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msim吧 关注:10,692贴子:130,775

【CSSSC】贵阳地铁一号线全线地铁模拟游戏全线Hmmsim正式发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贵阳市地处中国西南地区,为贵州省的省会城市,是全国综合性的交通枢纽。修建于这里的贵阳地铁一号线是贵州山区的首条地铁线路,亦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展线地铁。由于它连接了海拔落差极大的新老城区,线路不得不通过展线绕路的方式降低坡度。加上贵州极其复杂的地质条件,列车将多次出地入地,景色变换层出不穷。
本作品是CSSSC首次制作广州市以外的地铁线路,而选择贵阳地铁一号线,正是因为它丰富的地形变化能让大家拥有不错的驾驶体验。即便未能来过贵阳,也能在短暂的驾驶途中体验中国山区的风景之美。


IP属地:广东1楼2022-04-18 15:26回复
    贵州山区为复杂的喀斯特地貌,贵阳则是典型的组团型城市:各大盆地分别组成了市内不同的行政区,中间被高山及河流阻隔,各区人民受地理环境约束而交流困难。由于路面交通设计先天不足,贵阳地铁一号线便承担起了几个重要行政区的重要客运责任,负责各区大量人流的日常通勤需要。
    贵阳地铁一号线起于百花湖附近的窦官站,途径观山湖区、云岩区、南明区、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止于小孟工业园站,大致呈南北走向,全长约35千米。其中地下线约29千米,高架和地面线约5千米;设25座车站,包含20座地下、3座高架及2座地面车站。


    IP属地:广东2楼2022-04-18 15:27
    回复
      其中最具特色的部分莫过于展线区间了。由于线路途经的新老城区海拔落差到达两百余米,如直线修筑会导致坡度过于陡峭而列车无法攀升,故线路不得不绕行偏僻的雅关村,通过增加线路的长路而延缓坡度的大小,形成别具特色的展线区间。通过图中的走向及高度示意图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这一特点。列车通过展线区间时,列车多次出入山洞、跨越桥梁,最终抵达山间的雅关高架车站。这在全国的地铁线路中都是极其罕见的。


      IP属地:广东3楼2022-04-18 15:27
      回复
        贵阳地铁一号线的修建几经波折:多次改线、修筑缓慢、分段开通,使得线路开通至今拥有多种运行的交路。在本游戏中,我们将目前为止曾常态化运营的三种交路全部进行还原:
        1.窦官——小孟工业园。
        从2019年12月至今,此大交路是贵阳地铁一号线的运营全程,亦为当前唯一的运行交路。全线车站及区间均已开通;
        2.下麦西——小孟工业园。
        从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均以此交路运营。此交路为贵阳地铁一号线开通一周年延长后的运行方式,连通了观山湖区及老城区,客流也直线增长。但窦关站由于配套等原因尚未建设完毕,故暂未投入运营;
        3.下麦西——贵阳北站。
        从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此交路为贵阳地铁一号线首通段,贵阳迈入地铁时代。由于列车仅在观山湖区十个站运营,乘客相对较少。
        大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体验不同时期的交路,具体方式可参考图片方便理解。


        IP属地:广东4楼2022-04-18 15:28
        回复
          下面为大家介绍此次配属的列车。
          贵阳地铁一号线使用中国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生产的B型6编组列车运营,采用4动2拖,最高运营时速为80km/h,共配备34列车。列车采用中车牵引三相异步电机,并根据贵阳地铁一号线高海拔落差的线路特点进行牵引及制动的优化,在保证了高可靠性的同时,使得列车更加节能环保,更能适应贵州山区的地形特征。
          贵阳地铁一号线的标识色为避暑之都林城的绿色,车辆的外观及内饰均以绿色为主色调,并以“秀美多彩贵州,绿色生态地铁”为主题,搭配贵州山水、甲秀楼及贵州龙化石等设计元素。前脸整体造型似一张笑脸,寓意贵阳人民热情好客和贵阳地铁的微笑服务。故车迷们给这款列车取名为:“小媚眼”。
          在制作本列车的同时,我们确保列车的塞拉门能与屏蔽门对齐,更可以完美地开启。音效更是由杭州制作者TUCSON用心制作,尽可能还原了真实的电机音。此外,本列车亦可于本中心其他B车线路屏蔽门完美对齐。
          此外,我们为本列车录制了鸣笛声与终点站清客广播。在列车出入隧道的时候,记得别忘了摁鸣笛按钮;当列车到达终点站,也要记得播放清客广播后再折返哦。



