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步吧 关注:15,681贴子:58,688

来哥学马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开一贴


IP属地:上海1楼2022-06-04 12:14回复
    视频号里面发了一些视频,主要谈马步,想要再挑战学一次马步。 大家共勉吧
    四平马绝对是宝贝。年轻人一定要学起来。
    视频更新在快手上,贴吧视频号不全。想看更新的可以去看
    马步站起来!!!


    IP属地:上海2楼2022-06-04 12:17
    收起回复
      以身之上下伸缩为次(如是则腰肾坚强,起落灵捷,将来练习拳法,无腰酸腿战之病),以足掌前后踏地,能站立于危狭之处而推挽不坠为效果。究其练成功时,虽足二寸在悬崖,而坚立不能动摇也(足掌前后踏地须练习
      久,始能平推挽。即常人之足掌,则前后不相应,故一倾跌也)。以上乃练足之法。盖寻常未经练习之人,气多
      上浮,故上重而下轻,足胫又虛踏而鲜实力,一经他说,中有玄妙,不可思议,若泛观之,几如赘语重叠,无关宏
      旨,详加诠释,精微乃见,今释之如下
      (-)运使。既云练气,则宜勤于运使。运使之法,以马步为先(又名站桩)。人推挽,则如无根之木,应手即去。此气不练所致也。故运使之入手法门,即以马步为第一著。俗语云“未习打,先练桩(又名站桩)。”亦即此意。苟能于马步熟练纯习,则气贯丹田强若不倒之翁,而后一切柔术单行手法,及宗门拳技,均可以日月渐进矣。初练马步时,如散懒之人,忽骑乘终日,腿足腰肾,极形酸痛,反觉未练以前,其力比练时减退,此名为换力。凡从前之浮力虚气,必须今行改换但到此不可畏难,以勇猛以进。如初夜站两小时者,次夜加增数分,总以渐进无间为最要。又站时若觉腿酸难忍,可以稍事休息,其功效总以两腿久站不痛,觉气往丹田,足胫坚强为有得耳。足既坚强矣,则练手尚焉(手法详后)。练手之法,以运使腋力,令其气由肩窝腋下运至指颠。如是而后,全身之力得以贯注于手,用力久则手足两心相应,筋骨之血气,遂活泼凝聚,一任练者之施用而无碍也。
      呼吸。肺为气之府,气乃力之君,故言力者不能离气。此古今一定之理。大凡肺强之人,其力必强;肺弱之人,其力必弱。何则?其呼吸之力微也。北派柔术,数十年前,乃有专练习呼吸,以增益其气力者,成功之伟,颇可惊异。其初本为寡力之夫,因十年呼吸练习之功,有增其两手之力,能举七百斤以上者。南派则练运使之法多,练呼吸之法少。盖以呼吸之功,虽能扩加血气,时或不慎,反以伤身。后以慧猛师挈锡南来,传授呼吸
      之妙诀,于是南派始有练习之者。未几斯术大行,遂于运使之时,兼习呼吸,而南派柔术,因以一变。兹将慧师之口传秘诀,记之如下。
      呼吸有四忌。
      (一)忌初进时太猛初时以呼吸四十九度为定,后乃缓缓增加,但不可一次呼吸至百度以外。
      (二)忌尘烟污杂之地。宜于清晨或旷寂幽静之所行之。晚间练习,宜在庭户外,不可紧闭一室中。
      (三)忌呼吸时以口出气。初呼时不妨稍以口吐出肺胃之恶气,以三度为止。向后之呼吸,须使气从鼻孔出入, 方免浊气侵袭肺部之害。又呼吸时,宜用力一气到底,而后肺之涨缩,得以尽吐旧纳新之用而气之以生。
      (四)忌呼吸时忽乱思想。大凡人身之气血,行于虚而滞于实.
      (一)地盆。南派曰地盆,又曰地盘;北派曰马步;河南派及蜀黔楚等处又曰站桩,名异而实同也。
      地盆之法,为初入门时所必要,借此练气下行,不独增长足力,且可免血气上浮,致身干上重下轻,稍一动作,即觉喘呼足颤,有不打自跌之患。故地盆宜于初时痛下站立之功。
      (甲)八字地盆。足如八字形,两腿蹬下,与骑乘无异。
      (乙)一字地盆。此式如一字形,只须照八字式,将脚跟向前稍移,使两足平排如一字可也,但此较八字式稍难。学者须将八字式,练过旬日,再进此也。
      (丙)字地盆。又名川字地盆。其法不过校八字式,将两足尖朝内收进,即成此式。但此式须将膝向前作跪式,令后脚跟起而足尖落地,此练习足尖之意也。
      地盆有四忌
      (1)忌两腿蹬下,不能平正。不平则不能得力。
