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自闭症吧 关注:65贴子:113
  • 0回复贴,共1

自闭症(孤独症)儿童在家干预——家长如何高效在家干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家长如何高效居家干预
本人先后在北上广深等城市探索,学习,研究治疗自闭症的方法,深入了解ABA,PCI,感统,视听动,幼儿园融合等康复手段。结合10年从业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合大部分自闭症,发育迟缓小朋友居家学习干预的思路。
本文持续连载,欢迎关注。
无论您家小朋友的能力目前处于哪个阶段,建议都从头开始看文章,了解作者是怎么思考问题的,帮助孩子查漏补缺和避坑。
前言:
我们先来搞清楚什么是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指行为的表现和生理年龄不符。
如:2、3岁的小朋友吃鼻屎虽然会被大人说但是周遭的人不会觉着孩子有问题。但是20多岁的人吃鼻屎就算问题行为。由此可见当某个人做出了不符合其实际年龄的行为,就被称之为问题行为。
但是我们自闭症小朋友虽然生理年龄可能已经5,6岁了,但他的心理年龄可能只有一岁多,所以从心理年龄来看他们的很多问题行为是可以理解的,至少我们当父母的要理解。
我们大致可以把问题因为分为以下三种情况:刻板行为;自我刺激;情绪问题。
一:刻板行为是孩子必须要按照自己的某种规则来做事情。如从哪里脱下的鞋就要从哪里穿上,走固定的路线,遇到某个场景自己/要求别人说某些特定的话,喜欢看广告等等。
刻板的本质是孩子在寻求认识世界的规律,他们喜欢做重复的事,看重复的视频,因为这些东西不会变,有规律的事物会带给他们安全安。严格来说成人很难跳出自己的舒适圈也是一种刻板,比如总是点固定的菜,固定的路线去上班,喝固定的饮料,上厕所去固定的坑位等
解决的方案有这么几种:1.提升孩子的认知能力,认知越高对世界的了解就越深刻,安全感就越足。2.每次改变一点点,比如走固定的路线,孩子要从左边走,大人就带孩子往右走几米去扔垃圾,然后再回到左边走;下次路过这里大人还是带着孩子走右边,这次要多走几米去路边的小卖店买包烟等。我们每次都打破孩子的固定思维一点一点直到孩子能接受(我们带孩子走其它的路是要有合理的理由的:扔垃圾,买烟,每次的理由也都要不一样否则孩子又会形成新的刻板). 3.大人做出打破孩子刻板的举动后,孩子一定会哭闹,大人要坚持,有个3、4次他就能接受了。
二:自我刺激,如果大人在听一场无聊的讲座且不能玩手机的情况下,绝大部分人都会去扣手,玩笔,挠挠这弄弄那的,这也是自我刺激。由此可见当人处于无聊的状态中,又没有排解的途径就会出现自我刺激,只不过大人知道不能去打扰别人,所以我们的自我刺激都是幅度小不易察觉的。自闭症小朋友不会在意别人的看法所以会显示出比较夸张的行为,如看手,慌手,摇头,斜眼看等。
解决方案:1提升孩子的认知,孩子知道的越多就越会去探索周边的环境,就没时间去自我刺激。2参与更多的家务让孩子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这个后面我会详细讲,参与家务是孩子居家干预非常重要的环节)
三:情绪问题是孩子经常会哭闹或大笑,发脾气,攻击他人或自己。1首先我们要排除是不是孩子身体有哪里不舒服导致的发脾气;2其次大部分情绪都是孩子的想法/要求没有得到满足;3还有一部分是孩子回忆起之前的事引发的。
我们重点说2,在训练的初期我们要建立好孩子和大人沟通的渠道,并且让孩子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和他人进行沟通(后面我会详细讲用'撞南墙法'教会孩子)并且只要可以满足就尽量在孩子正确表达后满足他,后期我们再逐渐的改变策略。
总结:人类的每个有意识的行为都有其目的,当我们了解了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目的就能够化解这些它们。总的来说无论是刻板,自我刺激,还是情绪问题,提升孩子的认知理解,建立良好沟通渠道,他们有更多有意义的事能做,才是治标又治本。
接下来我们就要正式进入居家干预了。


IP属地:北京1楼2021-12-15 19:1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