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清吧 关注:39,234贴子:1,748,758

从最接近原版的《七大恨》版本,看明朝与建州、海西女真的关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4-25 15:40回复
    金国汗谕官军人等知悉:我祖宗以来,与大明看边,忠顺有年。只因南朝皇帝高拱深宫之中,文武边官,欺诳壅蔽,无怀柔之方略,有势利之机权,势不使尽不休,利不括尽不已,苦害侵凌,千态莫状。其势之最大最惨者,计有七件:
    我祖宗与南朝看边进贡,忠顺已久,忽于万历年间,将我二祖无罪加诛。其恨一也。
    癸巳年,南关(海西女真哈达部)、北关(海西女真叶赫部)、灰扒(海西女真辉发部)、兀刺(海西女真乌拉部)、蒙古等九部,会兵攻我,南朝休戚不关,袖手坐视。仗庇皇天,大败诸部。后我国复仇,攻破南关,迁入内地,赘南关吾儿忽答(吴尔古代,末代哈达贝勒,取努尔哈赤第三女莽古济)为婿,南朝责我擅伐,逼令送回,我即遵依上命,复置故地。后北关攻南关,大肆掳掠,南朝不加罪。然我国与北关,同是外番,事一处异,何以怀服?所谓恼恨二也。
    先汗忠于大明,心若金石,恐因二祖被戮,南朝见疑,故同辽阳副将吴希汉,宰马牛,祭天地,立碑界铭誓曰:‚汉人私出境外者杀;夷人私入境内者杀。‛后沿边汉人,私出境外,挖参采取。念山泽之利,系我过活,屡屡申禀上司,竟若罔闻,虽有冤怨,无门控诉。不得已遵循碑约,始敢动手伤毁,实欲信盟誓,杜将来,初非有意欺背也。会值新巡抚下马,例应叩贺。遂遣干骨里、方巾纳等行礼,时上司不究出招衅之非,反执送礼行贺之人,勒要十夷偿命。欺压如此,情何以堪!所谓恼恨者三也。
    北关与建州,同是属夷,我两家构衅,南朝公直解纷可也,缘何助兵马,发火器,卫彼拒我?畸轻畸重,良可伤心!所谓恼恨者四也。
    北关老女,系先汗礼聘之婚,后竟渝盟,不与亲迎。彼时虽是如此,犹不敢轻许他人,南朝护助,改嫁西虏。似此耻辱,谁能甘心?所谓恼恨者五也。
    我部看边之人,二百年来,俱在近边住种。后南朝信北关诬言,辄发兵逼令我部远退三十里,立碑占地,将房屋烧毁,口禾丢弃,使我部无居无食,人人待毙。所谓恼恨者六也。
    我国素顺,并不曾稍倪不轨,忽遣备御萧伯芝,蟒衣玉带,大作威福,秽言恶语,百般欺辱,文口之间,毒不堪受。所谓恼恨者七也。
    怀此七恨,莫可告诉。辽东上司,既已尊若神明;万历皇帝,复如隔于天渊。踌躇徘徊,无计可施。于是告天兴师,收聚抚顺,欲使万历皇帝因事询情,得申冤怀,遂详写七恨,多放各省商人,颙望伫候,不见回音。迨至七月,始克清河,彼时南朝,恃大矜众,其势直欲踏平口地。明年二月,四路发兵,漫山塞野,孰意众者助而寡者胜,强者伤而弱者全乎?嗣是而再取开、铁,以及辽、沈。既得河东,发书广宁,思欲讲和。当道官员,若罔闻知,竟无回复,故再举兵而广宁下矣。逮至朕躬,实欲罢兵戈,享太平,故屡屡差人讲说。无奈天启、崇祯二帝,渺我益甚,逼令退地,且教削去帝号及禁用国宝。朕以为天与土地,何敢轻与?其帝号国宝,一一遵依,易汗请印。委曲至此,仍复不允。联忍耐不过,故吁天哀诉,举兵深入,渡陈仓阴平之道,行破斧沈舟之计。皇天鉴佑,势成破竹,顺者秋毫无犯,违者阵杀攻屠,席卷长驱,以至都下。朕又五次奉书,无一回音,是崇祯君臣,欺傲不悛,而藐辱更炽也。今日抽兵回来,打开山海,通我后路,迁都内地,作长久之计,尔等毋误谓我归去也。朕诸凡事宜,惟秉于公,成败利钝,悉委于天。今反覆告谕,不惮谆谆者,叙我起兵之由,明我奉天之意。恐天下人不知颠末,怪我狂逞,因此布告,咸宜知闻。特谕。朕每战必胜,每攻必克,虽人事天意两在,朕毫不敢骄纵。今仗天攻下此城,是朕好生一念,实心养活尔等。当衔我再生之恩,勿得惊惶,勿起妄念。若皇天佑朕,得成大业,尔等自然安康;若朕大业不成,尔等仍事南朝臣子,朕亦毫不忌怪。尔等若不遵朕命,东逃西窜,只自寻死亡,自失囊橐,即至异乡别土,亦难过活,即行至天涯,朕得成大业,尔等亦无所逃。推诚相告,咸宜遵依。附谕。天聪四年正月日谕。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4-25 15:42
