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吧 关注:513,607贴子:12,280,296

居士必读(快来皈依三宝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归、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问答
根据圣严法师《戒律学纲要》改编
释常省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7-08 13:05回复
    三皈依大意
    一、为什么要学佛?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人生在世,会有各种各样的苦。生、老、病、死、怨憎会苦(冤家路窄)、爱别离苦(相爱的人,常要别离)、求不得苦······这许多苦,是我们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的,即使是集荣华富贵于一身的人。相反,从某种角度来说,越是富贵之人,越是苦。比如说,人总有一死。人死就什么都要抛弃,什么都要离开。越是幸福的人,抛弃和别离的东西越多;越是富有的人,就越是不能抛弃富有的生活,这岂不更苦么?佛经上讲,人死如活龟剥壳,你看这有多苦!所以,民间常说,生怕生,死怕死。大凡自杀未遂的人,绝对不会再去自杀。为什么?因为死实在太苦!那么,如何才能了脱这种痛苦呢?只有学佛!
    学佛的目的,就是成佛;成佛之后,就能了脱生死痛苦。为了了脱生死痛苦,而发愿成佛的心愿,就叫菩提心。
    学佛的第一步,就是归依三宝。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7-08 13:18
    回复
      二、为什么要归依三宝(归依三宝的好处)?
      1、成为佛的弟子
      归依三宝,即是拜三宝为老师和师父,正式成为三宝的弟子(佛教徒)。信佛而不归依三宝,即使自称佛教徒,也不为佛教所承认,终在三宝门外,不能得到学佛的真正好处。
      2、归依是受戒的基础
      归依的人,就可以进一步求受佛戒。受了佛戒就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什么事应该做、怎么做——就懂得如何修行。否则的话,不受归依,就不能受戒,就不懂修行的方法。信佛而不修行,如何能够得到学佛的好处呢?
      3、归依三宝,能够消除罪业
      佛经中讲,世人行善,只能积累善业,但不能破坏先世的恶业。若受了三归依戒,便能破坏以往的恶业,从而减轻业障。
      4、能够积累广大的福德
      人若归依了三宝,将来所得的福德,大得不可穷尽。《优婆色戒经》讲,比如有一个宝藏,全国的人,搬运七年,里面的宝贝都搬运不完。三归所得的功德,比这还要大千千万倍。
      打个比方,今天大家来归依,进来时,个个都背一个黑包,里面装满恶业。归依之后,这个黑包没有了,人人都换上一个大白包,里面装满金银财富,装满福德,这就是归依的好处。
      5、不堕恶道
      佛法认为,有情众生(动物),共有六种: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叫“六道”;其中,后四种受苦较多,叫“恶道”。人死之后,依据其生前所作善恶的不同,投生不同的道。归依三宝,能保住人身,乃至生天。因此,人若要不做畜生、饿鬼,免堕地狱,只有归依三宝。
      6、人与非人(鬼神)均不能扰乱;一切好事,都会成功
      人若真正归依三宝,不但佛菩萨加被,佛陀还说过,四天王还会派遣三十六位善神及其万亿眷属,随身保护他。因而,一切人与非人,一切坏人恶魔,均不能扰乱他;一切好事,都会成功。
      7、能成佛道
      学佛的最大目的,是成佛。归依是学佛的第一步,以后就可以进一步求受五戒乃至菩萨戒。戒为老师,有了老师的指导,终能成就佛道。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7-08 13:41
      回复
        阿弥陀佛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7-08 13:47
        回复
          三、哪些众生能够归依三宝?
          佛教不舍一切众生。六道众生,除地狱之中受苦太多太大,没有时间和想不到归依外,其余的众生,天、人乃至畜生,饿鬼、阿修罗(鬼神)等,都可归依三宝。
          世人只要愿意,都能归依。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7-08 14:19
          回复
            四、受了三归,是不是一定要吃素?
            不一定。
            三归依中,只有归依佛,不能再归依其他天魔外道;归依法,不能再归依其他外道典籍;归依僧,不能再归依其他外道徒众的规定,而没有一定要戒腥(肉)吃素的限制。
            当然,能吃素,也是好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7-08 14:23
            回复
              五、什么是归依?
