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吧 关注:4,652贴子:63,501

楚汉问答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此帖 ,只提问 、回答有关史记 、汉书 、资治通鉴等所记录和相关的内容 。
提问 、回答不掺杂个人情绪 , 不带偏见 。 有理说理 , 无理回避 。
有谩骂或人身攻击行为的 , 一列拉黑 。


IP属地:江苏1楼2022-06-26 07:49回复
    京索之战及前后所发生战事分析
    要想获知京索之战 ,以及前后时段另外发生的战事全部真相 ,需弄清楚三个方面 ,一个是重要性 ,二是主次作用 ,三是时间点 。
    1 、重要性 : 京索交锋 , 看似一场规模不大的战役 ,史料涉及到的,史记和汉书同里 , 竟然多达四处,即高祖、项羽本纪,韩信、灌婴(加靳歙)传 。倒不是说四处就多 ,而是这四处的含金量较高 。我们知道 ,司马迁的记述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相互补充 ,尽量不重复 。本纪里记载了,相关人的传就不写,或反之 。譬如,下邑献策,张良传里记录了,本纪就没写 。 除非是件非常重大的事件 ,像彭城之战这样的 。 由此说明京索之战的重要性 , 其实史书上也点明了 —— 楚以故不能過滎陽而西 。
    这次战斗(注意我用了战斗这个词) , 从大小来讲 ,只能算场普通的击退战 。从战斗规模来说 ,本来不值一提,但象征意义太大 。终结了楚军的推进,是个重要节点 。楚军的战略追击 ,并非自然收场 ,如果没有京索战斗或者没打输 ,西楚军还会继续向前一段距离 。可能的结果是,从南面迂回荥阳,使汉军做出进一步的撤退 。如果逼使汉军退回关中 ,整个局势将大大利于西楚 。项羽亦可在拔掉英布的基础上 (前提是英布反) ,能游刃有余地消除彭越这个隐患 ,真正安心西进 ,干掉最大的敌人 —— 汉王刘邦 。
    2 、主次作用 : 我这里说的主次作用 ,即指京索之战汉方;刘、韩 、灌之间的地位与作用 。刘邦作为汉王 ,当时又亲临现场 ,其统帅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灌婴作为骑军首领 ,无论如何也不能与王 、大将军比 。虽然 ,或已在还定三秦后 , 刘邦拿回和掌管了军权 ,亲自指挥了 ,但这并不妨碍韩信的军中地位 。 彭城战后 , 樊哙 、灌婴 、周勃都是还至 、从还 、 还 , 独独韩信是与汉王会 。 这说明 ,一是韩信地位高于诸将 ,二是指韩信并非由彭城败还 。
    上面我讲的是三人的本身地位 , 而京索战时的军事指挥 ,则是另一码事 。 让我们来看看 ,史记是怎么记载的 :
    高祖本纪 【 漢王稍收士卒 ,與諸將及關中卒益出 ,是以兵大振滎陽 ,破楚京、索閒 。】
    高帝纪 【 五月,漢王屯滎陽 ,蕭何發關中老弱未傅者悉詣軍 。韓信亦收兵與漢王會 ,兵復大振 。與楚戰滎陽南京、索間,破之 。】
    项羽本纪 【 楚起於彭城 ,常乘勝逐北 ,與漢戰滎陽南京、索閒 ,漢敗楚 ,楚以故不能過滎陽而西。】
    淮陰侯列傳 【 信復收(汉书用发)兵與漢王會滎陽 ,復擊破楚京、索之閒,以故楚兵卒不能西 。】
    先看史记 ,司马迁用词非常准确 , 高祖本纪用汉王为主(为尊) ,项羽本纪用楚汉做对应(为合) , 而淮阴侯列传 ,则直接点名韩信是这次军事行动的指挥 。
    班固为了证明韩信在京索之战的作用 ,更是把韩信破楚京、索閒的事,记录到高帝纪与韩信自己的传里 。并且 ,高帝纪里 ,韩信发兵與漢王會 ,是与萧何發關中兵詣軍对等来记录的 。这更说明 ,韩信彭城大战时 ,既不在彭城 ,也不在关中 ,应该在荥阳不远的地方 ,做汉军的后备 。张良下邑献策 ,从一个侧面 ,也说明韩信当时非常安全 , 印证了他不在彭城 。
