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吧 关注:39,500贴子:447,231
  • 3回复贴,共1

【21-09-21】Opinion —奸商!澳大利亚花900亿从法国订了12艘潜艇(33年交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据参考消息援引英国《泰晤士报》的报道,澳大利亚海军的潜艇购买计划陷入了大麻烦中:澳大利亚耗资900亿澳元(约合美元699亿)从法国购买的12艘“攻击”级潜艇要等13年才能获得首艇,而这批潜艇全部交付则需要33年之久。热衷于进口各种先进武器的“三哥”在澳大利亚的这波大手笔面前也显得是小巫见大巫,而在被宰这方面澳大利亚显然也“更胜一筹”。
(当初合同签订之时,澳法双方笑得那叫一个开心,谁能想到最后成了这样~)
说起澳大利亚这个国家,其地理特征可能是世界所有国家中最独特的一个,四面环海独占大洋洲整个大陆,广袤的海洋相当于一道抵御外敌的天然长城,但这也对澳大利亚的海上力量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毕竟水路是澳大利亚同外界联系的主要途径,海上交通线一旦被封锁,澳大利亚就成了一座孤岛。
(澳大利亚四面环海,海军对其极其重要)
成立于1911年的澳大利亚海军是为数不多的百年海军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也一度成为世界第四大海军,如今的澳大利亚海军主战舰艇主要有2艘排水量25790吨的“堪培拉”级战略投送舰(其实就是两栖攻击舰);3艘“霍巴特”级驱逐舰,这也是南半球第一型盾舰;8艘“澳新军团”级护卫舰以及6艘“科林斯”级常规动力潜艇,除此之外还有9艘预计在2027年至21世纪40年代全部建成服役,用以替代“澳新军团”级的“猎人”级护卫舰,剩下的就是30艘左右杂七杂八的测量船、补给舰、巡逻艇等船只。
为了继续保持“强大”的海军力量,澳大利亚在2003年最后1艘“科林斯”级潜艇建成服役之后,开始积极寻找“科林斯”级潜艇的替代方案。而澳大利亚没有独自研发建造潜艇的能力,因此“科林斯”级的替代品便只能通过进口来解决,项目初期澳大利亚在法国、日本、德国三国的方案之间反复横跳,直到2016才敲定了进口法国改进型“梭鱼”级攻击潜艇的最终方案,法国命名为“短鳍梭鱼”,澳大利亚命名“攻击”级潜艇。
“短鳍梭鱼”级潜艇采用了常规动力、AIP系统、泵式喷水推进系统、排水量达到4500吨,相比于澳大利亚的“科林斯”级拥有较大的性能提升,而且法国在中标前还给出了在澳本土建造、考虑附带一定技术转让的条件,也成功吸引了澳大利亚的兴趣并成功中标。
但在中标之后,法奥之间就“攻击”级潜艇项目开始产生分歧和猜疑,法国没有给出中标前承诺的好处,项目成本控制也出现了问题,价格从最初的400亿美元激增至690亿美元,澳大利亚内部为此内斗不断,澳大利亚因此与法国企业关系迅速恶化。
但现在澳大利亚迫在眉睫的问题是“科林斯”级潜艇的替代品迟迟没有下文,6艘“科林斯”级预计在30年代退役,而“攻击”级潜艇的首艇交付要等到2025年,全部12艘交付要到2054年,难道在“科林斯”级退役之后澳大利亚就只用这1艘“攻击”级硬等到2054年剩下的11艘服役?因此澳大利亚也在考虑“科林斯”级的延寿工作,但这又要花费150亿美元,总之澳大利亚被结结实实宰了一刀,这一刀深可见骨。
法国企业“先上车,再高价补票”的手法是不是很眼熟?和当年俄罗斯“赠送”印度“基辅”级“戈尔什科夫”号航母的手法基本如出一辙,俄罗斯先以“免费赠送”的手段吸引印度,再用改装航母、购买舰载机的理由向印度收取总共23亿美元的附加费,印度起先以价格太高为由拒绝,两年后俄罗斯又将价格降低到15亿美元,印度欣然接受,等到2008年印度准备迎接改装后的“戈尔什科夫”号时,俄罗斯又以“航母状况过差,需要继续改装”之类的理由再次向印度索要22亿美元的改装费用,此时的印度已经骑虎难下,只能咬牙接受,最终在俄罗斯一次又一次的加价之下,印度花了29亿美元才拿到。
法国企业同样是以各种优惠条件吸引了澳大利亚,但在中标之后就和中标前的态度截然不同,自视甚高的澳大利亚海军可能怎么也不会想到竟然会在战场以外的地方输得一败涂地。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9-21 17:59回复
    33年交付。听起来怎么像是天方夜谭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10-19 19:57
    回复
      然后一个奥库四就出来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10-21 23:06
      回复
        军火商都挺黑的,美国,法国,俄罗斯都有收钱了不发货的记录。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10-21 23: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