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吧 关注:333贴子:1,883
  • 1回复贴,共1

【ZT】湛若水关于儒道之别的观点述略——以《非老子》为中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非老子》中,湛若水主要以“道”与“自然”这两个重要概念作为分析儒家与道家区别的依据。湛若水认为,《老子》所说的“道”,是虚远而飘渺的,道与器是分离的,而且《老子》视社会的道德规范、人伦秩序为大道沦丧的产物;儒家所说的“道”,则是平易而近实的,道与器是一体的,而且儒家认为社会的道德规范、人伦秩序就是道的体现,就是道。而《老子》所说的“自然”,强调的虽然是不加人为、因顺事物的本然状态,但是在其号称自然的时候,却时时不免拂人之性;在其声称自然的地方,又处处带有人为之私。儒家所说的“自然”,是指不能有人为之私,是指物各付物而己不与,儒家虽然没有口口声声说自己明自然,却时时处处表现出自然。湛若水的观点与说法,颇具睿智。——黎业明


IP属地:广东1楼2022-04-05 16:50回复
    明中期心学家突破了朱学的僵化,也引发本身的学说在儒家正统中的定位问题。正统对湛若水而言有两种意义,一是将江门列为正统儒家,一是与佛老划清界线。湛若水有关儒道之异的著作,就是学界很少提到的《非老子》。《非老子》写作背景为《老子亿》,《老子亿》的作者王道是湛若水的学生,他在《老子亿》中主张儒道互通,引起了湛若水的忧虑。因为献章的“学宗自然”很容易令人与道家产生联想,导致江门之学并非为纯粹儒家的错觉,湛若水替老师解释犹恐不及,若放任王道《老子亿》刊行天下,等于默王认王道所言为是,以往为老师辩护的努力都付之一炬,江门也会被归於儒家歧出。《非老子》的第一步,为主《老子》不是老聃所作,湛若水极力证明《老子》作者问题,解释儒道无师生关系,进而推得王道之说谬误;其次湛若水认为《老子》主张的社会理想状态,其实是倒退而行,不识自然;至于达到理想的实践,湛若水从合一的角度来看,《老子》的主张确为偏重一方,因此可知,儒道扞格处处,王道所言为非.。——张佑珍


    IP属地:广东2楼2022-04-06 15: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