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桂铁路吧 关注:183贴子:4,408

世人皆知“人字轨”,几人识我“回龙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3-15 22:57回复
    民国黔桂线,贵州段京寨“回龙道”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3-15 23:00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3-15 23:00
      回复
        现存民国时期修建的回龙道隧道之一:阳关隧道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3-15 23:04
        回复
          故事感人,请待我慢慢道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3-15 23:06
          回复
            阳关隧道南出口的隧洞口顶上,有一块近一米五高,两米长的巨石。该隧道直至1966左右停用,这块巨石朝南面,正面雕着浓眉大眼的一座头像!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3-15 23:17
            回复
              据原铁路职工,及当地百姓传:此头像是为了纪念该段(洞)的设计者,李金玉,女工程师,河南鹿邑县城南洼李楼村人,民国三十三年,九月十一日申时,终于此工段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3-15 23:23
              回复
                原铁路职工与当地村民均盛传:回龙道改造工程即将完工之际,李金玉被某男工程师谋害致死,以邀其功劳(窃李金玉之功)获赏!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03-15 23:29
                回复
                  工友葬李金玉于正对着隧道北面的山坡上,而雕其石像于隧道南口之上。以祀纪念!以慰其魂!可悲!可泣也!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3-15 23:33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2-03-15 23:35
                    回复
                      现原黔桂老线已废,而隧道幸存!原址因建都独(都匀市至独山县)同城大道,而建商砼场而迁李金玉之墓于影山(原兔场镇)康朗公墓,2排26号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2-03-15 23:38
                      回复
                        人在做,天在看!愿李金玉九泉之下慰之!您设想的“回龙道”实现了,这段线路一直用到了21世纪!我们现在建成了世界上高铁和铁路里程最长的国家!如您所愿,山河更美!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2-03-15 23:46
                        回复
                          在贵州省都匀铁路工务段黔桂铁路阳公关隧道口附近的半山坡上,有一个坟墓,坟墓前的墓碑碑文十分清晰,刻有“供奉李金玉之墓”、“河南省鹿邑县城南洼李楼村人”、“中华民国三十三年九月十一日申时终”等字样。
                          半个多世纪以来,黔桂铁路历经蒸汽机车、内燃机车、轻型钢轨、重型钢轨等时代,中华大地也发生了从国民政府到新中国的巨大变迁。沧海桑田、岁月流转,但黔桂铁路京寨工区的职工都没有忘记这位女工程师,每年清明都会组织职工扫墓,还会采来成把鲜艳的山花供奉在她的墓前。
                          1939年,因抗战吃紧,急需开辟出海通道争取外援,巩固以陪都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国民政府交通部选线设计,铁道专家候家源主管,修筑黔桂铁路,广西和贵州沿线各县征发民夫十余万人,以简单的工具开山架桥筑路。
                          1942年,铁路修到都匀,起初,黔桂铁路工程局采用詹天佑的京张线“人”字形铁路方法,因坡道太陡,火车经常爬不上去而退下来,采取把火车整列分解,逐段拉上去,但这样效率又太低。
                          1944年,国民党交通部门责成黔桂铁路工程局对这段铁路进行改造。但在施工中,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技术人员更是寝食难安。
                          一天晚上,河南鹿邑籍的留学法国的女工程师李金玉散步后,盘着腿坐在一块石头上休息,看到盘腿姿势突然茅塞顿开,来了灵感:为什么不能通过开凿隧道盘山回龙道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于是她提出阳公关盘山回龙道方案(铁路专用术语叫“展线”),并很快设计出图纸和施工方案,按照她的设计施工,解决了铁路升降坡的难题。未等改造完毕,李金玉因莫名其妙的原因罹难。据铁路部门技术人员介绍,这样盘龙式的铁路在全国的铁路建设工程中属首创。为纪念李金玉,铁路工人在阳关隧道的石壁上雕刻了她的头像,还为她筑坟刻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2-03-15 23:47
                          回复
                            2016年10月,贵州省都匀市的文史研究人员段志华来到鹿邑,探寻李金玉的成长踪迹。鹿邑县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李治安陪同段志华,找到了墓碑上所指的洼李楼村(今鹿邑县观堂镇白庙行政村李楼自然村),他们与高龄老人和李金玉的侄子、孙辈座谈,初步了解到了李金玉的身世。
                            李金玉为生母怀孕在身改嫁到李家后所生,其继父李绍基为私塾教师,对其进行了小学私塾教育。按照当时的传统,她十多岁时就结下“娃娃亲”,来到夫家,由于夫家经济条件较好,继续供其外出读书求知,后在商丘读了中学,又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任黔桂铁路工程局工程师或技术员。她在参加工作后还写信与家里联系,感谢家庭对她的抚养和教育之恩。1944年10月27日亡故于铁路施工现场。
                            由于年代久远,很多资料缺失。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2-03-15 23:48
                            回复
                              骑越野摩托去的,第二次骑摩托去的,全程录像,在红点4处为京寨2号隧道,因线路长,Gps信号丟失,“两步路”软件给拉出了直角直线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2-03-16 00: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