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话吧 关注:6,827贴子:72,659

居住在大罗天的天尊有多强?是哪一位天尊?元始天尊究竟居于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居住在大罗天的天尊多强?究竟是哪位天尊?元始天尊到底是居于36层天还是35层天呢?
答案是,三清之首玉清元始天尊(天宝君)居35层天玉清境清微天,浮黎元始天尊(玉帝)居36层天大罗天。三清天(33天太清境大赤天、34天上清境禹余天、35天太清境大赤天)原来是从大罗天划出来,所以也属大罗天的一部分,但如果说要严格清晰地分别称呼,则最高天是36天大罗天,三清天(33、34、35天)在大罗天(36天)下面。
另外,道经中其实有两个元始(盘古)、元始天王、两个元始天尊,一个是化天地山川的元始天王、元始天尊--盘古--玉清元始天尊(天宝君);另一个为玉清元始天尊之父的元始天王、元始天尊--浮黎元始天尊(玉帝)!既然道经中有两个元始,那么,看到经文中有“元始”或“元始天尊”,不一定就是说是三清之首的“玉清元始天尊”,也可能是玉帝,研究时要根据上下文意才能分清。因为上帝也可以称“元始”,也是“大天尊”。《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经法卷一》即曰:“元始上帝即非元始天尊也。夫上帝高尊亦位齐元始,始故得称焉。是知元始之号,非一尊之称。”《上清太上开天龙蹻经》卷二:“至道玉帝,功备十方,...应以仙教,号为元始天尊。”卷四说:“生天元始,是称天尊,无上法王,号为玉帝”
《中和集.谷神篇》卷下:“浮黎元始天尊,與元始天尊相去幾劫仞。”
《道德真经三解》:“故浮黎元始天尊,不知其幾千萬劫,方至三清。...浮黎元始天尊,即道,生太极也。下至玉清元始天尊,三万二千四百年,道生一也...又一万八百年,至上清灵宝天尊,一生二也....又一万八百年,至太清道德天尊,二生三也.....太清道德天尊与无上元君同时授先天大道,三生万物也...”
《紫微玄都雷霆玉经》:“昔在劫初,玉清神母元君,是浮黎元始天尊之后,长子为玉清元始天尊,其第九子位为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
《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卷之一百七十七:“浮黎元始天尊,自眇眇大罗之上,分布宝光,洞焕太空,开明三景,上极无上,下极无下,悉皆朗耀。玉女金童,灵官仙宰,亿乘万骑,浮空而来。”
既然有两个元始天尊,那么居36天大罗天的“元始天尊“,究竟是三清之首”玉清元始天尊“(天宝君),还是”浮黎元始天尊“(玉帝)呢?我们再查看相关经文就知道了:
《上清太上开天龙蹻经》曰:”至道玉帝于龙汉劫时应为天宝大洞圣君,上生玉清十二圣天。赤明劫时,应为洞玄灵宝真君,次生上清十二真天;赤明劫时应为神宝洞神仙君,次生太清十二仙天”。
《北极真武普慈度世法忏》卷之二:“玉帝者,乃元炁之祖,造化之根。静而圣,即元始天尊;动而神,即玉皇上帝。”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註(三)》:《神霄經》云:妙無天帝出,生三炁三寶天君:玄炁天寶君、元炁靈寶君、始炁神寶君,即三清也。玉帝為祖,在太空之元。
《灵宝自然九天生神三宝大有金书》:“天宝君者,则大洞之尊神,…是混洞太无元高上玉皇之炁,...化生天宝君。”《道教义枢》卷二亦称:“洞真教主天宝君为迹,本是混沌太无元高上玉皇之炁。”
《道教义枢》卷七引《太真科》:“大罗生玄元始三气,化为三清天也。”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內義卷之二:“玄元始三炁化生三寶君,各居一天。”
《道门十规》:“元始、灵宝,乃混沌之初玄元始三炁化生,其本则一。”
《皇经集注》:“仰启大罗天,无上玄穹主。...玉帝所居,为三千大千世界天宗,永无退转,至高无比,故云大罗;”“九天之上谓之大罗,玉京金阙云层峨峨。中有天帝仁慈惠和......是号玉皇”“玉帝为道祖,累劫众生万类,皆天地之生意,道脉之支分,孰非玉帝之眷属统系?”
