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传吧 关注:498贴子:4,798

【商传】很一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听过一集之后,本宫很困惑,不禁怀疑商传名不副实。
总的来说,除了朱棣,评价历史人物时,所有其他人物都被贬低了。
难道身为历史学家,商传不能站在历史的角度、客观公正、辩证的看待其他历史人物?
可以客观看待朱棣的争议,却不能客观看待赵匡胤的争议,分明就是两种评价标准。
仅说了一句:“宋太祖比朱棣差远了!”就没有下文了,所谓“历史学家”说话就是这么没水准吗?先不说这种论点是否正确了,一个历史学家说话怎能如此不严谨?我没见过那个历史学家如此随便、轻率的做出这种肤浅结论。
再说,这种话只要读过历史的人就不会说。这跟市井里道听途说的人云亦云的人有什么两样?
朱棣是很有魄力的君王,我也很喜欢,但是不觉得他可以跟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相提并论。赵匡胤兵器陈桥开创了宋朝320年基业,国祚比明朝长半个多世纪,大概60多年,人家哪点比朱棣差远了?
再者,所讲内容贫乏,缺乏根据,一味颂扬朱棣,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建树。



IP属地:山西1楼2010-05-11 10:39回复
    还没看 不过如果真如楼主说说,确实商老师的这种比较方式有些不妥,应该加以论证。不过成祖确实比宋祖厉害很多,同样是篡位,宋祖靠的是五代军人哗变的传统,成祖确实是一刀一枪打下来的,论武功,成祖亲自出征漠北五次,是历代汉族皇帝中唯一亲征漠北的,仅此一点宋祖就比不上,收复安南也是大功业(成祖内战外战斗搞的不错,宋祖则只搞了华夏内战,档次差距一览便知)。文治方面,一部永乐大典更是空前绝后,比太平御览强多了(何况太平御览也不是宋祖在位时编的),而成祖在时下西洋、通西域,使华夏文明在世界范围的影响达到极致,至今无人超越。最重要的是,成祖的努力,进一步锻造了华夏民族性格中果敢,刚强的一面。对华夏民族而言,这一点这比宋祖开创的朝代出来的文弱气质要有益的多。所以宋祖不如成祖,其实毫无疑问。
    顺带推一本兄弟的小说:《永乐风云:一部被选择性遗忘的华夏民族辉煌史》 在新 浪原创军事历史版块发的 ,以公正、客观为原则,立志写六百年来最好的明代帝王历史小说,欢迎大家去捧场哦 ,不是那种架空或者yy类的,该书可点击登录《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129249.html》,新浪网页,没病毒


    2楼2010-05-11 12:29
    回复
      文弱?不见得。你说武功,看来你对赵匡胤知之甚少,宋太祖一生秉持“文以治国,武以安邦”的观念,举个比较有趣的例子例子,你以为太祖长拳是谁创造的?你以为双截棍是谁发明的?
      没错,收复安南是大功业,大家都知道,但把朱棣放在辽,金,元三代先后的压制之下,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一样收复不了燕云十六州。
      既然都是篡位,那哗变怎么了?评价历史人物时,要把他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五代十国狼烟如雾,群雄逐鹿,民生凋敝,那环境比朱棣起兵的时候恶劣多了,赵匡胤先后跟着郭威,柴荣南征北战,为后周立下汗马功劳,若不是得了人心,岂是一日之内就能翻身为王的?你以为只要穿件黄马褂人人都能当皇帝?
      北宋建立以后,华夏主要地区恢复统一,结束了自安史之乱起200多年的军阀割据,人民得以喘息,社会得以发展,我觉得这比五征漠北功劳大,何况“五征漠北,收效甚微”,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蒙古问题。最后一次阿鲁台在朱棣亲统大军来伐之前就已撤军,朱棣根本没有跟他所欲“惩罚”的鞑靼人交上手,只好班师,行至榆木川一命西归。
      劳民伤财了这许多年,只换来这么一个结果,我也替朱棣惋惜扼腕,可是,民是国之本,从这点上看,宋太祖统一华夏“文以靖国”是多么有远见。
      宋代结束了五代十国野蛮的统治,文化空前繁盛,宋太祖减轻徭役,赋税专收,以法治国,社会经济蒸蒸日上,300年的历史中从不曾发生大的内乱和地方割据。人心向背,所以即便后来南宋很弱,但百姓还是宁愿拥戴赵氏江山也不易主,宋代在民间享有的声誉可见一斑。
      再说,“文弱”又怎么了?如果也像朱棣那样持续用兵,那么萧条了200多年的民生根本不可能有复生的机会,也就不会有承前启后盛世了。


