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吧 关注:3,548贴子:5,585
  • 1回复贴,共1

司马衍少年亲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司马衍少年亲政:司马衍继位年仅四岁,受到晋朝群臣和百姓拥护和崇拜。古今都有崇拜,古代人崇拜帝王,现代甚至连分裂割据帝王都有崇拜者,所以在晋朝有崇拜司马衍是非常正常,不能用现代思想觉悟去要求古代人,首先是要看司马衍的个人崇拜在当时产生的历史作用。司马衍受到崇拜的结果是导致他少年亲政,这也是当时政治军事斗争产生的结果,首先和司马绍托孤有关,他任命八位辅臣,让皇后称制,虽然退出一位辅臣,仍有七位辅臣,难以出现权臣,这是司马炎建立三省多相削弱二相特权的成果。在门阀集团和移民集团冲突后,辅臣集团更没有专权的能力了,陶侃等各军事集团对年幼的司马衍效忠,年幼的司马衍被滕含背着到温峤的帅船后,群臣都哭拜请罪时,就已经决定年幼的司马衍已开始亲政了。司马衍亲政不是参与制定政策的专业决策,而是直接对群臣上奏做出可否的裁决,这不需要非常专业的行政能力,司马衍的早慧和聪明是可以承担的。有的奏裁是依据他的情感,例如陶侃上奏请求赦免一员叛臣,司马衍就裁定叛臣杀害了钟雅和刘超不能赦免,陶侃只能依诏。例如庾亮在平叛后把支持苏峻的司马羕治罪,司马衍就提问朝中白头翁呢?得知被庾亮治罪后,哭着说“舅舅说人是贼就杀了,若有人说舅舅是贼怎么办?”庾亮大惊,群臣也都知道司马衍的态度了,赶紧恢复司马羕藩国,释放被流放的宗室,社会也有庾亮削弱宗室的传言,庾亮不再专断急忙请辞,司马衍让他任豫州刺史出镇,以后庾亮积极北伐总算挽回了声望。司马衍少年亲政也得到宗室的拥护,尽管领导移民集团的司马羕等被罢黜,但是朝中仍有司马冲、司马昱、司马无忌等众多宗室,司马氏在民众和群臣中仍有很高声望,受到拥护爱戴,众辅臣都是忠晋贤臣拥护司马氏,所以司马衍亲政虽然年少,但是让晋朝并没有再产生动乱危机。司马衍少年亲政也避免了晋朝出现权臣,也是各派政治斗争相互均衡的结果,各辅臣集团王导、庾亮、郗鉴、温峤、陆晔力量都相仿,陶侃效忠司马衍,宗室中新的势力也壮大,为了避免再冲突,都自觉地拥戴司马衍亲政,都不想被其他集团指责专权,让司马衍成为真正的领袖,司马衍亲政对内能尊敬王导、陶侃、温峤、郗鉴等众臣,对舅舅庾亮也能维护尊严,让庾冰接替庾亮任中书令,体现司马衍执政和团结能力。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12-08 17:03回复
    司马衍平定匈奴:司马邺守住中国九成领土,受到各民族拥护,他遇难几个月后匈奴大部败亡,祖逖和司马裒收复黄河以南,靳准、路松多等屠各起义,司马睿的北伐取得关键胜利。司马睿末期和司马绍时期,晋朝因为内部矛盾北伐势头削弱,这时期晋朝的北部方镇与异族战争多些,北方灾害加重,异族不得不对抗晋朝北方军队或兼并其他异族,争夺人口土地和牲畜粮食,更多是利用晋朝中央和主力在南方无暇北伐,扩充在北方的地盘和力量。司马衍继位后,继承父亲临终的“大仇未雪,百姓涂炭”的遗嘱,积极准备北伐,羯族攻寿春再次被苏峻、韩晃击退,匈奴和凉州晋军、仇池杨氏交战。此时匈奴仅残部另建政权,是族子僭位,国号、社稷都改了,两个匈奴政权都是仅十年多,匈奴见羯族被晋军击败,准备乘机攻灭羯族夺回旧都等地,双方在洛阳、上郡等地激战。