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灯馈世吧 关注:117贴子:11,299

巴山夜雨西窗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现代历史文化名人的爱情故事


IP属地:河南1楼2022-05-27 17:08回复
    东北沦陷的时候,苑茵正在复旦大学读书,战乱爆发,苑茵同同学们一起逃到了重庆。她与叶君健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叶君健为了维持生活,白天奔波于三所大学之间,深夜回家还要继续工作。两人常常点一盏煤油灯,一起研读报纸到深夜。苑茵学起了当地的农妇,白天种地养鸡,晚上便帮爱人核对书稿。
    1944年,叶君健结识了牛津大学的道兹教授,道兹十分欣赏叶君健的才华,希望他能够出国宣教。带着两个孩子,苑茵被困在了多雾的山城,叶君健远在异国,仿佛断线的风筝般,杳无音讯。小儿子年幼,在窗户上趴着玩,不小心摔了下去,从此再没醒来。苑茵独自承受着丧子之痛,一边又要支撑着贫瘠的家庭。
    叶君健成名后,从海外归来,隔着六年尘封的时光,他们终于相见了。他一边负责《中国文学》的创办工作,写作、翻译,一边照顾着她和孩子。苑茵开始自学俄语,为他抄稿,提建议。在他最后的时光里,两个人相互依偎,他突然想起来以前的种种,说:“你不知道,那时候,你披着长发,穿着旗袍有多好看……”


    IP属地:河南2楼2022-05-27 17:28
    回复
      苑茵于1919年2月生出于辽宁本溪。她是满族镶黄旗人。苑茵5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然后,没有生养儿子的母亲受到了家族歧视。她8岁那年,母亲再也忍受不了族人的折磨,便带着她和姐姐逃走了。母女三人来到沈阳,母亲和姐姐辛勤劳作,倾其所能供她读书。
      1938年,苑茵来到四川,进入重庆复旦大学,攻读外文和经济。1942年,苑茵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在重庆从事短期的社会工作。此时,23岁的她同28岁的叶君健邂逅。其时的叶君健,年纪轻轻已经是国立中央大学的英文教授。他还在复旦大学兼课,苑茵之前是听过叶君健讲的课的,也读过他的文章。
      19岁,叶君健进入武汉大学就读。25岁那年,叶君健来到陪都重庆,被复旦大学聘为教授。1942年10月25日,叶君健与苑茵在重庆举行了简朴而热闹的婚礼。老舍当主婚人。


      IP属地:河南3楼2022-05-27 19:52
      回复
        尽管参加婚礼的有不少当时的文艺界名流,但客人吃饭是自掏腰包;他们收到的唯一贺礼是臧克家即席写的一首诗。痛失爱子,苑茵悲痛欲绝。加上丈夫没有消息,她只得离开重庆,带着大儿子回到沈阳。
        后来,一个蓝色的信封终于几经辗转到了苑茵的手上。叶君健在英国满腔热情地担任起了抗日战争宣传使者的角色;战争结束后,他想留在英国继续写作,研究西方文学。剑桥大学也极力邀请他去进修。在信中,叶君健说:你若是实在痛苦的话,可以自由选择。
        她知道丈夫的意思:如果你愿意等我,我还是你的;如果你不愿意等,我给你自由!但是,苑茵始终相信,丈夫有自己的苦衷,有自己的事业追求,他不可能变心;所以她坚持等他。


        IP属地:河南4楼2022-05-27 19:55
        回复
          后来苑茵在沈阳意外地遇到了失散已久的母亲和姐姐,他们一家四口团聚了。但生活更加窘迫,时局也越来越紧张,他们被迫流落到了天津。苦日子一直熬到1949年底。这天苑茵突然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消息:“著名作家老舍和叶君健从海外归来!”此时的她,不只是激动,心情还很忐忑:叶君健是否还是当初的爱人?他们在天津重逢。
          过去六年,叶君健成绩斐然,写了几部英文长篇小说,其中《山村》还被英国书会评为1947年度最佳作品;他在欧洲各地旅行,翻译了欧洲不少文学作品,特别是对《安徒生童话》的翻译;他还曾参加了世界和平大会,是居里夫人、毕加索等名流联名邀请的唯一远东作家。叶君健满心愧意,她发誓再不让妻子受苦。苑茵同爱人终于紧紧相拥。
          1992年,叶君健患了癌症,医生说他只有3个月的生命了。苑茵对叶君健悉心照料,她四处寻找治疗方案,还自己研究食疗。终于出现了奇迹,丈夫的生命又坚强地延续了7年。他们夫妻携手57年之后,叶君健于1999年去世,享年85岁。