              “归”,就是“投归”、“归来”、“回家”的意思。回到什么样的家呢?回到三宝的大家庭里来。
              我们世俗的小家庭,是无常的,是不长久、不可靠的。一个地震、一场战争、一个天灾人祸,往往会家破人亡,小家庭就会破裂和失去。只有三宝的大家庭。才是永远的,最坚固的,因为三宝是永存的。
              回到三宝的大家庭,三宝就是我们的师父,佛菩萨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要全心全意的依靠三宝;“依靠”就是“依”的意思。
              我们在世俗的小家庭里,子女依靠父母,这也叫归依,但是这种依靠是不长久的。因为父母会年老,会死去。父母年老死去了,我们就没有了依靠。所以,我们只有依靠三宝,依靠佛菩萨,这样,生生世世,才有保障。
              总之,归依就是回到三宝家里,回到佛菩萨的身边,依靠三宝的意思。
              当然,我们既然想要依靠三宝,拜三宝为师父,跟三宝学习,就必须相信和依赖三宝,尊敬和敬重三宝,虚心接受三宝的教导。所以,归依又有信赖、敬重的意思。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7-08 14:34
              回复
                六、什么是三宝
                三宝指的是佛、法、僧。世间最宝贵的,是金银珠宝,三宝比世间任何珠宝还要尊贵,因而称之为三宝。
                佛住世时,释迦牟尼佛就是佛宝;佛的言谈说教,就是法宝;佛的弟子,如阿难、迦叶(读〈shé〉),尊者乃至弥勒等菩萨,都属于僧宝——这叫做“化相三宝”。
                佛灭度后,一切佛像,如释迦牟尼佛、消灾延寿药师佛、阿弥陀佛、弥勒尊佛等,无论是泥塑木雕的,还是金银铜石的,乃至纸布绘画的,都是佛宝。一切佛经,以及所有弘扬佛法的论著书籍,都是法宝。一切菩萨、罗汉之像,以及所有剃发染衣的出家人,都是僧宝。——这叫做“住持三宝”;佛法的住持、流布,全在于他们。
                另外,我们自性之中,也有三宝,这叫“理性三宝”。理性三宝,可以通过我们的修行,而求证得到。实际上,我们修行的最终目的,可能说,就是为了理性三宝的求证;我们真正归依的,应当是理性三宝。但是,理性三宝的求证,毕竟是漫长不易的。在未证得理性三宝前,我们还必须依靠化相三宝和住持三宝。而化相三宝, 已不能见到。所以,就今天而言,归依的重点,当是住持三宝。理性三宝的求证,必须凭藉住持三宝。否则的话,一个人,在未证得理性三宝前,抛弃住持三宝,奢谈归依理性三宝,那只是一句彻底的空话。因为你连理性三宝还未找到和看见,谈何依靠呢?这种人,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归依。
                所以,今天谈归依,重点指的就是住持三宝。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07-08 14:55
                回复
                  南无阿弥陀佛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7-09 09:16
                  回复
                    南无阿弥陀佛


                    IP属地:上海10楼2022-07-09 11:09
                    回复
                      八、常有居士讲,我归依某某法师,某某法师是师父,我是某某法师的徒弟,这种说法对吗?
                      僧是一个和合的整体组织,是一个个出家人组成的、包括所有出家人的团体,不仅仅单指哪一个出家人。归依僧,指的是归依所有僧人,归依由所有的出家人和合而成的僧伽组织,而不仅是哪一位僧人。归依本师,只是僧中一分子,只是代表广大的僧伽组织,代表三宝,传授归依,接受并证明你的归依,而不是以他个人的身份,收你做徒弟。所以,严格地讲,上述说法,都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说法应是:我归依了三宝,包括归依本师在内的所有的出家人,都是我的师父;我是三宝,包括归依本师在内的所有的出家人的弟子。进一步讲,在家人与出家众称兄道弟,也是不合佛制的。如果你称某出家师为师兄师弟。那么,某出家师的出家弟子,你又如何称呼呢?总不能让出家众做在家众的师侄师孙罢,这就不是归依了。也不能说,你所归依的僧宝,是指归依本师以上的出家人,而排斥其他僧人。那种妄生分别,将本是和合一体的僧宝乃至三宝割裂,划出彼此不同的做法,是有罪过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2-07-09 12:10
                      回复
                        九、现实生活中,僧有凡有圣,而且凡多圣少;凡夫僧中,又有修持高下的不同,这个问题,应当如何看待?