晋朝为争夺北伐领导权没能利用匈奴和羯族交战及时北伐,内乱结束后,年仅九岁的司马衍就几乎是亲政了,重大事务陶侃等都要向他启奏,陶侃和温峤两位统帅都出镇准备北伐,但是北方形势却急剧发展,石勒在晋人帮助下,在洛阳附近打败俘虏匈奴僭主,关中的晋人蒋英和辛恕发动起义,帅领数十万晋军攻占长安,从当时晋军行动看,因为路途远和被匈奴隔绝,蒋英和辛恕只能联络周边的晋军和羯族配合作战,没法和江南的中央政府联络,但是已经形成了攻灭匈奴的统一战线,在凉州的晋军在张骏指挥下,向秦州和陇西匈奴进攻,收复秦州和逼近天水上邽,蒋英和辛恕攻占长安后,汇合羯族军,向匈奴残部发起最后的攻击,羯族攻灭匈奴最后的据点,对残存的匈奴进行了屠杀,匈奴政权覆没。这场战争表面似乎司马衍和晋朝中央没发挥影响,实际仍是晋朝联合各民族共同平定了匈奴。司马衍虽然年幼,但是代表了中央政府,尤其是各民族对司马氏仍是忠诚,晋人不因为司马衍年幼就叛离晋朝,加上辽东慕容廆,代王翳槐仍忠晋,即使羯族也没有僭越帝号,仍称晋藩,羯族政权中虽然军队主要是羯族将领,但是文官几乎都是晋人,而且太傅、司徒裴宪是公开忠于晋朝,石苞后代石璞被当成宗室,羯族在表面不得不尊晋,羯族首领长期仅称王,不僭越帝号。在羯族和匈奴在洛阳附近的决战中,各自统帅八千骑兵担任先锋攻击的石堪和石聪都是晋人,被羯族任命为攻击匈奴的主力先头部队,另一员大将石瞻也是晋人,是原乞活军将领,即使是最后攻灭匈奴的石虎,也曾被晋军俘虏,后来被释放,在羯族和匈奴决战中,最终俘虏匈奴头领的是晋人石堪,晋人在平定匈奴的战争中,仍是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司马衍在江南虽然没有直接出征,但是发挥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他是晋朝中央政府的标志,北方晋军各部不论是凉州张氏、幽州的段氏、辽东平州的慕容氏、草原代王拓跋氏、雍州刺史魏该、西域长史李柏、戊己校尉赵贞、仇池杨氏、吐谷浑部吐延等,都是把晋朝和司马衍作为中央和首脑,正是这样的社会状况,决定了平定关中匈奴的战争,实际是司马衍领导的晋朝中央政府反分裂的战争,当时忠于晋朝中央的晋人和晋藩控制九成领土,僭越称帝的匈奴控制区域很小,而且控制时间仅十年,就被晋军联合各民族平定了。另一僭越帝号的氐族政权也是转而亲晋,凉州张骏派傅颖要假道去京师朝晋,李雄不同意,再次派张淳到氐族割据那里,张淳就劝说氐族归晋,李雄也表示自己父祖都是晋臣,晋朝中央若收复中原,自己就辅佐司马衍,也同意让张淳从益州到京师朝见司马衍,所以在司马衍时期,晋朝不仅平定了匈奴的分裂割据,也巩固了晋朝中央地位。羯族虽然吞并了匈奴的地盘,领土扩大,首领从藩王提升了一级,称号晋藩天王,也有些自大,想再次南侵,攻克襄阳,僭越帝号,陶侃立即派兵北伐收复襄阳,并且和慕容廆通信联络共同攻打羯族,羯族才再次降号天王,遣使到京师纳币称臣,司马衍诏令焚毁羯族贡品,不久石勒卒,石虎夺权,羯族控制区的石聪、石堪、石生、蒋英、郭权等起义归晋,羯族控制区几乎一半领土都归晋。司马衍时代平定匈奴仅四年,就几乎再次恢复旧疆,收复中原,虽然最终羯族重新控制了关中等地,但是羯族经过这次起义,也不敢再次僭越帝号,石虎仍称天王,保持晋藩地位十多年。后来氐族另立政权改国号被晋朝平定,石虎临终前称帝,羯族陷入内乱,晋朝平定了羯族,恢复旧疆,复兴统一。司马衍时代虽然没能复兴,但是平定匈奴,陶侃、毛宝、邓岳、谢艾、庾亮、慕容皝等北伐收复大部分领土,奠定复兴的基础。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8-24 05: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