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吧 关注:333贴子:1,883
  • 0回复贴,共1

【ZT】湛若水与邱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明代初期起,在儒学教化过程中,儒学也从原初形态转为民间形态。作为教化的主导者,宗氏群体主要从本族的利益出发,通过制定家规族法和举办族学,对本族子弟实施儒学教化,在这一过程中,儒学也从原初形态转化为民间形态。
家规族法一般是家谱的主要组成部分,制定者几乎都是饱受儒学教育的知识分子或缙绅。一条条家规族法表达了他们以儒学作为修身齐家的理想和对本族子弟以儒立身的规劝。
明朝中后期的著名心学家王阳明,直接提出了"心外无物"和"致良知"的思想,他认为传统的纲常伦理,应该内化于广大民众之心。只有每个人都能够保持这种"良知",整个社会才会更加美好,王阳明的这种心学思想,实际上从更深层次阐释了儒学,因而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
 明代,王守仁的阳明学说风靡全国,能够与之匹敌的,只有湛若水的甘泉学说。这两位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的思想学说各有相当的影响,二说并立,时称“王湛”之学。湛若水把“随处体认天理”归入于“体认于心”,并不认为“随处体认天理”仅仅是内在的方法,它也包含了外在的方法,是内外合一的方法。“吾之所谓随处云者,随心、随意、随身、随家、随国、随天下,盖随其所寂、所感时耳。”湛若水“随处体认天理”的心学思想是内外合一之学。
丘濬历事景泰、天顺、成化、弘治四朝,先后出任翰林院编修、侍讲学士、翰林院学士、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弘治七年升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丘濬是明代实学开创者,他的《大学衍义补》一百六十卷和《朱子学的》是儒家经典著作 。由于丘濬对明代理学的非凡建树,被明孝宗御赐为“理学名臣”。


IP属地:广东1楼2022-02-12 09:3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