    经过上面的分析 , 我们得知 ,刘 、韩 、灌三人的主次作用 , 刘是挂帅 ,韩是实际指挥 ,灌是听命行动 。
    3 、 时间点 :
    高祖本纪 【是時九江王布與龍且戰 ,不勝 ,與隨何閒行歸漢 。漢王稍收士卒 ,與諸將及關中卒益出 ,是以兵大振滎陽 ,破楚京、索閒 。 】 这段文字 ,是夹在汉二年六月刘邦回关中 ,操作了一系列事 (含水淹废丘)和汉二年八月 ,刘邦返回荥阳之间的 。 司马迁一方面点明了此刻 ,英布正与龙且交兵 ,至于败了投汉 ,是顺带记录的 ,为了不在后面补叙 。 事实也是如此 ,英布投汉 ,应该是在汉三年十二月 ,而这边是汉二年六、八月间 。
    司马迁的这段记述 , 从文笔上看 ,相当漂亮 ,在英布事件上 ,少用了好多笔墨 。 但这个省略 ,带来的弊病是 ,时间点不对了 。 汉二年六月 ,刘邦回关中 ,直到八月才返荥阳 。 而这个时候 ,写漢王破楚京、索閒 ,就有点自相矛盾 。 因为汉二年六 、八月间, 刘邦根本就没在荥阳一线 。这种时间点的错误 ,在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里 , 绝对不是一两处 。而汉书在这个方面 ,就相对的妥当很多 ( 除了还定三秦写成五月不合理外 ) 。
    如按高帝纪 , 京索之战真就发生在汉二年五月吗 ? 我认为不完全是 。高帝纪只是惯性记述而已 ,也就是说 ,五月后面的记录 ,都是五月后发生的 ,并非一定是五月内发生的 。
    刘邦四月进兵占领彭城 , 月内大败后逃回荥阳 。五月里 , 蕭何(陆续)發關中老弱未傅者悉詣軍 , 韩信收兵(发兵)来会 , 魏王豹謁歸視親疾 。 当时 , 还出了一件大事 ,就是王武等人的反叛 。 纵观诸将传 ,除了灌婴、靳歙有破楚軍滎陽東的记录 ,都没有京索之战的记载 。而平定王武 ,曹参、樊哙、灌婴、靳歙几人传里都有 ,且时间顺序上 ,都是先平叛 ,后荥阳东战斗 。史书为啥这样写 ? 性质上讲 ,为突出韩信的重要性 ; 时间上指明 ,平叛早于京索之战 。然平叛为啥诸将都记了 ? 因为平叛的主将是曹参 !凭啥这样肯定 ? 一 、诸将中级别最高 。 二 、事件的脉络最详尽 ,战线也最长 。 樊哙、灌婴、靳歙都在雍丘 、外黄 、菑南一带打了几仗就回荥阳了 ,唯独曹参 ,一路破敌 ,打到昆陽 ,追至葉 。 估计此时西楚追兵到了, 樊哙 、灌婴 、靳歙等将要参与阻击 。 从时间上算 ,京索之战 ,当在五月末到六月中 。 项羽本纪说 , 楚起於彭城, 乘勝逐北 。 这里的乘胜 ,并非指彭城战后马上就 ,而是说 ,楚兵的逐 , 是由于彭城战胜了。 从实际情况上论 ,彭城之战 ,项羽带的基本是骑军 ,借大胜之势追到荥阳不现实 。 等在齐国的步军回调 ,需要时间 。所以说 ,五月末到六月中 , 楚兵追来 ,比较合理 。
    那灌婴的郎中骑是怎么一回事 ? 我的理解是 : 只为告知 , 刘邦手下有了一支真正能与楚骑匹敌的骑军 。 项羽本纪里 , 写到楚常乘勝逐北 ,说明楚兵追到京索一带 ,起码不是一次 。这其中 ,步骑兵的混编的 。汉军虽然整体上击败了楚军 ,但在骑军方面 ,可能没占到什么便宜 。所以组建一支能打的汉骑军议题 ,自然就摆上桌面了 。 而真正能形成战斗力 ,肯定得花费时间 。灌婴列传中说 , 楚騎來眾 , 并不是说荥阳东的那次 ,而是指京索之战时 。也就是说 ,在京索交战时 ,楚追兵中的骑军很多 ,给汉军造成了麻烦 ,于是刘邦拿定注意 ,要成立一支正规的骑军 。而真正派上用场的荥阳东战斗 , 应该早已挽救不了楚军失败的局面 。从时间段上论 ,也该是在刘邦带着樊哙回关中后才发生的事 。