《皇经集注》:“仙佛諸神咸尊玉帝,是聖中最上。萬神靈通,無如玉帝。是最上玄靈,神化六通,超絕一切。...玉帝化天地,生民物,不見其始,莫有其終,聖中最尊,神中最大。""是玉帝妙化之身,即大道身也,非尋常形體也。玉帝功德若虛空,與道同神,故云帝身即道身,非常體耳。是無盡量大功德之身,是真清真浄自然不拘之身。玉帝化一切世界,亘古不改,何有限量?”
《云笈七签》:”三清之上即是大罗天,元始天尊居其中,施化敷教。第一混洞太无元,第二赤混太无元,第三冥寂玄通元。从混洞太无元化生天宝君;从赤混太无元化生灵宝君;从冥寂玄通元化生神宝君。其三清境者,玉清、上清、太清是也。亦名三天。其三天者,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是也。天宝君治在玉清境,清微天也。灵宝君治在上清境,即禹余天也。 神宝君治在太清境,即大赤天也。”
《上清灵宝大法》卷二二云:“三尊之号在经中只称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其别号曰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以三境之名而称则曰玉清、上清、太清。以三洞之书而名则曰洞真、洞玄、洞神。”
注:《上清灵宝大法》经文中“元始天尊”即“玉清元始天尊”“天宝君”,而《云笈七签》中的“元始天尊”与“天宝君”是两人。
《道藏·太平部·三洞珠囊》卷七引《老君圣迹》云:“此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三十五天之上也。此即上清境,太上大道君(灵宝天尊)位,在三十四天之上也。太清境太极目,即太上老君位,在三十三天之上也。”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大罗之天,在众天之上;紫微之宫,处乎玉清之上,...大罗之天上有玉京之山,山有七宝玄台,台在七宝城,城中有玉清之殿,高上玉皇治乎其中也。...玉帝讳廊奕,治玉京玄台之中...玉京山在诸境之上,故曰上京。山有玉城,城中有台号曰萧台。城阙山林郁然罗布,皆高上玉皇所理之处也。”
《皇经集注》:“仰启三清境,无上三境尊;仰启大罗天,无上玄穹主。...玉帝所居,为三千大千世界天宗,永无退转,至高无比,故云大罗;”“九天之上谓之大罗,玉京金阙云层峨峨。中有天帝仁慈惠和......是号玉皇”
《辩伪录·卷第一》:“使大罗玉帝魂惊于九天之中,元始天尊胆落于三清之上”
道教青林道人《给佛教徒的一封公信》中关于玉帝所居处的描述:“玉皇不居住于三界内的任何一天,反而潜默于“太上弥罗无上天”即天穹之极处(简称:大罗天),也是出三界生死之无上净域,故而至尊至贵,..三界二十八天是有生有死之处,而以上的四种民天、三清圣境以及最高的“弥罗天”是生死不相干的清虚道境、无上净界,玉皇悠然于无上天,岂是生死所干的三界天主能比拟?“
《酉阳杂俎》卷二:“三清上曰大罗,又有九天、波利等九名。”
由上引文献资料可知,《云笈七签》中的“天宝君”即《上清灵宝大法》卷二二所描述的三宝君中的三清之首玉清元始天尊,再对比《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皇经集注》、《辩伪录·卷第一》等经文知,这个居于大罗天的“元始天尊”即玉皇大天尊,也就是说是浮黎元始天尊,而非玉清元始天尊。
我们从名著《西游记》六十二、三回“:公主又去大罗天上灵霄殿前,偷了王母娘娘的九叶灵芝草”的描述,也可知道大罗天的主人是谁!玉皇上帝!
三十六天中圣境四天各位神仙的居处:
大罗天(太上弥罗无上天) 玉皇大帝 (道、元始、浮黎元始天尊)三十六天 --弥罗天(无上天)
三 玉清境清微天 元始天尊(天宝君、盘古、玉清元始天尊) 三十五天 --玉清天
清 上清境禹馀天 灵宝天尊(灵宝君、太上道君、通天教主) 三十四天 --上清天
境 太清境大赤天 道德天尊(神宝君、太上老君、老子) 三十三天 --太清天


