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儒学吧 关注:86贴子:5,488

初等义理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11-30 11:10回复
    ○初等义理学目录
    🌼
    .
    □□□□□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11-30 11:11
    收起回复
      ○序言
      🌼
      象数义理为易学四术。象为图象预测。数为数理预测。义为语义预测。理为推理预测。义理即字义间的推理。我国古代有名理,义理等多门逻辑学。名理为形式逻辑,义理为语义逻辑。《初等义理学》原名《儒家义理逻辑学》,主述古时常用的语义逻辑。本书并不立新论,以确保义理原著的原汁原味。对于古文,宜多读才熟。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11-30 11:11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11-30 11:12
        回复
          第一章 理
          🌼
          推理是外译词,难道古文就无推理之语么?当然有,即理。
          .
          理 = 推理
          .
          易学有象数义理四术,理为推理预测。因此,理最早见于《周易》。《周易》之理可训义为推理。
          引证:
          .
          和顺于道德而[推]理于义,穷[推]理尽性以至于命。
          (摘于《周易.说卦》)
          .
          可见《周易》之理为推理。凡推理,皆是字义间的推理,故说“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其所述的推理过程如下:
          .
          穷理→尽性→命
          .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
          .
          由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可见理亦有推理之意,故“顺玉之文(纹)而剖析之”。而由《朱子语类》,更能直观得出理即推理的结论。
          引证:
          .
          孔子虽说推明义理,这般所在,又变例推明占筮之意。
          (摘于《朱子语类.易》)
          .
          可见朱子所说《周易》的理,正是推理。此段的“推明义理”,或为现代汉语“推理”一词的辞源呢?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11-30 11:14
          收起回复
            《周易》全书共有八个理字。详列于下:
            .
            (1)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
            (2)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
            (3)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
            (4)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
            (5)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
            (6)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12-01 17:31
            收起回复
              〔解〕
              .
              (1)君子黄中通理:此理为纹理。即《说文解字》之言,“理,顺玉之文(纹)而剖析之”。所谓“通理”,是纹理相通而剖析之,有推理之意。
              (2)(5)的四个理字皆直训为推理。
              (3)俯以察於地理:此理为大地纹理。知大地的纹理,即可推知“幽明之故”,仍有推理之意。
              (4)理财正辞”:此理仍是推理。“理财”今人亦用之,宜推理是否赚钱?若能赚钱,给家人的讲理财的理,当然是正辞了。由理财是否正?推理出“禁民为非”的政策:不赚钱的理财,当然要禁,且须按字义写公告于民。
              (6)将以顺[万物特]性[人类生]命之理:此理为数理,数理更具推理性。
              .
              既然《周易》八理,或可直训为推理,或含推理之意,故可用「完全归纳法」得出结论:《周易》之理即是推理。可将《周易》之理译作推理。
              .
              推理是古时常用预测术。兵家,法家,乃至于诸子百家,无不常用之。推理实是“理”字的本义。故凡古籍中含“理”者,皆可最终训义为推理。
              不难看出,名家所谓名理是名词间的推理,儒家所谓义理是字义间的推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1-12-01 18:03
              收起回复
                理与纹有关,所谓纹理。但理既非纹,纹亦非理。仅有纹不是理,须顺其纹而剖析之才是理。
                引证:
                .
                理,治玉也,顺玉之文(纹)而剖析之。
                (摘于《说文解字》)
                .
                理者,成物之文(纹)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
                (摘于《韩非子》)
                .
                把理或纹理理解为动词最宜。“理者,成物之文(纹)也”,即是生成物体时的动态纹理。换言之,理的本义为推理,顺着纹路而动态推进。
                当然,对于古文中的理,亦不能完全理解为狭义的严密逻辑推理,更多的宜理解为广义推理,即较宽宏的推理。
                按《汉语字典》,理字的义项二十有余。但理的本义为推理,其它义项皆是推理的衍义。故凡古籍含理者,皆可最终训为推理。以下略举几例以明之。
                .
