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速5厘米吧 关注:116,016贴子:1,513,492

【分享】我“秒速5厘米”的往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贵州1楼2010-04-30 12:43回复
    声明:我绝不是CCAV的人,没有“心灵之窗”的出发点
          只是把自己的故事用“秒速5厘米”的来表现出来


    IP属地:贵州2楼2010-04-30 12:47
    收起回复
      第一章“萌动的青春”
         那年,我13岁,刚由小学六年级升到初一。在那崭新的环境里,我并不寂寞、孤单,每天和同学们一起在球场打球,偶尔对生活唏嘘下。
         她。那时12岁,她不是我们班的,是我小学一个同学的班的。
         第一次见她那天,我正在球场打球,不经意的一瞥,我很惊讶,怎么一个看着文静、瘦弱的女孩也会喜欢篮球。感觉脑袋里有种懵懵懂懂的感觉。
         那天以后我的脑袋里面就一直记着了那么一个清新、开心的笑脸。以后的时间里,我也偶尔去我同学的班级总是有意无意的问起她,慢慢的知道了她的名字、余灵。
         因为时不时的会有去她们班,所以也就还算勉强认识了,之后也会偶尔的在操场、食堂、楼梯遇到,她一如既往的会和我笑笑,而我也会回应下,多半时候是我自己绕开她。
         然而,有时间命运就是那么的神奇,我们班和他们班组成了友谊班,经常会在一起组织球赛,郊游。这样我们见面的时间就多了,我和她也开始慢慢的说话、聊天了。但多半是她在说,我在听,但那时候我一直不明白一件事情,不知什么时候起,她和我说话老是会口吃。
         我大脑还一直记得这么一个场景,有一天,她在走廊叫住我,她好像想跟我说些什么,但她又口吃了,然后她急就用手比划,但我更糊涂了,她见我那满脸充满的疑问号后,她就更急了的用脚跺跺地,然后吐出了几个字“那个、、等等放学在说吧”。她的那一连串的动作、表情,我一直记得,她好可爱。
         放学后,我同学递给我了一封信。她写的,因为周末,他们准备去郊外弄烧烤,问我周末有时间没会不会一起去。 看完信我觉得她这是在约我嘛,但我马上摇摇头,想想,可能人家只是顺便问问,但、为什么口吃呢?
         那之后我们的交流更多了,但多半是用信,现在觉得自己那时候真好玩,她们班就在我们楼上,我居然也会跟着她写信!基本那个学期我们就是这样的交流。
         每天放学时,我们会在车棚会合,然后一起推着车回家。(当然不是她像花苗那样等我啦- -||)是我在球场玩着,见到她去车棚,就说“我也要回家了一起吧”
         路上我们就这样推着车慢慢地朝着夕阳的方向走着,然后、先到我家⊙﹏⊙b。
         就这样初一到初二,我们就是这样过着。
         初二下学期的期末考试后,我妈就给我转了学,很突然,突然到我都没时间告诉她。
         我们离得不是很远,1小时的车程,但我不敢去学校门口等她,因为我觉得我这样做就太露骨了,我怕她只是把我当成一个好朋友而已,或许我这样的突然消失也不会对她又什么区别,就这样,这一年的时间,都在踌躇中度过。
         但是那个暑假,我回到家后,我忍不住对她的思恋,终于我选了个时间,主动拨了那个记了好久的电话号码。
         我还记得那天是我们的国家的传统节日——七月半O__O"… 那天我们这的人会到河里去放河灯,人多,但也更把我内心的相思表露无遗。
         电话那头传来了那很熟悉的声音,“嗯,余灵嘛,我是张洋,能出来下嘛,我就在你家的路口”
         10分钟后,她出现了,她还是那么可爱,还是那么的开朗,但脸上多了很多的惊讶。“你去哪了呢,怎么突然间就不见你了,大家都不知道你在那,突然就蒸发了,也不告诉我们”。
         之后,我和她在街上慢慢的走着,路上我们聊了很多,我转学的原因什么的,她也给我一直说着学校的变化,老师的、同学的。但我一直没有再怎么听进去,我们当时距离目测是在30厘米左右,手的距离应该是在“5厘米”左右浮动,我就一直不时的注意着我和她手的距离变化,我一直想找个合适的距离拉住她的手,但我怕、怕她会甩开我的手、更怕她会因此讨厌我,就这样我们在长度“2公里”的大街上走了一个来回,我们的手与手的距离也就是一直在“5厘米”浮动,我一直没有勇气拉住她的手,“5厘米”成我不敢跨越的障碍。
         我想我还是算了吧,觉得自己真是一个懦夫。


