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北京吧 关注:39,523贴子:337,472
  • 6回复贴,共1

【文物】武进博物馆藏明代狄髻(漆纱珠翠庆云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视频来自:百度贴吧
武进王洛家族墓地出土


IP属地:北京1楼2021-05-28 12:51回复
      “以银丝编织长方孔网纹框架,框架上覆以黑绉纱”。明代狄髻头面已经从寻常头饰发展为具有一定插戴规则的首饰组合,每一款都有特定的造型、名称以及佩戴位置。
      【解说员同期声】武进博物馆讲解员 金幸雨:
      目前我们柜中陈列的这件狄髻,又叫作漆纱珠翠庆云冠,它是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其实我们可以将整个这套狄髻称之为“头面”,具体可以分为狄髻、挑心、分心、顶簪四个部分。冠前中部有一尊金佛像。根据专家扬之水先生的观点,我们将这个佛像称之为挑心,在佛像左右两侧呢,各立有一个童子,下部为莲花型底座。髻背面底部的月牙形云螺纹金饰,垂叠出了立体浮雕的效果,我们可以将它称之为分心,但也有一些专家呢,将它称之为满冠。顶簪部分呢,最下部为十朵精致小花,上面有18片葵形瓣,在葵形瓣的中间,还镶嵌有一颗绿松石,非常的华丽。
      明代中晚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消费之风益盛,追求奢巧的风气直接促进了金银制作工艺的进步。王洛家族墓出土的盛氏的漆纱珠翠庆云冠正是这一时期金银器的典型制作,它以贵重的金银、宝石作为装饰,采用锤鍱、累丝、镶嵌的方法,使得器物精美灵巧、立体生动,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解说员同期声】武进博物馆讲解员 金幸雨:
      在我馆保存的另一件漆纱发冠,工艺上可以说也是非常精美,在金佛的下方,有一件金饰品称之为钿儿,又叫做花钿,在这个花钿上面是有11朵名花,梅花花蕊中间镶嵌有珍珠。顶簪的最上方呢,是一朵大朵的精制葵花。在葵花的下方呢,四周会以小葵花和小蜜蜂组合烘托的纹样来呈现,整个头面呢,就呈现出了一个蜂蝶赶花的主题。
      【主持人同期声】主持人 宇彤:
      这些文物确实非常的精致立体。那这在古人那里,这些发冠是怎么佩戴的呢?
      【讲解员同期声】武进博物馆讲解员 金幸雨:
      这是一个咱们说的头面,它是有一套非常完整的佩戴方式的,首先呢,要编出一个孔网纹型的框架,这个框架往往就会以一些这个特殊的材料制成。比如说古代会采用一些金银丝、马鬃、头发篾丝这样的材料来制作。制作完成之后呢,外面会覆上一层黑色的绉纱,我们将这个部分就称之为狄髻,然后呢,再用咱们刚才提到的挑心、钿儿、满冠,还有这个顶簪,这几个部分将它来固定。最后两边,再用六根包金银簪来固定。


    IP属地:北京2楼2021-05-28 14:02
    回复



      IP属地:北京3楼2021-05-28 14:02
      回复


        IP属地:北京4楼2021-05-28 14:03
        回复
            1997年5月,常州市武进区王洛家族墓的发掘将许多珍贵的文物呈现在世人面前。在打开棺木的一霎那,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那些金光闪闪、璀璨耀眼的头饰,让人不禁感叹明代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其中王洛妻盛氏的漆纱珠翠庆云冠最为精美。
            明代首饰的佩戴方法,与此前相比有很大不同。明代女子的盛装打扮,是用各种首饰满头装饰,几乎无头发外露为特征。因而各式各样簪钗的命名,也随插戴位置、佩戴方式各有不同而产生。一般来讲,一副较为正规的头上装饰,包括狄髻、挑心、分心、顶簪、掩鬓等,这些簪钗加上耳坠,统称为“头面”。
            王洛妻盛氏墓中出土的漆纱珠翠庆云冠,以及冠两侧的花头簪就组成了一副较为完整的“头面”。因冠侧花头簪保存情况稍差,本文不再赘述。就单个的庆云冠来讲,可细分为狄髻、挑心、分心、顶簪四个部分。
            明代女子常在梳好的发髻上覆上一顶小帽将头发罩住,这类小帽称为狄髻。狄髻以银丝编制最为常见,也有讲究的用金丝编制或金片锤鍱。银质狄髻者,多是细丝编作灯笼孔的尖圆顶的网罩,而金质的则多为冠的样子。盛氏的狄髻即为银丝编织的长方孔网纹框架,框架上覆以黑色绉纱。银丝细如头发,整冠显得轻盈精妙。
            “挑心”是明代头面中的重头戏,因它是自下而上用挑的方式簪戴于?髻正面的当心,故名“挑心”。盛氏庆云冠挑心以佛像为挑心簪首,金佛像两侧有金质童男童女与之相联,下部为金质荷花底座;这是挑心最为常见的样式。元伊世珍《螂嵘记》卷下引《禅林实语》曰:“有女子卸冠者,奉观音大士甚肃,比丘尼往往劝其修净土,云当作观音冠,观其法身,愈大愈妙。自此夜恒梦见之,然甚小,若妇人钗头玉佛状。一日其夫寄一玉观音,类梦中所见,自是奉之益笃。”把佛像作为簪头或钗头的装饰,大约同观音崇拜有关。首饰的设计灵感,或即由此而来,这一类的簪子便多是作为挑心戴在当中,介寓驱魔祈福之意。除佛像之外,挑心的常见装饰还有宝塔、仙人、凤凰等等。
            明代女子在狄髻前后口沿处插戴一种样式奇特的簪,名“分心”。分心又根据佩戴前后位置不同,分为“前分心”和“后分心”两种。《金瓶梅》第二十回说,李瓶儿取出一顶金丝狄髻要吩咐银匠改作一件金镶玉观音满池娇分心,并特别说明是要“正面戴”,可见前后造型区别较大。盛氏庆云冠分心应属于后分心,整体为一弯弧形,正面上缘有一尖拱,中心最高;两边从尖拱次第低下来,造型像菩萨状或仙冠的当心部分,上饰月牙形金质云龙纹,背面接有扁管作为簪脚。分心常见的装饰题材还有西王母、观音等仙佛或牡丹、凤凰等。
            “顶簪”与挑心不同,挑心通常为单独一只,自下而上佩戴于狄髻前面中心位置,而顶簪则是自上而下插立于?髻顶端,常为单独一只,有时也成对出现。成对者造型小巧,而单独则较华丽。庆云冠顶簪正是单独一支,簪头花饰有三部分组成,下部为 10 朵金质小花,小花之上有18片金质葵形瓣,在葵形瓣中镶嵌有一颗绿松石,可谓富丽堂皇(图四)。
            明代中晚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消费之风益盛,追求奢巧的风气直接促进了金银制作工艺的进步。王洛家族墓出土的盛氏的漆纱珠翠庆云冠正是这一时期金银器的典型制作,它以贵重的金银、宝石作为装饰,采用锤鍱、累丝、镶嵌的方法,使得器物精美灵巧、立体生动,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IP属地:北京5楼2021-05-28 14:03
          回复
            扩展阅读:
            明代武进王洛家族墓出土服饰掇英(增改稿)_mgr25_泽桑雍楠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2f22e50100nmok.html


            IP属地:北京6楼2021-05-28 14:04
            回复
              扩展阅读:
              明代妇女的䯼髻头面_撷芳主人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fa63870101lpts.html


              IP属地:北京7楼2021-05-28 14: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