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吧 关注:232,624贴子:1,256,036
  • 0回复贴,共1
乡 村 教 师
林老师,身高一米五八,略显矮胖。圆圆的脸黑里透红,浓眉大眼,皓齿厚唇。发际线很高,直到头顶。因为脸上有一对深深的酒窝,所以什么时候看他,他都在微笑,很慈祥。
[图片]
林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记得我上学的第一天,就是他在黑板上用粉笔正正楷楷地写上:我爱北京天安门。同学们跟着他一遍一遍地朗读,接着又叫几个同学在黑板上照着书写。直至同学们齐声背诵,熟练书写为止。这是林老师教我们的一惯方法。
六十年代农村教育落后,老师奇缺。乡村小学的老师都是从村里选拔上来的读书人。林老师上过初中二年级,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被村支书看中,到学校教语文。学校有五个年级,林老师带一二三四年级语文。我们两个年级拼在一起,一共四十二人。每个年级分成两组。林老师给两个年级的同学轮流上课,一个年级上新课一个年级做作业。
林老师是个能干人,当老师,做木工,还是种地能手。记得冬天来了,教室的大窗户没玻璃,北风呼呼,同学们衣服单薄,不住打颤。林老师从家里带来钉子锤子,还有薄膜纸,把南北两面钉得严严实实。教室一下子变得温暖了。寒暑假,林老师总在学校忙个不停,维修课桌椅,修复损坏的围墙门窗。
[图片]
林老师教书有他自己的独到之处。读二年级时,我们开始学习遣词造句,他总会从课文中挑出一些有代表性的词语,每个弄上十几个或几十个范句,然后油印成学习资料,要我们反复阅读,摹拟练习。久而久之,同学们便可以从熟如流了。
上三年级时,写作文成了必修课,对比起遣词造句,写作文可是要难多了。每次写作文都要抓耳挠腮,一有作文便磨叽到半夜,待家里的柴油灯熬干,母亲反复催着睡觉,嗓子喊破,我才挤出干瘪的几句,然后合上本子,倒在床上想着明天怎么蒙哄过关。
一连好几次作文交不了差,林老师也有点着急了。一天他把我叫到办公室,递给我两本厚的小说《林海雪原》。然后语重心长地把我拉到跟前:从今天起,你每晚看十页,准备一个笔记本,把里面描写景物,描写天气,描写人物的锦句锦语分类抄下来,再反复熟读。我会抽时间考你。
夜里,我打开书,被少剑波,杨子荣的故事吸引,常常熬到天亮。母亲还错误地认为我读书发奋了。谁知道,我一心看小说,竟把老师交待的事丢在脑后。为此林老师好好地教训了我一顿。
从此,我开始长记性。三年级下学期我的作文便挂上了学习专栏,作为班级的范文。后来便上了学校的墙报,每次都有我的文章。应该说我对文学艺术的爱好,与林老师的教导是分不开的。
[图片]
五年级,学校的墙报不但登我的文章,而且每次的墙报,刊头文字都是我一手操办。每次林老师站在墙报前,认认真真地看着,脸上时时流露出会心的笑。
自从我上中学后,见林老师的时候越来越少。直到八五年,我才从一个同学那里听说,乡村教师的日子越过越惨。农村分田单干,民办老师没有工资,也没时间种自己的责任田。当了快半辈子的老师,总不忍心丢下学生不管。几个人只好硬着头皮在那儿耗着。
再后来,我听人说林老师患了肝癌,因为没钱治疗,没过半年就撒手人寰了。直到死,政府欠他的几千元教师补助也没兑现。听完,我不免悲从中来。没想到一个乡村教师就这样草草地结束了宝贵的生命。
夜里,一个人躺在床上,满脑子林老师的样子。一身洗得发白的外套,一双布鞋,似乎永远没有换过,只是看上去那么整洁干净。他仍旧站在讲台上,一脸微笑,和霭而慈祥。
明天就是清明节了,不知老师现在可好?但愿天堂里您从此不再有病痛。永远健康!!!
朱岩 2021年4月3日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10-22 10:2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