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吧 关注:2,517贴子:7,814

【心得分享2】怎样将理论转化为内在的力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安于当下,找到本位,只管耕耘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1-04-17 20:07回复
    “自创建京瓷以来,直至今日,我把经营企业所必须的哲学,即“‘京瓷哲学’”不断给员工们讲解,并与大家一起实践,这才有了今天的京瓷公司。”
    这句话里有一个关键词“实践”。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1-04-17 20:08
    回复
      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物质高度发达,人类精神却极度的空虚。很多人甚至觉得自己活得像行尸走肉。换句话说,也就是自己也不知道一天在干什么,总觉得自己稀里糊涂。特别是四十来岁人到中年,反而越发迷惑——生命的意义何在?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1-04-17 20:08
      回复
        回首已过半生,似乎总是有诸多不顺。于是,各种各样的哲理性的人生格言如春笋一样冒出,现今的时代此种现象尤其多。各种各样的课程花样频出:心灵修养的课程、传统文化的课程、总裁班、财务自由班、读书会……有所需,就有所产。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1-04-17 20:08
        回复
          很多的课出发点或许是好的,但大部分还是停留在理论上,更有甚者是一些投机者利用传统文化复兴和人们焦虑不安的状态这样一个极好的商机,大赚一笔。神州大地,这种利用圣贤文化去圈钱、造神的活动实在不少。“神州大地”这个词此时听来颇为讽刺:各种大师争先恐后,粉墨登场,讲述着各种心得、理论。有些听上去很美好,却无法作用于工作和生活。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1-04-17 20:08
          回复
            哲学,其理论是实践中出来的。虽然看起来是形而上的,但是要把它在我们的生活里去实践出来才行。阳明心学提倡“知行合一”,也是注重实行的。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1-04-17 20:09
            回复
              稻盛老先生的哲学也是来自于实践。当理论没有转化为内在的力量,没有真正落地的时候,讲得再好,也都作用不大。当它没有真正在我们生活里落地实践的时候,我们自身根本没有力量,也没有体验,这就如纸上谈兵。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1-04-17 20:09
              回复
                类似的例子在佛家的经典中也有记载。例如:禅宗二祖慧可大师讲经说法,地涌金莲,天花乱坠。但是讲得再好也解决不了生死问题。而达摩祖师只是静听就知其未到根本处。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1-04-17 20:09
                回复
                  因此,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圣贤的哲学也好,稻盛先生的哲学也罢,都得落地实践。用出来,用一点就有一点力量!这个过程我们会有体验,正如六祖大师所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1-04-17 20:09
                  回复
                    在这本书的自述中第一篇章讲述了京瓷哲学诞生的过程:
                    “我出生在鹿儿岛,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就职于京都的一家陶瓷企业。因为是1955年4月,距战争结束刚好经过10年,整个日本已经开始从废墟中恢复过来。
                    但是,我就职的这家企业却依然处于战后的混乱状态,连年赤字。记得刚进公司时,我的工资是每月8000日元。从地方大学——鹿儿岛大学毕业,总算有了工作,但自己今后的人生将会怎样呢?我非常不安。”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1-04-17 20:34
                    回复
                      在这里,稻盛先生发出了人生第一问:“今后的人生将会怎样呢?我非常不安。”
                      这句话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现在面临的一种心理状态,老先生的话语很中肯。并没有写一些神奇的故事去造神。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1-04-17 20:34
                      回复
                        作为人,我们是否同样对自己的人生或将来感到非常不安?我们为什么会有不安?这其实是值得去思考的。或许是因为我们看不到自己的未来,不知道我们将来会活成什么样子,又或许我们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而现实却一次次的把我们击倒在地,导致了我们的心总处在一种不安的状态。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1-04-17 20:34
                        回复
                          有人为没找到另一半而不安,有人为生意赔钱不安。有人为疾病不安,有人为未来不安。或许还有人已经麻木。现在的这个时代,总给我们一种不安之感,大多数人活着都是一个字——累!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1-04-17 20:35
                          回复
                            人一辈子都在建立和寻找一种安全感。但是,其实它根本不存在!于不安之处处处安,这或许正是圣人想留给我们的真言。稻盛先生提出的第一问,也在找安全感,因为他也感觉到了人生的动荡与无奈。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1-04-17 20:35
                            回复
                              如果我们对人生充满了自信,没有了迷茫和不安,能够安于当下,找到本位,只管耕耘,那我们就已经具备了成功的基础。即使暂时还没有成功,将来也会成功的。稻盛先生的书中这一点在后来也是得到了印证的。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1-04-17 20: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