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动力战列舰吧 关注:1,091贴子:1,409
  • 1回复贴,共1

转:自己对自己瞎编,解释自己的行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自己对自己瞎编,解释自己的行为
同时向病人展示两张照片,让左脑看见一只鸡爪,右脑看见一幅雪景。然后让病人从一系列图片中选出跟刚才看到的画面有关联的,这些图片病人的左右脑都能看到。病人的右手选择了鸡,左手选择了能铲雪的铁锹。然后加扎尼加询问病人为什么这样选择。左脑回答看到了鸡,但左脑没有看到雪景,对铁锹的解释是“铁锹可以用来清理鸡舍”。
大量实验证明左脑会在现实的基础上编造出符合逻辑的解释,即使完全不知道右脑在干什么也能说服自己。 意识未必有能力做选择。动作电位前的准备电位比意识先出现。人经常无法辨认自己刚才做的选择并胡乱编些故事来说服自己。
数十年来,实验显示人的无意识可以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发起行为并不同程度地指引身体完成任务,经常完成得比“用意识努力去想”更好;Nisbett 和 Wilson 反复证明,人在被要求解释他们的行为时频繁忽略对他们的行为有明显影响的因素。在被直接问及这些影响时,人们频繁否认这些影响。人似乎无法准确描述自己的行为和如此做的原因。
Gazzaniga 研究了大量二十世纪的裂脑人,建议人们通过编故事来解释自己的行为。裂脑人在左脑完全不知道右脑在操作身体搞些什么鬼的情况下迅速为行为做出看似合理的胡乱解释[6]。
功能正常的成年人存在类似的现象(Johansson 等,2005 年),实验者欺骗参与者解释他们没有做出的决定,大多数参与者压根没发现这些不是他们的决定,却快速而详尽地解释了自己为什么要如此决定[7]。研究人员称之为“选择盲/choice blindness”。
研究人员使用词频和潜在语义分析 (LSA)研究“选择盲”实验的参与者在非操纵实验和操纵实验中给出的“做决定的原因”,发现两者几乎没有差异[8]。看起来,人们平时就经常瞎解释自己的行为。
实验显示,在人们的内部决策证据薄弱而外部假线索看起来很真实的时候,人们会非常自信地胡说八道。这显示自省是内部决策证据和外部线索的整合[9]。
看起来,有意识的自我并不能识别自己的行为。那么,你不可能期待它控制行为。


IP属地:广东1楼2022-10-12 22:24回复
    转:临时人格特征
    在胼胝体断裂手术被放弃后,麻醉一侧脑半球的技术仍然可以支持类似的研究。在一侧脑半球被麻醉后,不再受它影响的另一半有时当即就会产生一整套全新的人格特征,而当另一半球苏醒时,这些突然出现的人格特征就突然消失了。


    IP属地:广东2楼2022-10-12 22: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