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吧 关注:175,005贴子:1,354,293
  • 25回复贴,共1
几张上手的照片,明带板最难仿的地方恰恰是最简单的地方,即背面的磨砂感,牛鼻孔和光气,开过玉的朋友应该知道,就算用现代机器开玉也是很费力的




IP属地:瑞士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9-18 19:37回复
    明天再照工痕,这张先凑合看看


    IP属地:瑞士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9-19 05:53
    回复
      一般来说这类带板出土时完整都为二十件左右,所以收到一件的可以看看市面上有没有其兄弟姐妹,比如我这件,两千年初拍卖过他的兄弟


      IP属地:瑞士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09-19 20:07
      回复



        IP属地:瑞士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09-19 20:08
        回复
          明带板上常见的老裂,这也是鉴定点之一,这种裂有固定的形状和延伸方式



          IP属地:瑞士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1-09-19 21:49
          回复
            还有就是古玉有很多种包浆,很多朋友只看橘皮纹,但实际上未经盘玩或盘玩较少的嵌饰类上面未必有橘皮纹


            IP属地:瑞士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09-20 16:47
            回复
              这件也是以前收藏的,典型的橘皮纹氧化包浆,这类的形成还和玉质不均一有关


              IP属地:瑞士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09-20 16:50
              收起回复
                没人来唠唠?


                IP属地:瑞士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1-09-21 20:21
                回复
                  来两张工痕图,第一次拍,这张看剔地


                  IP属地:瑞士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09-22 18:25
                  回复
                    照得咋样


                    IP属地:瑞士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09-22 19:17
                    收起回复
                      楼主行内人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09-22 19:22
                      收起回复
                        全是館藏 這些都規矩大氣 器形精美我敢認 你這塊我看圖不敢說真假 你自己揣摩吧 最後一個是背面也不一定要磨砂 但沁色入骨洞口圜潤 有使用過之擦痕 至於包漿 不是太重要 很多真古玉出土久了 沒有盤玩 會呈現乾枯狀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1-09-24 00:56
                        收起回复
                          有没有大神讲讲玉质老嫩的问题



                          IP属地:瑞士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1-09-27 17:39
                          回复
                            这神仙图怎么看。


                            IP属地:四川18楼2021-09-28 00:1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