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学吧 关注:65贴子:2,587
  • 9回复贴,共1

论白话诗的节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11-19 17:24回复
    提要:
    本文严格地科学地论证了白话诗的节奏为一字和二字平仄音节,为白话诗理的最前沿。
    目录:
    一、本位音节
    二、平仄诗位
    三、平仄理性
    四、诗歌节奏
    五、节奏模式
    六、主旋律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11-19 17:24
    回复
      第一章 本位音节
      .
      统计100首现代歌曲,发现歌词音节主要有两种:一字节和二字节,占95%;三字节较少见。统计观点:一字节、二字节为现代歌词的本位音节。
      .
      鲁冰花[选] (1=D 4/4)
      666 36 4324 3 | 112 35 64 3 | 666 16 553 553 |
      .
      这首歌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按强-弱-次强-弱节奏。它的第1小节附歌词摘示如下:
      .
      666-----天上的---强
      36-------星星-------弱
      4324---不说---次强
      3---------话-----------弱
      .
      1、“星星”、“不说”为二字节,“话”为一字节。这两种音节约占歌谱的95%。
      2、“天上的”为三字节。此种音节较少见,仅一些西洋调式中稀有,且多是“的”、“地”、“得”等轻声词缀儿,约占歌谱的不到5%。
      .
      唐诗宋词皆歌词。统计各种词牌,发现也只有单平仄和双平仄两种音节。
      如:
      .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流到|瓜州|古渡|口
      中平|中仄|平(韵)。
      吴山|点点|愁
      .
      与宋词相似,唐诗大多也是单平仄和双平仄音节,但有一种变格,如:
      .
      平平平|仄仄
      离离原|上草
      .
      问:
      这里的平平平是三字音节吗?
      答:
      不是。
      说:
      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第一字其实可平可仄。只是五绝太短,不许为仄而已。因此它仅为一种变格,其音节实为:
      .
      平(仄)|平平|仄仄
      .
      综上所述,可以推定,不论古诗词或白话歌词,其音节只有两种:
      (1)一字音节。
      (2)二字音节。
      既然如此,我们即可判定白话诗的本位音节。
      即:
      .
      □ □□ □ □□ □□ □
      .
      音节理论具有推陈出新之义,它不仅将古诗词音节和白话诗音节合而为一,还为白话诗的音律化提出了科学的依据。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11-19 17:25
      回复
        第二章 平仄诗位
        .
        诗节奏不仅涉及音节,还涉及节拍。现代乐谱有两种强弱节拍:
        .
        1、强弱式。
        2、强弱弱式。
        .
        古诗一般采用前者,即强弱式,并将其改造为仄平诗位。仄平是与乐谱的强拍弱拍相应的一种歌词诗位,故名平仄诗位。
        .
        论证:
        .
        1、同声相应。
        .
        (1)节拍律:
        强强 弱弱|强强 弱弱|强强 弱弱|……。
        (2)音节律:
        仄仄 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 平平|……。
        .
        解:
        按音乐的“同声相应”原理,设定仄平诗位以应强弱节拍。仄仄平平,强强弱弱,同声故相应。
        例:
        .
        32 56|1321 516|
        强强弱弱|
        仄仄平平|
        月下清风|
        .
        说:
        歌词(诗)的强拍只能是2个字“月下”(仄仄),但乐谱的强拍既可以是2个音32,也可以是4个音1321。只不过,32与1321的时值是相等的。
        同理,歌词(诗)的弱拍也只能是2个字“清风”(平平),但乐谱的弱拍既可以是2个音56,也可以是3个音516。只不过,56与516的时值是相等的。
        既然它们的时值相等,那么,1321 516虽可以读作“强强强强 弱弱弱”,却与读“强强 弱弱”同效。即与“仄仄 平平”相应了。
        .
        2、和声相谐。
        .
        虽然节拍律和音节律的形式相同。但诗(歌词)音节的仄仄平平与乐谱节拍的强强弱弱并非一一对应,此又为何理呢?
        例:
        .
        强强弱弱|强强弱弱|…
        23 56|12 35|56 12|
        大…雁……南………飞
        仄…仄……平………平
        .