IP属地:广东1楼2021-08-16 00:12回复
    话说道藏玉帝三清这四位,战力排名应该是怎样的?大概都是什么级别?
    正确答案:
    《道藏》中玉帝三清战力排名:玉帝(道、浮黎元始)>玉清元始>太上老君>灵宝天尊;级别:玉帝--大元帅!玉清元始、太上老君、灵宝天尊--元帅!
    三清为玉帝(浮黎元始)三子孙,浮黎元始天尊与玉清元始天尊是父子关系!!文献资料中太一即道即昊天上帝(玉皇大帝)!但太一在道经中被演化成很多位!


    IP属地:广东2楼2021-08-17 01:22
    收起回复
      问:通天跟灵宝没关系吧?封神瞎说的?外加封神三清指的是老子的分身,一直都是三友?
      答:《封神演义》第八十四回:一道传三友,二教阐截分。玄门都领袖,一气化鸿钧。话说鸿钧道人来至,通天教主知是师尊来了,慌忙上前迎接,倒身下拜曰:“弟子愿老师圣寿无疆!不知老师驾临,未曾远接,望乞恕罪。”...话说老子在篷上与西方教主正讲众弟子劫数之厄,今已圆满,猛抬头见祥光瑞霭,腾跃而来,老子已知老师来至,忙起身谓元始曰:“师尊来至!”...老子与元始声诺曰:“愿闻师命。” ... 鸿钧曰:“吾与道友无有拘束。这三个是吾门下,当得如此。”...鸿钧道人作罢诗,三位教主叩首:“拜谢老师慈悲!”


      IP属地:广东4楼2021-10-17 13:59
      回复
        《封神榜》(长篇鼓词-清朝同治车王府曲本)第一百一回 燃灯收复灵珠子(第835页):“元始天尊老圣人,这日驾临光座,两旁边,列下门徒十二人。只因为,十二门徒逢杀劫,闭宫不讲圣瑜文。又有昊天玉帝旨,要选仙吏十二人,因此上,三教共议封神榜,……此时正应成汤灭,凤鸣歧山出圣人。又逢神仙犯杀戒,才有那,鸿蒙(鸿钧)传宣三圣人:太上老君头一位,元始天尊排二跟,其三乃是通天教主,共议那,封神之事应天心。…”
        由此可见,《封神》中,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是鸿钧的三个门徒,三友也就是三师兄弟。而据道经《道教义枢》卷七引《太真科》:“大罗生玄元始三炁,化为三清天也。”《皇经集注》:“玉帝所居,为三千大千世界天宗,永无退转,至高无比,故云大罗;”道经《灵宝自然九天生神三宝大有金书》:“天宝君者,则大洞之尊神,…是混洞太无元高上玉皇之炁,...化生天宝君。”《道教义枢》卷二亦称: “ 洞真教主天宝君为迹,本是混沌太无元高上玉皇之炁。”《道门十规》:“元始、灵宝,乃混沌之初玄元始三炁化生,其本则一。”《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內義卷之二:“玄元始三炁化生三寶君,各居一天。”《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註(三)》引《神霄經》云:“妙無天帝出,生三炁三寶天君:玄炁天寶君,元炁靈寶君,始炁神寶君,即三清也。玉帝為祖,在太空之元。”《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內義卷之二:“玄元始三炁化生三寶君,各居一天。”《上清灵宝大法》卷二二云:“三尊之号在经中只称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其别号曰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以三境之名而称则曰玉清、上清、太清。以三洞之书而名则曰洞真、洞玄、洞神。”
        可知,道经中的所谓三清天尊即三宝君,由大罗所生玄元始三炁而化生,也就是相当于《封神》中的三师兄弟的关系。《封神》三友中老子与元始肯定是三清之二,至于灵宝大法师在《封神演义》中描写不多,关系亦达不到三清的级别。另一个有兄弟般关系的,只有通天教主,大概也就是为了避忌,在《封神》中不直接用“灵宝天尊”的名字而用“通天教主”的名字,作为反面人物写起来比较方便。
         《封神演义》中的“一气化三清“是说老君有一法术,象孙悟空拨出一撮毫毛变出百千只猴子一样,从头顶喷出一股气可以化作三清以助阵和通天教主对决。并非是说此三清指的是老子的分身,而是说老子有此法术而已。《正统道藏》中说的“一气化三清“,是"道"--"至道玉帝"于大罗天,以大罗一炁(玉皇之炁)化作"玄元始"三炁,"玄元始"三炁再化为“三清”。
        再者,古人亦已有明文说:老君、元始、通天是三清的说法。清朝醉月山人著《狐狸缘全传》明确写道:
        第13回:“桌儿正当中挂上老君、元始、通天三清神像。”
        第14回:“咱并非惧怕谁,不能不奉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通天教主、变化三清之义。”
        第15回:“夫玄门、截教虽非同类,实属一理。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变化三清,本乎一气相传至道。”
        因此,《封神》中的“三友”,其实就是“三清”在《封神》中的故事演绎而已。