    IP属地:江苏2楼2022-06-26 09:37
    回复
      韩信用兵最被人忽视的一点 (一)
      说到韩信 ,自古及今 ,第一肯定会提他的用兵 。汉高祖刘邦说韩信能“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 ……”韩信则夸自己可以带无限多的兵 (多多益善) 。明代学者茅坤更是在《史记钞》中说道“予览观古兵家流,当以韩信为最,破魏以木罂,破赵以立汉赤帜,破齐以囊沙,彼皆从天而下,而未尝与敌人血战者。予故曰:古今来,太史公,文仙也;李白,诗仙也;屈原,辞赋仙也;刘阮,酒仙也;而韩信,兵仙也,然哉!”直接把韩信指挥才能 , 摆到“仙”的高度 。然两千年间 , 无数羡慕他的人 ,总在木罂 、拔旗易帜 、囊沙壅水这些奇妙操作上翻来覆去地讨论 ,却忽视了一个十分关键的点 , 那就是 —— 不露破绽 。从还定三秦开始 ,接下来的伐魏 、攻赵 、击齐 ,和最后的灭楚 ,五次大战役 ,没有一次 ,韩信给予敌方半丝翻盘的机会 。
      本篇 ,我就来讲讲韩信指挥的这五大战役 , 是如何补尽漏洞 ,完胜对面之敌的 。
      第一战 , 还定三秦 :
      汉一年八月 (汉书高帝纪记作五月 。对照四月入汉 ,五月攻陈仓 ,不太可能 。),漢王用韓信之計,從故道还 ,袭雍王章邯 。为什么不直接写韩信领兵 ? 一 、刘邦亲自出马 ,虽没指挥 ,功当归之 。二 、韩信尚未独当一面 , 故定三秦战和京索战之功 ,都不能算在韩信头上 。张敞给汉宣帝上的奏章里,有这么一句话——【 萧相国荐淮阴累岁乃得通”。】 和蒯彻劝韩信自立时所讲:“臣請言大王功略:足下涉西河,虜魏王,禽夏說,引兵下井陘,誅成安君,徇趙,脅燕,定齊,南摧楚人之兵二十萬,東殺龍且,西鄉以報,此所謂功無二於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都有这层意思在 。楚元王刘交玄孙刘向的 《新序》中直白说【 汉王东出,秦民归汉,汉王遂诛三秦,定其地,收诸侯兵讨项王,定帝业,韩信之谋也”】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卷十二《汉纪》四中也说 : 【 世或以韩信首建大策,与高祖起汉中,定三秦,遂分兵以北,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而有之,南灭楚垓下,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 】 要想得到靠谱的答案 ,就
      需找汉书萧何传来看 —— 何進韓信,漢王以為大將軍,說漢王令引兵東定三秦。語在信傳 。 翻成白话就是 : 萧何举荐韩信 ,汉王拜信为大将军 。 (韩信一番“汉中对”)说服了汉王 , 让他引兵东定三秦 。汉中对的内容 , 放在韩信传中 。