    回复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珍贵档案中,有一件皇太极入关攻打永平(今河北卢龙)时发布的榜文。档案时间为天聪四年(1630年),文中完整复述了其父努尔哈赤起兵伐明时的“七大恨”誓词,揭示出对明宣战的七大理由,故称《金国汗攻永平誓师安民谕》,习称“七大恨”榜文。
      天命三年(1618年)四月十三日,努尔哈赤起兵伐明,以“七大恨”告天,书之成文,正式拉开了对明公开宣战的序幕,后世遂以“七大恨”作为努尔哈赤与明朝公开决裂、发起对明全面战争的宣言。据考证,努尔哈赤时期的“七大恨”原稿已在誓师时焚毁。
      今存档案为天聪四年正月印刷黄榜。档案曾保存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后移交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七大恨”全文除见载此件档案外,尚有明神宗实录、满文老档、清太祖高皇帝实录等各文本,因均系追述所成,故内容不尽相同。而此件榜文,恰可发挥印证的作用。经著名历史学家孟森先生考证,在迄今可见的各种“七大恨”内容版本的文献中,该榜文当属最接近其成文13年前努尔哈赤“七大恨”原始版本的文本。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4-25 15:45
      回复
        结合全文,建州是为明朝守卫边疆(开头和第一恨),这种局面持续了近两百年(六恨,从明宣宗在位时期奴儿干都司被实际上废止到天命元年努尔哈赤称帝,刚好将近两百年),海西各部和建州的情况一样(二恨和四恨),隶属于明朝辽东地方管辖(辽东上司,既已尊若神明;万历皇帝,复如隔于天渊),而明廷对建州和海西的土地和人口的归属有最终决定权(二恨),所以建州和海西是明朝疆域的一部分,他们和明廷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还有就是后金君主在1636年前就已经称帝。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4-25 18:33
        收起回复
          建州女真是一心向明,奈何明朝照沟渠也不照他。反明反而过得不错。
          猛哥帖木儿为王事死,带明说人家外夷互斗不管。
          董山有脾气,带明直接给人家屠了。
          反而是反抗的努尔哈赤成功了。简直就是笑话。不过于袁等人珠玉在前,建州女真也算一视同仁了。


          IP属地:宁夏8楼2021-04-25 19:29
          收起回复
            是年太祖欲与大明国和好,谓群臣曰:“俗言一朝为恶而有余,终身为善而不足,今欲与大明国昭告天地以通和好。”言毕,遂会辽阳副将抚顺所备御,宰白马祭天,刻誓辞于碑曰:“各守皇帝边境,敢有窃逾者,无论满洲与汉人,见之即杀。若见面不杀,殃及于不杀之人。大明国若负此盟,广宁巡抚、总兵,辽阳道副将,开原道参将等官,必受其殃。若满洲国负此盟,满洲必受其殃。”誓毕,沿边立碑以为记。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之二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1-07-05 11:28
            收起回复
              《明实录》版七大恨
              甲寅,建酋差部夷章台等,执夷箭印文,送进掳去汉人张儒绅、张栋、杨希舜、卢国仕四名进关,声言求和,传来申奏一纸,自称为建国,内有七宗恼恨等语言:朝廷无故杀其祖、父;背盟发兵出关,以护北关;叆阳、清河汉人,出边打矿打猎,杀其夷人;又助北关,将二十年前定的女儿,改嫁西虏,三岔、柴河、抚安诸夷,邻边住牧,不容收禾;过听北关之言,道他不是;又西关被他得了,反助南关,逼说退还,后被北关抢去。及求南朝官一员、通官一员往他地,好信实赴贡罢兵,等言——《明神宗实录》卷568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1-07-21 16:04
              收起回复