                (1)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在天地言,则天地中有太极;在万物言,则万物中各有太极。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动而生阳,亦只是理;静而生阴,亦只是理。
                (摘于《朱子语类》)
                .
                朱子所说理学的理,其实亦一个推理。“太极(原子)只是天地万物之理”,即说万物是由原子合乎推理地合成。“动而生阳”,是在自推理。“静而生阴”,亦在自推理。
                .
                (2)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摘于《传习录》)
                .
                王阳明先生所说心学之理,其实仍一个推理。“心即理也”,即说天下万物皆是本心合乎推理的感知。不合乎推理的为假相。
                .
                (3)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官不必备,惟其人。
                (摘于《尚书》)
                .
                “燮理阴阳”,即百官以阴(负数)阳(正数)推理“论道经邦”之术。
                .
                (4)理民之道,地著为本。故必建步立亩,正其经界。六尺为步,步百为亩。
                (摘于《汉书》)
                .
                “理民之道”,即推理治民之道,以地为本,“必建步立亩,正其经界。”
                .
                (5)只顾玩笑,并不理他。
                (摘于《红楼梦》)
                .
                “并不理他”,即只顾自个儿玩笑,并不与他说理,免得又来一大堆推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12-03 03:49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12-03 11:29
                  回复
                    第二章 名
                    🌼
                    中国古代逻辑常曰“名理”,“名学”。“名”即相当于形式逻辑的概念。
                    .
                    【原文】
                    .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摘于《论语》)
                    .
                    〔解〕
                    .
                    (1)若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如“本质”一词就不正。人的特性有劳动性,社会性,智力性,工具性,幸福性等。谁才是本质?以上几性都是哲学家常谈的人本质,却无人能论定,就有碍对人类学的研究,事就难成了。
                    (2)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礼为制度,乐为歌舞。礼乐亦是两门繁杂的学科,如其名词不正,论习不力,必然难兴。
                    (3)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我国古代施仁政,先教民,然后用刑。然而干巴巴的说教难以凑效,于是让民众在礼仪彬彬及唱歌跳舞中受教,以成潜移默化之功。礼乐既不兴,则刑罚当然不中了。民不知何为违法行为,何为合法行为?当然手足无措。
                    (4)故君子取名必可言,言之必可行。
                    颇多抽象词难逾此条。且如“规律”一词,言之就不对劲:圆规和法律,怎凑一块儿了?人人都讲“规律”,却少有人付诸于行,因为“规律”一词谁也说不清。
                    (5)君子对于其言,不能有所苟且。
                    科学是不能苟且的。宜把以上哲学“规律”改名为科学名词“共性”,或按英语词源rule改成“尺律”,就利于行了。苟且于“规律”,流弊至于今,是极为有害的。
                    .
                    【原文】
                    .
                    是故治国之端在正名,名之正,兴五世,五传之外,美恶乃形,可谓得其真矣。
                    (摘于董仲舒《春秋繁露》)
                    .
                    〔解〕
                    .
                    治国的第一要务是正名。万事万物的名正与不正,顶多兴五世(1世30年)。五世之后,名的美恶就显形了,可谓始得其真。
                    如一百年前造了无数名词,一百年后,颇多名词的弊端就显露无遗。且如“本质”一词,没人能训得明。次如“经济”一词,何谓经,何谓济,语义就不通。次如“细胞”一词,显然译作微胞、原胞更合理。但“原子”、“分子”显然为真。
                    .
                    【原文】
                    .
                    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
                    (摘于《周易.系辞》)
                    .
                    〔解〕
                    .
                    名为类名。如瓜,非谓某个瓜,而为某类草本植物的共名。
                    .
                    【原文】
                    .
                    后王之成名:刑名从商,爵名从周,文名从礼,散名之加于万物者,则从诸夏。
                    (摘于《荀子.正名篇》)
                    .
                    〔解〕
                    .
                    万物之名,夏朝就有。
                    刑法之名,取于商朝。官爵之名,取于周朝。文言之名,取于《礼》。
                    后,非谓皇后。《说文》:“后,继君体也。”所谓夏后氏,是夏朝继承了五帝的帝位。
                    .
