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昱吧 关注:26贴子:1,656
  • 1回复贴,共1

【历史研究】桓温废立并非拉司马昱当过渡工具,但确实出于野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3-07 21:38回复
    “桓温废立是拉司马昱当过渡工具”这个观点近几十年非常流行,大概是受《东晋门阀政治》一书的影响,史书上并没有这个观点。
    《东晋门阀政治》:桓温置简文帝于皇帝地位,与当年置郗愔于徐州刺史地位一样,又一次使用了欲取先与的策略,不过这次是在最高的权力层次上使用。
    《晋书》记载“温初望简文临终禅位于己,不尔便为周公居摄。”也就是说,桓温希望简文帝临终时禅位给自己。桓温在简文帝活着的时候,无论是简文帝执政时期,还是即位后,都没有向朝廷表露要皇帝禅位给自己,或要九锡的意思和行为。不过桓温本来有打算北伐前燕成功后,向简文帝讨要九锡,但后来的事,你们都知道。
    只简单论述他俩的政治关系变化:先是司马昱翻车,导致桓温势力膨胀,后来桓温北伐翻车,就没有向司马昱讨要九锡的实力了。(所以说,人最大的对手还是自己。)
    《东晋门阀政治》的作者田余庆认为桓温已经完全掌控司马昱,立他就是等着适当时机拉司马昱禅位。其实是司马昱活着的时候,桓温没掌控他,等他临终的时候,就想着舍我其谁了。
    桓温有野心毫无疑问,这是公论,很了解桓温的人也知道。桓温废立确实出于野心,他野心不死,即使北伐失败,还想尝试能不能继续自己的大业。不过,桓温最后因为主客观也没有实际作出谋反之举。
    在论文《司马昱与门阀政治》,作者对“桓温废立是拉司马昱当过渡工具”这个观点提出了质疑,但是质疑过度,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认为桓温“废”是不得已,只是为门户计。
    《司马昱与门阀政治》这篇论文中有一些较好的观点,但是有些观点并不是很可靠。
    作者还提到《宋书五行志》“西昌修明之祥”的记载,认为此祥瑞是当时政治需要,人为制造而成。
    《宋书志第二十二◎五行三》:晋哀帝兴宁三年五月癸卯,庐陵西昌县修明家有死栗树,是日忽起生。时孝武年四岁,而简文居蕃,四海宅心。及得位垂统,则祚隆孝武。识者窃曰,西昌修明之祥,帝讳实应之矣。是与汉宣帝颇同象也。
    事实上同章也有晋康帝的类似记载。所以这类祥瑞记载更可能是后人为神话皇权虚构而成。
    《宋书志第二十二◎五行三》:晋成帝咸和六年五月癸亥,曲阿有柳树倒地六载,是月忽复起生。咸和九年五月甲戌,吴雄家有死榆树,是日因风雨起生。与汉上林断柳起生同象。初,康帝为吴王,于时虽改封琅邪,而犹食吴郡为邑。是帝越正体飨国之象也。曲阿先亦吴地,象见吴邑雄舍,又天意也。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4-25 12: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