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近视眼吧 关注:59贴子:534
  • 0回复贴,共1

高度近视只是镜片厚?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们一般认为,300度以下属于低度近视,300-600度属于中度近视,600度以上属于高度近视,1000度往上就是超高度近视了。高度近视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纯性高度近视,其度数高,成年后趋于稳定,不伴有导致不可逆视觉损害的眼底病理性改变;另一类是病理性近视,表现为近视终生进展,常常出现不可逆的视觉损害和眼底病变,伴眼轴不断过度增长,常常超过26mm。高度近视的人群患病率很高,约1%左右。高度近视不仅影响患者外观和生活,还可发生很多严重并发症,可致低视力、盲。
01病理性飞蚊症
玻璃体混浊也称飞蚊症,高度近视患者相比普通人更容易出现眼前黑影飘动,症状严重者影响患者工作生活,甚至造成抑郁。
02视网膜萎缩变性、裂孔、视网膜脱离
由于眼轴变长,后巩膜葡萄肿等因素,高度近视患者容易出现视网膜变性、裂孔,引起出血和视网膜脱离,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失明。
图片
03后巩膜葡萄肿
发生率为77.1%。主要表现为眼球后极部向后扩张,视神经和黄斑周围视网膜变性萎缩,矫正视力下降。近视度数越高,后巩膜葡萄肿的发生率越高。
04视网膜下新生血管
发生率5%-40%,高度近视患者黄斑区视网膜下可形成脉络膜新生血管,新生血管破裂就会造成黄斑出血,会引起视物变形、中心暗点,使中心视力受到很大损害。
05白内障
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机会也比正常人高。高度近视患者眼内营养代谢不正常,晶状体囊膜通透性改变,造成晶状体营养障碍和代谢失常而逐渐发生混浊,产生并发性白内障。
06青光眼
高度近视患者中,开角型青光眼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在眼球后半段拉长的过程中,视乳头和视神经纤维发生扭曲移位,再加上高眼压的因素,易发生视功能受损而导致青光眼。
尽管目前尚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高度近视的有效手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高度近视束手无策。对于高度近视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就能够最大限度的保存高度近视患者的视功能,减少高度近视并发症的发生。
积极预防高度近视的发生。青少年儿童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科学用眼,端正学习坐姿,光线不可过暗或过强,同时应加强户外运动,多目浴阳光。近视确定以后应听从医生建议,积极验光佩戴框架眼镜,0.01%阿托品眼药水以及角膜塑形镜都是延缓近视度数增加的有效方法。
定期复查。确定高度近视后患者应根据医生建议每半年或者一年进行一次眼部检查,内容包括:裸眼视力、验光、眼压、眼轴、眼底照相、周边眼底检查等,这些检查基本可以确定高度近视眼目前的基本状态,能够及时发现高度近视患者是否存在青光眼、白内障和眼底病变,并及时给与相应的干预和治疗,防止严重并发症发生,如视网膜脱离。
改善高度近视患者视功能。单纯性高度近视以屈光矫正为主,主要包括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以及屈光手术。患者根据自己眼睛情况选择佩戴框架眼镜或角膜接触镜。如果想行屈光手术摆脱眼镜,也需要详细检查后,根据专业医生的建议,选择角膜激光切削或有晶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ICL)。
积极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症。高度近视容易发生开角型青光眼,通过定期监测眼压、视野和视神经纤维损伤情况,积极采用降眼压药物、激光、抗青光眼手术治疗,多数青光眼患者的视功能可以得到保留。高度近视常合并白内障以及晶状体脱位,此类白内障手术相对复杂,根据悬韧带情况可以行个性化的白内障手术。玻璃体混浊导致的飞蚊症可以用药物和激光消融治疗。高度近视致盲的核心病变是眼底病变,主要包括视网膜脱离、周边视网膜变性、黄斑病变(黄斑出血、变性、劈裂、萎缩)和视神经病变。对于周边视网膜变性和裂孔可以行视网膜激光光凝,能够有效预防视网膜脱离发生。视网膜脱离和黄斑裂孔可以行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硅油或气体填充来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可以行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
高度近视危害严重,目前尚没有有效的根治方法,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监测高度近视的变化,并根据高度近视的病变程度,采取防治结合的原则,减少高度近视的发生,减少高度近视并发症,最大程度提高或维持高度近视患者的视功能。
作为眼科医生,我们真心希望大家多参与户外活动,多注意用眼卫生、培养好的用眼习惯!


IP属地:山东1楼2021-06-15 15:0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