      IP属地:山西3楼2010-05-11 13:33
      收起回复
        • 117.136.9.*
        我感觉讲的不咋的,今天中午看了十分钟就出了个大错,他说朱棣出生于1370年,这时明朝还没建立!典型的错误,实际朱棣出生于1360年,明朝建于1368年!和毛佩琦不是一个档次的,该把当年明月叫来讲,最起码不会有明显的硬伤


        4楼2010-05-11 16:09
        回复
          回复:3楼
          首先,您没有仔细看我的文,我是说宋祖开创的朝代文弱,没说宋祖文弱。
          第二,永乐放到宋朝能不能收复燕云我不知道,但燕王起兵靖难之初只有北平一个城池,三年后掩有天下这个不假吧?
          第三您说“如果也像朱棣那样持续用兵,那么萧条了200多年的民生根本不可能有复生的机会,也就不会有承前启后盛世了”,这个就比较搞笑了。即便是清代官方编的明史里,永乐朝也多次被史官成为盛世,而成祖死后紧接着就出现的“仁宣之治”,更是公认的明朝国力最强时期。永乐是很爱打仗,抛开洪武时不说,仅从靖难开始算起,其也打了25年仗,而且都是大仗。成祖打了二十五年仗、外加六下西洋,疏通运河、修建北京(至于报恩寺塔河武当山什么的就不说了,虽然放在别的皇帝手里也是大手笔,但在永乐朝,只能算二流)只能哪一样不是大手笔?哪一样不要花大银子?可他的统治时期仍能被称为盛世,而且他死后的11年是明朝国力鼎盛时期。如果永乐真的耗尽民财,那他死后明朝应是风雨飘摇才对,就像秦始皇死后一样。
          最后,能省钱固然不错,但能花钱又能赚钱,这才是真正的牛人,永乐是喜欢大手笔,但人家也有能耐赚这家底,不至于寅吃卯粮,还顺带给明代的极盛时期打下坚实基础,您觉得这样的人水平如何?
          至于五证漠北,我也不认为是无功,因为古代农耕民族对游牧民族的斗争,是不能简单的以成本对比来衡量盈亏的。不过这个说起来太长,到时候放在自己书里慢慢谈,这里就不展开了。
          至于宋朝文风之盛,的确超过明朝,这否认不了。不过仅就永乐和宋祖比,宋祖怕拿不出《永乐大典》,就是几百年后的天朝也拿不出啊。


          5楼2010-05-11 19:16
          回复
            最后说明一下,我只是觉得成祖比宋祖强,所谓宋朝文弱,也只是由其对外战争的结果来平叛,并不是心存贬低。本身我是很喜欢宋这个朝代的。不过有一点和别人恐怕不一样,对宋朝的皇帝,我觉得最不简单,当的最不错的是赵构,这一点认识恐怕会被很多人骂死,呵呵。