                    【原文】
                    .
                    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辨。
                    (摘于《荀子.正名篇》)
                    .
                    〔解〕
                    .
                    名,是王的人所制。名虽定,而实则须辨。
                    如黄瓜,名虽定了,而实则须辨何种黄瓜?是夏黄瓜,或秋黄瓜,或绿黄瓜,或生黄瓜,或熟黄瓜,或腌黄瓜,或黄瓜皮,或黄瓜心,……
                    .
                    【原文】
                    .
                    故析辞擅作名,以乱正名,使民疑惑,人多辨讼,则谓之大奸。
                    (摘于《荀子.正名篇》)
                    .
                    〔解〕
                    .
                    因为“名定而实辨”,于是有的人最爱析辞,擅自取名,就乱了正名,使民生惑,令人因辨而相争,则谓之大奸。
                    西哲之弊,是几乎每个概念都不确义,几乎每个概念都要争论不休,甚至于哲学家之间会持续多年的批判或论战。此弊于我国古代亦有。
                    .
                    【原文】
                    .
                    若有王者起,必将有循于旧名,有作于新名。然则所为有名,与所缘以同异,与制名之枢要,不可不察也。
                    .
                    〔解〕
                    .
                    凡制名,须先顺其旧名,然后才作新名。所取名,则须顺其同异。此是制名的枢要,不可不察也。
                    制名的枢法,是辨物的同异。相同的,取同名。相异的,取不同的名。
                    .
                    【原文】
                    .
                    然则何缘而以同异?曰:缘天官。凡同类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
                    (摘于《荀子.正名篇》)
                    .
                    〔解〕
                    .
                    如何辨物的同异呢?答:顺其天然的感官。人受七情六欲之扰,其所用名词常有误差,故须求同于多人的天然感官。
                    取名公式:
                    .
                    物名=同类+同情
                    .
                    怎样才算是天然感官所定的名?
                    其法:
                    .
                    (1)看诸物是否同类?
                    (2)看诸人是否同情?
                    .
                    仍以瓜为例。
                    瓜类的特征:(1)茎为草本蔓生。(2)花黄色。(3)肉果结于枝上。(4)种子多枚。
                    凡具此类特征的植物可取名为瓜。然而,有些人却因偏爱,非把红薯叫地瓜。明明不是瓜,非要叫瓜,就与人们不同情了。他们所说的地瓜,没法成为物名。
                    .
                    【原文】
                    .
                    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
                    (摘于《荀子.正名篇》)
                    .
                    〔解〕
                    .
                    《说文》:“徴,正行也。”故征(徴)是画“正正正正正”而作统计的行为。
                    “心有征知”,心,须有统计性的感知才可。顺耳则知声,顺目则知形,然后才可取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1-12-03 11:30
                    收起回复
                      【原文】
                      .
                      然后随而命之,同则同之,异则异之。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单与兼无所相避则共,虽共不为害矣。
                      (摘于《荀子.正名篇》)
                      .
                      〔解〕
                      .
                      (1)然后随而命名,同则取同名,异则取异名。
                      如瓜与果不同,取名叫冬瓜,就不能叫冬果。取名叫苹果,就不能叫苹瓜。
                      (2)单名足以喻物则取单名,单名不足以喻物则取兼名。
                      如取单名为桃足以喻树,就取名为桃。如取单名为桃不足以喻树,就取兼名为黄桃、油桃、碧桃、桃仁、桃花等。
                      (3)单名与兼名都无法避乱,就取共名,虽取共名但不能害事。
                      如叫桃也不对,叫油桃也不对,那就叫果子好了:“麻烦您把果子给我端来”。但不能叫植物。“麻烦您把植物给我端来”,此即害事了。
                      .
                      【原文】
                      .
                      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共之,共则有共,至于无共然后止。
                      (摘于《荀子.正名篇》)
                      .
                      〔解〕
                      .
