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吧 关注:699,238贴子:9,558,639

【发帖先看置顶】火神派的阳入阴位,今天终于弄明白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其实火神派的思想,后来的人给误解了,他的意思就是说,人的一身之气必须要周流,一个是必须恢复肾的纳气功能,第二个一定要,降胃气,这个思路有点像引火归元的意思,治病都是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另外还有一个思路就是得补中焦之气,,他对于补血的认识,其实就是补精气,她用的是巴戟天仙灵脾,从来不用那些什么熟地当归那些东西,目的就在于体和阴阳,巴戟天阴阳货都是那种可以交通阴阳的东西,既能生精又能补阳,这符合了这个脾升胃降,又暗合了引火归元,黄岩御的一气周流,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的驱邪或者补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4-17 16:57回复
    湿气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脾虚,光用附子干姜是没用的,而且一定要给,寒湿湿热,一个去路,在此过程之中,必须要保证肾的纳气功能,还要顾及人的精气,元气的虚弱,肾有纳气,功能元气就充足,元气充足就能生精,还有就是对于这个二便通畅的理解,中医说的胃气必须能下降,胃气不下降,肾的纳气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但是元气的功能必须要建立在原精的基础之上,所以如果一个人脉沉细,往往来说要在生精,补中焦之气的基础之上,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4-17 17:03
    回复
      通俗一点讲,就是要,精气双补,人体的肾精和中焦之气,非常重要,是物质基础,人体进行去湿化湿的时候,必须以这个物质基础的多少进行变化,少则补之,如果不是太少的话,可以,将就着用,但是一定要符合一气周流肾纳气的原理,把胃气降下来,把肾气固住,这个其实按照其他的学派来说就是,肾虚的人不能随便,升阳举陷,通俗来说就是这样,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4-17 17:08
      回复
        举一个例子,就是如果你的气很衰败了,我就不能随便鼓动,随便的下气,这个都不行,如果你的肾精气血很糟糕,已经对细胞没有修复能力,我就不能温振肾阳,不能随便的用什么茯苓,泽泻那些东西,那些东西,伤人的正气,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4-17 17:10
        回复
          这个也很好理解,就像有的人他一吃茯苓,泽泻就已经漏尿,嗯,更差的人有可能吃茯苓,泽泻都没有功能,都有尿不出来尿,就是说这些利尿的东西,对于他来说,没有任何的作用,或者说是副作用,这就说明你的正气已经不足以支持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4-17 17:10
          回复
            在治病的时候要决定你是以散为主,还是以这个治病补养为主?相应的,的比例要变化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4-17 17:12
            回复
              通俗了,这来讲就是说一定要补泻结合,这就是通俗的说法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4-17 17:12
              回复
                再通俗一点,就是一定要一气周流,如果你出现了气,不能周流的情况,你就不能随便去用那些理气药啊,升阳药啊!温振肾阳也不行,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04-17 17:13
                回复
                  比如说一个有咳喘的人,还有这个漏尿的人,她的湿气很重,我第一件事情必须让他的纳气功能恢复,先用肉桂引火归元,兔衔子巴戟天,恢复他的肾气功能,再用半夏让心火下降,但是在这个基础上的时候,要观察他的正妻,也就是说,她的中焦之气,还有他的气血是不是脉沉细?这时候要扶助正气,有就是精血,中焦之气,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祛湿利尿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4-17 17:16
                  回复
                    很多人就犯了一个非常大的错误,就是一个人,他是一个,经常肚胀,脾气虚,肾气不固,漏尿,遇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都不让他的气归原,盲目的茯苓泽泻,甚至苦寒的大黄,这个既不符合黄元御的一气周流,也伤害人的阳气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2-04-17 17:18
                    回复
                      可能短时间之内舌头变薄了,同时又伤了中交的气,同时也伤了下胶的封藏功能,久而久之,反反复复,迁延不愈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2-04-17 17:18
                      回复
                        要想改变一个人真正的体质,不能只看一时的表现,要在中焦之气旺盛和肾精肾阳不断增长的基础之上,湿气不断的减少,最后阴平阳秘,这样你的体质就完全的转化了,如果忽略了人体的正气,还有气不归元的这些现象,盲目的去曲师催吐,甚至用一些极端的方法,可能短时间之内有所表现,有所好转,但实际上是一种杀敌,1000自损800,最后只能形成一种千言布语的怪病疑难杂症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2-04-17 17:24
                        回复
                          另外说肾司二便,脾主运化,胃主降浊,很多人都只注重于这个脾胃,对这个大便小便的影响,忽视了肾才是二遍的,最终的发动机,其根本就在于肾阴,肾阳,肾气的固色与激发,肾气需要激发,也需要收藏,也需要纳气,肾的纳气功能,如果不行的话,气化功能就会失常,封藏功能也会失常,废气就无法下降,薪火也无法下降,卫气也无法下降,心肺胃的火都没有收藏之处,这个时候很容易便秘,中交织器的气不旺的话,运化功能不行,容易水湿内蕴,影响气机的运转推动无力,也影响津液的产生,所以如果想恢复,大小便的功能,让肾的纳气功能恢复,降胃气,固肾气,补中焦之气,脾升胃,降气归元,这个完全符合黄岩雨的理论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2-04-17 17:34
                          回复
                            好多人就认为这个大便不通,小便不通,就是脾升胃,降脾胃病,补中焦之气,降胃气,呃利大小肠,效果并不好,因为这个小便需要肾气的气化,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2-04-17 17:36
                            回复
                              补中益气确实有助于水湿的运化,但是如果他想出去,总要有一个出路吧,无非就是走二遍,没有肾气的气化功能,他怎么能从膀胱出来?所以很多人吃了那些补中益气的药,发现肚子里腹中雷鸣,哗啦哗啦响,好像冰雪融化了,但就是出不来,这个就是肾气的作用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2-04-17 17: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