            6楼2010-05-11 19:38
            回复
              回复:5楼
              呵呵,我明白你的意思,只是你知道,说的时候容易扯远。
              先纠正一点,你偷换概念了,你不会以为承前启后的盛世只有成祖一人创造的出来吧?我说的承前启后的盛世,是指宋初。
              再一个,“能省钱固然不错,但能花钱又能赚钱,这才是真正的牛人”,这话说得太对了,但治国不是单纯的做生意,今天赔了明天赚了我照样不亏本,孙子说:“带甲十万,千里馈粮,百姓之费,十去其七”,上兵伐谋,其下攻城,农耕远征游牧注定占不了什么便宜,何况这场费时费力的战争根本没有取得胜利?打仗的钱哪来?打仗的人哪来?你这一句话让饱受25年征战之苦的百姓情何以堪?
              再一个,“仁宣之治”是吧,你都说了是“仁宣”,不是“永乐”。北征蒙古,南征交趾,郑和下西洋,哪样不花钱?谁能点石成金?哪样没引起民怨?当时的“财政部长”都挂冠而去了,说明财政问题已经很严重了,所以郑和的航海停止了呀,除了朱棣,哪个皇帝赞成航海?仁宗年间甚至禁止航海。费钱呗!也只是在朱瞻基的时代去了最后一次,还死在外面了。朱瞻基是不能跟他祖父比,但他有一点做得很好,他纳言。没有朱瞻基的话,哪有“仁宣之治”?若不是朱瞻基采取了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的政策.哪有“仁宣之治”?而这两个救了大明的政策,无不是为了弥补20多年征战造成的亏空而设立实施的。大明能走到两百多年朱瞻基功不可没。可那是朱瞻基,不是朱棣,没有朱瞻基,朱棣很可能就是第二个隋炀帝。
              扩土是重要,但不能因为扩土而不计后果。
              再一个,宋朝怎么文弱了?农耕对游牧的战争本身就极其艰苦,宋朝自建国之日起就饱受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宋能在三朝大漠铁蹄的蹂躏下顽强抗争,国祚比唐还长了20年,比汉只短10来年,比明更长了60年,这能说是弱吗?明朝在这方面也一样,还不是被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给终结了?
              所以宋没有那么弱,明也没有那么强。


              IP属地:山西7楼2010-05-11 21:04
              回复
                • 222.64.128.*
                永乐皇帝自然伟大,但是百家讲坛只靠吹捧的话,那也太好讲了,只看了第一集,真的觉得很一般,希望后面会改进


                8楼2010-05-11 21:23
                回复
                  • 218.205.237.*
                  没有历史依据,没有分析的观点。讲的很简单。只是使劲的夸朱棣。难看,,,难看。哎,,,希望早点结束。


                  9楼2010-05-12 13:05
                  回复
                    希望认真听讲后再发言,不要跟风乱评比较好……


                    11楼2010-05-12 14:36
                    回复
                      楼主,我又听了一遍第一集,没有找到您说的“宋太祖比朱棣差远了!”,只有一句类似的说“那宋太祖就更不能跟他比了”,而且之后有很详细的分析,是讲关于国家统一的,而且主要论证了这一问题。
                      不知楼主的话是从哪里听来的……如果您能找到的话,麻烦您告诉我一下在第一集中的时间,我再仔细看。
                      而且商老师在讲座中并没有贬低任何一位历史人物,只是就他们的作为中的某一方面进行比较,并且对他人也做出了客观的评价,没有任何褒朱棣贬他人的意思,而且商老师主要是为了通过与大家熟悉的帝王比较,是为了让大家更了解朱棣的各个方面,楼主太激动了吧,可能错解了老师的意思……
                      发言是可以的,但讲台上的都是老师,既然您听课,就应该对老师抱有应有的尊重,不要胡乱批评老师才是有素养的人。


                      12楼2010-05-12 14:50
                      回复
                        而且“治隆唐宋”和“远迈汉唐”是康熙皇帝给出的评价,又不是商老师说的,商老师只是进行分析而已。而且商老师也没说他们跟朱棣比差远了,这话是楼主您说的……


                        13楼2010-05-12 14:55
                        回复
                          你懂什么?????????还不可以跟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相提并论〉你了解他究竟有多少~~~~~~~~~~~~~~被你气死了,
                          大明成祖朱棣可以说是大汉民族皇帝中最杰出的一位。“


                          14楼2010-05-12 17:38
                          回复
                            回复:3楼
                            大明不同样,虽然国已亡,但”反清复明“从来没有间断过。


                            15楼2010-05-12 17: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