      (2)忌站立时腰背弯曲。腰屈则气不能下。
      (3)忌一站即起。使两腿全不受痛楚,则进功必缓而无成。
      (4)忌肩耸头斜及眼光乱视。凡练习时,肩窝欲平,头颈欲正直,眼光欲平正练习时两手高插肋间,听气下行,迨至腿力实到酸楚难忍,无妨略事休息,总以站立时刻,逐渐加增,以至两腿无痛苦而有力为功效也。
      学者既于地盆(即马步)手法掌法解裁手法等知其用力之道,练习之方则于此术已获十之五六,似不可不进而求诸身法。盖身法为斯道之中权关键,须于手足之动作,灵通气,进退有方,趋避得机,起落(即长马短马之谓)
      如式,变化迟速,不失其矫捷敏快之法,如是而后法术完备
      (乙)地盆与桩步之别
      吾弟晴皋问余曰:“少林谓之地盆,他家则名之曰桩步,其用如何,有无同异?请稍为言明,使学者有所矜式,而得用力之方。”余曰:“此事最易辨别,惜人不加察耳。地盆者,短马也;桩步者,半马也。地盆为练习时之用,桩步为临敌时之用,故地盆有一字八字‖字之别,桩步则有子午丁字心字(又名长三式)之分。子午之式如长三形,而后足稍平(与丁之后足同);丁字式则用之者少,以其略有不便也。以吾所见,子午桩法不惟南北无异,即陕洛川楚等处,亦不能外也。顾以足之立地形势,只有此数,不能特创新奇耳。
      自从新学习后,师命予先立桩步,挺腰坐马,听气下行,沉心寂虑,两目直视,不许放松,又不许着力、每日朝夕两次,五鼓起身,即站习马步,每次必站立百字(即站时默数一百之度数),倦则少憩,再站度数则由百以增至百五十或二百。唯初时颇不易,立即觉两腿酸麻,脚胫无力,不料从师法未及旬日,足既肿胀麻木,几于疲软不克动弹,而从前之刚强气力,减退几尽,而腰更无力。予于此虽不敢言苦,然觉茫然莫解其故,叩之于师。师为我讲解,谓初学之始,必须换力:习之旬月,俟旧力悉去,新力渐生,此种力量,始能经久不变,始能日起有功,如是而后可谓之为实力、沉力。如尔从前之力,非不大而强也,然终是无用之力。试观乡力田之夫,亦常有两臂能举数百斤者,迫至年齿渐长,而力亦渐退。此其故由于未经练习,所有筋力俱浮而不沉,虚而寡实,一与技术家相将,则其气力不知消归何处,可见气力在于练与不练之分,而练习道又在乎得法与不得法,不可忽略轻视也。予自师授后,朝夕勤苦演习,未当少辍。初时则力退而筋疲,及经过旬月后,自觉新力生焉。师之术以呼吸为主,以渐进为功,以神功为究竟。入手之初先气功,次练足,次练腰,次练手,次练肘拐,次练目,又次练耳,又次则手足耳目交练,而以腾身纵跃为成功之极。则至使用器物,各以其性之所近,如棍如剑如长矛如流弹如袖箭如飞刀,认定一物,日夕从事,必须至精极熟,以至于神而后已。故师之授技,须先考察其人之性情志气品
      格,经三周月之久,始定其收留与否。盖以师择人最严,虽其人之性情良,志气坚,品格高洁,苟无恒久耐苦之心,专一不纷之概,师必不收授矣。师尝曰:凡习技术,如无必成之志,不如不练习之为愈也。但心成功之道也:专一者修养之也。苟一作而,或浅尝而粮正;见刀剑,博习而庞杂,虽神秘之术,亦终无益而已矣。
      入手练习之法。先站立马步,习气功,每日于凌晨黎明时,于空旷清幽之地,向东方日出处,先尽力将胸中浊秽气吐出,再用力吸纳新空气。初则吸纳以七度十四度,渐次增加至四十九度或八十一度为限。吸后即徜徉游憩一二刻,则习坐马桩。顾坐马桩者,即乘马式也。习时初则默数字数,由一以至四九如腿酸足疲时,渐停息片刻,再如前站习,久则腿力渐强,酸楚少减。至精熟则站立一二时,亦不觉其苦也。唯站立必须直腰挺胸,睁目平视,以左右手叉腰肋间,听气下行,使直贯丹田气海耳。站立既久,自觉气能下贯而不上浮,则进习手运法。习时于站立马步中,将叉腰之手,左右上伸,平肩一字伸,双手前伸下伸,开弓左右伸,如是由七度以至四九度,与前无异。倘有疲倦,立即停止。此为习技击术之无上妙诀,不可不紧记。盖以筋力之增长,总宜由渐进而不可由猛进。猛进不独于身有损,且难于神化。渐进则次第呈功,盈科以达,筋舒血畅,既无意外之损害迨至精热,其力有不可思议之神通。此非过来人不能知也。唯最宜注意者,即恒久不,专一不杂,此为万事成功之根源,而技击术尤为必要也手与足既觉气充力壮,然后再进习身法、掌法、眼法、趋避法、进退法纵跃法、腿法、借力法、变化法、打击要道法。此等法前章已言之。