        说:
        “大雁南飞”虽合仄仄平平,却与歌谱的强强弱弱并未一一对应。若能一一对应,则“大雁南飞”只能在第1节以内,只能对应23 56,但“大雁南飞”却占了3节,对应了12个音。
        此现象可由音乐的“和声”原理解答。所谓和声,是两个以上的音同时吟奏。如琴与鼓同奏。主乐器琴音很密,而伴奏的鼓点却时疏时密。琴音与鼓点并非一一对应。然而听起来却很和美,为何?此为和声相谐所致。同理,琴奏的乐音很密,而歌词却时疏时密,歌词犹如鼓点,亦能与乐音和谐共美。
        能否和谐的机制是“同声相应”。当乐音按“强强弱弱”弹奏时,歌词亦按“仄仄平平”唱出,如此才能和声相谐,和谐共美。所谓“同声相应”,惟“同声”,才能“相应”;若不“同声”,则不能“相应”矣。
        .
        文摘: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周易》
        和,相应也。—《说文》
        和,谐也。—《广雅》
        音声相和。—《老子》
        和,乐之本也。—《吕氏春秋》。
        .
        一些流行歌曲,制成轻音乐(纯音乐)时,听着非常优美。一旦配歌时,就不好听了,仿佛被大打折扣了。原因何在?原因正在于歌词(诗)不合仄仄平平的音节律,无法同声相应,难以和声相谐,做不到和谐共美。此为自由体诗的致命弱点,也是再一次新诗革命的契机。
        .
        有人考证宋词是古代的燕乐。燕乐即宴乐,即流行歌曲。但宋词是合乎平仄的。宋词虽为燕乐,却因合乎平仄而流芳百世。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11-19 17:29
        回复
          第三章 平仄理性
          .
          已论证了诗的音节与节拍。但平仄本身是否科学合理呢?写诗可否不要平仄?那么,何谓平仄?
          现代汉语有四声:
          .
          阴平(ī)
          阳平(í)
          上声(ǐ)
          去声(ì)
          .
          平声=阴平+阳平
          仄声=上声+去声
          .
          古汉语的四声及平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平指四声中的平声,仄指四声中的上、去、入三声。入声在现代汉语中消散了,分散于上声与去声之中。
          前文讲了,歌词(诗)的音节仄平是与乐谱的节拍强弱相应的。既然如此,假设写诗时不究平仄,因四声强弱各不相同,一首诗总体而言,不也有抑扬顿挫的诗感吗?
          这种说法虽有理,但不可取。
          理由:
          .
          (1)如一首诗不讲平仄,虽然四声乱连也有一点儿微弱的抑扬顿挫感,但太乱了,无法形成鲜明的灵动的节奏。打个比方,五音乱弹亦好听,但终不能成曲。四声乱连,五音乱弹,尚无法制山歌俚调,况于雅诗乐歌乎!
          .
          (2)四声乱连不仅不能形成复沓的节奏感,亦不能形成婉转的旋律感。旋律为相似音组的多次复奏。这是一种鲜明的、自始至终、美的律动。这是四声相混根本无法达到的曼妙境界。
          假设非要以四声创旋律,则没有平仄那么简易了。
          例:
          .
          1-2-3-1-2-3-4-1-2-3
          .
          说:
          1声(阴平),2声(阳平),3声(上声),4声(去声),若按上面数列相配,也有很强的旋律感,但写成诗就难了。
          可见,绕来绕去,还是平仄最简易。说白了,写诗与绣花一样,本非粗人干的活。不吃一丁苦,焉有甘甜来。世上哪有唾手可得的货呢?
          .
          (3)任由四声相混,将难以形成前述的一字音节和二字音节,即不合音律。因不合音律,唱歌将不能流畅,将难以优美。而“平平仄仄”却恰到好处。
          .
          可见,简易的仄仄平平,居然与音乐相得益彰,如夫妇,如琴瑟,如龙飞凤舞,水乳交融,美妙绝伦。音乐是一门科学。诗音节、诗平仄、诗节拍能入于音乐学,则其诗学理论亦是科学的。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11-19 17:57
          回复
            第四章、诗歌节奏
            .
            (1)节奏的定义。
            .
            一字音节和二字音节是诗歌的本位音节,平仄是诗歌的本位节拍。本位音节和本位节拍形成诗歌的节奏。
            .
            诗节奏=一字节+二字节+平仄
            .
            诗节奏是研究歌词而形成的,是诗歌对音乐节奏的适应。但诗节奏一旦形成,其好处却大大超出音乐性。
            .
            (2)诗节奏的优点:
            .