      那么 ,韩信是如果指挥汉军 ,拿下三秦之地的呢 ? 这得从高祖本纪 ,以及有关将领的传里去找 。
      《史记·高祖本纪》是这样描写的 :【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而遣诸将略定陇西、北地、上郡。】
      简单扼要 ,给与了大致的内容 ,但缺少详细的信息 。而【曹相国世家】写明了定三秦的整个过程 ,更多信息 ,则放在了周 、樊 、郦 、灌 、靳 等将的传里 。
      我们不谈后面的平陇西 、北地事 ,单说定三秦 ,综合各资料 , 可以知道 : 八月初 ,韩信先令曹参攻下辯 ,樊哙擊西丞白水北 。继令曹参攻下古道(地名) ,袭破陈仓 。随令曹参引樊哙攻雍县 ,樊哙击破雍輕車騎於雍南 。章邯得知消息 ,迎击汉军于陈仓东 , 大败而走 ,退去好畤 。 樊哙从曹参击斄tái城 ,继由曹参领周勃 、樊哙 、纪信攻章平軍於好畤南 ,破之 ,兵围好畤 。曹参 、樊哙随攻三秦軍壤rǎng東及高櫟lì ,破之 。复围攻并克好畤 ,章邯逃到废丘,章平逃往漆 。接着曹、周 、樊三人击趙賁、內史保軍咸阳外 ,破之 。攻拔咸阳 ,更名新城 。曹參將兵守景陵二十天 ,周勃北攻漆 ,擊章平、姚卬軍 。 灌婴下櫟陽,降塞王司马欣 。丁复 、朱軫则击降翟王董翳于高奴 。
      从字面上看 ,此战役平淡无奇 ,也就偷袭陈仓(城)还可吹吹 。流传给后世的 ,确实只有明修栈道 ,暗度陈仓八字 。你到知乎上 ,百度吧里 ,也根本找不到一篇有趣的分析妙文 。难道 ,定三秦之战 ,真就不如伐魏那么阴 ,攻赵那么奇 ,击龙且那么诡 ,灭项羽那么魔,显得索然无味 ? 以至于某些大佬和所谓的专家 ,只能以大开脑洞 ,来博取一批又一批求知者的眼球 。譬如 ,推断曹参攻下辯 ,樊哙擊西丞白水北 ,是佯装走祁山道 ,欲吸引章邯的注意 。 更拉出什么汉军是因为有天池大泽那条水路 ,才成功占领陈仓城的 。这种主观意识超常理的论断 ,在众多嗷嗷待哺 ,想尽快吸收营养 ,且不懂得消化(判断)的读书人面前 ,是极具杀伤力的 。大佬 、专家们流量飞增的同时 ,虚假的答案 ,弥漫到网络的各个论坛 、板块里 。而真实 ,反被无知给淹没了 。
      然对错 ,不在你有多少人认可 ,而在于你的论断是否合理 ,是否站得住脚 。往往真相 , 就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曹参攻下辯 ,樊哙擊西丞白水北 ,是不是佯装走祁山道 ,欲吸引章邯的注意 ? 不是 ! 因为此行动 ,发生在汉军拿下陈仓(城)前 ,章邯如果知道了 ,根本不会上当 ,袭取陈仓的计划 ,还将泡汤 ,还三秦就成空想 。脑洞出这条计策的 ,绝非寻常 。 曹参 、樊哙的行动 ,其实很简单 , 就是扫清汉中周边的不安成分 ,也算是韩信用兵细心周到的第一点 。 第二点在袭取陈仓之前 ,令曹参掩击故道 。