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吧 关注:333贴子:1,883
  • 1回复贴,共1

【ZT】湛若水赴安南经广西时作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梁德林
湛若水奉使离京时,好友李东阳及翰林院同僚纷纷作诗送行,多达39首。大儒王阳明也写了散文《别湛甘泉序》及诗歌《别湛甘泉二首》相赠,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别湛甘泉二首》其二曰:“我心忧以伤,君去阻且长。一别岂得已,母老思所将。奉命危难际,流俗反猜量。黄鹄万里逝,岂伊为稻梁。栋火及毛羽,燕雀犹栖堂。跳梁多不测,君行戒前途。达命谅何滞,将母能忘虞。”可见湛若水此行不仅路途艰难,还受到“流俗”的无端“猜量”,王阳明深为挚友感到忧伤。
湛若水离京后,先护送自己的母亲回故乡增城安置,再由增城溯西江而上,经广西赴安南,此时离开京城已有十个月之久。
正德七年十二月十六日,湛若水途经藤县,仿《诗经》体例,写下四言诗《藤江雨中》:
腊月既望,我徂自藤。
云木翳翳,零雨其冥。
有山如戟,有石如城。
云餐雨立,仆夫于征。
联我兰舟,与子同行。
念彼室处,感兹靡宁。
短短48个字,纳入了时间、地点、天气、景物、感受等内容,精炼而生动。副使潘希曾的文集《竹涧集》中有一首五言诗《夜泊藤县次韵酬湛内翰》,由此可知湛知水在藤县还写过一首五言诗,可惜的是未能保存下来。到平南后,湛若水作了另一首四言诗《平南遣兴》:
渔渊水深,采芝云迷。
寄怀云水,抗志高栖。
严霜陨木,归鸿背飞。
天寒日短,途长行迟。
岁云暮矣,我心则悲。
神游八极,身囿两仪。
宇宙为旅,万物为徒。
作者虽有高栖云水之间隐居避世的志趣,此时却不得不奉命出使,冒着严寒奔走于旅途,眼望归雁北飞,自己却在南行,不由得感叹个体生命短暂、渺小,悲从中来。《爱日》二首亦为四言诗,感叹自广州至横州旅途的艰辛,序曰:“爱日,叹时命也。自广徂横,且霾且雨,仆夫告劳。”诗云:
瞻彼爱日,实慰我心。
自我室处,天光下临。
我行千里,弥月霾阴。
仆夫痡矣,修途阻深。
我行不辰,昊天何心!
爱日熙熙,实系我思。
于盘之子,尔暄尔曦。
自我弥旬,风雨凄凄。
我心忧矣,阻于涂泥。
实命不偶,昊天何私!
二诗应作于雨过天晴之时。前诗称“弥月霾阴”,后诗说“弥旬”“风雨”,可见旅途中气候之恶劣。作者既为自己“阻于涂泥”而“心忧”,也同情随行仆夫的辛劳。湛若水在旅途中还写了一首小诗《敬止》告诫自己要敬畏天地,行止端庄恭敬:
风云自天,龙蛇起陆。
君子敬止,渊渊穆穆。
位于祖国南疆的广西气候温暖,春天到来得早,湛若水即将到达贵县(今贵港)时,写下五言诗《春情》:
青青江蓠草,茫茫隔周道。
有女携倾筐,采采忽日暮。
日暮把不盈,持此感春情。
自君之戍矣,江草八九荣。
草荣他人赏,孤居益惆怅。
王孙归不归?春草飞蛾长。
与前四首四言诗不同的是,这首五言诗明显具有汉乐府诗和《古诗十九首》的风格特点。表面上写采江蓠的女子对远戍丈夫的思念,实际上表达的是作者对还乡归隐的期待。
正德七年十二月二十日是立春,二十七日,湛若水作《立春后七日过三十里滩乍闻莺声》:
客行卅里滩,欸欸闻绵蛮。
声嫩语犹涩,趐新飞且还。
感我故园念,春来人未旋。
北雁今已归,南枝久当残。
归去来山中,春草游王孙。
三十里滩位于横州境内。作者听到早莺的叫声,想到北来的大雁在春天到来时已开始飞回故乡,再一次触动了归隐山中的念头。湛若水经过横州时,缅怀宋代被编管于此的著名文学家秦观,还写下了《过横州吊秦少游二绝句》:
南洲咫尺水盈盈,水绕南洲洲绕城。
试问海棠香不断,城南桥下吊先生。
辞章汉魏风同远,文翰苏黄许共能。
对客挥毫还意气,海棠花下卧烟藤。
诗中回顾秦观当年在海棠桥畔意气风发对客挥毫创作的情景,赞赏其文学才华得到苏轼、黄庭坚等文坛大师的称许,其在横州的事迹也流芳后世,表达了对先贤的景仰。第二首后两句分别点化了黄庭坚“对客挥毫秦少游”(《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其八)和秦观“醉卧古藤荫下,了不知南北”(《好事近》)的句子。在横州,湛若水还写了《吊伏波将军辞》,缅怀汉代平定南疆的伏波将军马援,辞曰:
承哲皇之嘉命兮,恭秉节于南荒。溯浔横之修阻兮,敬奠先生。昔炎祚之中熄兮,纷名号于嚣融。识帝王之有真兮,初岸帻于相逢。建大勋于汉鼎兮,扬炎焰而重征,光南交以甸荒服兮,侯臣服于天王。彼圣哲之谟训兮,罔宠利于成功。监四序之代谢兮,恒伏辱于显荣。矧鱼目之混珍兮,玉亦污夫苍蝇。夫何薏苡之贱微兮,俾胶漆之弗终。慨伊义之自古兮,奚悄悄而内忡。繄客星之辉煌兮,渺江湖之高踪。矫鸿飞之冥冥兮,弋虽巧奚施工。岂经济之或歉兮,谅主器之不同。予有事于兹土兮,仰先哲之遗风。匪神武之威远兮,遏四海以攸同。撷江蓠与芳芷兮,跽虔荐以予衷。
文中颂扬了马援二度出征平定岭南的功绩,对其被小人诬谄表示同情与愤慨,表示自己出使要“仰先哲之遗风”、“遏四海以攸同”。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2-08-25 15:44回复
    正德八年到来之际,湛若水在旅途中写下了《新岁》诗:
    俗情爱新岁,寒暑运之常。
    常运委我去,感兹翻慨慷。
    慨慷亦奚为?有志不获将。
    悠悠万里道,税驾未有方。
    岂无鬓如丝?那堪补君裳。
    在人们欢庆新年的时候,作者仍行走于“万里道”中,自然感慨万分。末二句化用唐代诗人贾岛“鬓边虽有丝,不堪织寒衣”(《客喜》)诗意,抒发胸中郁闷之情。
    途经邕州(今南宁),湛若水巧遇故人龚谦之,作《古邕州忽见故人龚谦之赠之归潮阳》诗:
    人生如浮云,散在天一涯。
    天涯又飘泊,浩荡成离披。
    风吹一朝合,聚会岂有期?
    闲云不出山,奇鱼不离溪。
    行矣归毋迟,春山多紫芝。
    前六句感叹天涯难得遇故人,转眼又要与之分离,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会。后四句则对故人归乡隐居表示羡慕。诗中的“浮云”与“闲云”意象象征着漂泊的官宦生活与悠闲的隐居生活两种不同的状态。
    过了太平府(今崇左市)之后,湛若水写了一首五言排律《太平诗》,序曰:“予过广西太平府而南,观其风俗异之,作长律二十韵。”诗云:
    遶郭茔心水,沿江破额岑;
    巢城天设险,狼寨地还侵。
    胡米下空壁,蛮烟出远林;
    听歌或成啸,欲语却殊音。
    架木怀同寝,编篱巴就擒;
    美波形莫辩,林割歜同斟。
    士挽须龙去,人酣艮柳吟;
    暂看腰带剑,差别耳圈金。
    口与槟榔赤,头兼面目黔;
    狫长裙过胫,姑巨结垂簪。
    服贾浑箕帚,哺儿并藁砧;
    开元泉货旧,昭代品流今。
    尝隘三都赋,无论九牧箴;
    封疆虽斗大,日月共天临。
    一体分冠屦,八荒同裔襟;
    驻桡江雨歇,吹笛壁云沉。
    铜柱北影外,扶桑西枝阴;
    星槎凌斗极,龙节谢氛祲。
    刺史堂乌下,皇华亭草深;
    使君行县事,驿廪并家寻。
    有趣的是,此诗不仅记载了当地壮族独特的服饰装束、风俗习惯,还以壮族语言音译(殊音)入诗,使这首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作者在这些壮语音译词汇后面加上注解作了翻译,如在“怀”字后注:“俗谓牛为怀。”在“巴”字后注:“谓鱼。”在“美波”后注:“谓男妇。”在“林割”后注:“谓芹菜。”在“龙”字后注:“谓袍。”在“艮柳”后注:“谓饮酒。”以少数民族语言入汉语诗作,这在古今诗人中都不多见,而这首诗也无意中为后人研究古代壮族语音提供了材料。
    过龙州时,湛若水采用唐人韩愈以文为诗的方法,作《龙州诗二首》:
    龙之山不兴雨云,山中之人不可以论。
    乌用如城矻高旻,只可以障南氛。
    龙之水亦流束荆,水阳之氓不可以情。
    乌用如堑流南溟,惟可以洗甲兵。
    第一首写龙州山,第二首写龙州水,表达了作者希望国家安宁、天下太平的良好心愿。正德八年正月十五日,湛若水到达凭祥,有《自龙州至凭祥道中》诗:
    癸酉王正月,望舒忽已圆。
    登望凭祥陆,暂辞龙州船。
    杭苇始断港,前旌出回峦。
    隐见万山中,初翳疑无门。
    转忽或有通,上与青空连。
    洒落观群山,芙蓉秀晴烟。
    烟与山俱淡,心与境相关。
    倏然若有得,殊土元同天。
    从诗中可知,湛若水从龙州到凭祥,走的是水路。到凭祥后,改走陆路。车到山前必有路的现实环境以及山间晴日笼罩着的淡淡烟雾使作者若有所悟,觉得边疆与内地并无本质的不同,心境较之先前平静了许多。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2-08-25 15: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