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方言吧 关注:18贴子:681
  • 0回复贴,共1

总结一下唐山各地区方言的声调调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说唐山方言声调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普通话的声调,普通话的声调有四个,单字调值分别是:
一声/阴平 55,如:“高、天”读起来是高平调
二声/阳平 35,如:“陈、白”读起来是中升调
三声/上声 214,如:“古、纸”读起来是曲折调
四声/去声 51,如:“世、动”读起来是高降调
唐山地区的方言声调大致可分为三区九片,
一、中北部方言区
这一方言区也就是大众心目中的唐山话,如:著名相声演员赵丽蓉、巩汉林、马季的各种小品说的都是这一方言区的口音,本区方言可分为四片。
第一片是市区古冶开平路南路北、迁西县、迁安市滦河以西、滦州市九百户镇以西地区,单字调值特点如下:
一声/阴平是34,如:“高、天”都读成微升调。
二声/阳平是422,如:“陈、白”都读成降平调。
三声/上声是213,如:“古、纸”都读成曲折调,与普通话基本相同。
四声/去声是53,如:“世、动”都读成高降调,与普通话相比下降不太明显。
第二片是丰润区、玉田县、遵化市,这三个地区的方言与天津的蓟县、宝坻基本一致,地理位置又与北京较近,调值相比上一地区要接近普通话,属于第一种和北京话的过渡。单字调值特点如下:
一声/阴平 玉田和遵化一些地区是高平调55,与普通话相同,丰润是微升调34。
二声/阳平 玉田和遵化一些地区是33中平调,但在口语中又读成降平调422,丰润是降平调422。
三声/上声是213,与本区第一片相同。
四声/去声是51,与普通话相同。
第三片是,丰南西部、汉沽农场、芦台农场地区,这一地区的方言相比上述两片最为正宗,可作为中北部方言区的代表。单字调值特点如下:
一声/阴平是34,与本区第一片调值一致。
二声/阳平是422,也与本区第一片调值一致。
三声/上声是312,如:“古、纸”都读成曲折调。
本片与本区上两片最大的不同在于四声/去声分阴阳,也就是“世≠是、冻≠动”。
四声/阴去是53,如:“世、冻”调值是高降调。
五声/阳去是13,如:“是、动”调值是升调,听起来接近普通话的二声/阳平调。
第四片是,遵化东北部、迁西三屯营,单字调值特点如下:
一声/阴平是34调,与本区1/3片方言一致。
二声/阳平是553是平降调,如:“陈、白”都读平降调,相较于普通话的的四声/去声调是平中带降。
三声/上声是213调,与本区1/2片相同。
四声/去声是53调,与本区第一片相同。
二、东南片方言区
这一方言区属于唐山方言中的昌滦乐体系,著名的评剧、皮影、均发源于此,本区方言可分为三片。
第一片是滦州、滦南、丰南区东半部、曹妃甸大部,单字调值特点如下:
一声/阴平和二声/阳平合并,因此本片平声不分阴阳,一声二声同调,调值是高降调42,如:“高、天、陈、白”都读成高降调。
三声/上声是213,如:“古、纸”都读成曲折调。
四声/去声是453,如:“世、抱”调值是曲折调。
说明:本片四声/去声在单字中虽然是一个调值,但在语句和轻声中会有阴阳之分,如世453/界、抱13/着。
第二片是乐亭、曹妃甸九农场,单字调值特点如下:
一声/阴平是42调,与本区第一片一致。
二声/阳平是213调,读曲折调与普通话的三声/上声基本一致,如:“白读如百、牛读如扭”等。
三声/上声是13调,如:“古、纸”与普通话的二声/阳平类似。
四声/去声是453调,与本区第一片相同。
说明:与本区第一片一样,本片四声/去声在单字中虽然是一个调值,但在语句和轻声中会有阴阳之分,如世453/界、抱13/着。
第三片是丰南中部黄各庄、西葛、黑沿子等地区,单字调值特点如下:
与本区第一片一致,一声/阴平和二声/阳平合并,因此本片平声不分阴阳,一声二声同调,调值是中平调33,如:“高、天、陈、白”都读成中平调。
三声/上声是213,如:“古、纸”都读成曲折调,但在口语和轻声中会读成312调,与中北部方言区第三片一致。
四声/去声是高降调53,如:“世、抱”这与中北部方言区基本一致。
说明:与本区上两片一致,本片四声/去声在单字中虽然是一个调值,但在语句和轻声中会有阴阳之分,如世53/界、抱13/着。
三、东北部方言区
这一方言区属于秦皇岛话的范围了,在语感上较为接近东北话,也是唐山地区最接近普通话的方言,本区方言可分为两片。
第一片是迁安滦河以东,单字调值如下:
一声/阴平是44调,如:“高、天”都读成高平调,听感要比普通话低一些。
二声/阳平是35调,如:“陈、白”都读成中升调,与普通话一致。
三声/上声是213调、与普通话基本一致是曲折调,只是上升幅度略低。
四声/去声是53调、如:“世、动”都读成高降调,与普通话相比下降不太明显。
第二片是滦州油榨镇,本片属于过渡方言,与中北部/东南部都有一些过渡特点,本片单字调值如下:
一声/阴平多数点是34调,与中北部方言区一致,少数地区如滦州樊各庄是42调,与东南部方言区一致。
二声/阳平是335调,是平升调,如:“陈、白”听起来很接近普通话的二声/阳平,只是起点较平。
三声/上声是213调,与普通话基本一致是曲折调,只是上升幅度略低。
四声/去声,多数地区是53调、少数地区如:滦州市樊各庄村是453调。
最后附上唐山方言分布图,以上内容希望对研究唐山方言的学者们有参考意义。也希望借此机会指正一下一些论文中对唐山方言调值的错误描写。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6-13 00:5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