          IP属地:河南5楼2022-05-27 20:04
          回复
            《黑骏马》:
            漂亮善跑的我的黑骏马,
            拴在门外那榆木的车上;
            善良心好的我的妹妹,
            嫁到了山外那遥远的地方。
            走过了一口井,
            那井台上没有水桶和水槽;
            路过了两家帐篷,
            那人家里没有我思念的妹妹。
            我举目眺望那茫茫的四野,
            那山梁上有她的影子;
            黑骏马昂首飞奔跑上那山梁,
            那熟识的绰约身影,却不是她!


            IP属地:河南6楼2022-05-27 20:35
            回复
              翟永明《在古代》
              在古代,我只能这样给你写信,
              并不知道我们下一次会在哪里见面。
              我们只不过抱一抱拳,
              彼此就知道后会有期。
              人们要写多少首诗?
              才能变成崂山道士,
              穿过墙穿过空气,
              再穿过一杯竹叶青,抓住你。
              我们并肩策马,走几十里地,
              当耳环叮当作响,
              你微微一笑,低头间,
              我们又走了几十里地。


              IP属地:河南7楼2022-05-27 20:56
              回复
                1923年10月,高君宇在西山养病。他在碧云寺采一枚红叶,题诗寄给石评梅:满山秋色关不住,一片红叶寄相思。1923年末,他致信石评梅,表示要与前妻离婚。石评梅反对,说自己的独身素志并未改变;隐约兼有对高君宇前妻的同情。1924年6月,他毅然与妻子李寒心办了离婚手续。当他将此消息告诉石评梅时,石仍不为所动,只回信说,“我们可以做以事业度过这一生的同志。”
                高君宇“万分凄怆”,向石评梅作最后的表白:“我是有两个世界的,一个世界一切是属于你的,我是连灵魂都永禁的俘虏;在另一个世界里,我是不属于你,更不属于我自己,我只是历史使命的走卒。”石评梅读后,在日记上写下“我终究对不住他!”
                在高君宇的不懈追求下,石评梅这块坚冰似有融化,曾在病室安慰他:“你若果能静心养病,我们的问题,当在你病好时解决。”1925年3月5日,高君宇因手术后大出血死去。年仅29岁。高君宇入殓时,石评梅将自己的一帧照片作为陪葬。


                IP属地:河南8楼2022-05-27 20:59
                回复
                  追悼会在北大三院礼堂举行,由赵士炎主持,李大钊、邓中夏、王若飞、邓颖超等出席或送了挽联。石评梅送的挽联是:
                  碧海青天无限路,
                  更知何日重逢君。
                  石评梅遵从高君宇的遗愿,将其安葬在陶然亭畔,那是也是他们约会漫步的地方。石评梅用高君宇生前题在照片上的诗句,书成隶书铭在墓碑上:
                  我是宝剑,
                  我是火花。
                  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
                  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
                  墓碑的另一侧写着:“君宇,我无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评梅”石评梅常到高君宇墓地祭扫、忏悔。她的案上供着高君宇的遗像,手上戴着他赠的象牙戒指,桌上堆满了他的遗稿。她一面埋首整理高君宇的著述,结集出版;一面把自己对高君宇的爱、悔恨和自责形诸文字。


