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沱茶吧 关注:80,378贴子:3,040,378

磋沱岁月:北方地区密封干仓--10年生茶存放实验报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生茶中,影响茶汤--色泽-滋味的几种主要内含物质和生成物质:青饼干仓存放2年--数据来源于网络
01、苦涩味道的茶多酚:主体成分是儿茶素及其衍生物,从初期的28.99%减少到27.07%
02、茶色素:茶多酚经过氧化--聚合生成
茶黄素:多酚类及其衍生物氧化缩合而来,茶黄色素以多酚类物质、儿茶素为主要成分。从0.21%增加到0.25%
茶红素:儿茶素,茶黄素等氧化聚合反应生成,由初期的7.22%增加到7.77%
茶褐素:茶黄素和茶红素氧化、聚合形成,由初期的4.46%增加到5.06%
03、咖啡碱:茶汤苦味的来源,由3.23%下降到3.13%
04、氨基酸:影响茶汤鲜爽滋味,由1.24%下降到1.1%
小结:干仓后发酵的过程就是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反应--消耗--减少的过程。。。茶色素增加的过程。。。茶汤就是各类物质混合的滋味。。。后发酵过程受湿度和温度的深度影响。
2、紧压茶工艺的差别,明显影响生茶的后发酵过程。
以大益和下关两类风格--制作工艺的紧压茶。。。直观对比说明。


IP属地:陕西1楼2021-04-02 22:09回复
    二楼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1-04-02 22:13
    收起回复
      己坐好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4-02 22:20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04-02 22:23
        收起回复
          前排就坐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4-02 22:24
          收起回复
            这就厉害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4-02 22:27
            收起回复
              旁听一下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04-02 22:28
              收起回复
                两种大益常规茶的对比:2008年青沱和2008年7542
                1、共同点:大益常规新生茶原料新,紧压度适中。。存放于同1个茶叶桶。。密封保存。
                2、不同点:形状不同。。。包装材料不同。。。同样影响陈化效果。
                08青沱:厚覆膜牛皮纸袋,包装纸也是厚牛皮纸。。。密闭性强。。。陈化缓慢。





                7542--810批次:棉纸,透气效果好。。。陈化要快一点。





                08青沱:茶汤黄亮,新生成的茶黄素影响明显,新生成的茶红素稀少。
                7542--810批次:茶红素已经有少量产生。。。汤色变化。
                结论:北方地区干仓存放10年的大益茶尚处在后发酵初期。。。茶黄素明显产生--汤色黄亮。。。茶红素少量产生。。。苦涩明显减弱。
                接下来才是中期:茶红素明显产生。。。汤色红黄发亮。
                最后才是后期:茶褐素明显产生。。。汤色深红--变暗。


                IP属地:陕西8楼2021-04-02 22:31
                回复
                  楼主是茶科院的吧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1-04-02 22:32
                  收起回复
                    辛苦,感谢分享,请继续


                    IP属地:辽宁10楼2021-04-02 22:39
                    收起回复
                      占楼学习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04-02 22:40
                      收起回复
                        不同工艺的下关和大益生茶存放效果明显差异:
                        08青沱和10年FT南诏沱茶
                        1、相同点:都是100克沱茶。
                        2、不同点:原料不同。。。原料制作工艺不同。。。产品茶制作工艺不同。。。下关茶紧压度太高。。。存放效果明显不同。




                        10年南诏沱茶,紧压度非常高,内飞都压碎了。





                        下关茶紧压度太高。。。所以茶叶析出物质明显高。。。参与后发酵反应的物质就明显多。。所以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就非常明显。。。湿度越高--温度越高。。。因为紧压度高大量析出的物质和芳香物质就损耗--消耗的快。。。所以下关生茶存放的关键是恒温--低温--干仓。


                        IP属地:陕西12楼2021-04-02 22:42
                        收起回复
                          占座学习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1-04-02 22:48
                          收起回复
                            下关的茶饼和大益的茶饼也是因为原料工艺不同,紧压度不同。。。在相同条件下存放,效果也不同。
                            7542--902批次




                            下关FTT8653-9




                            结论:下关生茶因为特殊的传统毛茶陈化--制作工艺。。。和特殊的成品茶制作工艺--紧压度高。。。茶业析出物质高。。。在高温高湿环境会快速损耗。。。所以更适合在低温---干燥地区密封存放。
                            大益常规生茶原料普遍较新。。。紧压度低。。。紧压工艺茶叶析出物质少。。。所以对湿度和温度耐受能力高。。。在北方干燥地区陈化缓慢。
                            仓储决定了生茶的后发酵效果。。。可以产生无数种不同的味道。。。关键看个人的喜好。
                            所以大家日常开同1种茶。。。味道通常差别很大。。。完全是正常现象。


                            IP属地:陕西14楼2021-04-02 22:56
                            回复
                              现在厂家都在不断调整毛茶的工艺。。。紧压茶的制作工艺。。。存放条件。。。来改善后发酵过程。。。实际上2008年就已经开始了。
                              以上对比,仅仅是从历史--静态--直观的视角展示。。。并没有反应过去10年大厂采取的各种措施--工艺革新。
                              最简单的。。。2009年许多新茶都已经加装塑料膜来进行保护了。

                              原装的整件11年便装甲级沱茶。


                              IP属地:陕西15楼2021-04-02 23:0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