                毛怜卫都督撒满答失里及建州卫都指挥李满住等,遣使奏,忽剌温境内野人那列秃等,率众至那颜寨劫掠人畜财物,上命其使赍敕,谕那列秃,曰:尔与毛怜、建州俱属朝廷统治,宜各安分守法,以保境土,尔何为輙敢,肆暴虏掠敕,至尔等即将掳去人马财物,如数发还,庶免后患,继今尔等,尤宜敬遵国法,相与和好,毋肆侵渔,自取祸殃,尔其省之慎之——《明英宗实录》卷2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1-07-26 18:35
                收起回复
                  敕谕建州卫掌卫事都指挥佥事李满住,曰:昔我祖宗临御之日,尔祖李善诚、尔父释迦奴,皆善事朝廷,宣力效劳,守御边境,安享禄秩。迨尔继承,益修臣职,以绍前人。今复远来朝贡,特升尔为都督佥事,仍掌卫事。尔宜益顺天心,永坚臣节。尔奏保故指挥同知答剌兀男、锁罗干等二十人,悉升袭官职。如尔所言,及奏辽东东宁卫军人佟玉,通晓女直文字,乞与书办,已敕辽东总兵镇守官,令查审本军,他无违碍,即令随尔同去;否则令于东宁卫住坐女直人内,别选笃实堪用者。与尔其辽东三万卫,原逃土军四十一户,除节次送还原卫,外有马把速等二十一户尚未回卫,尔与董山、凡察须从实挨究送还,尔宜深体朕心,善抚部属,以守御边境,钦哉。——《明英宗实录》卷89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1-07-26 19:08
                  回复
                    敕谕建州左等三卫,右都督董山、都督同知古纳哈纳郎哈等,近者边将奏报,尔等私往朝鲜,见其国王,俱得赏赐而回,且尔父祖以来,世受朝廷重职,保守境土,未尝与朝鲜私通,何至于尔辄为此举,今特遣人赍敕谕尔,尔宜自省,如无此事,则已果有此事,尔速改之,如彼招引尔去,尔当拒绝不可听从,毋或贪图微利,以赂后悔——《明英宗实录》卷301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1-07-26 19:09
                    回复
                      建州左卫女直都督董山等,以听招抚来朝,贡马及貂皮,上以山等,尝纵部落犯边,遂召集诸夷于阙下,降敕谕之,曰:尔等俱系朝廷属卫,世受爵赏,容尔在边住牧,朝廷何负于尔?今却纵容下人紏合毛怜等处夷人,侵犯边境,虏掠人畜,忘恩背义。论祖宗之法,本难容恕。但尔等既服罪而来,朕本天地好生之德,姑从宽宥。今尔等回还,务各改过自新,戒饬部落,敬顺天道,尊事朝廷,不许仍前为非,所掠人口搜访送还,不许匿藏。如再不悛,必调动大军问罪,悔将何及?其省之戒之——《明宪宗实录》卷41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1-07-26 19:09
                      回复
                        敕谕考郎兀等四十四卫都督撒哈良等曰:尔女直卫分,乃我祖宗所设,世授尔以官职,积年朝贡,所得赏赐,亦已厚矣,正当感恩图报,以全臣节。今乃背义忘恩,纵其部下,犯我边境,边将屡请起调大军,直捣尔境征剿。朕念尔处人民,俱是朝廷赤子,中间有善有恶,不可一概诛戮,特广天地之量,姑置不究。仍降敕示尔,尔宜敬顺天道,深体朝廷好生之德,戒谕部属,令其革心向化,改过自新,即将原掠人畜一一送还,以赎前罪,自今各安生理,依时朝贡,永享太平之福。若仍长恶不悛,大军一出,追悔无及矣。尔其钦承朕命,毋怠毋忽。——《明宪宗实录》卷41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1-07-27 03:34
                        回复
                          桓祖(李成桂之父李子春,元朝的双城千户长,蒙古名吾鲁思不花,后叛元投高丽)闻命, 即刻衔枚就行, 與仁雨合兵, 攻破双城, 小生、都卿等, 弃妻子夜遁。 于是, 收复和、登、定、长、预、高、文、宜州及宣德、元興、宁仁、耀德、靜边等镇诸城。 咸州以北哈兰、洪献、三撒之地, 自高宗(高丽高宗王㬚)时沒于元九十九年, 今皆复之。——《朝鲜太祖实录》卷1
                          女直遗民佟景、王可仁等以我国咸州迤北, 古为辽、金之地, 奏于帝, 帝降敕, 索十处人民, 上遣瞻计禀, 乞许仍属本国。瞻至京,佟景等猶孰迷, 诉于礼部,瞻告礼部曰: "若考辽、金《地理志》, 则虛实自明矣。" 礼部官然之, 乃考二国之志, 果无十处地名, 具以实奏, 帝谓瞻曰: "朝鲜之地, 亦朕度內, 朕何争焉? 今玆准请。"瞻扣头谢。——《朝鲜太宗实录》卷35
