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帝制吧 关注:231贴子:2,419
  • 1回复贴,共1

忆教授秦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教授秦晖
红尘往逝
2021-11-02
文丨张宏杰 源丨理想国读书
秦晖老师是我最喜欢的学者,甚至可以去掉“之一”两字。
我很早以前就读过他的一本书:《问题与主义》。这本书像一把锤子,敲碎了我头脑中的很多“常识”与“定势”。
从这本书开始,我又陆陆续续看了秦晖的其他作品,包括他当时在报纸上发表的一些长文,我头脑中原本的
从80年代“穿越”过来的人
秦晖老师是一个从80年代“穿越”过来的人。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完整地保留着80年代的习惯。
朋友带我到秦老师家拜访,带了一盒茶叶做“伴手礼”,这是今天的社交惯例。没想到秦老师一见面就说:“我从不收任何礼物。”然后转过身来对我说,“我们既然有师生合作关系,你更不要给我带任何礼物,我们之间的关系保持得纯粹一点好。”我当然只好唯唯。
事实上,以前只是读过秦老师的书,并不了解秦老师这个人。到北京后和朋友聊天,才知道秦晖老师和一般大学教授颇有些不同:
他80年代末以来没有申请过任何课题和项目,甚至书出得也很少。 他做了近二十年的资深教授,成就众所周知,但是安于教授中的三级,甚至很长时间里没有资格带博士,他也毫不在意。
这些在很多人看来是值得为之呼天抢地的天大的事,对他来讲,只是些懒得说的鸡毛蒜皮。几十年来他按照自己的思路和兴趣做研究,毫不为其他因素所动。
秦晖老师待人接物有一个特点,没有一句客套话。
纪录片制片人夏骏和我聊起,他与秦老师以前见过,有一次开会遇到,他叙了几句旧,秦晖老师却一句也不接,一开口就谈学术。他总结说,秦老师“只有学术思维,没有人际思维”。
蹭课学生爆满的人气老师
做博士后,甚至读博士,都要帮导师打工干活儿,这似乎已经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常识”。因此很多博士、博士后公然呼导师为“老板”。
但是秦老师一开始就开宗明义:“我不需要你帮我做任何事。我对你只有一条要求,来听听我的课就可以了。毕竟师生一场,这样你可以多一点对我的了解。” 这其实不必他要求,我正求之不得。
读书和听课不同,书写得好,课不见得讲得好,秦老师口才之雄辩却是有名的,听他讲课,是一种享受。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6-21 13:12回复
    需要书的留言,也可以直接去闲鱼搜我号。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6-21 13: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