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工厂化养殖吧 关注:25贴子:18
  • 0回复贴,共1

本吧第一章:和大家谈情怀谈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吧主在此先对大家能够在蜈蚣养殖这条道路上坚持至今致以崇高的敬意。从事蜈蚣养殖二十多年,吧主深知其中不易,能够持之以恒,在失败中不断探索的唯一动力或许就是我对蜈蚣养殖的那一份执念。
吧主真诚的希望大家能够花一点时间耐心的看完下面这段话,它不仅仅是吧主19到47岁的人生经历,更是蜈蚣特种养殖这一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行业从无路可走到硬生生开辟出一条光明大道的发展历程。
93年的夏天,我完成了高中学业,考入襄阳师专生化专业,这所始创于1902年的学堂坐落于古隆中山脚下,这一地区适宜的生存环境使得学校的后山遍布少棘蜈蚣。在校学习期间,由于经常能够见到这种动物,我对蜈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至于大三学习期间,我在学校寝室床铺下偷偷用桶养殖从隆中山捕捉的蜈蚣,开始研究蜈蚣的生活习性。此时全国还未能实现蜈蚣的人工养殖,所以这次尝试对我来说更像是没有申请过的研究课题。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我利用每天工作之余仍然坚持做蜈蚣养殖实验。直到00年,我基本研究清楚了蜈蚣的生活习性和繁殖习性。01年,我在老家建设蜈蚣养殖场用以进行养殖技术应用性研究。这一年遭遇到了养殖实践中的第一个技术性问题:在采用玻璃瓶做人工巢繁殖幼蜈蚣苗过程中,母蜈蚣吃卵严重,繁殖成功率低。正当我一筹莫展时,有50多条未产卵母蜈蚣逃出玻璃瓶,在孵化池一角土堆中自然产卵孵化,结果孵化出44窝幼蜈蚣,成功率达85%,从这一偶然现象中,我得到启示,结合在大量野外考察过程中观察到的雌蜈蚣的筑重围窝习性,总结出模拟自然生态繁殖技术。
02年,采用模拟自然生态繁殖技术,我繁育出30多万条蜈蚣幼苗,当时我欣喜万分,然而天有不测风云,8月上旬整整下了半个月的阴雨,蜈蚣幼苗染上黑斑病,8月底阴雨结束,室外培育池30多万幼苗因病死亡殆尽。从那一刻起,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攻克蜈蚣黑斑病防治这一难题。
十年磨一剑,在不断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11年,我终于将黑斑病发病规律研究清楚,并研究出相应的防控措施。2011年至2015年,我又相继总结出蜈蚣单条养殖理论,并设计出工厂化养殖的配套设施,相关设施也于2015年10月30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从2012年以来,蜈蚣幼苗养殖的另一个拦路虎“肠胃炎”,一直是我的一块心病,我一直绞尽老汁想要解决这一问题。但基于蜈蚣生长周期的原因,每次实验的周期为一年,这使得我花费了数年时间用以这一问题的研究,直到2018年才研究清楚幼蜈蚣肠胃炎的发病规律,2020年研究出防控幼蜈蚣肠胃炎的方法措施。至此,在全国蜈蚣养殖探索的道路上,人工养殖面临的问题,首次真正意义上得到了解决,同时也形成了完备的养殖体系。
2021年,我对自己20多年的蜈蚣养殖经验进行总结,并撰写出版了《少棘蜈蚣工厂化养殖技术》一书。这本书是我在蜈蚣养殖技术应用领域研究二十多年心血的总结,它为全国蜈蚣养殖产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11-12 23:5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