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火线吧 关注:9,980,814贴子:260,166,748

数据探究8.0:何谓“精准回复”?详解CF回复类数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家好,这里是穿越火线贴吧【猎手团】数据评测专题。今天我们带来的又是一篇颠覆性的探究类文章:回复类数据相关。
去年9月份,楼主发布了非常炸裂的一系列评测:《数据探究6.0:速度类相关》后,引起了许多的争议。然而,在9个月过去之后,无数的事实证明了结论的正确性(按照新理论算出来的数据,和录屏实测几乎一致)。240fps理论无疑是更正了传统评测存在的“数据不准确”的问题,也与一些知名评测作者的实测结果相对应。
今天,楼主带来的是对精准回复这一数据的质疑和研究。首先和各位说明一下观点:精准回复这个数据重要,但是它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重要。而且,精准回复实际上,也并不是大家理解的“精准”回复。话不多说,下面进入探究环节!


IP属地:北京1楼2022-11-06 09:54回复
    第一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11-06 09:55
    收起回复
      第二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2-11-06 09:56
      收起回复
        前排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11-06 09:56
        收起回复
          1.探究起源

          和去年的速度类探究类似,楼主首先讲解一下这次的历程。实际上,这次的历程比《数据探究6》系列更早一些,耗时更长。在之前的数据探究中,有一点,使我非常疑惑。很多朋友认为精准回复数据,实际上就是准星恢复,包括楼主刚开始接触评测的时候,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通过大佬(具体是哪位大佬,对方不愿意透漏)人为改代码,将雷神的精准回复改为20ms(原数据为200ms),准星的恢复速度几乎没有变化,这是非常奇怪的。同时还有一点就是:COP系列没有精准回复,没错你没有看错,COP系列没有精准回复代码,意味着它的弹道就“无法回复”,那按理说就是一把“烂枪”啊,但是实战为什么COP会这么火爆呢?
          同时更引人深思的一点是:如果这个数据,真的是所谓的“精准回复”,那么回复速度强达120ms的HK417系列,射速只有530发/min,这理论上你编个宏,以529发/min的速度来速点,不难做到“发发回复”啊,也就是咱们说的无后座。但是实战和理论大不一样,那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这些疑问下,我当时即开始了研究。但是中途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加上9月份瓶子找到我,和我谈了他在做CK单机时遇到的一些问题,我意识到当时的速度类问题,实际上远比这次的内容对玩家有意义。因此,当时去做这部分内容之后,回复类的研究一度搁置。
          话不多说,下面进入正式的结论部分!
          【备注】本文结论不适用于狙击枪,狙击枪相关的回复另有规则。


          IP属地:北京5楼2022-11-06 09:56
          收起回复
            赶上直播了!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11-06 10:01
            收起回复
              前排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11-06 10:05
              收起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2-11-06 10:06
                收起回复
                  2.探究结论

                  【结论1】“精准回复”概念错误,实际另有其人,我们常说的精准回复,比如雷神200ms,火麒麟500ms,AK-103 200ms等,实际上只是一个节点回复。
                  ① “精准回复”到底花落谁家?
                  一直以来,大家津津乐道的“精准回复”,实际上是这行代码所决定的:
                  (DelayOneShootTime 50 200 5 )
                  一般来说,中间的200即为精准回复值,但是现在来看,这个结论是不正确的。中间这个值的确重要,但是它和精准度的关系,是间接的而非直接的。
                  精准回复,是CMRZ代码的第一个值。如雷神的这个值为0.27400,这个值才能真影响初始精准(当然,这里需要除以一个值,与本文关系不大,略)。证明过程很简单,请大佬帮忙改代码:将0.27400改为0.0274,发现咱们大家所说的“精准回复”,并没有什么卵用啊,武器的准星恢复速度大幅度变慢。按照正常点射频率形成的直线(弹道落点)也非常长。即使你把“精准回复”改为20ms,点射弹道形成的直线仍然非常长。可见我们之前说得那个值,并不直接影响精准度。


                  IP属地:北京10楼2022-11-06 10:08
                  回复
                    但是,为什么正确的精准回复,一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呢?一方面,绝大多数道具的CMRZ都不错,区别不大;另一方面,节点回复影响着节点类数据。节点类数据非常重要!节点类既能影响后座,又能控制‘’弹道落点区间相关‘’的数据执行情况,这个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简单来说,哪怕你精准度很高,但是弹道落点区间数据不行,那就不行。一般来说,很多如M4、AK的前两三发几乎都是中区间(这里涉及到精准型概念,这类文后续再发),在中区间的弹道落点不失准,弹道叠图后是直线而不是矩形,节点回复正是可以让枪总回到初始的中区间去,加上本来就不错的精准回复,自然变相恢复了准度。
                    因此,写到这里相信有朋友也能明白,AK-12系列的节点回复虽然是强大的200ms,实际用途并不大,因为它初始没有中区间,AK-12是失准的,回复到初始区间还是失准,虽然初始区间的后坐力比较小,但是实际用处已经大大减小了。
                    【PS】这里说一下,准星大小挂钩命中,我就不多解释了,如果有评测爱好者想要了解更多,请留言即可。
                    同理,后座恢复也是另有其人,而非各位认为的“精准回复”。各位对研究没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看下面的成果表格:


                    IP属地:北京11楼2022-11-06 10:09
                    回复
                      ② 为什么它是节点回复?
                      实际上,CF内的弹道数据,主要分为三大类:节点类、姿势类和其他类。节点类包括后座回复与衰减。落点概率相关和视角抖动相关(不涉及弹道)。而DelayOneShootTime这行代码,影响的正是节点类数据。证明结论是排除法:同理,发现无论如何调小或调大节点回复,实际上都无法改变后坐力、准星的回复速度。它唯一可以影响的,是节点类数据,如:
                      (1)纵向后座修正相关

                      (2)横向后座修正相关

                      (3)落点区间概率分布

                      但是,当你把后座、命中等数据控制变量之后,通过改变节点类数据,如:
                      发现弹道整体就随着节点回复的大小开始改变了,调大节点回复后,我必须采用更高的点射间隔,否则就会变飘。这时候的弹道,实际上被节点回复影响了。


                      IP属地:北京12楼2022-11-06 10:12
                      回复
                        【结论2】Delay One Shoot Time代码的三个值,各有意义
                        这里不便公开研究过程,直接给出结论:
                        简单来说,第一个值没用,至少在CF这些道具的数据中是真的没用的,因为基本上都是第二个值要大。简单来说,这两个值谁大,节点回复就是谁。第三个值的详细解析,会在后面的内容中给出。
                        【结论3】扫射不受节点回复的影响,而且节点回复还有特殊的设定,在扫射结束后第一发,无论等多久都无法恢复到初始区间的数据。
                        实际上,早期的评测者们通过叠图,已经得出来普通的M4和雷神的扫射弹道是完全一致的结论。楼主做了大量的测试,得出的结论是:当你扫射的时候,节点回复并不会发挥作用。当你停止射击之后,节点回复才会发挥作用。所以,就算你拿着120ms节点回复的HK417扫射,它也不会说完全一个点,因为扫射中节点回复无效。
                        同时,在去年我就注意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当扫射结束后,即使等了很长时间,开火的第一发的弹道,仍然是扫射结束时所在区间的数据,下一发才会恢复到正常。而且这时你直接扫射都可以,下一发直接恢复。但是,第一发仍然占了初始区间的位置,比如雷神的初始区间只有2发,扫射后的第一发仍然占了初始区间的1发(即使这发的数据仍然是扫射结束所在区间的数据)。
                        证明过程太简单了,还是改代码,通过设置几个必然失准的区间即可证明,详细过程略,一张图就可以解释:
                        因此,值得怀疑的一点是:Delay代码中的第三个值,也许正是因为CF客户端的这个特殊设定,所以目前阶段“无用”。观察多个道具的第三个值可以发现,一般规律如下:副武器为1;全自动武器随机但不会太高(5~7常见);霰弹枪为0,与它们对应的武器开火方式有较高的联系。
                        但是无论如何修改这些值,都不会对单点、小连发弹道造成影响,因此我大胆的推断,正是由于目前的“无法回复”的BUG影响,导致了第三个值失效。但是这个是客户端造成的,同时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因此可以认为,这个“BUG”是一个特殊设定,所以第三个值,个人认为在目前来看的话,就是没有用了。


                        IP属地:北京13楼2022-11-06 10:16
                        收起回复
                          无所谓,我打挑战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2-11-06 10:16
                          收起回复
                            3.总结
                            本次【数据探究8】意义重大,可以说是又一次颠覆了CF评测的内容。大家常说的“精准回复”,实际上只是一个节点回复而已,而且一分为三,分为节点回复、后座回复、精准回复三类数据。同时,本文研究出DelayOneShootTime这行代码的三个值到底是什么意思,为火麒麟为什么适合速点找到了理论证据。
                            那么,我们之前说的“精准回复”跌落神坛,它到底是什么地位呢、到底重要不重要呢?
                            我的答案是:绝大多数情况下非常重要。因为很多武器的后座回复、精准回复这俩哥们都不弱,就一个节点回复的差异大,同时节点区间又多,它又能影响节点,自然要看它的脸色。但是节点回复又要看节点类数据的脸色。比如COP 357:
                            (ShotReactYaw1_1 4 0.0025 0.015 )
                            (ShotReactPitch1_1 4 0.0028 0.01 )
                            (SideReactDirect1 4 33 34 33 )
                            为什么COP 357没有节点回复代码呢?很简单啊,因为它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区间而已!就算给你节点回复,你回复谁去?而且这个区间还是失准的……但是COP系列人家的后座回复强大啊,0.015的数据简直是逆天般的存在,加上较高的细节干扰值,实战COP即使没有节点回复,它同样也非常强大。
                            但是,大部分情况下,节点回复是非常有用的。比如下面这组黑骑士的对比点射图(大于200ms点射):
                            【节点回复有效】

                            【节点回复无效】

                            可见有效的弹道明显更紧密,这还只是点射,如果是二连发,差距更明显,这里就不再多说了。因此,各位看了本期评测之后,千万不要轻视节点回复,它只是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强大,但是仍然作用非凡,对武器,特别是全自动类的武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本期评测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的观看。


                            IP属地:北京15楼2022-11-06 10:17
                            收起回复
                              本楼艾特一波贴吧部分好友,欢迎大家。本月我们会带来冠军之刃、G36C-宇航兔的评测。其他内容就不测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2-11-06 10:2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