这个故道 ,不是行进的故道 ,而是一个叫故道城地方 , 大约在陈仓南边 ,行进的故道东侧 ,离陈仓不远 。那里应该驻有一定规模的雍军 ,它的存在 ,将威胁到汉军的后路 。第三点 ,则在袭取陈仓之后 ,此时章邯还在赶来的路上 ,韩信随令曹参引樊哙攻下雍县 ,拔除了身侧最大的一颗钉子 。如果说 ,攻下辩 、白水 , 稳固了后方 ,那么 ,拔故道城 ,下雍县 ,自然是为迎接大战 ,打下的坚实的基础 。所谓根底扎实 , 士气就足 。面对准备充足的汉军 , 强如章邯 ,也只有大败而走的份了 。章邯毕竟是一代名将 , 从担负起拯救秦帝国的使命以来 ,一个个强力人 ,张楚国的周文 、田臧 、李归 、蔡赐 、张贺 、宋留 ,齐王田儋 ,魏相周市 ,楚头号人物武信君项梁 ,先后在他面前倒下 。章邯的夺命法宝 ,便是他的闪击战法 。在巨鹿战遇到项羽之前 ,可以说屡试不爽 。当章邯退到好畴时 ,又故伎重演 ,密令别处的三秦人马 ,向武功一带进发 。目的不言而喻 ,就是想截断汉军的后路 ,包对手的饺子 。 作为名将 , 韩信迅疾反应 ,命曹参带了樊哙 , 赶紧回防 ,在壤rǎng東及高櫟 (武功东南十一里处),击败走三秦人马 ,及时破解了章邯的阴谋 。
      还定三秦 ,按照重要性 ,有三个点 。一是袭取陈仓城 ,二是陈仓东的汉雍大战 ,三是定三秦各次争夺 。第一条是基础 , 偷袭陈仓城不成功 ,其他的都不能继续 。 汉雍大战 ,则是章邯把刘邦赶回汉中的一次尝试 ,结果 ,他失败了 。客观分析 ,还定三秦的整个过程 ,在其后的一个月中 ,章邯还是能利用他的擅长 ,扭转败局的 。然韩信早已摸透章邯的用兵之法 ,处处堵漏 ,丝毫不给你偷鸡的机会 。韩信在定三秦之战中 ,采取的步步为营 ,稳扎稳打战法 ,让章邯只能望东叹息 ,无处施展拳脚 。
      有人说 ,章邯是败在失民心 。其实 ,这种说法很片面 。如果汉军没有韩信的指挥 ,不说你能不能袭取陈仓 ,即便成功了 ,也不足以还定三秦 。以章邯的谋略 ,用兵手段 ,曹参 、周勃之辈想战胜他 ,完全不可能 。还是那句话 ,没有硬实力 ,一切都是虚空 。定三秦看似无奇的打法 , 隐含在内的 ,却是不动如山体现 。
      我在这里补充两点 , 以正视听 。第一 、汉军从故道出 ,不管是利用了水路 , 还是走的陆路 ,都无关大局 ,关键是奇袭拿下了陈仓城 。后代屡屡不成功 , 并非什么大地震断了水路 , 而是各时期 ,都有专心把守 ,再没有偷袭的机会 。从道理上可知 ,韩信暗度陈仓 , 大散关根本没起作用 , 所以 ,史书上也没有半星记录 。第二 、功臣表所记赵衍指小路事 ,只能在陈仓拿下后 , 汉军东进时发生 。如果发生在陈仓城南 , 那么 , 雍军此刻就有两道防线 。这既表明 , 章邯是有防备的 。 照此说 , 袭字就不能用 。 退一步讲 , 你绕过第一道防线 , 陈仓城还是在雍军手里 ,你怎么破 ? 所以 ,这个假设是不成立的 。