                  IP属地:河南9楼2022-05-27 21:00
                  回复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中,所有人用尽一生找一个可以说话的人。庞丽娜跟小蒋有了奸情,被小蒋老婆赵欣婷逮到了,她跟牛爱国说,她在旅社房间外等了半夜,什么都听见了,“他们一夜说的话,比跟我一年说的话都多”。
                    李昆不在时,牛爱国就留下过夜。在一起不单是为了睡觉,为两人说的着。也不单为了说话,为了在一起时的那份亲热,亲热时的气氛和味道。又是一夜下来,两人要亲热三回。亲热完,还不睡觉,搂着说话。牛爱国与谁都不能说的话,与章楚红都能说。与别人在一起想不起的话,与章楚红在一起都能想起。
                    说出话的路数,跟谁都不一样,他们俩自成一个样。两人说高兴的事,也说不高兴的事。与别人说话,高兴的事说的高兴,不高兴的事说的败兴;但牛爱国与章楚红在一起,不高兴的事,也能说得高兴。


                    IP属地:河南10楼2022-05-27 21:03
                    回复
                      有多少人一辈子没遇见能和自己说的着的女人?有多少人遇见了但是没有认出来?有多少人遇见了认出来了却还是没有把握住,最终失去了?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是无人可说;大多数人到后来,是无话可说。
                      刘震云的外祖母生前给刘震云讲了一个故事:“她有一个叔叔,一辈子没娶上老婆,跟家里的一头牛成了好朋友。有一天这头牛死了,叔叔三天没有说话。第四天凌晨,他离家出走了。后来,四乡八镇都找了,所有的井也打捞了,不见叔叔的身影。”
                      这个故事让刘震云很震惊,是什么原因让一个这样的一个普通的养牛人离开自己的故乡和亲人,要去到另一个陌生的地方?因为一头牛的死掉,自己熟悉的地方已经变得陌生,所以只能去一个更陌生的地方去寻找一种新的生活。


                      IP属地:河南11楼2022-05-27 21:04
                      回复
                        舒婷《四月的黄昏》:
                        四月的黄昏里
                        流曳着一组组绿色的旋律
                        在峡谷低回
                        在天空游移
                        四月的黄昏
                        仿佛一段失而复得的记忆
                        也许有一个约会
                        至今尚未如期
                        也许有一次热恋
                        而不能相许


                        IP属地:河南12楼2022-05-27 21:27
                        回复
                          回国之后,金岳霖致力于哲学、逻辑学的研究教育工作。他与寻常刻板严肃之学者形象又是截然不同的。金岳霖其人风流儒雅又极开朗幽默。金岳霖是徐志摩的挚友,也是徐志摩与张幼仪离婚时的作证人,更是徐志摩与陆小曼的伴婚人。初识林徽因大约是在1931年金岳霖移居北总布胡同二号院与林徽因为邻的时候。
                          1931年徐志摩猝然离世之后,金岳霖的相伴给了林徽因极大的情感慰藉。金岳霖又与梁思成相处极好,据说当时金岳霖每日除早饭在自家吃之外,中午和晚上都和梁家人一起用餐。


                          IP属地:河南13楼2022-05-27 21:34
                          回复
                            金岳霖若松、梁思成如竹、林徽因似梅,果断地将这世间终极复杂难辨之男女情事整理得疏疏朗朗,清清透透。此事之后,三人友谊终生不断,深阔绵长。金岳霖身体好,长寿。因此,他这一生陆续送走了许多同辈友人,当中自然包括早逝于他的林徽因和梁思成。
                            据说,在林徽因离世后,有一年,金岳霖在北京饭店宴请亲朋。而那一日在旁人眼里实在寻常,金岳霖亦未言明所庆贺之事为何。直到众人齐聚之后,金岳霖方才开口:“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


                            IP属地:河南14楼2022-05-27 21:35
                            回复
                              金岳霖说喜欢摆几个大苹果在桌上,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观赏。抗战时期在昆明,他很喜欢当地产的大橙子和铁皮大石榴,选几个大的摆在家中观赏。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金岳霖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
                              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爱了林徽因一生。他始终没有如徐志摩般对林苦苦追求,而选择默默欣赏。有人央求他给林的诗集再版写一些话。他想了很久,最终仍然摇摇头,一字一顿地说,我所有的话都应当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


                              IP属地:河南15楼2022-05-27 21: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