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春吧 关注:39贴子:271
  • 6回复贴,共1

寒春和我们在一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寒春和我们在一起
学寒
斯人已逝,音容宛在。
     ==================================
百度太卡了。常常不知是被哪个敏感字卡住了,只好放弃


1楼2010-06-21 13:20回复
    6月8日凌晨,寒春病逝。
        
          6月 8日早上,阳和平从医院赶到学校,像往常一样,手捧着报纸准时走进课堂。课前,他的手机响了,阳老师轻轻的讲了句“我要上课了”,把手机挂断、关机。之后,开始给同学们认真的讲课。两个多小时的课之后,又耐心细致地解答同学们的问题。中午,阳老师总是习惯和几个喜爱思考的听课同学一起吃饭,这天也不例外。他关心地询问同学们期中论文的数据、学习小组的困惑、暑假的实践……。由于牵涉到他先期答应跟随同学们暑假的安排,他提及了母亲寒春去世的消息。一时间,在场的几位同学惊住了。那几位同学和阳老师很熟悉,也都去拜访过寒春,对寒春、阳和平一家人都有着深深的敬意,但他们从阳老师整整一上午的课上,丝毫没有看出他有任何的异样。此时的阳老师眼圈红了,可是依然很平静的说,“昨天晚上的事,89岁了,也在意料之中”。
        
          阳老师还说“本来暑假和你们去实践,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妈妈,现在她走了,我就没有牵挂了…我非常想和你们一起去实践、和同学们多多交流。。。”
    


    2楼2010-06-21 13:21
    回复
      大爱无言……
             阳老师的学生说,倘若阳老师不说,他们完全感受不到出了这么重大的事情。完全可以请假,高校里,一些老师有事请假很正常,即使是不大的事。但对常人而言,母亲去世是多么重大的事。但阳和平没有。上午的大课上完,他又依然认真地给同学们讲下午的大课。学生评价讲,阳老师的课历来是他们所有课中老师最认真、要求最严格尽职、从不应付的课。同学们的课丝毫没有受到影响,阳和平不露倦容、认真地保证了同学们的完整上课时间和讲课质量,加上课后耐心答疑解惑,足足讲了六个小时。但那两天的时间中,他实际只睡了两三个小时。     
            听到这些时,我情感难抑。之所以内心波澜起伏,源于对阳老师的一些接触、了解。
              阳和平老师不是不爱母亲、缺乏感情。相反,他是一个重情重义、对亲人深深眷恋的人。 外出实践,每天空余的时间,阳老师总会给远在北京的老妈妈寒春打一个电话,问问身体怎么样,讲讲当天的有意思经历,结尾,总会缓缓真挚地说一句“Mam,I love you. ”身处旁边,我很直接地感触到他作为儿子对母亲有着令人感动的挂念和真情。阳老师07年从美国回到中国,除却为了追随理想和事业这一主要原因,另一原因,也是为了陪伴晚年的母亲。可以想见,母亲的去世,对阳和平会是怎样的伤痛。但他没有在同学们面前丝毫显露,而是平静自然地践行着寒春说过的一句话“人死了就死了。你要对活的人而奋斗,不要对死人而奋斗。”
          
      


      3楼2010-06-21 13:23
      回复
        寒春在离世前的住院期间,听说张庄的王金红老书记重病,非常关心,特别嘱咐阳和平要抽时间去长治探望。没想到,寒春匆匆地走了……
                 阳早口中的“小调皮姑娘”,如今却成了我们心中永久的尊敬和怀念。
                  这两日,脑海总会蹦出以前去拜访寒春时的场面,她的音容笑貌在眼前浮现。
                阳早曾开玩笑地说,“老寒 is crazy ”。寒春正是用在今天一部分人看来可能“crazy”的方式和思想,来坚决向他人传递着她所坚持的理想、追求和她所倡导的方向。
               一次拜访结尾,同学们同寒春一起合唱《国际歌》,她爽快地答应了。看着面前一大群年青人们唱得那样投入、高昂。寒春会心的笑微微地冲同学们伸出了大拇指。
            