      IP属地:江苏3楼2022-06-27 09:25
      回复
        百度吞帖很有趣 ……


        IP属地:江苏6楼2022-07-01 08:18
        回复
          韩信用兵最被人忽视的一点 (二)
          第二战 , 伐魏 :
          彭城惨败之后 ,诸侯皆叛汉附楚 。西魏王魏豹托词归视亲疾,回国后 ,即封锁了各处黄河渡口 ,重返楚军阵营 。西魏辖区 ,为现今的山西省西南部,古称河东 , 其位置在河南左侧背上, 对汉军的主要交通线 , 能构成很大的威胁 。
          刘邦凭借韩信支援 , 拿下京索各战 ,刚在荥阳站住脚跟 ,对于魏豹如此举动 ,只能先忍 ,指派手下第一说客郦食其 ,前去劝返 。看刘邦承诺郦生 ,“緩頰往說魏豹,能下之,吾以萬戶封若。”此事对汉家 ,是何等重要 。然结果是令人失望的 ,豹謝曰:「人生一世閒,如白駒過隙耳。今漢王慢而侮人,罵詈諸侯群臣如罵奴耳,非有上下禮節也,吾不忍復見也。」这只是一个方面 ,深一点说 ,魏豹叛汉 ,是因为許負相薄姬面,云當生天子。天子之位 ,谁不动心 ?
          刘邦拉拢不成 ,只能来硬的 。 汉二年八月 ,漢王以韓信為左丞相 ,带上曹参 、灌婴等将 ,大致三万人马 ,讨伐西魏 。
          魏国则用柏直为大将 ,馮敬为骑将 ,楚国援魏的项陀为步将 ,抵御汉军 。
          按当时的情况 ,汉军想进入河东 , 可以有三条线路供选择 。第一条 ,由平阴津过黄河 ,再由太行陉北上 。
          此道山路盘绕似羊肠 ,关隘林立若星辰 。西魏只需用少量兵 ,便可以堵住通道 ,阻止人马行进 。想借此抢入河东 ,基本属于空想 。
          第二条 ,由风陵渡北上。
          即便你过了风陵渡 ,还得面对崎岖难行的中条山 。意味着你哪怕过了河,再往前走也并不容易 。
          第三条 ,从臨晉东渡 ,直插蒲阪 。蒲阪渡口, 两岸皆是平原,只要过了河,面前就是一马平川 。
          柏直优势人马陈兵蒲阪 , 就堵在汉军由臨晉东渡的对面 。 他知道 ,卡住蒲阪渡口 ,即意味着汉军根本无法取胜 。柏直的算盘打得不错 ,但他错看了对面的主将 ,以为这个胯夫 ,再怎么厉害 ,也飞不过来 。
          果然 ,九月 ,韩信收集来许多船只 ,排列在臨晉黄河一侧 ,旌旗招展 ,锣鼓喧天 ,摆出一副即将渡河的架势。柏直自然不敢轻敌 ,严阵以待 ,随时准备迎接敌人的进攻 。七八天后 ,对面的汉军没见过来 ,等来的 ,却是河东重镇安邑失守的消息 。那自然不是韩信身上插了翅膀 ,拿下安邑的 ,乃是韩信的步军将领曹参 。韩信在不可能从蒲阪过河的情况下 ,以疑兵之计 ,巧用木罂缻器作渡河工具 ,悄悄的让曹参一万军 ,于临晋上游的夏阳 (今陕西韩城南),偷渡过黄河 。安邑的失守 ,使得柏直在蒲阪的阵兵再无价值 ,随后便是汉军大胜 ,魏豹被擒 。韩信的木罂渡河壮举 ,除了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 ,借孟获蛮兵藤甲军 ,玩了一把 ,历代兵家 ,谁能有这想象力 ?
          后代学者 , 对韩信此次声东击西的战法 ,注意力 ,基本集中在木罂渡河上 , 而整个战役的走向及其他问题 , 却很少有人去研究 。其实战役的走向 , 曹相国世家记载得很清楚了 :“東攻魏將軍孫遫軍東張 ,大破之 。因攻安邑,得魏將王襄。擊魏王於曲陽 ,追至武垣 ,生得魏王豹 。取平陽 ,得魏王母妻子,盡定魏地,凡五十二城 。”教人看不清的是 , 一 、曹参攻安邑前 ,为啥要先拿下黄河东侧的东张 ? 二 、曲阳在哪 ? 三 、武垣在哪 ? 让我先把本人的理解写出来 ,大家一看 ,便知答案了 :【曹参、高邑從夏陽以木罌缶渡过黄河 ,攻东张 ,襲安邑 。魏王豹驚,引兵从平阳迎韩信军于曲沃南 。韩信军大胜 ,曹参擒魏豹于垣县 ,遂定河東 。】知道了曲沃南 、垣县在什么地方 , 整个战役过程自然就清晰明了了 。 而我选出的三个问题中的第一个问题 ,曹参攻安邑前 ,为啥要先拿下黄河边上的东张 , 却一直未见有人提出过类似的疑问 。 也许没人注意到 ,也许大家认为 ,这根本就不是问题 。
          不过 ,我要说 ,这是个问题 ,一个可以解释 , 韩信推出花样繁多的战法时 ,永远在使用的一个策略 ,稳固后方 ,不露破绽 。
          从地图上我们知道 ,东张在蒲阪北 ,紧邻黄河 ,与蒲阪 、安邑成三角之势 。如果攻安邑前不拿下东张 , 东张之敌北可断路 ,东可夹击 ,汉军假定不能及时攻破安邑 ,必成瓮中鳖 。因此 ,曹参先拿下东张 ,早就是韩信布置了的 。同样的方式 ,在井陉之战 , 击齐 ,以及垓下之战时 , 都有施展 。


