到了敌国(正统罗马帝国)是以另一种版本流传下来的,炎之少女并不是因恶魔而死去。
            神户:
            那个故事,其实是把真相改换成了一桩美谈呢。恶魔(帝国的流传版本是天使)是在濒死状态下来到赛兹,少女们觉得既然祂死期将至,不如让祂就这样安详地离去吧。不过,镇上的人们都惧怕恶魔,于是连同少女们都一起杀掉了。后来,他们对少女们抱有愧疚的赎罪意识,于是把整件事改换成美谈,亦因而一直把祭典办下去。
            意思就是,真相被传承者按照自己的好处改掉了。


            ──在流传过程中会出现修改,想来这情况不仅发生在故事中,现实中也会发生呢。
            神户:
            从过去流传下来的东西,一定有很多都涉及了传承者的偏见,或是优先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若非如此,不同国家的历史解说又怎会有出入呢?
            「事实不被传达」的事情,应该也在我们身边发生着。即便不是故意歪曲事实,但基于和对象的距离……包括物理上的距离,或者岁月久远等原因,也会导致事实无法传达。
            我有一个住在阿拉斯卡的熟人,是引发我思考这件事的契机之一。他回来日本的时候,我们不时会见见面,有一次偶然问起他:「有没有体会到全球暖化造成的影响?」于是他告诉我,暖化的影响正以触目可及的形式存在着。
            据说阿拉斯加的地面基本上是沙粒,只要沙粒能稳聚在一起,地基也就固定下来。但是,这些沙粒现在开始溶解了。地面因此出现了崩裂,某些地带的海岸线越来越迫近内陆,还有些地方的居民因此无法再定居下去。【估计是指冻土溶化?译者地理不好,求补充】
            在《空之音》所带出的「并非只有当下眼前所见才是现实」这点,我自己是把它视作一个主题吧。


            ──并非只有当下眼前所见才是现实?
            神户:
            凡事必定有一部分是从自己的角度看不见的。就以阿拉斯加的现状为例,如果身于日本,是不会知道的,明明都是同在地球上发生的事情啊。
            同样地,我在故事里采用的描述,特地表现出彼方她们在和敌国女孩交谈之前,并不知道自己的国家在别人眼中是怎样的。「流传下去」这件事,以及在留传过程中会产生误会这件事,这些都是本作品视为主题的重点。
            「担任让下一世代『发挥想象』的角色」
            ──在流传下去的过程中,产生误解是不可免的。对于会偏离事实这一点,监督有甚么想法?
            神户:
            我认为这是无可避免的,毕竟人们说起发生了某事、碰上了甚么倒霉事的时候,一定会采取对自己有利的说法,把坏事给隐瞒掉,或者改编事情经过。
            ──你的意思是,在流传过程中出现误解也没办法了。
            神户:
            要说是没办法吧,嘛,应该说流传本就是这么一回事。遗迹、废墟这些东西总是能深深吸引我,所谓的遗迹,就是人类的历史本身啊。那些建筑物没能完全留下来,我们从留下来的部分去想象「在从前是怎么样的呢?」
            实际上从前是怎么样的,谁也不知道,只任由后世的人们去作出不同的解释,作出想象:「我认为是这样的。」「不,应该是那样的吧?」我想,这就是当中的有趣之处。
            在故事里,有一段讨论了彼方等人当作要塞使用的建筑物,在过去会不会是一所学校。彼方她们就是看着残存下来的教科书、黑板等物来想象的。


            ──您的意思是,不管事实如何,接收的一方总是会擅自展开想象。
            神户:
            没错,擅自展开想象,擅自作出解释。因为是凭空想象,所以肯定有弄错的地方吧。不过,我觉得后世的人们进行想象是有意义的。我认为这个举动同时也意味着,从前在那块土地生活的人们,把自己活着的种种痕迹,交给了后世。


