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画饼吧 关注:496贴子:28,521
  • 14回复贴,共1
1


IP属地:甘肃1楼2021-04-30 15:51回复
    梗:向户部尚书开炮


    IP属地:甘肃2楼2021-05-12 11:06
    回复
      与祁郎的对酌杯酒之约,在宫政的繁冗倾轧之下被拖到了承明十一年的动荡时节里。所幸宫外不会因王侯贵胄的有所图谋而妄生乱象。鲜嫩的枝桠包裹的小花团只需要几文钱便可收得满怀芳馨,临水登上小重山的画舫二楼,将一枝花没入净瓶中,备办妥一席薄酒正待祁郎来。


      IP属地:甘肃3楼2021-05-12 11:23
      回复
        【画舫一游,弃岸登舟。】
        【时间的长河川流不息来到了承明十一年,时光里的我们各自登上自己的命运之舟。】
        “公务缠身祁某来迟,先生久等了。”
        【摘下面甲,示人以真面目。】


        IP属地:江苏4楼2021-05-14 22:27
        回复
          清风三两酒一杯,正歇神时便见人来,待他褪下面甲后自然留意到他旧伤痕迹,却已是触目如故,疤痕未令人面容诡谲却独显几分铮铮硬气。
          “御史台行走,公务繁忙当有料想,我也才来,道不得迟。”
          为人斟盏,意兴悠然:
          “旧时宫廷伺候,如今叫我领了琼林使职才知浅显政事,不知祁郎那头现下忙什么?”


          IP属地:甘肃5楼2021-05-14 22:54
          回复
            【谢过先生,举杯相邀。】
            “贺先生加官琼林使。宫外、庙堂天地广阔,先生乃真名士,定大有作为。”
            【卧底户部两年,欲揪出聚敛之臣。却在户部官方书信中发现了一条晦涩的线索,它所牵连出来的一连串真相令我瞠目结舌,原来前御史中丞才是那个披了人皮的狗/官。尔后运用娴熟的弹劾手段将其拉下马,回到乌台接替他的职务。】
            “收拾前任中丞留下的烂摊子。按说连年天灾,户部该是忙得焦头烂额,偏偏回台里后却比待在户部更忙碌。京中任官者多出自崔谢祁郑四姓,势力盘根错节,不是甥舅就是堂表兄不是世伯就是翁婿,低头不见抬头见,避开人情主持事务困难重重。”


            IP属地:江苏6楼2021-05-15 00:31
            回复


              IP属地:江苏7楼2021-05-15 00:32
              回复
                听着祁郎言及户部与御史台种种,世家子弟恩荫入仕早为常态,牵动着四家利益争夺,想出头,简单亦难。应人之邀,举杯对饮罢,便诉其秘事:
                “与其说前御史中丞种种不堪,不知祁郎于户部可有发觉,毕竟孤掌难鸣,御史台不理不纠不查便纵着户部的不作为。”
                低声一叹,翻起旧账来:
                “并非我刻意针对,实在是褚尚书‘年老体衰’难堪其事,过往旱蝗、漕运以及重修九成宫事、百济战后分调,处处紧、短、缺,实在于社稷无益。祁郎若有意,何不从此中寻些‘功绩’?”


                IP属地:甘肃8楼2021-05-15 16:40
                回复
                  “先生这话倒点醒我了。”
                  【纳茶入口,徐缓道】
                  “前中丞一事,准确地说是前中丞与户部一事。他们暗中交易往来,户部郎官从各项财/政/拨/款中牟/利,而中丞则助其规避种种审/查,从中获利。我只专注于前中丞这一处,其余庶务皆按规制报殿院。实不相瞒,我与户部结怨颇深。如此袖手回避,是因九思惟恐以个人偏见影响判断,从而对案/情造成不公/正的审/判。”
                  【彼时我以区区一监察入仕,此时已居乌台副官之位,云泥之别。】
                  “先生一句‘御史台不理不纠不查’当真令我羞愧,想来前中丞虽倒/台,在台中仍有势力,真是‘敌在本能寺’啊。回去我便将户部郎官之状悉数调阅,借此肃清乌台。只是没想到先生甫入庙堂便对户部有诸多不满,先生慧眼——”