        IP属地:广东5楼2021-10-17 14:00
        回复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大师视察广东汕头玉龙宫
          来源:山幽清君的博客
          (2009-02-06 )

          应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民宗委以及潮阳玉龙宫道观的邀请,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道长于 2009年2月4日,在汕头市朝阳区统战部部长郭坤松、汕头市潮阳区宗教局副局长刘文伟的陪同下视察广东汕头潮阳玉龙宫道观,并在“广东省汕头市道教协会筹备会议”上做了重要讲话。汕头市市长助理蔡炳锐,汕头市朝阳区统战部部长郭坤松,汕头市潮阳区宗教局副局长刘文伟,潮阳区宣传部副部长陈振通,首届国际华人华侨同乡大会筹备委会秘书长韩尚锟,湖北省道教协会副会长、武汉市道教协会副会长王平,武汉市民族宗教委员会副调研员童启明,湖北省道教协会副秘书长、武汉市道教协会副会长、武汉大道观监院任宗权道长等应邀参加了会议。


          IP属地:广东6楼2021-10-17 18:27
          回复
            qjpedward3:道经中的所谓三清天尊即三宝君,由大罗所生玄元始三炁而化生,也就是相当于《封神》中的三师兄弟的关系。《封神》三友中老子与元始肯定是三清之二,至于灵宝大法师在《封神演义》中描写不多,关系亦达不到三清的级别。另一个有兄弟般关系的,只有通天教主,大概也就是为了避忌,在《封神》中不直接用“灵宝天尊”的名字而用“通天教主”的名字,作为反面人物写起来比较方便。
             《封神演义》中的“一气化三清“是说老君有一法术,象孙悟空拨出一撮毫毛变出百千只猴子一样,从头顶喷出一股气可以化作三清以助阵和通天教主对决。并非是说此三清指的是老子的分身,而是说老子有此法术而已。《正统道藏》中说的“一气化三清“,是"道"--"至道玉帝"于大罗天,以大罗一炁(玉皇之炁)化作"玄元始"三炁,"玄元始"三炁再化为“三清”。
            因此,《封神》中的“三友”,其实就是“三清”在《封神》中的故事演绎而已。
            ZET99999: 不太认同,首先通天原文对老子一气化三清的态度,根本就不知就三清是什么?其次道藏压根叠不了,这三友一直都是师兄弟关系(鸿钧徒弟又不仅限三友),最后借鉴借了层皮,最后通天教主这个比起灵宝,孔夫子更接近(他有明确通天的称号),民间也有关于通天的其他教派(非灵宝)
            qjpedward3 回复 ZET99999 :为了避禁忌,小说不需要描写通天知三清是什么哦!
            ZET99999: 回复 :首先无论人设表现通天跟灵宝都不同,其次通天原型估计是来源于通天大圣孙行者以及通天教主孔子,避嫌的话某西游甚至让道祖倒挂葱,结果不也被道教各种吹,封神体系跟道教体系都不同
            qjpedward3:一个是经文,一个是故事演绎,人设就当然不可能完全相同,这很正常。就如昊天上帝与瑶池金母,道经虽然有说他们有儿子南极长生大帝,但也没有说他们有女儿龙吉公主。至于通天大圣孙行者与孔子,只是名号中有两个字相同,身份根本无可比拟。说到西游道祖倒挂葱,这只老人问题,非黑之。
            ZET99999:所以说封神体系跟道教体系本身就不同。如同不是一人连名称设定都不同又怎么成了同一个人,猴子百回本赞诗跟通天一个样,孔圣人更是直接就是通天教主(强行被后人加上有教无类)。