            IP属地:中国香港6楼2021-02-15 23:02
            回复
              「周而复始,人类的生活,人类的历史」
              ──在彼方她们的世界中,随处可见类似遗迹或废墟的地方。由于昔日人类文明过度发达,结果导致这个世界步向灭亡。您这样描写有甚么用意呢?
              神户:
              在故事里,我刻划了一种比较极端的面貌,所表达的道理大概就是:就算是人类在过去犯下的过失,这项过失的历史也会一直留传下去。
              世上并没有永远的文明。就算是古老的文明,也曾在某一个时间点短暂地消灭过,与我们如今居住的现代,并非直接联系着的。结果,不禁让人觉得凡是人类的所作所为,都在周而复始,甚至出现了「历史是不断重复的」这句话。
              青森县巨大的「三内丸山遗迹」,是绳文时代中期一个延续了约4000年的文明所遗留下来的【原文如此。查三内丸山遗迹资料,遗迹年代为绳文时代前期~中期 =公元前约3,900~2,200年,因此此句可能是「该文明在约4000年前灭亡」之误?译者对绳文时代欠缺知识,仅供参考】,在绳文时代迎来灭亡。学者调查灭亡的理由,发现除了受全球规模的寒冷期影响之外,还有似乎另一个原因,那就是种植栗树。
              在这遗迹四周,栗树的数量异常的多,所以有一个理论认为灭亡的原因是栽培太多栗树,造成了环境破坏。也就是说,人类曾经按照自己的好处去改造那里的大自然呢。
              人类的进化,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也是一种过失。
              技术发展是一件好事,我们这也是为了人类生活作打算,于是去改造环境、发展科技。如果说让我们一起阻止全球暖化吧,不要再排放二氧化碳了,那只要一律停用汽车,效果就不错了,但如果这么做,我们的生活就无法维持下去。


              「人类周而复始地犯错,即便如此,仍继续活下去」
              ──也可以说,人类在历史上重复地犯错。
              神户:
              我想历史就是这么一回事。在后世的眼中,可能会看成「犯错」。然而,人类就算用尽全力,也仅仅能应付当下所发生的事情而已。因此,只要人类生活一天,就一定会重复做出相同的事情。
              ──而你认为就算是这样,继承这件事仍然是有意义的?
              神户:
              是的,在《空之音》中,我自认在这个论点上花了不少功夫。故事所讲述的,是一个因人类犯错而几乎灭亡的世界,但即使如此,仍无阻于技术、音乐、朽坏的建筑等事物留存于世,并被继承下来。故事中也出现过「是历史」这样的台词,正是这个意思。
              就算彼方等人处于谣传快要灭亡的世界,不过她们依然从现在来往的人身上,或是旧时代的人遗留下来的事物之中,得到一些甚么,从而思考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做。她们自己身为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把历史继承下去。我觉得,如果能这样连系下去就好了。
              ──彼方为了把想法传达给众人,吹响了一曲《奇异恩典》。通过这首曲子的反复出现,就像接力赛一样传达下去。
              神户:
              《奇异恩典》的歌词很不错,有着「神是否愿意赦免这样卑劣的我」这样的含义。人类的行动之中总会犯错,这一点也是要传达下去的一部分。
              每个人都由父母带到世上,在人生中经历许多事,然后死去,并在这个过程中把一些东西传给下一世代。我想不管是谁,都是「传达历史的一员」,彼方她们亦然,我亦然,你亦然。

              神户守监督。摄于海报前
              ====后篇完====


              IP属地:中国香港7楼2021-02-15 23:04
              回复
                以上。
                之前就开始翻译了,拖了很久都没空完成,趁着假期整理完毕。
                内容有点涉及那啥,还好度娘没吞。
                顺祝各位吧友牛年快乐!


                IP属地:中国香港8楼2021-02-15 23:09
                回复
                  我靠。。。我之前很喜欢这部动画的原因是。他的风格很治愈。。谢谢你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1-02-15 23:29
                  回复
                    谢谢你。爱你哦哦哦!!!!对这个吧不离不弃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02-15 23:36
                    回复
                      在5 6年前我还经常看,现在看的次数少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02-16 06:59
                      回复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1-02-16 17:20
                        回复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02-18 13:19
                          回复
                            这么多年过去了 还能看到楼主新翻的文字材料


                            IP属地:新疆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1-03-01 10:48
                            回复
                              大佬NB


                              IP属地:韩国15楼2021-03-08 01: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