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画吧 关注:359贴子:2,007
  • 2回复贴,共1

怀疑的人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王小波在《怀疑三部曲》的序言中写过三个对人的假设:凡人都热爱智慧,凡人都热爱异性,凡人都喜欢有趣。年轻时看王小波,渐感幽默而深刻,读他的书颇有打开精神密码之感。根据我有限的人生经验,凡人都热爱智慧和有趣这两个假设,只能从反面来证伪。譬如我们身边就能发现大量思维低能,性格复杂的人。还有不少看起来有身份,有资产,有格调的人,其思想素养和行为模式却相当的平庸。在这里有趣是一种奇景,而庸俗无趣则是普遍的套路。
如今我已年登不惑,对女人没有了心理探究的兴趣,但是身为男人,生理上又渴望异性,这种分裂的现象大概就叫造孽。每当感叹世风日下的时候不妨读读王小波,将其视为一剂解毒良药。
我叫欢乐陈,年轻时我的网名叫作欢乐英雄,后来发现当英雄没那么简单,遂改名叫欢乐的群众,而现在,我是一名行画师傅。在这条街上,出门左拐是画家,右拐是雕塑家,他们时常阴沉着脸,高谈阔论各种参展事宜,让我抬不起头来。我画画像大师名画,写得东西像王小波,这并非什么好事,不过是证明了本人的平庸和无能。美学家告诉我们,搞艺术最要紧的是做自己,而不是模仿别人,显然我的才华跟不上我对艺术的热情。但要我就此金盆洗手,另谋出路,却并没有人为此负责,我只好一条道走到黑,顺便悟出个道理来:这世上不缺画家,不缺作家,缺少我这样的行画师。又或者这个世界并不缺谁,我只是碰巧地做着这件事。王二说,干什么都行,但要干出个样子来。一句话管用一辈子,得,这才是老师。


IP属地:福建1楼2022-04-25 21:23回复
    抖音近日推出了一个谈话节目《王德峰的哲学研修班》,第二期艺术哲学。其中有重要的几个观点:艺术不是娱乐,是斗争;艺术比艺术家这个头衔更重要;艺术家的第一品质是诚实,真诚;真理是一个过程。
    作为一个行画师,我完全赞同王德峰教授所言:“因为这点我敢称你为艺术家了,艺术家并不能想好我正在创作艺术,你就在表现,表达,这是真诚的了。有的人说我要成为艺术家,然后就开始说,怎样我才能成为艺术家,好像艺术变成某种途径和手段。然后我在这条路上走了,我就终于成了艺术家了。对你来说,艺术不是某种通向所谓艺术家头衔的这样一条路,不是,而是你需要,你需要表现,需要表达,而且你表达的愿望希望接受你作品的人开心,欢乐,对生活有热爱。对吧,很好。”
    这段话是对那个把菜贩的广告词“活鱼”两字裁下来裱框当作品的黑子说的,但我听着也受用。我曾在马路边捡过一根树枝回来,修整了一下把它固定在墙上,挂起了毛笔,即有装饰效果又具备实用性。假如我将这个过程大张旗鼓的展示出来,那么我也成了某种意义上的艺术家。
    “每个人都有十五分钟的成名机会。”安迪·沃霍尔这句预言在网络时代已经成为可能。艺术梦想和艺术家梦想是两回事,抖音上层出不穷各类江湖艺术家,艺术品有好坏,存在的逻辑却是此间道理。


    IP属地:福建2楼2022-04-25 21:25
    回复
      我说我是一个行画师傅,人们就认为我只能画行画;我说我开了个画店,人们就觉得画店里只有一种画;假如我说我是齐天大圣,人们就会认为我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
      一个农民工会临摹名画,啊,这是正能量,人民日报来点赞!一个保安大叔画行画,哇,给力,果然高手在民间!而一个诚实的行画师傅画行画,切。。。这谁都会。这种联想颇有现实魔幻色彩,但未免意识得简单。事实上,行画师傅可以干很多事,画店并非只有行画,齐天大圣不是自嘲,而是自封的。
      我的意思是,一个人说什么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用什么方法做什么事。至于人的身份,不能由外部的标签来定义,而应该由具体的工作内容来决定。倘若一个屠夫不好好的杀猪,整天参经念佛,将来就应该考虑取消他屠夫这个名号。一个行画师傅拾了王小波牙慧,跟人耍嘴皮子,这是忙里偷闲或是不务正业,还有待观察。


      IP属地:福建6楼2022-05-05 12: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