                      物,是最大的共名。对于物体,须推其共名。共名则有共性,须至于无共性然后止。
                      如油桃是颇多桃的共名,黄桃是颇多桃的共名,有人没吃过分不清。于是就详告他:油桃的共性为桃皮像油抹一样光滑,黄桃的共性为桃皮黄色。您看桃皮为黄色的就是黄桃,此是油桃所没有的共性。
                      .
                      【原文】
                      .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摘于《荀子.正名篇》)
                      .
                      〔解〕
                      .
                      若取名不适宜,就按民众的共约命名,约定俗成的名谓之最适宜。异于民众共约的名则谓之不适宜。
                      若取名不实际,就按民众共约的命名就实际了。约定俗成的名谓之实名。
                      .
                      【原文】
                      .
                      物有同状而异所者,有异状而同所者,可别也。状同而为异所者,虽可合,谓之二实。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有化而无别,谓之一实。此事之所以稽实定数也。此制名之枢要也。后王之成名,不可不察也。
                      (摘于《荀子.正名篇》)
                      .
                      〔解〕
                      .
                      (1)物有形同实异的,有形异实同的,可鉴别了。
                      物有形同实异的,虽可合名的,称之为“二实”。
                      如忠臣奸臣的相貌都相同,虽可合名为“臣”,却须按“二实”原则加以鉴别。
                      (2)形变了,而实无所别的,谓之化,称之为“一实”。
                      如奸臣变勤忠了,善于化容,就须按“一实”原则加以鉴别。
                      (3)此事之所以要核实定数,是因它为制名的枢要。君王脑中有成名(成见),不可不察也。
                      不仅忠臣奸臣如此,其它国事亦如此。例如百姓“富”了,或是丰年造成的,就要核实他们的产量定数,不能年年加税。
                      .
                      【原文】
                      .
                      凡语治而待去欲者,无以道欲而困于有欲者也。凡语治而待寡欲者,无以节欲而困于多欲者也。有欲无欲,异类也,生死也,非治乱也。欲之多寡,异类也。
                      (摘于《荀子.正名篇》)
                      .
                      〔解〕
                      .
                      (1)语治,犹如人治,法治,礼治,是荀子提出的针对义理的施政学说。
                      (2)凡语治而提出“无欲”学说的,不能让“道欲”(对语言学的欲求)而为常欲所困。凡语治而提出寡欲学说的,不能让“节欲”而为多欲所困。
                      (3)有欲无欲,犹如异类,能生人能死人,而非治世乱世才有生死。欲之多寡,亦犹如异类。
                      如有“财”欲,沦于犯罪,能刑死无数人。若无“财”欲,安于农工,则能生民无数。
                      “财”欲少的人,做点小本生意,心宽体胖。“财”欲多的人,或成暴富,或成债富,就有不同的人生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1-12-03 21:02
                      收起回复
                        ○正名
                        🌼
                        古文的名,并不限于名词,而为所有词,相当于形式逻辑的概念。
                        所谓正名,是名为逻辑之础。名不正,则是非(判断)必不正,推理更不正。
                        形式逻辑是形式上的逻辑,无论名或概念正与不正,惟以抽象为务。而义理逻辑是实用逻辑,必先求于名之正与不正。名正了,是非和推理自正。名不正,则是非和推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大脑本是一台缜密的逻辑机器。只要名正了,它就会自动地判是非和推理,由于每个字词皆无误,它就会闪电般的缜密逻辑运算,并不犯错。反之,若总有或多或少的字义不正,则人脑的逻辑运算就总有延误和偏错。
                        西方形式逻辑未虑及人脑是缜密的逻辑机器,因此实用性较低,事倍功半。而东方义理逻辑建于人脑逻辑机器之上的,因此简而高效,事半功倍。
                        .
                        字义正,则是非自明,则推理自明,则语理自明,则学理自明。此之谓儒学正名论。
                        .
                        引证:
                        .
                        欲审曲直,莫如引绳;欲审是非,莫如引名;名之审于是非也,犹绳之审于曲直也。
                        (摘于《荀子》)
                        .
