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不灭的你吧 关注:17,214贴子:57,559
  • 7回复贴,共1

对146瑞叶心理的分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会在这里帖子分析一下146前瑞叶形象以及自己对146的理解。
被父亲拿来当枪使的小瑞叶镇楼


IP属地:美国1楼2021-07-14 18:10回复
    大概分为三个部分,今天先写前两个。因为写的时候比较晚了,所以可能有些语句不通。
    1. 瑞叶对完美的执念,对不死的执念
    2. 瑞叶的否定与逃避:逃避母亲的死, 逃避是自己一直追逐不死,逃避不完美。
    3. 关于要挟


    IP属地:美国2楼2021-07-14 18:12
    回复
      1. 瑞叶对完美的执念催生了她对不死的执念
      参考漫画124.1,这话从瑞叶视角描述了她的过去以及她与不死的相遇。我们可以发现,瑞叶对“完美”这个概念有相当的执念。从小几乎没有什么做不到的瑞叶,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是完美的。

      但随着她的长大,她意识到自己也有无法得到的东西,譬如她无法找到符合她标准的朋友,也无法改变她妈妈将她看作奖杯这件事(瑞叶视角里)。

      为了防止变的不完美,瑞叶曾一度认为自己会在十七岁时候死去。不过就在此时,她从外公那里知晓了这个世界的另一面:死而复活的人,以及永远不会死去的存在。瑞叶认为,如果她能够得到“超越一切的存在”,那么其他的缺憾其实并不重要,她也同样可以变得完美。

      因此,她想得到不死。如果能够得到,其他的遗憾都不算什么。瑞叶认为这可以填补其他所有的空缺,使自己“完美”。因此,瑞叶对不死的执念,从某种程度等于瑞叶对完美的执念。


      IP属地:美国3楼2021-07-14 18:15
      回复
        2. 关于否定
        否定(denial)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卫机制。否定通常表现为,通过否定令人不快的外在事实,从而达到保护自己的效果,譬如对有威胁的事物视若无睹,拒绝进行不愉快的交谈等。
        比起正向地面对和解决不愉快,逃避、不去面对事实总是更为轻松。这个现象在瑞叶身上也很明显。譬如,在瑞叶意识到自己无法达到完美后,她想的不再是如何克服那些她现在得不到的事物,而是认为自己会在17岁死去—在问题变得严重,自己不再完美前就结束生命。如此,便不用面对不完美的自己。

        譬如,在不死试图和瑞叶讨论她真正的母亲时候,瑞叶也很明显的选择了逃避。
        首先是不死问她,如果被她的妈妈知道“现在妈妈就是最完美的”,瑞叶妈妈会如何想时,她选择了回避。

        她并不愿意讨论或者细想这个问题。但不死(不读空气)继续给瑞叶施压,说他认为瑞叶母亲会很难过。

        最后我们也知道了,瑞叶直接从这个讨论中离开了。这是非常经典的回避。通过拒绝进行这番让她不愉快的谈话,瑞叶就可以不用面对她杀***的事实或是去面对奇迹般复活的母亲是否有蹊跷的问题。
        瑞叶是知道自己母亲的变化的。但因为她享受这个变化,她选择了对事实的熟视无睹。

        我认为这和146种瑞叶对阪奈说不死喜欢自己是同一个心理。这样,她否定了其实是自己一直在追逐不死,寻求着不死回应这个事实。在潜意识里,她认为这样是丢人的。好似瑞叶认为那些不如她的朋友是她的垃圾桶、是在追逐她,如果她承认了自己是单方面追求不死,那她将不在是完美的了。

        在听到阪奈不认同不死喜欢瑞叶时,她神情明显变冷了。而事实是,不死确实从未主动回应过瑞叶的“爱“,譬如在杀死枫奈后,不死抛下在请求回应瑞叶直接离开的事实。(瑞叶其实自己都说过是被拒绝了..)

        至于为何感觉瑞叶突然态度有变化,是因为她之前的情绪展露都是在不死面前,而现在换成了阪奈,瑞叶眼中的的“垃圾桶”,她必然不可能轻易展露是自己一厢情愿的事实,而要捍卫自己的“完美”。
        说起来,这个理由也大概率是陆也同学(喜欢瑞叶的男生)会惨死的原因。敲门人杀人是因为给瑞叶造成了压力。枫奈算是比较好解释,相当于是情敌的存在。而陆也同时知晓了“不死对瑞叶不敢兴趣”和瑞叶其实对不死有意思(想和他放学一起回家)的人。被人知道自己爱而不得,这同样让瑞叶失去了对自己完美的信心。

        陆也的心理独白也有提示:”瑞叶,你明明是完美的女孩,这方面却不够完美..."
        几天后,不幸也降临在了他的身上。

        因此,我认为瑞叶146的话不过是对事实的一种逃避手段,不用去面对不死可能并不爱自己这个事实。同时,她内心的祈望也被敲门人用一种残酷的方式实现了:两位除了不死外的见证人都被杀死。借由幽灵小姐说的话,我们可以知道瑞叶确实是享受着这种责任转移的。瑞叶的两重心愿都达成了:自己不受责罚,不用正面面对,而有一双手帮自己把内心的祈愿都完成了。难怪瑞叶也称敲门人是感冒药,“在难受的时候给我抚慰”。


        IP属地:美国4楼2021-07-14 18:27
        回复
          3. 关于要挟
          这部分还没写完,不过大概思路是瑞叶经常利用要挟的方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譬如利用不死的善良和诚恳,达成自己的目的。
          不过也许这也是事出有因。从我们的镇楼可以看到,在瑞叶还那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利用自己的女儿作为不离婚的筹码,强行将瑞叶带到他与瑞叶妈妈的争端中。从瑞叶不认为她父亲是不完美的来看,瑞叶也需早已潜移默化了这种认知,认为如此做是符合常理的--只要能达到目的。


          IP属地:美国5楼2021-07-14 18:31
          回复
            可以,支持一下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8-03 02:38
            回复
              不错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08-10 02:07
              回复
                顶一下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09-05 09: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