            1、令咏读顺口,为诗节奏的最低目标。
            如:白日依山尽…白日靠树尽
            .
            2、令歌曲动听,为诗节奏的最高目标。
            一些流行歌曲很难听,归根结底是歌词太劣(音乐不至于难听吧)。诗节奏理论必将生发一场音乐革命,对中国的声乐和流行音乐作极大的改观。(古代的流行歌曲即燕乐,从来没听说有难听的,连皇帝都会迷醉,不能自拔。)
            .
            3、令感情激增。
            如很多人唱着唱着,或吟着吟着,就热泪盈眶,泪流满面。
            .
            4、令人迷醉。
            即使不奏乐,清唱,很多人也会唱上瘾。而诗人被诗迷得失魂落魄者比比皆是。是诗的意境吗?不是,因为很多时候会得味忘词。所谓诗歌感染力可能即此吧。
            白话新诗无节奏者多有之,但诗人脑子自成节奏。好比厨师做的菜和自个儿做的菜,都好吃。(但别人会认为你做的好吃吗?)
            .
            5、令诗味更浓。
            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火是烧不尽草的,根儿明年春天还会生。(显然,古诗句比白话诗句的诗味更浓)
            .
            (3)增强诗节奏之法。
            .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
            平仄为节奏之本,无平仄节奏不固。平仄之法:“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一首诗若仅做到“二四六分明”,其节奏感仍不是很强。
            .
            张继《枫桥夜泊》为古诗音律派的千古名篇,今以此为例,讲增强白话诗节奏感的诸要素:
            .
            1、严平仄。
            对于“仄仄平平仄仄平”,唐诗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法。但为了赠强节奏感,故意令“一三五不论”最少,则其节奏铿锵有力。古人尤工于此。本诗有:月落乌啼、江枫、愁眠、姑苏、寒山、夜半钟声。
            .
            2、多韵。
            ①密尾韵。②句中韵。③增韵。古今中外的名诗无不精炼于此,有之朗朗上口。本诗
            句尾韵:天、眠、船,占四分之三,为密韵。
            句中韵:满、寒、山、半。
            增韵:霜、江;乌、姑、苏;城、声。
            .
            3、双声叠韵。
            其节奏感清脆悦耳。本诗:满天、姑苏、寒山、钟声。
            .
            4、旋律。
            简言之,旋律为相似性复奏。节奏本身即一种旋律。节奏感与旋律感相辅相成。字、词、句、段、意都能形成旋律(请参阅《诗的各种旋律》)。本诗:月落-乌啼,江枫-渔火。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11-19 18:01
            回复
              第四章、诗歌节奏
              .
              (1)节奏的定义。
              .
              一字音节和二字音节是诗歌的本位音节,平仄是诗歌的本位节拍。本位音节和本位节拍形成诗歌的节奏。
              .
              诗节奏=一字节+二字节+平仄
              .
              诗节奏是研究歌词而形成的,是诗歌对音乐节奏的适应。但诗节奏一旦形成,其好处却大大超出音乐性。
              .
              (2)诗节奏的优点:
              .
              1、令咏读顺口,为诗节奏的最低目标。
              如:白日依山尽…白日靠树尽
              .
              2、令歌曲动听,为诗节奏的最高目标。
              一些流行歌曲很难听,归根结底是歌词太劣(音乐不至于难听吧)。诗节奏理论必将生发一场音乐革命,对中国的声乐和流行音乐作极大的改观。(古代的流行歌曲即燕乐,从来没听说有难听的,连皇帝都会迷醉,不能自拔。)
              .
              3、令感情激增。
              如很多人唱着唱着,或吟着吟着,就热泪盈眶,泪流满面。
              .
              4、令人迷醉。
              即使不奏乐,清唱,很多人也会唱上瘾。而诗人被诗迷得失魂落魄者比比皆是。是诗的意境吗?不是,因为很多时候会得味忘词。所谓诗歌感染力可能即此吧。
              白话新诗无节奏者多有之,但诗人脑子自成节奏。好比厨师做的菜和自个儿做的菜,都好吃。(但别人会认为你做的好吃吗?)
              .
              5、令诗味更浓。
              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火是烧不尽草的,根儿明年春天还会生。(显然,古诗句比白话诗句的诗味更浓)
              .
              (3)增强诗节奏之法。
              .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
              平仄为节奏之本,无平仄节奏不固。平仄之法:“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一首诗若仅做到“二四六分明”,其节奏感仍不是很强。
              .
