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马利吧 关注:2,097贴子:5,945
  • 17回复贴,共1

面对市场花园行动的解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944年6月,盟军登陆诺曼底,为了早日消灭纳粹德国,1944年7月25日,巴顿率领盟军第三集团军冲出了诺曼底地区,开始了对德军的追击。此时盟军上下开始弥漫着乐观的情绪,军队里甚至出现了“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想法。
尽管理想很美好,但是残酷的现实摆在了盟军面前。不管盟军多么渴望尽快消灭德国,拥有多少的优势,可他们总要一城一池的打过去才行。而德国人又炸掉了法国沿岸每一个港口,这样一来,盟军哪怕一片面包都要从遥远的后方送到前线,就连铁路也早已被盟军自己的空军炸毁,用来阻止敌军后撤。后勤压力日益增大的盟军,往往不得不停下自己的脚步。
这个时候,蒙哥马利元帅抛出了一个方案——从法国起飞运输机群,空降伞兵直取荷兰各地桥梁。接着装甲部队开入荷兰后,盟军主力从荷兰出兵直击莱茵河,在莱茵河上建立桥头堡,绕过德军的齐格菲防线,直击德国北部平原,最后攻取柏林。
这个计划如果从理论上确实有实施的可能,它的风险巨大,但是代价同样巨大。如果成功,盟军就可以绕过德军重兵集团,直捣黄龙,一举攻克柏林,从而结束战争。即便不能,至少他们也可以控制荷兰,因此这个计划在理论上存在操作性。
此行动开始之初尚称成功,盟军在9月20日时攻下位于奈梅亨(奈美根)的瓦尔桥,但是最终因为位于安恒的最后一座桥梁,步兵援军无法抵达完全占领而宣告失败,尽管英军第一空降师已经坚守在当地超过最初预期的时间。一直到1945年3月,莱茵河仍然是盟军与德国本土间一直无法跨越的屏障。
如果从表面上看,这次失败应该是归结于,盟军方面的准备不足和大意轻敌,以及各种各样的怀运气所致。比如英国第一伞兵师虽然骁勇无比,但是却在空降过程中失去了自己几乎所有的重型装备,连通讯设备都几乎损毁殆尽。波兰独立伞兵旅则是因为坏天气,无法投入。
此时盟军对于德军的实力缺乏认识,在诺曼底登陆和法国的追击战之后,整个盟军都认为德国已经无力阻止他们,现在德国人能做的就是紧紧守卫自己的防线。而这些防线,就如同一扇破门,一脚就能踹开。
盟军指挥部高层决心使用这个方案,并将这个计划上马实施。而计划制定中,盟军高层过于乐观,对敌情未能做出深层次的调查和思考,不仅低估了德国人的抵抗决心和实力,甚至忽略了天气因素,最终导致了战役计划的崩盘。军事上的最大失误是盟军的情报问题,盟军根本就没有发现两个德军装甲师主力,而且作战计划最开始就被莫德尔截获了!同时蒙哥马利的计划盟军高层里面包括艾森豪威尔,布莱德雷,巴顿,这一系列的军事主官都没有任何反对,是不是也证明他们无能呢?
如果仔细研究会发现,失败原因除去军事上的失误,在战场之外还有更多原因,政治,这是个人猜测。虽然无奈,但现实就是这样,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军事行动往往要为政治目标服务,英美之间对于主导权的争夺和对苏联的防范,就是市场花园行动的起因和失败因素。
首先说英美对于战争主导权的争夺,这一点属于盟军内部政治纷争。英国作为一个资本主义老牌大国,并不希望失去自己对欧洲事务的主导权,更不希望在国际政治上失去发言权。而能否在这两者上取得主导权和发言权,就完全取决于,他们在击败德国这件事上,能否取得更大的功绩。
英国希望主导一次战役胜利意图借机重新树立大英帝国的威信,为战后欧洲话语权做努力,美国人其实看出了弊端,但是德国战败已成定局正好借此削弱英国的军力及威信,何乐而不为呢?政治上蒙哥马利有私心,与美军将领尤其是巴顿不和,又想为大英帝国挣回面子,诺曼底登陆后蒙哥马利第二集团军放弃了唾手可得的突击机会吸引德军,反而成就巴顿的功劳,因此英军需要的不是稳扎稳打,而是一个豪赌获取的荣耀。
再一个原因就是苏联,盟国并不希望苏联人踏足德国。在丘吉尔等人眼中,战后格局已经呈现在他们面前,西方和苏联必将对立,如果让苏联踏入德国,那么苏联就会有一个进入修的跳台。无论如何,丘吉尔他们都是不希望,苏联有这么一个跳台,无论他们会不会与西方对立,都必须要阻止他们进入。
试想如果英国人的方案成功,那么盟军就可以直击德国的心脏,柏林。那样的话,德国必然投降,战争也就结束了。苏联人根本就没有机会进入德国人,如果要进入,就势必和盟军展开战争,而这是斯大林万万不想的。换句话,拿下柏林就等于结束战争,就可以断了苏联人进入西欧的可能。
而且参战主力都是英军,无论输赢,美国都是获利者,所以说面对很多问题美军都几位敷衍。
在这两个念头的趋势下,盟军高层采取了市场花园行动,这个近乎自杀的方案。为此英国第一伞兵师师长勃朗宁将军刻意隐瞒了许多情报,比如英国空军将军盖尔,就因为汇报阿纳姆不适合空降,而被他斥责为“因为胆怯而产生了妄想症。”汇报了阿纳姆附近有德国装甲师的情报官员也被他嘲讽为“一个因为紧张而做噩梦的孩子”,并且让他立刻休假,理由是“精神疲惫”。
看到这里,我们几乎可以明确的认识到,整个行动,都是贯彻了盟军高层的意志。行动方案的核心思想来自伦敦,而不是蒙哥马利的脑中。在敌我对比不是压倒的优势下而为了满足政治而决定军事,这也是为什么蒙哥马利,艾森豪威尔甚至是丘吉尔都不承认自己失败的原因。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5-10 14:19回复
    至于那些所谓的市场花园行动白给的,只能说是为了黑而黑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5-10 14:22
    回复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5-10 14:22
      回复
        事实就是白给,历史事实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1-07-16 18:24
        收起回复
          小伙子去看看地面部队再评论,看看西线英国佬死伤情况,禁卫装甲师怎么打的,遇到袭击就退回去,天黑也退回去。如果换成美军地面部队的话,说不定就成了。


          IP属地:四川5楼2022-11-14 13:02
          收起回复
            这个本质是政治原因,艾森豪威尔不想攻占柏林,丘吉尔不满,找蒙哥马利他们构思了这么个计划...
            第二、管理原因。西欧反击之后,整个蒙哥马利团队都升级了,诺曼底登陆的计划就是他们做的。过去各种微操都是他们亲自主刀,这个时候很多细节已经不是他们管的了,所以变得漏洞百出...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12-19 08:50
            回复
              首先,艾森豪威尔在大战略当年确实无人能及、无出其右,他没有反对这个计划也是政治平衡产物...
              二、蒙哥马利管理体系不足暴漏了:最游戏里,用蒙哥马利当首领,要尽早招募,让他打造自己的队伍,不能让他临时空降上任...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12-19 08: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