      IP属地:上海3楼2022-06-04 12:41
      收起回复
        上面是非常模式老哥推荐的书中关于马步的部分,大家不想买书的可以看看


        IP属地:上海4楼2022-06-04 12:41
        回复
          明天开始,从一分35秒开始


          IP属地:上海5楼2022-06-28 22:18
          回复
            今天开练第二天。1分40秒第一次,1.25. 1.10.1.1.1.1 累计7分25秒。


            IP属地:上海6楼2022-06-30 23:08
            收起回复
              昨天1.50 1.35,1.20.1.05 1.05 ,1.05.1.05 总计站7次,累计9分05秒


              IP属地:上海7楼2022-07-03 12:43
              收起回复
                刚锻炼了35分钟,包括热身,休息,马步时间,总的35分钟。
                第一次站2分钟,第二次站1分45.第三次,1分30,第四次,1分15,第五次,1分15.第六次,1分15
                累计时间9分钟。


                IP属地:上海8楼2022-07-04 16:43
                收起回复
                  这两天站完比较累。腿一整天都是酸的。主要是后侧大腿。今天呼吸的时候有点冲击耳膜。
                  第一站 2分10秒。第二站 1分55秒。第三站,1分40秒,第四五六,1分25秒
                  总共累计10分钟时间,锻炼总时间35分钟。
                  第二站难度大一点。


                  IP属地:上海9楼2022-07-06 18:58
                  收起回复
                    我中华武学,为天下冠。焉是国外之拳术能望其项背?!惜当今拜金潮席卷神州,人人心中念念不忘的是今天赚到多少钱,祖先留下各项瑰宝、各类绝技,从未想到继承、发扬、光大。但有一点本领,便用来哗众取宠,赚流量、赚粉丝,不思进取。与“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的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相比,汗颜否,羞愧否?有为青年,当学楼主,奋奋起,树大毅力,为中华武学正名而不懈努力!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2-07-07 15:40
                    收起回复
                      今天站了6次,第一次,2分20秒,第二次,2分5秒,第三次,1分50秒,后面三次都是一分35秒
                      累计11分钟。锻炼了35分钟。
                      今天就是胯部连接大腿的筋有点酸痛。 姿势后面站不标准,身子前倾比较厉害。
                      膝盖没有问题。


                      IP属地:上海11楼2022-07-08 17:32
                      回复
                        今天站了6次,超时间了,练了40分钟。
                        第一次站2分30秒。第二次站,2,15秒。第三次站2分钟。第四,五,六。各站1分45秒
                        总共累计12分钟
                        到数一分钟的时候姿势开始不标准了。倒数45秒开始臀部紧张了。倒数30秒,身子下沉了。
                        今天站起来头晕有所减少。明天开始准备减少到5次。累计时间还是超过10分钟的。估计锻炼时间35分钟左右。


                        IP属地:上海12楼2022-07-10 16:57
                        回复
                          感觉越来越难了,今天练了5次,总共30分钟,
                          第一次,2分35.第二次,2分20.第三次。2.分5.第四次五次。1分50秒
                          累计时间10分40秒。
                          站起来,大腿有点热辣辣的感觉。这个以前冬天练比较容易体会。这次练感觉少一点。
                          三伏天还是热,家里练也是。这两天大腿后侧筋酸痛少了,跨根大筋有点酸痛,
                          后面45秒感觉是用胯根大筋撑住的。 站起来那下先把脚的距离移动近一点,再站起来相对容易些。


                          IP属地:上海13楼2022-07-11 16:52
                          回复
                            今天练了5次
                            第一次2分40秒,第二次,2分25秒,第三次2分10秒,第四五次1分50秒
                            最后两次搞错时间少站了5秒,不过也感觉一样累。
                            累计时间11分钟。
                            感觉虽然进步了5秒,但是实际上没有进步。为何这么说,原来30秒开始下沉,现在倒数45秒开始了。
                            明天再体会体会。
                            这个注意力我也搞不清楚应该怎么放,本来是背书,感觉也很烦躁,背不下去。


                            IP属地:上海14楼2022-07-12 17:33
                            回复
                              练了5次。
                              第一次2分45.。。。第二次,2分30秒。。。第三次。2分15秒,,第四五次。2分
                              累计时间。11分30秒。
                              今天我开始是注意姿势,中间一分钟我用背书来过时间,最后一分钟。数呼吸。15秒一数。
                              今天特意去直了下腰。反正就是撑,如果塌下来后,不去调整姿势,难度还小一点,就剩熬时间了。


                              IP属地:上海15楼2022-07-13 18: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