              寒春没有远去,她的思想和心灵在阳和平身上也体现着。
        


        4楼2010-06-21 13:24
        回复
          在交流中,寒春、阳和平从未刻意的展现他们自己不平凡的追求、或去宣扬自己以有意给青年人塑造一个高尚、完美的形象。他们很真诚的在分享他们的见闻、经历,以及得出的思考结论,这样的结论对于在场的青年人来说,是有很真实的信服力,能很容易的使人感同身受,产生共鸣。他们也不避讳年轻时曾经的徘徊、困惑,很直率地谈到现在他们当下仍然存在的不足、他们的观点,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敢爱敢恨,没有畏惧、没有明哲保身和迟疑,没有任何的虚伪,客套。
              
                在他们面前,我不需要拘束、敬畏,确又如同站在明镜前面,在他们的映衬下,看得清楚自己身上的瑕疵。 在他们面前,感觉是那样的平等,他们没有丝毫的架子、威严,非常的普通、平凡,但又让人体会到了道德上的高山仰止,激发出见贤思齐的动力。寒春在对待阳早去世的问题,又是那样的超脱、视死如归,丝毫没有常人间的儿女情长,却又浸透着志同道合的大爱和相伴终生、共同战斗的眷恋。
          


          6楼2010-06-21 13:27
          回复
            阳早病重期间期间,寒春天天去探望。阳早一见寒春来,问得第一件事就是牛场的牛怎么样了。2003年12月25日,阳早离开了人世。他从1946年来到中国、种地、养牛、搞革命。死在北京,埋在了牛场。阳早是外国专家,他去世后应该骨灰盒埋在八宝山。但阳早生前说,怎么简单、怎么处理。牛场农机站的书记陈继承含着眼泪讲,按中国人的习惯,去世时应穿得好一点。但阳早很有意思,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也赤条条地走了。寒春微笑着说“那没有意思,你(阳早)穿着衣服有什么意思?我们就和别人不一样”。阳早生前遗愿是要把自己的遗体捐出来解剖,但国家没同意,因为他属于外宾。可是寒春把阳早遗体内的心脏起搏器拿走了,给了买不起起搏器的人。遗体火化后,陈继承及阳建平(寒春、阳早的儿子)等一致意见买个骨灰盒,但寒春的意见是让陈拿手捧回来就行了,埋到牛场。陈说手怎么捧啊?老寒说,你在地里捡一个塑料袋,装里面就行。陈及阳建平没答应老寒的要求,给阳早买了个骨灰盒,全八宝山最便宜的骨灰盒! 他们把骨灰盒放到八宝山一个群众的公墓里,并没有搞特殊。老寒知道后非常生气,说他们太浪费了,且让他们把骨灰盒拿了回来,埋在了牛场的一棵树下,因为阳早生前希望能埋在“看见牛的地方”。 老寒说,“因为他死了,这个没有什么。人死了就死了。你要对活的人而奋斗,不要对死人而奋斗。” 


            7楼2010-06-21 13:28
            回复
              阳早去世了,寒春践行了他的意愿。寒春去世了,阳和平老师又在课堂、生活中继续践行着寒春的意愿。 这个世界,就是一个人度人的世界、薪火相传、代代不熄。
                  
                    在过去的三四年中,前去拜访过寒春老人的很多年青人都深受触动和鼓舞。
                        寒春就像蓝天的一朵白云,化为雨露,滋润了大地。在阳光的照射下,水汽重新飞到天上,化为一朵又一朵新的白云,每朵都有着寒春的影子。
                  
                    寒春没有远去,她和我们在一起,她或多或少地在每一个去拜访过她或受她影响地人的身上。


              8楼2010-06-21 13: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