                  IP属地:江苏9楼2021-05-18 22:13
                  回复


                    IP属地:江苏10楼2021-05-18 22:15
                    回复
                      东风荡蘋,画舫牵徐,船酌慢巡当是吟诵风月的好景儿,偏生在此间谋定的却是时政利病。想来为后人涤清道路亦是内廷之责。
                      并非是我甫入朝堂便体察出户部诸多弊漏,只因私库调用总要与户部调停,深觉这户部郎官庸且无道,户部调配不济便要圣人私库为补,与其养痈成患,不若换有为之士除旧布新。遑论朝中对户部诽议日盛,既是祁郎早已摸索出户部贪墨种种,也算正中下怀。
                      “如今朝堂争锋,倘若需弹劾户部,宜早不宜晚。至于实证,想来我尽快会交于祁郎手中……”


                      IP属地:甘肃12楼2021-05-19 12:04
                      回复


                        IP属地:甘肃13楼2021-05-19 12:04
                        回复
                          【自承明六年入仕,就一直与户部脱离不了关系:旱灾巡察江淮一带、修渠巡按都畿淮南两道、分巡南北运河,皆是与财税转运有关。如何才能减少朝廷损失、降低黔黎负担是我每日苦苦思量之事。】
                          “褚尚书偏狭己见,若不直斥责难,便自以为无罪无错。有劳先生将实证交予我手,待侍御史收集弹状后一起上疏弹劾。”
                          “但愿莫与从前一样顶多让尚书走路,下一个尚书还是一样。”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1-05-26 02:31
                          回复
                            画舫之外奏响丝竹牙板奏着坊间伶曲,细听这一折像是尧民歌中的词韵——
                            「多谢你荆州太守汉循良。举荐我布衣芒屩到朝堂。死生交端不比孙庞。清廉吏须当效龚黄。」
                            随那悠扬唱腔叩指在案点着节拍,仿若已是成竹在胸。
                            “倘若褚尚书有祁郎一半的浩然之气、济世之心,哪会有眼下国库财政之困。”
                            正值案上小蛾扑烛未遂撞于薄纱灯罩之上,飘然坠落在桌,既是自投罗网便无需来怜,掸指轻扫罢,悠然笑道:
                            “掀落一位褚尚书下马,就不怕继任者仍走老路,若真如此,御史台这头也是欣然的,嘿,你说这样,好还是不好哇?”


                            IP属地:甘肃15楼2021-05-26 20:19
                            回复
                              【扶风祁氏自矜清贵之族,族中子弟教育多是按照士大夫标准,中书相公、余少卿、祁刺史皆茂学清词、容表有士风。】
                              “虽兴科举,但眼下朝中取士仍多依赖门楣姻亲,他们倚私恩而相结,靠门第而释褐。尤其是累叶重光的高门五姓,绵延数百年的荣耀,这期间政///权更迭无数,而他们却依旧代代有人矣,不与政///权共存亡。也使得个人忠于家族而非国家,追求利己的同时‘顺便’为国家服务而已。”
                              【推杯换盏。】
                              “哈哈且看历朝被拉/下/马的尚书还少吗?‘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我想原因就是方才所说的现下的朝中政//治生态。褚尚书此等颟顸无能之辈当然要除之后快,但让一位'褚尚书'下马,倒不如从朝廷的制度开始大刀阔斧改革...…不提不提——忙里偷闲,今日需得尽兴而归呀。”
                              【此时这位代领御史台制衡百官的祁中丞透露出另一种倾向。不论如何,他都会泰然若素与自己的时代狭路相逢。】


                              IP属地:江苏16楼2021-05-26 23: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