          IP属地:江苏9楼2022-07-10 22:17
          回复
            数字心里明白 , 自己错在哪里 , 故还要点脸 。
            楼上这个 ,基本无脑 , 蠢却浑然 , 丢脸还不知 。


            IP属地:江苏13楼2022-07-15 08:21
            回复
              最近我捉了一只蟋蟀 , 这厮最大的特点 ,就是它的叫声 , “ 蛐蛐蛐蛐蛐 …… ” , 鼓噪得让人心烦 。
              蟋蟀俗名蛐蛐 , 雄性的蟋蟀 ,是一种十分好斗的昆虫 。 它有一身黑亮的铠甲 , 两根长长的触须 。 当我用马唐草在蟋蟀触须上撩拨几下 , 那厮就会鼓起一对薄薄的翅 , 张开两颗焦黄的大牙 , 登起两只强壮的后腿 ,奋力扑向前方 。 引发蟋蟀这种举动的 ,并非它看清了什么 ,而仅仅是我手里的那根马唐草 。
              蟋蟀的叫声 , 虽然让人烦躁 , 但对于喜欢逗蟋蟀的我来说 , 这点烦躁比起欢乐 ,又算得什么呢 ?


              IP属地:江苏17楼2022-07-15 09:15
              回复
                我的许多文字 ,都发在知乎上 。
                https://www.zhihu.com/people/ji-liang-lin


                IP属地:江苏22楼2022-07-15 21:56
                回复
                  我坐在高处观猴戏 。


                  IP属地:江苏28楼2022-07-16 09:00
                  回复
                    宁与同好争高下
                    不与傻瓜论短长


                    IP属地:江苏29楼2022-07-16 15:13
                    回复
                      https://zhuanlan.zhihu.com/p/543532108
                      怎么正确解读《傅靳蒯成列傳 》?


                      IP属地:江苏34楼2022-07-21 08:29
                      回复
                        IP属地:江苏35楼2022-07-21 08:41
                        回复
                          数字问题 ,问国家统计局 。
                          历史问题 ,看记载 。


                          IP属地:江苏39楼2022-07-21 12:00
                          回复
                            高祖本纪所记让刘邦东出话 , 本来就是韩王信说的 。


                            IP属地:江苏43楼2022-07-25 06:03
                            回复
                              自己骗自己 , 是读史最可怕的结果 。
                              何以如此 ? 别出心裁 , 博取眼球耳 。
                              本身想骗别人的 ,到后来 ,连自己也给骗了 。


                              IP属地:江苏46楼2022-07-25 21: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