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事业单位考试吧 关注:109贴子:642
  • 0回复贴,共1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二十四节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惊艳全世界,二十四节气变身开幕式“倒计时器”,这样的展现形式将古老的中国文化和现代美学完美结合,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二十四节气在中国古人心中占有重要分量,不少文人墨客也留下了与之相关的诗作,在常识考察中,有时会结合古诗文考查二十四节气。那么今天主要给大家分享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二十四节气。
一、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用来指导农业生产。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关于二十四节气最早的记载是《淮南子·天文训》,西汉时汉武帝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三百多年前的“定气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
二、诗人眼中的二十四节气
雨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
惊蛰:春雷响,万物长。是一句民间谚语。
春分: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出自清代袁枚的《春风》。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
谷雨: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出自宋代诗人黄庭坚的《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其一》。
立夏:天地始交,万物并秀。出自明人《莲生八戕》一书。
小满: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出自古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芒种: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时雨》。
夏至: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夏至避暑北池》。
小暑: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
大暑: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出自唐代元稹的《咏廿四气诗大暑六月中》。
立秋: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七夕》。
处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
白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最后10秒倒计时加快,画面中显现的是山水中国的美丽,依次展示了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倒计时最后一秒留给立春,一是开幕式当天恰逢立春,同时也寓意全世界人民共同迎接新的春天。
三、二十四节气中的其他常考知识点
二十四节气的考法除结合诗词考察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考察点。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就是反映季节变化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就是反映太阳高度角变化的;而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则是反映降水现象。
作为中国古代智慧的精华,二十四节气是考试中常考内容,需要大家带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去积累。
【试题练习】(单选)1.在北京冬奥会中,出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以下诗句与节气对应正确的是( )
A.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芒种
B.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立夏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谷雨
D.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立秋
【中公答案】A。解析:选项A出自宋代陆游的《时雨》,描述的是芒种前后景象,选项B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夏至避暑北池》,故节气不对,应为夏至;选项C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描述的是雨水,故节气不对应;选项D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描写的是处暑时的状态,春种秋收。故本题答案为A。


IP属地:江西1楼2022-05-27 14:4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