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下吧 关注:8贴子:284
  • 0回复贴,共1
中国汉语言的精准不变、简洁明快,在世界上可以说是无与伦比。
说它精准不变,是指它的象形结构,能永远精准的概括着它的内涵,拼音化的拉丁文字绝对比不上。例如莎士比亚那么精彩的剧作,曾被英王伊丽莎白誉为英国国宝的莎氏著作,由于口语的变迁,现在世界上连英国人也拼读不懂它的原意了。所以现在再也没人去谈莎士比亚了。
汉语简洁明快,例证多多。上世纪的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曾对河南人语言的精炼,做过高度概括。
他曾在一个相声段子里,举例说:
“谁?”
“我!”
“咋(念zkua,干啥)?”
“尿!”
仅仅四个字,就把农村生活里,两人夜间相遇的场境,活托托的表现出来。
还是侯先生,他在另一个名为《关公战秦琼》的相声段子里,他用幽默的口吻,道出早年演艺圈的艺人闯江湖混生活的艰难。他说有一次京剧名家袁小楼在济南演出,戏单子上批下来的剧名是《关公战秦琼》。
班头说,“没有演过这出戏呀!”递单子人说,这是韩复渠(当时的军阀)的老太爷亲点,没有演过你们也要想办法演,要不,你们在济南城就会被轰呢!
于是,一扮关公一扮秦琼的两员武将,就上埸了。各报过姓名后,在锣鼓家伙的敲打中,两人一来一往,战了六个回合,关云长手向秦琼一指,开口唱道:
“你在唐来我在汉,咱俩打仗为哪般?”
“只因老爷他要看,你要不打——他不-管-饭!”
扮秦琼的演员在唱到“他”字时,手往台下指了一下。意思是老太爷要叫咱俩打。
仅仅两句台辞,道出了无尽的人间沧桑,让观者或听者回味无穷。这就是汉字的魅力。
文化革命中,这些京剧、曲艺就成了“四旧”,侯先生当然也上不了舞台了,要饿肚子了,幸好他占了“苦出身”的光,被北京大学请去,当了好几年民俗语言学教授,专讲民俗语言。据说还很受欢迎,不足40人的班,百多人去听他的课。


1楼2021-08-29 22:5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