            qjpedward3::道教本身就有很多派别,有很多种人设,你不能说“封神体系跟道教体系本身就不同”,现在有一些道教宫观,就既有鸿钧老祖神像,也有三清神像,也有玉皇大帝像。如道教潮阳玉龙宫、博山颜文姜祀。
            ZET99999: 现在正统拜鸿钧也就一贯道,其次封神体系本身就类似西游的三教合一,走着自己独立的体系
            qjpedward3: 现在正统拜鸿钧也就一贯道??谁说的!我上面不是已经说国内道教广东潮阳玉龙宫、山东博山颜文姜祀等等都就既有设置鸿钧老祖神像,也有三清神像,也有玉皇大帝神像。
            ZET99999: :潮阳玉龙宫那种把所有搬进来拜这种都算?(类似于齐天大圣庙那种性质),其次一贯道那种三教或五教合一真正才算吧


            IP属地:广东7楼2021-10-18 11:23
            回复
              qjpedward3:中道协会长任法融也视察了潮阳玉龙宫,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7cf7210100bnwd.html
              ZET99999:这种算是视察吧,毕竟这也是道观,但跟一贯道那种真正意义直接用魔改经文,真正改拜鸿钧那种性质不同
              qjpedward3: 道协任会长视察了,说明道教官方也默认可这样的事实,更说明道教是兼收并蓄的。
              ZET99999: 鸿钧那种国内态度更多是像孙悟空那种性质,一贯道根本上魔改真正把他推成至高神
              qjpedward3: 也不管他了,反正知道现在国内很多地方的道观都有鸿钧及三清。在古代神魔小说或戏曲如《封神天榜》中,鸿钧及三清均为玉帝的臣子,玉帝先下旨,才有鸿钧传宣三圣人,共商封神之事以应天心。后昊天上帝又传旨,吩咐那元始天尊去封神,玉虚宫元始天尊奉玉旨,因此才欲渡有缘人姜子牙去代劳。
              鸿钧徒弟又不仅限三友??那么请问〈封神〉书中明确指出鸿钧的徒弟是哪几个??
              ZET99999: 之前看到,现在去找找
              qjpedward3: 找到了〈封神〉书中明确指出鸿钧的徒弟是哪几个了么??等你的好消息哦!也顺便告诉兄弟一下,我找到了古代神魔小说中说“老君、元始、通天是三清”的资料了。见:
              清朝醉月山人著《狐狸缘全传》
              第13回 群狐大闹撕神像 老祖令召吕真人
              话说众道齐至周宅,令人在法台设了五个香案,桌儿正当中挂上老君、元始、通天三清神像。案上铺的俱是红毡,圆桌俱是黄缎。摆上炉瓶三式,备下香烛,列上诸天总圣牌位。法台四面悬起三教降世原流画轴,与那六丁、六甲、二十八宿、十二元辰、五雷、四帅、白虎、青龙、天蓬、黑煞、丧门、吊客许多的凶星恶像。又拉上彩绸,挂一百单八对旗幡。所用祭品俱摆在一张洁净桌上。
              第14回 吕祖金丹救周信 群妖法台见真人
              又听玉面狐说道:“既然纯阳子以礼相请,众妹等也须遵奉牒文。咱并非惧怕谁,不能不奉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通天教主、变化三清之义。咱见了洞宾,也要分个次序,这截教、玄门同是一理。”
              第15回 法台上吕祖劝妖狐 半虚空真人斗道法
              玉面狐道:“既蒙仙真见诏,有甚么吩咐,请说便了。”吕祖道:“夫玄门、截教虽非同类,实属一理。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变化三清,本乎一气相传至道。


