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吧 关注:68,446贴子:474,011
  • 13回复贴,共1

返乡打工妹的痛与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她们被称作“农村版‘海归’”,她们的城市经验将改变后代的命运,也正改变着中国农村的社会生态。然而,相应的注脚是,她们付出了最好年华的地方不再与她们相关——



1楼2010-06-16 16:14回复
    直到两年后的今天,人们仍在寻找那个在流水线上微笑的姑娘。
    寻人线索少得可怜:这个穿着粉色工作服的女孩,可能是中国南方一条流水线上的质检工人,那里代工生产苹果公司的iPhone。在墨绿色的工作台旁,她向一个正在检测手机照相功能的同事笑起来。结果,这张照片被拍下,并忘了删除。
    姑娘的笑容,和手机、电源线一起打包,远赴重洋,最终到达英国顾客马克的手里。他发现这张照片后,上传至网络,于是“iPhone女孩”的笑容迅速走红。有人开玩笑,说要考虑将自己新买的手机退回厂家,“因为我们的手机里没有这个女孩”。
    一位英国撰稿人甚至在博客里写道:“iPhone只是抓住了她的笑容,但她的笑容却抓住了我的心。”
    然而真实世界里,与她有关的讯息却是模糊一片。人们只知道,那是一名从湖南农村来到深圳的打工妹。
    这是这个国家千千万万打工妹中绝少数被城市记住的面孔之一。按照一般的轨迹,像她这样的打工妹,在经过数年的城市劳作后,便会返回家乡。这基本上是一个常年受到忽视的群体,她们生长于农村,因为各种原因来到城市谋求生存,又因为各种原因从城市默默离开。她们的故事,大多简单到一句话就讲得完。
    因此,当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研究中心国情考察组的10名研究者在2008年设计“返乡打工妹状况考察”项目时,他们发现,自己面对的是社会研究领域的一片空白。“很少有人知道这些打工妹为什么回到家乡,也很少有人关注她们目前的生存状况。”中心顾问孟宪范说。
    这个项目已于近期完成。几百个小时的访谈录音,讲述了一些人们原来并不了解的故事。孟宪范愿意将这些从城市回归乡村的女人们称作“农村版‘海归’”,“她们是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载体,改变了自己,也正在具体地改变着我们的农村”。
    


    2楼2010-06-16 16:15
    回复
           西部农村的贫困母女 于全兴摄
      怀里揣着个小兔子
      变化最初是悄悄地从消费方式中透露讯息的。
      


      3楼2010-06-16 16:15
      回复
        “你第一个月工资怎么花?”这是社科院副研究员陈午晴为访谈所设计的180多道问题中最具意味的一个。
        答案总是细微而具体。一个河南女孩买了衣服和零食,还有一本书,《人性的弱点》。宁夏女孩小静将首月工资用于支付衣服、化妆品、小灵通,“全部乱花了,把自己全副武装”。她们开始说普通话,养成新的卫生习惯。这种习惯将持续很久。一个来自河南农村的打工妹返乡后,甚至每周领着全家坐车到镇里,只为洗一周一次的热水澡。
        这让孟宪范感觉到,“这些女孩子们大部分都很认同城市生活,新一代的女性农民工正希望将自己身上的农村符号洗掉”。
        变化并未仅止于此。家庭条件还不错的小静,曾在宁夏、湖北等地打工,现在因病返乡休养。“这里缺外面的热闹,坐在这里让人心发慌,不想上进。”这个23岁的女孩并不想在家务农,她还想回到城市去。
        而在西海固的一个村庄,返乡后成为村妇女主任的红姐告诉访谈者,“我总想做点啥”。她曾经“空想了好多年”,现在已经想出来自己要办一个养猪厂。可是寻找资金又成了大麻烦,“妇联给的小额贷款,最多贷3000元”。她不由得叹息说:“没有个带头人,外面也没有人给咱带来些信息。”
        尽管她们返乡后的生活有时充满坎坷,但孟宪范敏感地发觉,“发展意识常常是这些打工妹在她们家乡的环境中所特有的,她们不满足于传统的社会方式和社会角色,希望能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就像怀里揣着个小兔子似的。”这名学者这样形容那些热切企盼创造自己事业的女人们。
        而最让调研者们感到震惊的,是这群曾经在城市中生活过的打工妹们,视子女的未来高于一切。“这些体验过工业文明的打工妹们明白知识的作用,教育始于母亲的膝下,她们就是希望。”孟宪范说。
        在宁夏西吉县,调研者们碰到了38岁的华姐。在调研者的笔记中,这个颊上泛着高原红的女人,“反应有些迟钝”。但也正是这样一位母亲,在去银川摘枸杞赚了2600元后,除去买了1000斤小麦做口粮,其余钱款全部放入积蓄中,“准备用来供孩子上学”。
        华姐每天接送4岁的女儿去镇里的学前班,为此,她每天需要步行好几个小时。而她的大女儿去年高考失利,“如果复读费超过3000元,家里就有些负担不起了。”这个母亲边说边哭泣起来,“但只要女娃儿能考上大学,借钱也供!”
        


        4楼2010-06-16 16:15
        回复
          我总是会梦到广州,那个时候好年轻啊。
          =======================
          说不出和悲凉!


          7楼2010-06-16 22:12
          回复


            12楼2011-11-11 15:22
            回复
              好久没感动了 还是她们能感动我 很实在的 打工女生回家结婚生子 这就是她们的一生


              IP属地:湖南13楼2011-11-20 15:36
              回复
                谢谢本文作者带来这么好的文章,好久没有这样感动了。只为她们祈祷!天眷顾吧。希望这些孩子们能够靠知识改变命运!求神怜悯她们!


                15楼2012-01-13 15:34
                回复


                  IP属地:山东16楼2012-01-13 17:02
                  回复
                    最可爱的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06-10 11:04
                    回复
                      现实社会最普遍的人,我们都是一样的。


                      18楼2015-06-10 14:49
                      回复
                        真实,这就是现实社会,我们都一样。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5-06-10 20:12
                        回复
                          城市对于打工人来说只是过客 真正能留在城市的寥寥无几 但是对于城市的贡献无人能够提起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15-06-11 06: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