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吧 关注:8,214贴子:98,787
  • 20回复贴,共1

分享边弱一些有趣的贝(2)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上个帖子得到了各位朋友们的支持,决定再发一个新帖慢慢更,希望大家能继续陪边弱瞎唠唠嗑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5-29 09:50回复
    巨ru涡螺(ru头涡螺):澳洲名产,拥有即使在涡螺中也极为巨大的尺寸,轻轻松松就能超过20cm,而本枚足足有25cm。与其它澳洲的大型涡螺一样(如炮弹),在严格的海关和暴力的运输影响下,国内很少能见到品相好的标本,本枚也不可避免地遭到了轻微打磨。说起来,与其同产地且外形相似只是块头小很多的nai头涡螺Livonia roadnightae也时常被翻译为ru头涡螺或巨ru涡螺,使我混淆过一段时间,甚至认为后者是前者的小个体或者幼贝。(第三张图就是Livonia roadnightae )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5-29 10:15
    收起回复
      女神涡螺:曾经享誉世界的五十名珍之一,即便在老五十珍只有笋螂和惊艳涡螺进入了新三十一珍的情况下,这种修长优美的涡螺也仍旧不失高贵。虽说现在市场上的女神远比刚发现的几个世纪多得多,但由于其佛罗里达州的原产地据说已经禁止拖网,现在大部分市场可见的女神都是冲上岸的死壳,品相让人一言难尽。而本枚标本是捕虾船早年拖网采得,不说品相要比其它个体高得多,还兼具过12cm的大尺寸,真是无愧其女神之名。(第三张为科考船采集的珍贵活体照片)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5-29 10:28
      回复
        淘沙芋螺(侠客!):不知这第一张图,有没有引发各位的遐想?没错,这枚常见的淘沙芋螺,居然有如此不平凡的畸形!由最后一张图的正面我们可以获知,这枚淘沙在早年遭受到了捕食者的攻击,但它顽强的挺了过来,可伤痛的疤痕却永远无法消去,最终长成了这般模样。我很喜欢它的原持有者为它所起的名字“侠客”,因伤痕而产生的歪斜壳口与不寻常的褶皱,使它看起来如同风度翩翩,披风飘舞的侠客。这难道不是自然给我们的启示吗,无论再平凡,再普通的人,经历过痛苦,经历过受伤,只要不半途而废,把疤痕与伤口当做通向成功的经验,最终总能成就自己的“侠客”,不是吗?(看个乐子就好,我又有点发癫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5-29 12:05
        收起回复
          弗林德氏拳螺:同样身为澳大利亚名产,弗林德氏拳螺拥有在拳螺中出类拔萃的尺寸与形态,一枚大个色泽鲜艳的高品质个体价格可以卖到相当高。虽然这种拳螺分布比较狭窄,其地方差异却相当明显,如图我的这枚是典型的西澳个体,具有较高的螺塔和突出的棘,而最后一张图的南澳个体则是螺塔较低,棘很短,但颜色要较为鲜艳。虽说南澳的个体是要比西澳的个体罕见啦,但是果然还是高螺塔的西澳个体更好看,对吧(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是吧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5-29 14:34
          回复
            吸血蛹笔螺:即使在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笔螺中,吸血蛹笔螺的人气似乎总是居高不下,曾经有不少外行的朋友向我表示这就是他们最喜欢的笔螺品种。说来也怪,当我拿着正种向他们展示时,大部分人却露出了略显失望的表情。我也曾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我收的吸血只能有2-3cm呢?为什么看起来没有资料上的那种惊艳的冷色调呢?一日,我突然在闲鱼看到了一枚特殊的吸血,其拥有我从未见过的大尺寸(大几乎一倍)与黑白红相间的精美配色,这,这难道不就是我在资料上见到的吸血蛹笔螺吗?我点开一瞅,哦,原来这是吸血的茶色型,茶色型的特点就是尺寸大,颜色深,资料拿一个型的配图当正种,那读者能不被误导吗?最终正是因为这枚蛹笔螺的颜值,让我结束了从不收型的历史。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05-29 17:27
            收起回复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提前祝各位朋友们节日快乐边弱也会在这个喜庆的节日里进行更新,敬请期待(什么还有不到十分钟就是端午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6-02 23:53
              回复
                无敌芋螺(色东氏芋螺):“我无敌,你随意。”没错,这枚芋螺确实有资格这么说。即使在航海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稀有的芋螺仍然难得一见,不难想象,在其18世纪被命名以来,曾经有多少收藏者为其望洋兴叹,若不是吃了发现早的亏,估计进老五十珍也是小菜一碟。
                “我说啊”无敌芋螺得意地昂起头“你们知道我的种名Cedonulli是什么意思吗?”
                芋螺们面面相觑,即使有的拿出了翻译器,也没能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
                “不知道就仔细听好了”它更加得意了“有的命名者啊,会把一段拉丁短语合成一个词使用,而我的Cedonulli啊,就是cedo nulli,翻译过来即“没有什么”,也就是没有什么芋螺能比的上我的意思啦”
                芋螺们听闻此言,个个都黑了脸,不再接茬。
                “怎么,羡慕嫉妒恨了吗?不要崇拜哥,哥只是个传说”无敌芋螺已经飘飘然了,此刻它只想跳一曲轻快的华尔兹。
                “无敌老弟,今天是个吉日,最好不要那么浮躁哦,我帮你消消火把”说罢,这片芋螺辖区资历最老的主教芋螺掏出了一张照片。
                “啊,那种事情不要啊”无敌芋螺慌了,伸手就要去夺,可惜照片早已被芋螺大军抢跑了。
                “没想到你在原产地这么多啊?刚刚不是特嚣张吗?看来你跌到我这样的身价指日可待喽。”一直对掉价一事怀恨在心的大块头海之荣光芋螺推了无敌的肩。
                小个子的勋章芋螺也走了过来,推了推眼睛“看来是跟我同样类型的替身呢。'产地垄断'没错吧,只要当地贝商愿意,随时可以让你掉价,要不是有垄断的加持,我看你早该改名了。”
                无敌芋螺再也笑不出来了,之前的骄傲全部变成了惭愧。“好了,大家别在调侃他辣,端午节怎能吵吵闹闹的呢?走,咱吃粽子去喽”响应主教芋螺的号召,芋螺们停止了言语的炮火,携起手来,向充满粽子的未来走去。(顺带一提,最后粽子的钱全让无敌掏腰包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2-06-03 11:40
                回复
                  共生螺(不死鸟):因为边弱主打凑种,所以特殊的标本收的比较少,而这枚紫口珊瑚就是仅有的几枚让我动心的共生标本。怎敢想象小小的螺体上居然附着着那么多枚牡蛎!而且牡蛎上下呈螺旋扩散状分布,不由得让我联想起了某位菠萝头不死鸟的造型,我希望这枚标本也如同不死鸟一般,将它独特的美永远地保留下去。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2-06-03 14:03
                  回复
                    蝶螺(龟螺):个人认为蝶螺就是所有腹足纲最奇葩的种类,即使是那些不具螺旋线条的笠螺一类,也起码具有腹足纲最显著的特征——腹足,而在这科身上,你几乎没法找到任何与腹足纲的共同点,反而……看着更像某种海里的昆虫。没错,当初林奈也是这么认为的,他将这种奇妙的生物归于海里的昆虫,而完全没往软体动物上去想。一直过了差不多半个世纪,人们才逐渐发现其实为一种营漂浮生活的软体动物,看它游泳时伸展的翼足,是不是确实很像蝴蝶呢?说起来这种奇妙的贝壳虽说营漂浮生活,但生活水深却意外地深,这几枚普遍都在200米水深以下,一枚甚至足足有450米水深。图中的这三枚分别为三齿蝶螺,露珠蝶螺,三尖蝶螺,除三尖产自菲律宾以外,另外两枚均产自我国东海,不过虽说我国产量不算少,但在这种暴力的拖网下,市场上很难见到好的蝶螺就是了。(请原谅照片反光,直接从密封袋里拍的,拿出来怕碎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2-06-03 14:40
                    收起回复
                      巴拿马假榧螺(采集信息):又名“石墙榧螺”,本身并不是什么特别有意思或者罕见的种类,但是这一枚采集信息却很好玩。
                      请大家注意第二行的“popping” in sand at mid-tide level,当然,可以不必急着往下看,自己先查查资料,看看能不能自己解读出它的意思。