              IP属地:广东8楼2021-10-18 11:24
              收起回复

                ---鸿钧老祖--山东淄博博山颜文姜祠西殿为紫霄宫宫内正中供奉的是鸿钧老祖,两侧是吕祖老爷、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张天师爷.j
                山东淄博博山颜文姜祠紫霄宫:https://www.meipian.cn/1rihjxqw


                IP属地:广东9楼2021-10-18 17:51
                回复
                  IP属地:广东10楼2021-10-20 01:41
                  回复
                    潮阳玉龙宫探秘
                    2020-06-06
                    大潮汕湾视点
                    “石洞玉龙宫”位于潮阳东山北段,得天独厚,依山朝水,交通十分方便,是目前粤东地区道教规模较大的宫观之一。由主体建筑石洞玉龙宫、万寿殿、三清殿三座建筑物横列构成,前有南极亭和北极亭,亭中间是一座假山,山周边塑有“七鹤归洞”的姿态。
                    我们首先来到主座石洞玉龙宫。据郑道长介绍,清光绪年间,有邑人夜间常见东山发放毫光,遂寻觅至此,发现一块巨石隐露沙土之中,经去土后,就现出一岩洞,洞内发现供奉鸿钧老祖及玉皇上帝之金炉。后来,有一位叫姚大德的道长,在此建立洞府,供奉鸿钧老祖及玉皇上帝。
                    石洞玉龙宫是属三进大厅式殿堂加两边厝包,一跨进大门,就见前厅的福楣上挂着“唯道独尊”馏金字牌匾,二进厅前安放“王灵官”青石像生(古代帝王或大臣墓前的石雕人物、禽兽等,统称石像生),厅上也挂着水磨漆底金字牌匾,上书“道常无为”,后厅是拜亭,上面挂着由书法家张国钧题写的“大罗宝殿”四个金沙大字,供诵经作祈祥道场科仪专用,拜亭两廊的神殿供奉“八仙”祖师。
                    拜亭的后面就是“石洞”,洞内紫气缭绕,所有神像取用整块汉白玉石雕成,雕艺精致,栩栩如生,“鸿钧老祖”神像高2.2米,重四吨。鸿钧老祖相传是无上大道,《封神演义》中有“一道传三友”之说,“三友”即“三清”,也就是说,“鸿钧老祖”是“三清天尊”的师傅。鸿钧两旁站立“太阳”、“太阴”星君。石洞前还站立两位“仙童”。这些神像安放在用青石雕刻的巨型神龛内,龛的外围是用青石雕刻成十二生相的弧形栏杆。
                    沿着栏杆拾级而上,是个洞内之洞,洞的顶端供奉“玉皇上帝”,玉皇面前站立着“文官、武将”的玉石像生,各个洞内墙壁全用花岗岩石板材砌成,洞内的祭床、案床也都是做工精细的青石雕,整个洞内造型独特,令人叹为观止。
                    宫内洞的北侧耳门又是一洞天,供奉“三官大帝”。三官大帝是历史悠久的汉族民间宗教信仰之一,属于早期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传说三官是指尧舜禹三位明君,其中尧为天官,舜为地官,禹为水官。民间还有天官赐福,地官解罪,水官解厄之说。从耳门再往上是“二洞”,供奉“骊山老母”,二洞再往上还有五个洞,石洞是这里的首洞,因这里总共有七洞,故有“七鹤归洞”之名。
                    玉龙宫之龙畔是“万寿殿”,门额为郑崇德道长亲题,看起确有一种道法自然的味道。内供奉斗姥元君,六十太岁等神像。其中斗姥是道教信奉的一大女神,又称斗姆、斗母,即北斗众星之母,世人祀之能消灾解厄,保命延生。六十太岁是汉族人民最早、最大的发明创造,用途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按道教经典记载:太岁星君为六十花甲子,六十年轮临人间当值,由斗姥天尊统帅,审查人间善恶,司本命祸福,因此又称为六十太岁。每个人都由自己的太岁星君护守本命。由此看来,这万寿殿是在警戒人们必须扬善弃恶,才能保命延生。
                    纵观玉龙宫,确是一处祈福消灾,修心养性的风水宝地。透过此,也让人窥视到潮阳道教发展的一些印记。
                    https://www.toutiao.com/i6834679852944065035/?tt_from=weixin&utm_campaign=client_share&wxshare_count=1&timestamp=1633356375&app=news_article&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se_new_style=1&req_id=202110042206150101351690964F4B8CFA&share_token=c97b2deb-2b08-4a26-b149-beb23d53832c&group_id=6834679852944065035