          IP属地:广东5楼2022-04-18 15:28
          回复
            在制作屏蔽门的过程中,我们延续了以往能够对齐列车门的特点,并添加了诸如挡板等细节。在电脑版中,屏蔽门亦可与车门伴随着真实的门铃音效同时开闭;在站牌的制作方面,我们抛弃了以往单纯使用照片的简陋办法。由于屏蔽门上方站牌并非平整一块,直接使用照片视觉效果较差。因此,我们在结合照片使用的同时,单独对站牌进行立体的绘制还原。不仅如此,站台上的立牌、吊板等,我们均大量使用软件进行重新手工绘制,确保光影及效果等能够呈现最佳状态;屏蔽门两端的司机操作区域,我们同样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与复原,无论是设备放置还是设备间结构,我们都尽可能做到和现实一样;此外,因为地面上粘贴的方向指示贴纸会随着车站所在区位不同而变化,我们制作时不惧繁琐,对每个站进行实际考察后,按现实情况进行了制作。这些步骤都十分考验耐心且花费时间。


            IP属地:广东6楼2022-04-18 15:29
            回复
              由于贵阳特殊的喀斯特地貌,盾构机在修建时无法使用。全线隧道均采用明挖、矿山法等多种方式进行修筑。因此,本线中的地下隧道亦有多种形式。
              在观山湖区部分人流稀少的区段,隧道采用开膛明挖的方式进行,形状即为矩形;在开挖山体时,使用掘进机进行单洞双线隧道的挖掘是节约成本的好办法,故列车行进在山体时,隧道往往是大直径的圆形隧道。大部分单洞双线隧道中间修有隔离的墙体,避免会车时带来的不适,这样隧道看起来就是一个美丽的半圆形;而更多时候,隧道采用了矿山法开挖的隧道,截面看起来呈马蹄形。
              我们在制作时多次乘坐,踩点记录、通过新闻及历年卫星图进行判断分析,尽可能还原线路隧道的真实样貌。


              IP属地:广东7楼2022-04-18 15:29
              回复
                配线方面,我们通过观察车站控制室中的准确配线,结合实地观察隧道结构后进行制作。无论是折返线、存车线、交叉渡线、联络线等我们都按照真实进行还原,确保大家能够拥有更加真实的驾驶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开通首年时列车下行至贵阳北站即停止服务。由于站台东侧无折返结构,故列车在西侧存车线及交叉渡线处进行站前折返,另一侧站台不使用;列车由下麦西始发时,由西侧中部的出库线转入正线运营;大交路列车行至小孟工业园后进行折返需进入折返线。这些列车操作看似简单,实则非常难以编写。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后还原了这些步骤,只为了让大家能够原汁原味体验到这些真实操作。


                IP属地:广东9楼2022-04-18 15:30
                回复
                  贵阳地铁一号线不仅隧道类型种类繁多、结构复杂,车站亦是如此。无论是岛式站台还是侧式站台、明挖车站还是暗挖车站,我们在线路中都能看见。
                  首先是常见的岛式站台。贵阳地铁装修风格统一,装潢素雅,全线风格一致,均采用明亮的白色为主色调。在普通的岛式车站,大理石地面搭配着洁白的淡黄色瓷砖,简洁而明快。制作过程中,我们充分采用了实拍照片,兼顾光影,看上去更加真实;每个车站的立牌、贴纸、吊牌位置均不同,我们亦都根据照片中的位置进行还原、逐个制作,以保证与现实相同。出入站的结构我们也更加严谨地观察及取材,确保与现实中的地铁站完全一致。此外,异形座位、立牌、电梯等我们都进行了细致的立体建模,使得模型更加生动逼真。


                  IP属地:广东10楼2022-04-18 15:30
                  回复
                    本线仅有的两个换乘车站均在地下,但两站的结构、装潢完全不同,我们同样进行了复原再现。
                    林城西路站位于观山湖区,修筑时采用了明挖法,结构为侧式站台。二号线的林城西路站与一号线呈十字型排布,由一号线换乘二号线时,通过站台中部扶梯及楼梯向下即可到达二号线的岛式站台。由于结构简单,本站的指引并不多,但形式较为复杂。首先是二号线的引导,通过圆柱、墙面及地下箭头的贴画,搭配吊板,即可将换乘客流引向站台中部,而避免乘客由两端扶梯前往站厅换乘绕路;因为本站是侧式站台,会有不熟悉站台结构的乘客来到错误方向的站台。故此站台亦需要引导此类乘客到对向站台乘车。
                    喷水池站位于老城区核心区,亦是本线客流量最大的车站。由于修筑时未能在喷水池正下方开挖,故本站一号线与二号线换乘距离较远,呈L状排布,采用通道换乘。且由于最北端的扶梯并不能通向换乘通道,仅有出站功能,需要更加清晰的指引来引导乘客换乘。本站不仅有吊牌及柱面的贴纸提醒,地面的长条贴纸引导。我们将这些细节在游戏中都一一还原。无论是吊牌还是地标,都做到与现实中一模一样。