                          亨允曰: "咸镜道本非我地, 而於前朝避役之民, 皆归其地矣。 至我世宗朝, 始設六镇, 而野人顾托以生焉。——《朝鲜中宗实录》卷49
                          特进官尹熙平曰: "北青无海台, 向化多居焉。盖自三國时有之, 今者虽退设六镇, 咸镜道本非我国地也。所谓南沃沮者, 郞今之乌道里也, 【胡种之号。】 所谓穢貊者, 卽今江原道之境也。 於春川得貊国之印云, 盖其地也。 今退居于庆兴地, 为骨间亐(yú)知介, 【亦胡种之号。】 若长驱, 则可以出來。前朝之末, 出來于高原、德源之間。 德源有铁关, 【地名。】 盖来于此矣, 而我太祖大王及李仁佑平治之, 本非我国之地也。 ——《朝鲜中宗实录》卷80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21-11-18 12:14
                          回复
                            庚戌/千秋使尹穆、计禀使李行等, 回自京师。 尹穆来传宣谕圣旨:
                            永乐三年七月初五日早朝, 于奉天门叩头时, 帝使兵部尚书,朝鲜来的使臣根底, 问猛哥帖木兒句当: "朝鲜国王好生至诚, 怎么不送将来?" 兵部尚书领圣旨, 至金水桥边问曰: "猛哥帖木儿怎么不来?" 对曰: "钦差千户王教化的, 三月十一日到王京, 殿下钦蒙勅諭, 差陪臣郭敬仪, 其月十九日, 伴送猛哥帖木儿住处去了。 臣等四月二十六日离王京, 去的句当, 不知道。" 又问曰: "猛哥帖木儿那里住?" 对曰: "在朝鲜境內豆万江这边住。" 又问道路多少, 对曰: "距王京二十五六日路。" 听罢还棕棚下。朝饭后, 礼部尚书李至刚及赵侍郞、锦衣卫官员等, 传圣旨问曰: "猛哥帖木儿怎么不来? 太祖皇帝时, 发去云南的倭子掳掠的人物, 上位都送将去了; 去年, 姓金的宰相为地面句当来奏, 有尔国王祖坟的上头, 将二千人口, 连地面都與了尔。把尔朝鲜不同四夷看, 承上位至诚, 殿下知道。九变孝順, 一变差了, 连那九变都无了一个。帖木儿他做怎么?" 对曰: "俺殿下怎么不知道! 上位全心猛哥帖木儿的句当, 臣等来的日头近的上头, 曾不知道。" 又问曰: "猛哥帖木儿去的根源, 有猛哥帖木儿是太祖高皇帝的百姓那? 尔每的百姓那?" 对曰: "普天之下, 莫非王臣, 那个不是太祖高皇帝之百姓?"——《朝鲜太宗实录》卷10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1-11-18 16:55
                            回复
                              平安道监司据江界道节制使呈驰报:
                              曩日, 来住皇城兀良哈童所吾、王都乙好、张三甫等五户领妻子牛马, 造土宇於鸭绿江边, 为过冬之计, 陆续来往, 丐乞口粮、盐酱, 或斗或升, 再三接济江边民家, 亦以升合與之。然數多人口, 使不绝食, 连续赈給势难。 且欲上京朝见, 多方以止之, 不听强留, 叠入人之空家, 其将何以处之?
                              命下议政府六曹拟议, 佥曰:
                              彼人非但渡江入来未便, 以有限之穀, 应无穷之欲甚难。 当据开说云: "汝等元系上国建州卫人民, 不可私通。" 阻当勿令渡江。 若强渡来, 边将勿许接待, 不與酒食; 若横行民户刦奪, 令隣保正长随夺还取, 禁止侵渔。依前受教, 江边居民, 督令入堡, 清野以备之。
                              从之。——《朝鲜世宗实录》卷26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21-11-19 13: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