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吧 关注:22,577贴子:67,096
  • 6回复贴,共1

男女平等这一句话,被写进了《宪法》里,这样做的本意是为了保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男女平等这一句话,被写进了《宪法》里,这样做的本意是为了保障女性的各项基本权利,诸如平等教育、求职和婚姻。
但是通过河南暴雨洪灾救援,我想通或产生了一种想法:如今的男女平等,在捞取权利和资源时,女性毫不手软、大搞女拳。但是在灾难救援、人际交往中,女性又拿出弱者的姿态。
我无意诋毁女性,只是阐述一种想法和观点,那就是有时理论和实践是截然相反的两码事,但是理论往往成为攫取权利和逃避义务的“遮羞布”。
相信大家对男女平等接受教育、求职和婚姻的观念没有什么异议。至少在当下孩子少、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下,不会出现为了供养哥哥弟弟上学就把姐姐妹妹掐下来送去打工的情形。
但是如今的社会氛围中出现了一种对女性批评不满的思潮和氛围,我上过班、开过公司、跑过网约车、送过外卖等等。
发现一种特定固有的社会现象:大多数女性对社会底层男性普遍不友好,但是在同层次或高层次的同事、朋友或陌生人却表现出谦卑、恭顺和东方女性的美。
对社会普通阶层是否友好,是体现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标尺。理由很简单,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市井之徒。在一个普通人的认知中:社会底层不能为我带来利益和好处,而高阶层的人群却可以。
在这种观念下,自然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事和人际交往模式和态度,一种是“淡如水”、一种是“热烈似火”。而这两种态度的融合就演变成了国民素质,在旧社会地主对贫民压榨剥削…
在网络上会不断出现很多网约车司机和外卖员吐槽、抗议平台和用户的情形,也有很多因为彩礼等情况引发的情感纠纷。其实说到底就是社会底层控诉、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而大部分的刁难者都是女性。
如今不得不面对一种共识,那就是明明说好这是一个男女平等、人人平等的时代,为什么会出现人相欺的情形。曾经温柔贤惠、善解人意的东方女性为什么变成了刁难任性、蛮不讲理的恶毒泼妇?
我认为根源在于“男多女少”的人口结构,女性作为稀缺的婚恋资源,常态就是一个女性经常围着一群男性追求者。这些男性追求者有穷人有富人,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这样就有很大的选择空间。
3200万的光棍缺口,实际是家庭财力的比拼,而男性追求者存在信息差,那就是几个追求者彼此不认识不知道对方的存在,而被追求者女性却对每个追求者男性了如指掌。
男多女少、信息差的存在,让女性在人际交往和婚恋资源中占据优势,她们凭此攫取资源和利益,却抛弃了“法律上的男女平等”。为什么一说聚餐AA制,女方就黑脸,觉得恋爱追求就得男方花钱…
包括这一次河南洪灾救援,大部分参与实际救援的力量都是男性,女性很少冲在救援前线,反而成为被救援的对象,此时反而搬出“女士优先、女性是弱势群体的姿态”,心安理得的拒绝、逃避抢险救灾、接受他人的救援。
其实说这么多的目的不是为了抨击和诋毁女性,只是想阐述一个存世真谛:理论和实际是两码事,理论是一种理想的精神状态,实际却是一种真切的社会生存现实。
当对自己有利时就搬出理论,但是当自己存在阶级优势时,就抛弃理论寻求现实的利益,但妨碍自己成为道德的圣人,这就是人的复杂性。
理论和现实中存在的灰色地带就是“道德绑架”,自己攫取资源和利益时就搞现实那一套,但指责点评别人时,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搞道德绑架。
而有些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我曾经想呼吁和改变这种丑态,却发现自己能力有限或者微乎其微。最后才发现原来我才是弱者或底层,我想呐喊呼吁改变我被倾轧和剥削的现状,却发现上面的人理都不理,反而继续嘲讽。
这时我才意识到无论是男多女少还是阶层倾轧,都是客观存在的,谁都无法改变。要么接受,要么实现阶层跨越。
以上只为探讨社会现象,无异对女性歧视或非议。其实如果我是女性,恐怕我也会这么做,因为站在人性的出发点,仿佛一切又都是合情合理的。
你之所以感到困惑和不解,那是因为你处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的劣势。要么沉默接受、要么奋力改变。
这就是价值观重塑的过程!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7-27 16:00回复
    来源 头条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7-27 16:01
    回复
      男女真的平等吗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21-07-28 15:13
      收起回复
        我的天呐!您瞎了吗!什么没有为了哥哥弟弟让姐姐妹妹放弃读书,这种现象多的很,为了生男宝,把女孩送给亲戚,成为黑户的数不胜数。河南发洪水参与的大部分都是男性,你有数据吗请问?真是张口就来,自以为是!最后为了保护自己脆弱的心,还加句爹味十足的说教。拜托多看看社会新闻,多看看书,这种搞笑又可悲的言论,真是。。。。


        5楼2022-01-16 00:19
        收起回复
          不要以偏概全🙄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22-08-12 13: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