      IP属地:贵州3楼2010-04-30 12:52
      回复
        第二章“一抹、相思”
           那之后、我又转了一个学校,新的坏境里面,我比较适应,过着新的生活。
           时间又过了一年,那一年我16岁,留了一年,从新练初三,其实我知道她已经转到跟我同一个城市的高中练高一了,这次我们的距离是“1000米”左右,但那“5厘米”的距离一直挡在我面前,我没勇气跨过去,所以我选择了不去打扰她,她有她的新环境。
           每周回一次的家空洞洞地让我变得越加孤僻了,虽然已经习惯了,但那种感觉我很讨厌。
           班主任的家中,补习,每次都能感觉到有个目光在注视我,但我不是太在意,直到有天补习完后,她送了我一本“最小说”,“这是我喜欢看的书、送给你”然后就走了,我把书放着了书包里后也走了,她叫“夏依”,是班主任另一个班的学生。
           次日,补习完后,我把书放到她面前,“谢谢,看完了,很好,还给你吧”,到楼下后,“要一起走嘛”,“嗯,好”她说到,走在华灯初上的街头,我们都埋着头,手放着口袋里面,这次的距离是“20厘米”。  
           路上,我们什么也没怎么说,就这样一直走着,往日的情景又浮上眼前,记忆中的人,渐渐的、似乎好像走在旁边,有一瞬间,甚至感觉到那“5厘米”,但昔日的人,虽隔着千米,却感觉隔着千里。
           “我到家了,谢谢你送我回来”,原来我走神了,“哦,没什么,我回家了,再见” ,我转身往我姨家的方向走去。
           怎么会,她们明明不像,外表,性格都不像。但却有着一个共同点,就是,背着书包一起回家,互相就一直默默的,太像了。
           原来,那一抹、淡淡相思,一直缠绕在我的心里,只是夏依的到来,只是让我的心缠绕得更紧了。
           之后,每晚的补习后,我都会送着她回家,然后再转身往另一边的地方走回去,我喜欢送她回家的这段路,因为就跟我心中缠绕着的那个她一样。
           然后,某天,那个“5厘米”的障碍被打破了,不是我,是夏依,我顿时愣住了,霎时,很多场景涌上我的脑海:两个人一起推着自行车朝着夕阳的方向走着、两个人中午一起在食堂吃午饭时,两个人交换信件的时候,两个人一起坐在球场边上的时候,原来、原来那些时候我和余灵手与手的都是“5厘米”的,我怎么都没有争取过、怎么都没有大胆的去把握过,这些回忆痛击着心里。“拉着我的手陪我走到家好嘛”, 我什么也没说就这样默默的拉着她的手走到她家的路口,从手的方向,我能感觉到她的心。
           夏依,我当然能明白她的心意,但我心中的那人不是她,但在不知不觉间,因为我的自私,我已经把她伤害了。
           我顿时清醒了,这样下去,无疑会深深伤害到她,我没在送她回家,我拜托了另一个女生晚上和她一起回家,说我搬家了,大家都已经把我们看成一对了。
           之后的日子,我和她很少说话了,慢慢的我也没去补习了,她是个聪明的女孩,虽然这样或许她会伤心,但这无疑是最好的办法的。我这么相信着,她会慢慢忘了我。但、我又错了,她来到我们班,拿了一本“最小说”放在我面前,“即使看完以后,也别还给我,留着”,我知道我做了件永远无法弥补的事情,那一刻我的心也隐隐作痛。
           往后的日子,没有了那夜晚的那一段路,一如既往的就我一个人的家里,我的心,在那一抹相思的缠绕下,也越发的孤独、空虚了,我放弃了学习,我回到了网络的世界,沉寂在网游的世界里面,把我的心寄托在了网游和动漫上面,因为动漫上面有像、她和她一样的女孩。