              张继《枫桥夜泊》为古诗音律派的千古名篇,今以此为例,讲增强白话诗节奏感的诸要素:
              .
              1、严平仄。
              对于“仄仄平平仄仄平”,唐诗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法。但为了赠强节奏感,故意令“一三五不论”最少,则其节奏铿锵有力。古人尤工于此。本诗有:月落乌啼、江枫、愁眠、姑苏、寒山、夜半钟声。
              .
              2、多韵。
              ①密尾韵。②句中韵。③增韵。古今中外的名诗无不精炼于此,有之朗朗上口。本诗
              句尾韵:天、眠、船,占四分之三,为密韵。
              句中韵:满、寒、山、半。
              增韵:霜、江;乌、姑、苏;城、声。
              .
              3、双声叠韵。
              其节奏感清脆悦耳。本诗:满天、姑苏、寒山、钟声。
              .
              4、旋律。
              简言之,旋律为相似性复奏。节奏本身即一种旋律。节奏感与旋律感相辅相成。字、词、句、段、意都能形成旋律(请参阅《诗的各种旋律》)。本诗:月落-乌啼,江枫-渔火。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11-19 18:01
              回复
                第五章、节奏模式
                .
                其实,平仄并非人们想象中那么难。事实上,平仄非常简易。
                .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这是白话诗的平仄节奏模式。看它多么简易,比唐诗宋词轻易何止10倍呢!但它抑扬顿挫,节拍俨然,字精句美,一点也不逊于唐诗宋词。
                .
                〔散律〕泰山月观亭
                .
                每一寸土,一像素
                深深植入
                多少年的渴望
                徘徊无度
                .
                才无一切忧
                又负离别苦
                如萍水相逢的热恋
                别了,泰山
                .
                斜阳最好
                现一圆白巨的光珠
                .
                本诗不论意境、语境、格律,都与唐诗宋词有很大的不同,却一点儿也不逊色。唐的诗律,宋的词律,共的散律。散律诗必将与唐诗宋词并驾齐驱。
                .
                § 平仄炼诗铭
                .
                平仄之妙,既炼句,又炼意。一气呵成的美文,多改几次的好诗,可能没炼。它将您的初创崩析,在支离破碎里重生。铁矿化为水,重新以塑型。千锤百炼,推陈出新。美玉价值连城,糙玉一文不值。
                炼铁加碳,则化为钢,自非凡铁了。若加入其它元素,则古之干将、莫邪剑出。若白话诗咏有节奏音,则声律殊妙,自非凡品。宝剑锋从磨砺来,好诗都是百炼成。
                .
                注:写诗时不宜思辨节奏,以免碍及诗的意境。改诗时才入平仄节奏而炼诗。
                .
                平*仄*完*全*不*缚*诗*想,她*只*会*将*您*的*诗*炼*得*更*精*美!
                .
                ①一条红鱼飞于柳枝
                ②一只|鱼儿|飞上|树梢|儿
                .
                ①句是初创,也挺精美,但全是平,没有节奏感。②句忍痛割爱,改后合平仄并有强烈的节奏感。但更妙的是,这一改,把脑瓜儿磨活了。结果,②句比①句更清新。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11-20 09:05
                回复
                  第六章、主旋律
                  .
                  按旋律的定义,节奏本身也是一种相似性复奏的旋律。一字音节实为一字旋律,二字音节实为二字旋律。按旋律定义,韵也是一种多次相似性旋复的旋律。一字旋律,二字旋律,韵旋律,三者形成全诗旋律的主流,故名*主旋律。于是,节奏独立于旋律而专门研究。
                  .
                  主旋律=平仄+韵
                  .
                  以忆江南为例:
                  .
                  平中仄,
                  平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仄平平(韵)。
                  .
                  本例中,除第一句外,全词的一字音节均位于每句之首,余皆为“仄仄平平仄仄”的二字音节,从头到尾,非常严格,这当然是旋律了。每句前三字的平仄较灵活,同中有变,就更酷似音乐旋律。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1-11-20 19:01
                  回复
                    小结:
                    .
                    白话诗节奏=一字节+二字节
                    .
                    其中,二字节为主节奏。一字节为副节奏,宜少用。
                    白话诗节奏模式:
                    .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论证那么繁,用着却不难,非常非常的简单。
                    .
                    注:本文转自《星星诗刊》电子版。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11-21 11: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