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遴选吧 关注:1,965贴子:9,506
  • 0回复贴,共1

当提拔遇上遴选,该何去何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一株沉睡的枝丫
《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中规定,尚在试用期或者提拔担任领导职务未满1年的,不得参加公开遴选。当机不可失的晋升提拔遇上机遇难得的遴选考试,我们该何去何从?
单位小徐,年近35岁,“高龄”上岸体制内的他,只有一个目标,通过遴选再上新台阶。服务期满,工作成绩突出,因单位人员青黄不接,单位有一个部门副职空缺,领导有意提拔小徐。在后来的闲谈中我们得知,小徐放弃了这次提拔机会,我们吃惊之余感到有些好奇,小徐说,他马上35岁了,只剩两次可以参加遴选改变现状的机会,如果接受了这次提拔,他进入上级单位就一丝机会都没有了。我们羡慕小徐的笃定,因为他内心目标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更多时候,在提拔和遴选冲突时,我们往往陷入两难的选择,两难相权如何取舍?
一、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为我何求--抉择时多一些“自我主义”
“有目标的人在奔跑,没目标的人在流浪”。在选择提拔和遴选时,要问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如果工作单位环境不错,待遇可以,晋升有望,自己对考不考遴选执念不深,那提拔机会到来时就紧紧抓住,因为你放弃的理由尚不充分。如果对单位不满意,只想一心早日“脱离苦海”,似乎提拔对你而言并没有太多的喜悦,那么坚定遴选是不错的选择,但是未来充满变数,最终能否通过遴选成功实现向上跨越充满不确定性,而你要为自己的选择买单。在真正面临选择时多一些“自我主义”吧,向内寻求答案。
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抉择时多一些“英雄主义”
“剪不断理还乱”,在做出选择时切忌犹豫、观望,要多一些速战速决、干脆利索的气魄。首先单位提拔干部,一方面是尊重被提拔干部个人意愿,另一方面也是组织选拔任用干部的人事安排,单位不会因为你个人“纠结”就一直等你“犹犹豫豫”,特别是在年轻人比较多,竞争压力大的单位,如果你迟疑,自有大把的人翘首企盼,到时候组织是否一定要提拔你就另当别论了。一般情况下,提拔与遴选考试的冲突并不是剑拔弩张迫在眉睫,而是有缓和的余地。除非是遴选进入了最后的考察阶段,在考察到来的节骨眼上单位要提拔你,这时候你就要做出选择了。话又说回来,中央遴选一般是差额考察,如果在二选一的最后档口,你被提拔,对方依旧静静等待遴选单位的考察,那么“心猿意马”的你落选考察的可能性就增加了。省市遴选进入考察一般程序性流程,如果没有硬伤,考察后拟录用的可能性几乎百分百,所以在这个阶段选择等待考察进入新的单位,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这时候也不是百分百板上钉钉,只能是权衡之后综合考量的最佳选择。
三、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抉择时多一些“现实主义”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在做出选择是一定要综合考量一些非常实际的因素,自己年龄大小,晋升机会多少,考试实力如何,这些都需要我们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如果自己考公之路畅通,年纪轻轻就进入体制,无论哪种选择前途都很不错,如果考公之路坎坷“年事已高”,就要慎重做出选择。如果单位人才济济,晋升压力很大,参加遴选也给自己多一个选择,如果单位青黄不接,晋升渠道畅通,选择哪条路都是一个不错的终点。如果自己实力很强,是“大神级”考霸,我觉得人生还是需要拼一把的,充利用自己的考霸体制,让自己有机会到更高的平台上崭露头角,如果自己实力不强,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那么选择接受提拔,将自己的闪光点发挥到极致,你的人生依旧出彩。总之,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要对环境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谋定而后动”,在选择时多一些“现实主义”。
四、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抉择时多一些“浪漫主义”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生活处处充满诗情画意,日子里并非只有升职加薪这一件时,认清生活的真相依旧热爱生活又何尝不是一种浪漫主义。选择提拔亦或是选择遴选都会是我们人生征程中的一道风景,不管靓丽与否,相信一定与公不同,因为她是独属于你的人生。


1楼2022-10-22 14:1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