                        佛像有大有小,制作的材料,有优有劣,但其都代表了万德圆满的佛。因而我们见到他们,都要像面见真佛一样,平等恭敬,不能有丝毫分别。僧人也是这样,他们是僧伽组织的代表,体现了僧宝乃至三宝和佛法的存在,是僧宝乃至三宝的代表,虽有修持高下的不同,但其体现作用是一样的。因而,我们应当平等对待,将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当做僧宝乃至三宝一样,恭敬供养。若人以某某僧人的修持高下,而产生分别的话,就像以材料分别佛像一样,是有罪过的。
                        佛经告诉我们,佛菩萨化世度生,往往依据被度众生的不同,而化现不同的形相;为了接近众生,与众生打成一片,从而更好的度众生,常常化现成与被度众生相同的形相。所以,当我们即使遇到有的僧人,修持低下不高时,应当这样去想:五浊恶世中,有许多圣者,为了普利救度一切恶行众生,示现与恶行众生一样的形相,不是我辈肉眼凡夫所能识别的。眼前的出家人,就是这样的圣者。因为我罪业深重,所以他化现成这个样子。我应惭愧忏悔,努力修行。他是用种种善巧方便,来救度我,促进帮助我修行的,我应当感激他!
                        这是《六支论》教导的方法。实际上,它适用于一切冤业障碍。仔细想一想,为什么有的人能见到佛,而有的却见不到,这能怨佛吗?不能,这只能说明见不到的人修持不够,与佛无缘。同样的道理,修行有障碍,乃至见魔见怪,只能说明自己业障深重,与魔有缘,岂能怨天尤人,怨佛怨魔呢?这只能使冤业越结越重,自己的修持越来越低。所以,当我们见到他人的不是时,应当赶快从自身忏悔,努力修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2-07-09 12:32
                        回复
                          十、在家人为何不可论说出家众过错?
                          佛弟子,一切言行,都以戒律为准绳。佛制规定,出家人可以研究在家众戒律,而在家人,不可听闻出家众戒律,更不用说学习研究,否则即犯盗戒(法)罪。在家人,连出家众的言行准则都不知道,凭什么去衡量、判别出家人的是与非呢?出家人有过,自有其僧团组织,依据其清规戒律处置。正如党员违法党纪,自有其党的组织处理,企可越俎代疱,由妇联或工商联处置?一个白衣,若自诩通达出家众戒律,如是事实,即犯盗戒罪;若非是实,即犯妄语罪。若所说出家人过错是实,犯说四众过戒;若道听途说,主观臆造乃至无中生有,恶意攻击,所说不实,犯妄语罪和毁谤三宝罪。一个人自己犯戒,凭什么去检举和阻止他人犯戒呢?这些戒,都是极重之戒;若有毁犯,得波罗夷罪,如人断头,无药可救,将来必下地狱。若犯一条,堕地狱时间,相当于人间的九十二亿年。因此,在家人千万注意,否则真正后悔莫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2-07-09 13:13
                          回复
                            十一、什么是外道?
                            外道是指佛法以外的其他宗教和信仰。归依了三宝的人,就不可再加入其他宗教和组织,信奉和学习其他宗教和学说,追随其他宗教和组织的徒众。也不能相信迷信,持诵、宣扬伪造佛经。应当亲近、依靠,追随佛法僧三宝。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2-07-09 13:17
                            回复
                              十二、应向什么人求受三归依戒?
                              戒体是上承佛陀,师师相授,一线相承的。受戒就是通过传戒师,将佛的法身,纳入自己的心性之中。因而,不可向无戒,或者虽然受过戒、但已舍戒破戒的人求戒。同时,我也不可自传自受。因为在这两种情况下,所谓的“传戒”人,本身都没有戒体可传。当今中国,欲得三归依戒,当向持戒清静的出家比丘僧求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2-07-09 13: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