                    IP属地:广东11楼2021-10-21 19:30
                    回复
                      《潮阳玉龙宫专题》:https://v.qq.com/x/page/x0349fobf12.html?fromvsogou=1


                      IP属地:广东12楼2021-10-25 14:00
                      回复

                        Gray《广州城之行》:“.一所道观,名元妙观...元妙观由一个大庭院和三座殿宇组成。第一殿供有三尊神像,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太上老君。第二殿供三尊神像,即玉皇上帝、天皇上帝和紫微大帝。第三殿供奉北帝。在这殿供奉的北帝,象征着中国神话传统的英雄。这殿的北帝神像没有鞋和袜,而是在它右脚下有一条蛇,左脚下有一只龟。”-----引自《广州玄妙观考释》作者:黎志添。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21-12-27 00:31
                        收起回复


                          --------河南辉县九莲山景区主要人文景观--西莲寺,其中三清殿,供奉的是: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通天教主三清天尊神像。


                          IP属地:广东15楼2022-03-14 23:09
                          回复
                            qjpedward3:道经中的所谓三清天尊即三宝君,由大罗所生玄元始三炁而化生,也就是相当于《封神》中的三师兄弟的关系。《封神》三友中老子与元始肯定是三清之二,至于灵宝大法师在《封神演义》中描写不多,关系亦达不到三清的级别。另一个有兄弟般关系的,只有通天教主,大概也就是为了避忌,在《封神》中不直接用“灵宝天尊”的名字而用“通天教主”的名字,作为反面人物写起来比较方便。<br> 《封神演义》中的“一气化三清“是说老君有一法术,象孙悟空拨出一撮毫毛变出百千只猴子一样,从头顶喷出一股气可以化作三清以助阵和通天教主对决。并非是说此三清指的是老子的分身,而是说老子有此法术而已。《正统道藏》中说的“一气化三清“,是"道"--"至道玉帝"于大罗天,以大罗一炁(玉皇之炁)化作"玄元始"三炁,"玄元始"三炁再化为“三清”。<br>因此,《封神》中的“三友”,其实就是“三清”在《封神》中的故事演绎而已。


                            IP属地:广东17楼2022-04-21 19:05
                            回复
                              ZET99999: 不太认同,首先通天原文对老子一气化三清的态度,根本就不知就三清是什么?其次道藏压根叠不了,这三友一直都是师兄弟关系(鸿钧徒弟又不仅限三友),最后借鉴借了层皮,最后通天教主这个比起灵宝,孔夫子更接近(他有明确通天的称号),民间也有关于通天的其他教派(非灵宝)。


                              IP属地:广东18楼2022-04-21 19: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