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吧 关注:143贴子:3,307
  • 4回复贴,共1

【陈氏中国】新安所坑当为王离军而非章邯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6-17 02:36回复
    新安所坑有没有达二十万不好说,但是巨鹿和新安应该是有重合的。
    《史记·项羽本纪》: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
    《白起王翦列传》:项羽救赵,击秦军,【果虏王离,王离军遂降诸侯。】
    《张耳陈余列传》:项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章邯引兵解,诸侯军乃敢击围钜鹿秦军,遂虏王离。涉间自杀。
    注意,《白起王翦列传》明确提到“王离军降诸侯”,《项羽本纪》所谓“涉间不降楚,自烧杀”也印证了有不少王离军其实是投降了诸侯,而非悉数在战场上被楚军所击杀。《张耳陈余列传》称虏王离是诸侯合力,则坑新安降卒亦极有可能是出于诸侯军的集体意思,而非项羽一人的主张,《项羽本纪》或有意在夸大项羽之过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6-17 02:37
    回复
      《张耳陈余列传》:项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章邯引兵解,诸侯军乃敢击围钜鹿秦军,遂虏王离,涉间自杀。
      巨鹿之战的关键战果“击围巨鹿秦军”、“虏王离”是由诸侯军和楚军共同参与完成的!更妙的是,根据《项羽本纪》后续的记载,楚军+诸侯军有四十万,妥妥的人多欺负人少,可是《项羽本纪》是怎么描写巨鹿之战的?楚军以寡敌众,“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诸侯军全程“作壁上观”,“莫敢纵击”,这个玩笑开的有点太大了
      《张耳陈余列传》:章邯引兵解,诸侯军乃敢击围钜鹿秦军,遂虏王离,涉间自杀。 《白起王翦列传》:项羽救赵,击秦军,果虏王离,王离军遂降诸侯。
      《项羽本纪》: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
      综合《史记》各篇的记载,王离军大部不是被歼灭了,就是投降了诸侯作了俘虏,你自己也说过“章邯军是远离巨鹿的”,现在又主张“章邯收拢了王离溃军”,既缺乏史料支撑,又前后自相否定
      至于你说偷袭,简直浪费口水,毫无营养价值。项羽骚扰章邯运粮军也是偷袭,奔袭彭城刘邦也是偷袭,但赢了就是赢了,章邯杀了项梁就是事实。军事家如果不靠攻其无备,发动突然袭击,根本不能创造史上那么多军事奇迹。
      诸侯不是一路的,有所顾忌很正常。也并不是说项羽没有功劳,而是《项羽本纪》把项羽的功劳吹得过于玩笑了
      当然可以完全推翻楚军所谓以少敌众,诸侯全场“作壁上观”的玩笑
      项羽主要的作用就是骚扰击退当时打算偷懒的章邯运粮部队,给之后诸侯围殴主攻巨鹿的王离秦军创造了便利。项羽能够取胜,得益于章邯对形势的错误判断,只能说章邯太麻痹大意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6-24 16:01
      回复
        🔝🔝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7-01 05:15
        回复
          应该说,项羽先渡河袭击骚扰章邯运粮部队打开局面,然后与诸侯合力剿杀巨鹿秦军,虏获王离,这也是由于章邯麻痹大意,“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当时诸侯军也威于秦兵战胜之状,作壁上观,“莫敢纵兵”。但是在剿杀王离的时候,诸侯军已经参战了,“击围巨鹿秦军,虏王离”是楚军与诸侯联军一起合作的结果,不然凭项羽渡河的少股兵力,“围秦兵”莫不是笑话。既然用“围”字(至则围王离),那么楚军人数一定占优,或者是与联军合力围剿的结果,《张耳陈余列传》也清楚揭示这个事实,《项羽本纪》所谓“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显属夸大失实。
          最后,在坑杀新安降卒方面,历史上一直有争议。我认为,倘此事为真,所坑杀的降俘也很可能是之前的王离军,而非章邯所率部,因为不止一条记载王离军“降诸侯”、并非悉数死于战场。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3-28 08: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