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寮吧 关注:12贴子:33
  • 0回复贴,共1

咸寮村简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咸寮(Xiánliáo)村属中国广东省普宁市下架山镇辖下行政村。位于东经116.21° 北纬23.24°左右,距离市区流沙东南方向7.1公里,村现居住有陈、黄、罗、郑、刘、何、李、韩多姓村民,各姓氏和睦相处。村民在该村与市服装加工区投资企业约上百家左右,部分村民从事电商行业,部分村民在珠三角等地经商。背靠双过年山,地处大南山北麓。全村五百余户,四千多人口.是个藏风聚气风景优美的宝地。
据传,元朝至元二年(1336),严,孙,廖三姓迁此定居。用姓氏命村名严孙廖。后取潮语(潮汕话)谐音,改名咸酸寮。清乾隆年间,陈氏从福建长乐大岭背迁居该村,后分衍迁入益岭。明朝成化十六年从福建陈氏迁居普宁市大坝镇横山,1480年,横山陈氏后裔分衍从迁入该村。解放后1952年简称咸寮。聚落呈线分布。有耕地600多亩,山地11000多亩。农产稻米、甘薯,有鸟梨、青榄、乌榄、等水果,属半丘陵地区,是红色游击区。村西南马鞍山石坷有一深遂石洞。大革命时期彭湃,古大存曾驻此石洞,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后,郭沫若等经此,于同年10月4 日由区农会负责人陈开仪带至石洞隐蔽。
1953年村英歌班参加“普宁英歌队”曾代表潮汕英歌舞赴北京汇演。
村道接连市主要交通要道 --普宁大道
元宵期间,这里有传统游神活动,英歌舞表演及“吼新娘”特色民俗。据说,村里去年迎娶的新娘和新生的男丁在长辈妇女陪伴下,手提灯笼去到庙中上香奉拜老爷祈福,其他村民则集中在庙前,留一条进入神庙的小路,当新娘进出庙宇时候,就开始吼——“好”,颇为趣味!
村后山腰有名胜古迹出米石庵,普宁民间流传的出米石故事便源于此。相传有一年,天逢大旱,粮食失收,咸寮村村民只得到山上寻野菜充饥。一天,村民们看见一只飞鸟站在一块石头下面,刚要走近,大鸟朝石头啄了两下,又连叫三声,便飞走丁。村民们都感到奇怪,走了过去,发现石头下有个小孔,竟汩汩流出白米。村民们欢声如雷,于是每日派人到石孔下打扫流出来的白米。这些白米,不多不少刚好够一村人度日。靠这些大米的支撑,村民们终于度过了这个旱季。然而,村中有一个人,好吃懒做,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有一天,他突然异想天开,想着如果把这个孔弄大,米出多一点,那不是可以发财?于是,在一个晚上,他偷偷地上山凿洞,不料洞被凿之后,不灵了,再也不出米了。村民们知道后,都十分恼火。这个人又惊又怕,自此不敢再呆在村里,只好流落他乡做乞丐去了。
大坝仔水库是位于普宁市下架山镇咸寮村寨后面的一座小型水库,始建于1956年6月,于1958年10月竣工交付使用。坝长520米,坝高19.3米,溢洪口过水31.5米,集雨面积5.8平方公里,总库容400万立方,灌溉面积11300亩,受益下架山镇、占陇两镇24个自然村。该工程运转至今已有47年,由于年久失修,工程虽于1972年有一次土坝灌浆加固,但如今多处出现白蚁洞涉水,建筑物严重老化,这将危及灌区20多万人民群众及广汕公路沿线的安全。是解决当地群众饮水难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大坝仔水库除险加固列入2006年工作计划,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使该水库的除险加固列为省人大小型水库议案项目。工程计划总投资300多万元,将对坝前坡迎水坡、排洪沟、坝后坡等进行全面维修加固,并修建长约5公里防洪路一条,以及新建大坝仔水库工程管理所办公地址。为使该项目早日上马建设,下架山镇党政精心抓好项目筹建申报工作,得到上级的批准。工程计划总投资1000多万元,日可供水2万吨。为筹集建设资金,该镇一方面积极向上级争取扶持资金,另一方面积极筹集民资投入工程建设。该镇主要领导动员广东康美药业有限公司这一民心工程出钱出力。决定拆除该公司在大坝仔水库边的康旺畜牧养殖基地,并投资530万元参与该项目建设,使建设资金得到有效保障.解决全镇8万多人口的饮水问题。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5-23 17:4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