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吧 关注:22,577贴子:67,096

男性比女性多出3490万,会让女生结婚更容易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男性比女性多出3490万,会让女生结婚更容易吗?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5-13 12:50回复
    最新的人口普查结果出来了。
    全国人口中,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统计出的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就是105.07。
    简单说就是,在全国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3490万,这意味着,在婚育期人群中,平均5个男性中,将有一个找不到配偶。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5-13 12:50
    收起回复
      事实上情况可能还更严峻一点,毕竟生物学角度,女性的寿命普遍比男性长,我们现在看到的比例是全年龄段的,里面肯定包含了不少早就超过适婚年龄的老年女性。
      所以,中国未来大概率会出现至少三四千万娶不到老婆的男人。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5-13 12:51
      回复
        单从择偶的角度说,这好像对女生来说是个好事——既然男多女少,那女生想嫁就一定能嫁出去,还有的挑。
        但也正是这几天,我看到了几个新的数据:
        首先,几个大城市的落户人口,女性逐渐超过了男性。
        2017年,北京的女性户籍人口就超过男性了,广州和深圳紧随其后,分别在2018年和2019年出现了同样的趋势。
        上海更早,2009年就女多男少了。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05-13 12:51
        回复
          然后,全国大学生当中,女性的占比也越来越高了。
          2012年,女大学生占比51.35%,首次超过了男性,之后逐年升高,直到2018年,女大学生占比为57.74%。
          我绝不是一刀切地认为,生活在大城市,或者读过大学就一定有什么了不起的,但至少,如果你是个受过高等教育,且在大城市定居的女生,你想要找一个和你差不多的男朋友,难度并不低。
          因为在这个圈定的范围内,是女多男少的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5-13 12:52
          回复
            那么多出来的3490万男人在哪里?
            在这样的新闻报道里: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5-13 12:53
            回复
              我对农村地区和农村人民没有歧视,但我相信,这应该不是大多数女生会考虑的择偶范围。
              事实上,关于“中国会有3000万光棍,所以男人的择偶焦虑远大于女性”的说法一直存在,但今天我想戳破这个肥皂泡:
              中国的三四千万娶不到老婆的男人,和绝大多数的生活在城镇里的适婚女性交集都不会太大。
              这些男人,你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在现实中见到他们,更不要提和他们恋爱,结婚。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05-13 12:53
              回复
                那再反过来看,城镇女性面临的择偶处境是什么样的?
                刚才已经提到了,如果限定“大城市高学历”的标准,女性是比男性要略微多一些的。
                或许这里的“多一些”可以忽略不计——毕竟你对比一下身边的男同学,男同事就会发现,除非是特定的专业和岗位,否则大致男女还是平衡的。
                你要是走在街上看看行人,也会大概感觉到男女数量差不多。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05-13 12:54
                回复
                  但是,同处一个城市,拥有差不多的学历,差不多的工作条件,就够了吗?就能纳入择偶范围了吗?
                  还不够。
                  一直以来,女性在择偶中,是会稍微期待上嫁的。
                  女生普遍会希望自己找的男人,多少能比自己稍微优秀那么一点点,这会让女生对未来的生活更有安全感,也更容易让女生产生心动的感觉。
                  如果要分析背后的深层原因,可能需要从文化,传统,甚至基因本能等多个角度去讨论,在这里就简单地解释几句:
                  婚姻的本质是合作生活,繁衍后代。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1-05-13 12:54
                  回复
                    由于客观因素,“生育”这件事肯定是女人来做的,那么“养育”方面,男人通常就必须付出更多,这个合作才能大致达成平衡。
                    所以,大部分女生所需要的,男人的“优秀”——无论是收入,学识,家境,性情,基本都是指向了“他有更好的,养育后代的能力”。
                    只有确认了男人的“养育”能力比自己强一些,女生才更愿意和他组建家庭,因为她知道,即使自己因为“生育”而做出了一定的牺牲,男人也有能力弥补这个空缺。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05-13 12:54
                    回复
                      也许你会说,你还没想到那么远,你没想着非要和他结婚,生孩子,但这种长久以来的择偶偏好已经刻进了本能里。
                      女生就是更容易对比自己条件更好的男人动心。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05-13 12:55
                      回复
                        其实这本来也不是个问题,女生想要一点点的上嫁,而多数男人也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可以接受一点点向下兼容,月入七八千的女生想找个月入一万多的男朋友,不算贪心。
                        但关键在于,这套择偶标准能成立有一个大的前提条件是,男性这个群体,得普遍比女性群体要优秀一点才行。
                        打个比方,如果男人的收入普遍比女性高个20%,那么女性想找比自己收入高一点的男人没有任何难度,几乎人人都能得偿所愿。
                        可事实不是这样的。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1-05-13 12:55
                        回复
                          我们反观现实就会发现,因为我们国家的男女平等做得还算不错,职场上男女基本上同工同酬,对女性的打压并不过分。
                          同时,根据前面我们看到的,女生在大城市落户的数据,女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数据,都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当下的女性群体,优秀程度完全不亚于男人。
                          这本来是好事,但放在择偶的环境里,再配上“女生通常喜欢比自己更优秀一点的男人”的先决条件,就造成了一个必然结果,一部分其实很不错的女生,很难找到她们满意的,比她们优秀一点的男人。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05-13 12:55
                          回复
                            这不是她们的错,而是确实不存在这么多优秀的男性供她们选择。
                            用一个专业一点的词,可以把这部分女生单身的原因归结为“结构性单身”。
                            女生的“结构性单身”是最近一二十年新出现的现象。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05-13 12:56
                            回复
                              也是因为就是最近一二十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教育水平发展都突飞猛进,给了越来越多的女生像男人一样受教育,进入职场的机会。
                              给了女生“变得和男人一样强大”的可能性。
                              当然,女生没有辜负这个机会。
                              往大了说,单身女性婚前买房越来越普遍。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05-13 12: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