                    IP属地:广东11楼2022-04-18 15:31
                    回复
                      暗挖车站虽然结构简单,但我们也丝毫没有马虎大意。
                      作为全线最深的南垭路站,采用了矿山法进行暗挖。与其他站明挖方式不同,暗挖车站自然也拥有完全不同的结构。无论是墙壁、吊顶还是物件安排上,均有较大差异。我们在制作过程中,尽管清楚知道这些部件仅能在此站使用,但我们也并没有因此而选择糊弄,而是对弧形墙壁、吊顶进行重新建模制作,让车站更加真实。


                      IP属地:广东12楼2022-04-18 15:31
                      回复
                        相比于普通的岛式站台,换乘站的岛式站台则更有特点。为了避免车站显得过于素净,我们选取了现实中车站内部分立柱的广告用于装点车站,诸如:贵州银行、贵阳银行、一应黔行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广告;在国际生态会议中心站,我们也制作了屏蔽门广告,让车站显得更加光鲜亮丽。
                        这些未来的换乘车站中,许多位置预留了相应的换乘结构。如贵阳北站末端预留了S2号线的长通道、北京路站预留了3号线两个方向往下的楼梯、贵阳火车站下行末端预留了4号线的通道等等。这些我们在游戏中均制作了出来。


                        IP属地:广东13楼2022-04-18 15:31
                        回复
                          地下的侧式站台是本线的亮点。由于观山湖区部分地下线全部采用明挖的方式修建,故采用了侧式站台的布局,站厅与站台位于同一平面。广州地铁二号线北端的区段亦是如此。不过同我们以前制作的不同之处在于:对于站厅的物件我们进行了精细的建模,而非使用贴图进行糊弄。无论是站厅内的问询岗亭、闸机、售票设备、挂钟等物件,还是墙上的壁画或标识,我们都按现实中的布置进行尽可能的立体建模,使得站台与站厅看起来不再突兀。


                          IP属地:广东14楼2022-04-18 15:31
                          回复
                            贵阳地铁一号线使我们首次大规模制作地面段,而此部分是制作最难的部分,亦是游戏起来最有趣的部分。
                            首先我们通过示意图了解一下贵阳地铁一号线的地面部分。国内很多地铁均为:位于郊区的线路两端位于地面,而中部位于地下。贵阳地铁一号线大体来说虽然也是这样,但中部夹着的很多地面段却十分有趣。
                            首先是窦官至阅山湖公园站区间:窦官站为站前折返高架车站,驶出窦官站后上下行轨道转弯分离并开始下坡回到地面,与金阳车辆段的回库线汇合后驶入地面的下麦西站。紧接着列车驶入下麦隧道,出洞后开始上坡并下穿贵阳环城快铁进入高架老湾塘站,最后从高架入地。
                            接着是贵阳北站至南垭路站区间,亦是本线最有特色的展线部分。这一部分位于全线的中部,在始出贵阳北站后驶上高架,依次通过大关三、二、一号隧道穿越大山,中间由高架桥连接。此段桥隧交替出现,列车需鸣笛数次。最后驶出一号隧道进入高架雅关站。最终列车驶入雅关隧道后再次入地,进入本线最深的南垭路站。
                            最后便是下行线末尾部分。列车逐渐爬升,停靠站厅位于地面而站台位于地下的清水江路后,列车开始出地。停靠小孟工业园站后,列车可驶回地面的小河停车场。


                            IP属地:广东15楼2022-04-18 15:32
                            回复
                              我们在首次大规模地面段制作方面,由于缺乏经验,在效果与游戏流畅度的权衡上花了非常多时间试错,最后找到一个平衡点,在保证大多设备能够流畅游戏的基础上让模型效果更好。譬如在山体的制作方面,原本我们制作了立体的树干,但由于设备运行时严重卡顿,且作者也认为模拟驾驶游戏的重点应在驾驶体验而非风景欣赏,所以我们不得不忍痛对模型进行简化。
                              不过者并不代表我们没有用心。在列车前进方向所能看到的几乎所有建筑,我们都将其制作了出来。大到一块球场、一栋公寓、一座桥,小到一栋临时的板房,我们都一一进行建模还原。


                              IP属地:广东16楼2022-04-18 15: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