                        读书无甚巧妙,只是熟读。字字句句,对注解字细辩认语意。解得一遍是一遍工夫,解得两遍是两遍工夫。工夫熟时,义理自然通贯,不用问人。
                        (摘于《朱子语类》)
                        .
                        故正名是我国古代逻辑学的核心。我国古代名家或逻辑学家谈得最多的,便是名。为了正名,先儒们编撰了一部又一部字典。
                        大家是否悟及,为何我国古代少有词典?《尔雅》是我国的第一部词典。但从此以后,词典就销声匿迹了,从《说文解字》到《康熙字典》,全是字典。
                        为何呢?
                        .
                        字典,是正义理的工具。
                        词典,是乖义理的杂具。
                        .
                        我国古代语言学、语理学、逻辑学是有工具的,即字典。而现代语言学、语理学、逻辑学并无工具。词典并非工具,其定义常添乱。
                        可能颇多人会说,古代没有词典是落后,就错了。不仅不落后,说不定反而先进呢。字典是欧洲语种所没有的。字典涉及的是训义,而词典涉及的是定义。
                        .
                        训义比定义更优。
                        .
                        训义训出字本义。同时字典亦会列出字衍义和字常义。字义正了,推理、学理、与语理皆正。
                        而词义常变,故须定义。定者,稳定。词典的词义抽象,常乖字义,并滋生种种社会语病。
                        .
                        内涵,现实性的较高级形式与它所赖以存在的较低级形式之间的关系,如精神与物质的关系。
                        (摘于《汉语词典》)
                        .
                        问:你能读懂《词典》所述内涵么?若读不懂,岂非难定内涵,而社会语病不就形成了么!
                        当然,非说词典不好。而是古人活得单调,无词典亦无妨。近代各门学科的词汇越来越多,越来越繁,于是词典就不得不应运而生了。1915年,我国终于推出一部字组总集,即《辞源》。那些上年纪的人都爱《辞源》,而不爱《词典》,是有理的。
                        字典是中国古贤的一大创举。古汉语亦因此成了人类历史上逻辑最严密的语种之一。英语无字典,其常用单词据说多达50000个,不得不时常虑及语句的逻辑性。而汉语有了字典,仅2500个常用字就能演绎善变的无穷繁杂语句,其逻辑性自然存在于字组与字句之间。
                        儒学义理的任务,是要对《汉语词典》作一次彻底的正义训诂纠误,编撰一部义理性的《汉语大辞典》,并使之成为未来语言学、语理学、逻辑学的实用工具。
                        《汉语大辞典》收辞而不收词,以训义为主而非以定义为主,如此才堪负重任。辞为字组。如科学,作为辞的训义为分科之学,而作为词的定义是“反映自然、社会、思想等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显然,科学的训义言简意赅,入木三分,而科学的定义深奥难懂。科学的训义优于科学的定义。辞典优于词典。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1-12-05 19:26
                        收起回复
                          有个有趣的问题:翻遍《朱子语类》,数十万字,都找不到义理的定义,此是为何呢?
                          .
                          〔解〕
                          .
                          词典才有定义,字典仅有训义。现代各门学科都用词典,因此皆有定义。而我国古代各门学科用字典,当然就无定义了。我国古代虽无词,却有字组,即辞。辞为字组。若每个字都训义了,则辞义自明,何须定义呢,多此一举。
                          .
                          以义理为例。翻遍古书都寻不到义理的定义。但若把义训为字义,理训为推理,则义理即是字义间的推理。其辞意不就跃然纸上了,何须定义呢。
                          .
                          再以中庸为例,翻遍古书都寻不到中庸的定义。但若按《说文解字》把中训为其中(两端之内),把庸训为用(试用),则中庸即是先试验,再列出一组数据,形成数轴或列表,最后求其中。以此训义读《中庸》,就处处贯通。
                          .
                          世界上现存最古的词典是公元前7世纪亚述帝国编的苏美尔-阿卡德双语难词表。1612年意大利出版的《词集》是第一部欧洲民族语词典。
                          .