        IP属地:贵州4楼2010-04-30 12:56
        回复
          第三章“得到还是失去了”
             那一年我17岁、我初三毕业后就没在上高中了,我跟着父母去做工程。
             高速公路的工程一般是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面,在这里我的心得到了久违的愉悦,因为这里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大山的深沉、原始的山风、清澈的河流。
             往日的思绪仍浮在心头、挥之不去。
             上一次见面、快2年了吧,她或许已经把我给忘了吧,但我没能忘了她,,那串熟悉的数字无数次的在手机上面按了拨号键,又迅速的按了挂断键。
             过年那天,全城都在放烟花,那灿烂的烟花震得我的心,仿佛把思恋震出了我的心头,我最终还是忍不住拨了她家的电话,那头接了,,是她,是她的声音,虽然很久了,但真的是她,那一瞬间,我的心情激动到了极点,“余灵,我是张洋”电话那头顿了一下,“真的是你?这么长的时间你都去那了?”
             那天,我们聊了很久,那天之后我心里很多东西又被放出来了。
             但过完年后,家里接到了新工程,在邻省,但那天之后我又没有在打她电话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是因为那“5厘米”还是别的什么。
             一天我登上了QQ,邮箱多了很多邮件,都是些:又新邮箱记得联系啊什么的,但突然有几封邮件居然是她的名字发的,打开后“你怎么了,干嘛又突然消失了,你去哪去了”“你怎么老是这样,每次在我已经开始习惯的时候,你又突然突然出现了,但又突然消失了,你这样就像我已经睡着了,你把我叫醒后你又走了,我还能睡着嘛......”
             难道、她也喜欢着我?还是这只是我自己想多了,不过,我还是又再次的拨了她的电话......
             这一次、我没有在中断联系,因为我慢慢的也知道了她的心意,我们就这样用短信,电话粥聊了一个月,只是谁都没有把那一层纸捅破,但彼此已经明白了对方的心意。我们互相的在网上找音乐来一起听,或者两人上网的时候一起找一部电影一起看。彼此之间已经不言而喻。
             那天,事隔2年,2个月的电话、短信,我终于再次见到了她,我们都显得很平静,但彼此之间都是这么激动,我们还是像以前一样走在大街上,这次我们手与手的距离已经是在“5厘米”之内了,但、我还是一直没有拉住她的手,我觉得或许会太唐突了,但、我不知道这居然是我最后的一次......
             回到家的一段时间,我没怎么出去,因为长期在外,来家比较恋家,变宅了。
             她经常会叫我陪她出去,但我总是没去,那天从她的语气中,我知道她生气了,我答应了,但她却说不想出来了,我走到她家楼下,但她就是不出来。
             终于她下来了,她什么也不说,我们漫无目的的走着,气氛低到极点,我对这种感觉很怕,我想送她回家,冷静下来,到了十字路口,她往相反的方向走去,那一刻我突然很冷漠的看着她,然后我自己回头往另一边走去。
             那天之后,我们没在联系,原来、我还是习惯以前的那一抹、淡淡的相思,得到了我不会把握。
             得到了彼此心意,但失去,那一抹、淡淡的相思;失去了彼此感情,却换回了那一抹、淡淡相思。或许是我们还不够成熟。
             我始终没有抓住那个“5厘米”。
             我们、得到了些什么,失去了些什么。


          IP属地:贵州5楼2010-04-30 13:01
          收起回复

            故事没有虚构、当然小部分加入些小说写法
            我不否认在写的时候、又向“秒5”的方向写,但没有太过全面
            还有我对标点符号一直很短路,见谅、


            IP属地:贵州6楼2010-04-30 13:06
            回复


              IP属地:北京8楼2010-04-30 13:20
              回复
                - - 我怎么越看越像秒5..
                同人 同人。。


                9楼2010-04-30 16:18
                回复
                  楼主想多了- -


                  10楼2010-04-30 16:19
                  回复
                    你现在也就20左右吧?
                    是不是。。。
                    那就还有机会。。。
                    果断表白吧


                    11楼2010-04-30 16:20
                    回复
                      LZ去投稿吧……可以试着捞点外快……


                      IP属地:湖北12楼2010-04-30 17:03
                      回复
                        ~~~


                        IP属地:四川13楼2010-04-30 17:04
                        回复
                          18多了
                          我确实是把自己的事情 分成3段 以秒5的方向来写的- -
                          因为不会以什么好的体裁写
                          就按秒5的写了- -


                          IP属地:贵州14楼2010-04-30 18:11
                          回复
                            试试写小说这条路吧


                            15楼2010-04-30 22: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