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沱茶讨论吧 关注:3,317贴子:77,914

浅聊普洱生茶的新老工艺(转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篇文章来自美篇app《浅聊普洱生茶的新老工艺》,作者:小得盈满
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
首先在此,先简单讲述一下生普散茶的传统制作工艺:采摘--摊凉--杀青--揉捻--干燥。

【采摘】生普散茶(又名大叶晒青毛茶),是以云南大叶茶类的新鲜芽叶制作而成。原料的品质决定了茶品最终的品质上限。鲜叶的品质是由茶树的品种、生长环境的生态水准以及树龄等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云南普洱茶产区的鲜叶采摘,仍基本以手工方式进行。

【摊凉】鲜叶采摘后,应尽快摊开,进入杀青前摊凉工序。摊凉目的在于减少鲜叶与枝梗的含水量,鲜叶在摊凉过程中也会逐渐变软,这都为下一步的杀青工序奠定了基础。

【杀青】普洱鲜叶经适度摊晾后进入杀青工序。普洱茶杀青是为了减缓其发酵速度并增加其柔软度以利揉制,还有就是去除青味。普洱茶的杀青会尽可能保留茶叶内的内含物质,在后期存储中有更大的转化空间,这成就了普洱茶“越陈越醇厚”的独特辨识度。现代普洱茶主要杀青方式为锅炒杀青和滚筒式杀青。

【揉捻】茶叶在杀青工序之后进入揉捻工序之前,仍需经过摊晾,降低叶温,同时使叶片水分分布均匀。由此叶片的韧性提高,在恰当的揉捻工艺之下方能达到“裂而不破”的效果。普洱茶揉捻的目的,主要在于使茶菁成条索状,并使茶叶表面裂而不破,使茶叶内含物均匀而充分释出。揉捻可分为手工揉捻和机器揉捻两种。

【干燥】完成揉捻解块工序的茶叶,通过干燥工序,即制成普洱晒青毛茶(生散茶),它既是可以饮用的成品茶,又可经拼配后制成普洱紧压茶品,还可经过渥堆工艺制成普洱熟茶。普洱的干燥方式一般来讲是低温晒干,区别于绿茶从杀青到干燥的一路高温方式,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讲,将晒青毛茶归为绿茶就不是非常恰当。

再来讲讲现如今的普洱新工艺。这种新工艺是在2010年左右源于西双版纳,2014年开始在临沧地区推广普遍起来。所谓的新工艺则是在杀青之后进行一段时间的焖黄,靠湿热作用以增强香气与口感!
此次云茶会提供的两款工艺比对茶来自临沧地区的同一片茶园。品鉴时,我仍旧是用盖碗进行冲泡,相同的投茶量,相同的水温及出汤时间。下面简述一下本人对这两款茶的品饮感觉。
首先,观干茶色泽,嗅干茶香气。两款干茶从肉眼观看来讲,区别度不大,仔细对比后,传统工艺干茶偏深偏绿,而新工艺偏黄一点。从条索的紧结度来看,新工艺的稍紧于传统工艺。传统工艺的干茶有明显的花果香,而新工艺的干茶香则不太显。

冲泡前洗茶时再闻茶香,此时发现新工艺的茶香变得高扬起来。泡茶用7克的投茶量,100度沸水,第一泡10秒出汤,二泡15秒出汤,三泡30秒出汤。除去第一泡,传统工艺的茶汤都稍稍深于新工艺,清澈度也稍好。茶香对比,传统工艺是常说的“梅子香”,但因是今年新茶,故闻时稍有青气;而新工艺则是花果香,但因经过焖黄,蜜甜香当中则夹杂着些许焖味。茶汤对比,传统工艺苦涩感较强的同时收敛性也强,俗称“化得开”,同样饱满度也较好;而新工艺的茶汤口感比较容易入口,甜醇感较好。冲泡完毕后观叶底,传统工艺的较绿显活力;而新工艺的则偏黄有红变,活力不佳。

总之,两款茶的香气各人欢喜,口感则是新工艺比较容易入口,也就是适口性较好。那么问题来啦?“到底是新工艺好还是传统工艺好呢?”
传统工艺是秉承一贯的制法,新工艺则是由市场推波助澜衍生的,更改了某些工序以达到某些预期。据说此新工艺是由浙江福建人在云南当地开始引领的。
那我们再来聊聊普洱茶的魅力何在?普洱论香不如乌龙,论鲜爽不如绿茶,论甜醇不如红茶,那为何还有那么多人追捧喜欢呢?原因就在于它的时间魅力,“越陈越香”。普洱茶的美好,需要时光的陈化,一款普洱生茶往往在陈化5-10年后才会展现出真正的魅力。普洱茶是饮品,更是藏品,当一款新茶入手后,你从它青涩等到成熟沧桑,见证着这款普洱的苦涩逐渐退去,香气的神秘变换,体感的种种变化。
前面也有讲到,普洱茶的原料是云南大叶种,涉及其理化指标的酚类物质含量较高。传统工艺保留了其活性,给了它转换的空间,留待时间去完成。而新工艺因为焖黄工序,提升了当年茶的适口性,却减弱了其活性,也意味着转换性不佳,某种意义上讲不太具备收藏价值。
所以,新工艺的适合当年喝,传统工艺的则需要等待……


IP属地:江苏1楼2021-11-26 17:12回复
    晚饭吃鱼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1-11-26 18:50
    回复
      好帖,学习!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11-26 19:18
      回复
        学习了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12-12 12:56
        回复
          学习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12-12 17:54
          回复
            传统工艺只能买老茶了,学习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1-04 00:09
            回复
              都是迎合市场,没办法👐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2-01-04 01:00
              回复
                原料品质决定下限,工艺决定上限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2-04-25 08:40
                回复
                  我倒是只要好喝什么都接受 传统工艺得命硬呀 按哪些专家说的50-70年是最佳口感 茶还没存出来人都扑街了 我对闷黄的理解是相当于提前发酵了两三成 未来还有七八成的转化空间 如果都是十成的转化的话 结果是没有变的 但是闷黄可能会提前十年达到十成 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 还请指导 但有些三四百度(锅温)杀青 我是不支持的 把内含都杀绝了


                  IP属地:云南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2-04-25 14:35
                  回复
                    学习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2-05-20 02:11
                    回复
                      顶一个,知识普及贴!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2-08-26 15:46
                      回复
                        问题是现在的大厂用的都是哪种呢?


                        IP属地:浙江12楼2022-08-26 19:38
                        收起回复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2-08-27 10:20
                          回复
                            三分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2-09-07 00:32
                            回复
                              好帖 真的有帮助 学习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2-09-22 10: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