                          中国古代的字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8世纪的《史籀篇》。《尔雅》大约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是一部字词相杂的字书。扬雄的《方言》是中国第一部方言词典,作于公元1世纪初。许慎的《说文解字》亦作于公元1世纪,它将汉字分为 540部,并按“六书”释义。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1-12-05 19:45
                          收起回复
                            ○断义
                            🌼
                            古贤所谓正名学说,可由断字义施行。凡推理必本于字义。若字词之义不准,则其推理亦不准。
                            顾名思义,形式逻辑为形式上的逻辑,其对于字词的实义并不重视。因其不断字义,故词义多不准,不得不增设内涵与外延加以固义。规矩多,就繁琐,就难用。
                            .
                            内涵:是概念对事物的特有属性的反映。
                            外延:是具体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那些事物。
                            .
                            (单两个定义就抽象难懂,且谁去想一个词就敲一次内涵与外延了)
                            .
                            而义理逻辑则尤重于断字词之义。字义准,则推理自明,无须细辨内涵与外延。
                            例,
                            .
                            春野必有百花,其必五彩诱人。
                            .
                            〔解〕
                            .
                            先断“春”的字义:植物生根、发芽、开花的季节。
                            再断“野”的字义:郊外。
                            .
                            (“春”和“野”是常用字,因此无须翻字典,脑中的潜识就已断义了)
                            .
                            最后,由于“春野”的字义准,故人们的脑子不加思索,自然就作出第1次推理:必有百花。紧接就作出第2次推理:必五彩诱人。
                            请看:
                            .
                            没像形式逻辑背定义!
                            没像形式逻辑辨内涵!
                            没像形式逻辑辨外延!
                            .
                            春的定义是什么?
                            春的内涵是什么?
                            春的外延是什么?
                            野的定义是什么?
                            野的内涵是什么?
                            野的外延是什么?
                            花的定义是什么?
                            花的内涵是什么?
                            花的外延是什么?
                            ……
                            .
                            看,义理学无须辨内涵与外延,是否简洁明了易行呢?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1-12-05 20:14
                            收起回复
                              ◇断字法
                              .
                              可以说,今人所用汉字全是古文,于古籍中全有。多数汉字有一个「字本义」,此令汉文明千年不变,一脉相承,形成亘古不变的文言(书面语)。然而,由于字义会随时间和方言而流变,于是很多汉字又有多个「字常义」,这令汉语言多姿多彩,形成不同历史时期的白言(通俗文)。
                              .
                              文言千年不变。
                              白言因时而变。
                              文言虽是书面语。
                              白言亦是书面语。
                              .
                              这就苛求我们须断字义:
                              .
                              1、字本义。
                              断「字本义」的常用工具,是战国儒家所著《尔雅》和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周朝与汉朝的名著是文言之祖,而此两典正是遍注群经的早期字典。所谓义理,须先求字义。字义正了,才能是非(判断)与推理,故历代儒家对字典尤为重视。
                              现在有的汉语字典的义项首列「本义」,亦挺好用。可作首选的工具书,再辅以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差不多就足矣。
                              .
                              2、字常义。
                              断「字常义」的工具,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字典和词典,因其汇入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方言和口语。今时可用《新华字典》和《汉语词典》。
                              .
                              断「字本义」与「字常义」能令推理缜密,不偏不倚。
                              例,
                              .
                              那老汉提壶酒而行。
                              .
                              〔解〕
                              .
                              “老汉”,人们常理解成老头子,就错了。《说文解字》:“汉,汉水也。”原来高祖刘邦以汉水为基业,创两千年立国之基,故我族之名为汉族。“汉”的本义是谓汉族。因此那“老汉”仅指汉族老人。此是按「字本义」推理的。
                              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多民族合成国,有时,少数民族老人亦常称之为“老汉”。若仍推理为汉族老人,就错了。此时宜按「字常义」推理为老头子。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1-12-05 20:2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