                      ……
                      ………
                      …………
                      好,不等辣,已经结束力。我猜到各位的答案了,是“中潮时在沙子里跳机械舞”或者“中潮时在沙子里爆裂”对不对?不瞒大家说,我一开始查到的也是这两种翻译。
                      不过我想无论是谁,看到“巴拿马假榧螺会跳机械舞”一时半会都很难接受,于是我就把这个奇葩的采集信息发到群里,寻求大佬们的解答。最终我们得出结论,popping的意思是由poppe采集,就像Tom Rice采集是ricing,Peter Dance采集是dancing一样。
                      我本来正要安心下来,可这时我看到了另一枚的采集信息,上面写着“popping” out of sand,而且是获得于Tom Rice旧藏,按这张上面的来说,“popping”这个词应该指螺本身的某种动作。
                      我又变回了无头苍蝇,只得乖乖地去请教何径先生。问题终于迎刃而解,原来popping是个专用名词,而popping out的意思是slowly coming to the surfaceout of the sand也就是趁会埋在沙里的物种爬出来的时候捕捉,整句的意思也就是“中潮钻出沙子时采集”。
                      虽然这是一枚寻常地不能再寻常的普通贝,但调查采集信息的时候也能带给我无限的乐趣。借着这一枚,我想说的是,之前可能一直有人认为我只是因为喜欢贝壳的外表而去收集,实际上不单单是外表,统计它们采集资料更能让我着迷。当我通过信息看到我的贝来自世界各地,采集方式五花八门的时候,我总是开心不已。所以我推荐各位之前不爱关注采集信息的贝友们,可以在闲暇时期,整理一下手上还没有丢掉的采集资料,我保证,你会发现以前从未注意过的东西居然可以这么有趣!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2-06-03 18:16
                      收起回复
                        那只活体女神是巴特勒亚种吧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23-02-09 18:44
                        回复
                          很棒


                          IP属地:比利时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3-02-13 09: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