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吧 关注:333贴子:1,883
  • 1回复贴,共1

【ZT】明代著名教育家湛若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何国华
  湛若水(1466—1560年),广东省增城县甘泉乡(今新塘镇)人,初名雨,又名露,字元明、民译,号默翁,又号甘泉。学者尊称为“甘泉先生”。弱冠始读书。弘治五年(1492年),年方27岁,考中举人。他曾自谓:“吾二十而学,至二十七而举于乡。”步入而立之年后,即赴新会县拜年高67岁的著名教育家陈白沙(1428—1500年)为师。学习成绩优良,不只潜修理学,且认真练习作诗。据称,他曾焚毁入京会试的路引,以示弃科举仕进之路和进德修业的决心。
  湛若水是陈白沙最为得意的门生。“白沙门下,规模宏阔,独开仁牖者,终推若水。”白沙本人也极喜爱若水,常对他说:“江门衣钵,属子之矣。”而且于自己逝世前一年(1499年),把私人产业钓鱼台赠给他,并赠诗曰:“莫道金针不传与,江门风月钓台深。”可以看出白沙对若水之器重。若水对教师也极为尊敬,白沙逝世后,他曾竭诚表示“道义之师,成我者与生我者等”。而且特地为老师服丧守墓三年。惟须指出,若水与白沙二人之学说主张尚存差异,书法亦如此。白沙之学乃以静为主,若水则主张动静著力。两人之书法,虽同用茅龙笔,而个性与造诣都有所别。白沙入化境;若水则以色相示人,且笔力挺拔,大有横扫千军之概。后人所藏若水之墨迹,凡署“甘泉”二字者为得意之作,不可多见;其一般应酬之作,则署“若水”二字。
  若水虽决心研究白沙的心性之学说,不愿为官。后来,在其母亲敦促下,始勉强入南京国子监学习。弘治十八年(1505年),若水步入不惑之年,参加会试,主考官张元祯、杨廷和喜赞其考卷曰:“此非白沙之徒,不能如此。”遂录取为榜眼(进士第二名),选为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时值王阳明(1472—1529年)在吏部讲学,若水相与应和,后奉命出使安南(今越南),册封安南王。返国时,安南国王赠送许多金银给他,他婉言谢绝。50岁(1516年)时,母辞世,遂返家守丧三年,赴西樵讲学,就学者极众。明世宗朱厚煾即位后,若水被召入朝,任翰林院侍讲,他常利用向皇帝讲课机会,规劝皇帝宜“亲贤远奸”,防止皇亲国戚“恃宠坏法”。次年(1523年),升为南京国子监祭酒,后历任南京礼、兵、吏三部尚书。他一生为官清正廉明,热心教育。75岁(1541年)时,以老弱辞官返乡。取道浙江钱塘,游览武夷山。后慕罗浮山,筑室于朱明洞,又建书院于青阁,讲学不倦,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逝世,终年95岁。
  若水一生热心教育事业,其生平教育活动,一般可分作如下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他于40岁(1506年)考中进士后,即在南京讲学,曾自谓“四十岁复游燕赵讲业”。当时,王阳明也在吏部一起讲学。二人分别主掌教坛。王、湛二人皆江西崇仁著名学者吴康之再传弟子。湛、王二人皆宣讲格物之道,但各立宗旨:王阳明以致良知为主;湛若水则以随处体认天理为宗。阳明批评若水之学为求之以外;若水则反对阳明把格物陷入空虚之理解,主张“格物为体认天理”。且自称“阳明与吾言心不同,阳明所谓心,指方寸而言。吾之所谓心者,使万物而不遗者也”,后人称王、湛两大学派为“姚江学派”与“江门学派”。然而,王、湛二人尽管学术观点上有分歧,而彼此之交谊都甚笃。王氏对湛氏推崇备至,曾谓“吾求友三十年,未见此人”。湛氏则称:“某生平与阳明公同志,他年当作一传矣。”二位学者之上述交谊,被后人赞颂为明代儒林之盛事。
  第二个时期,是为甘泉50岁后,他利用在家乡为父母守丧三年的机会。“遂入西樵山筑室携家居之。”(《答大常博士陈惟复》,见《湛甘泉文集》卷七)又于正德十四年(1519年)在此西樵山大科峰建筑“大科书院”,亲自招生讲学。这正如他所写道:“五十以母归西樵,樵中有烟霞之洞,四方英才集焉,乃胥与集石为台,因台集木而居,为堂,为馆,为讲学进修之地。以迩大科峰,因曰‘大科书院’。”他亲拟《大科训规》,并制订《大科书堂训》,全文合共61条,6300多字,认定“大科书院”之宗旨不同于官学。他写道:“朝廷立有大学及府州县学,所以教养人才甚密。本书院不过初为退居求志之地,四方士而相众,间有员生向慕而来,亦在所不却。”他从此写下了中国教育史上变官学为乡学的第一页。他创设的这所“大科书院”规模宏阔,设有“寅宾馆”,以接待远方相过之客;“进修”“敬义”二斋为诸生会讲之地;“凝道堂”为师生讲学之地。他教学严格,讲究教学方法。开讲之前,他先给新生以两天习礼训练,再行讲课。讲课开始,先要学生静坐片刻,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后,方始进行讲课。俟三年守丧期满,他仍托词养病而讲学不倦。
  第三个时期是他年逾花甲之后,在南京官场间进行讲学。
  第四个时期,是他75岁以后直至逝世。由于当时奸相严嵩(1480—1567年)崛起,若水耻与为伍,遂于嘉靖十五年(1536年)自行退出官场,告老南归,时年75岁。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2-11-12 08:14回复
    若水回乡后,他在广州市今法政路的湛家大街一带建立了一座占地数十亩的湛家园林,作为自己退休游憩之所,而且在府第的两边兴建了一座取名叫“天关精舍”的书院。他主持的这间书院曾出现中国教育史上的趣闻逸事:
      一个年高77岁的老翁吴藤川好学不倦,仰慕湛若水的道德文章,特前来拜他为师。若水为他的勤奋好学精神所感动,尊称他为藤川丈人,并特地送他一根用南岳四方竹制做的手杖,此杖上铭刻着湛若水手书的铭文曰:“嗟!藤川子,七十七……不知日之将暮。步高一步,久矣高蹈。”师生二人之间常赋诗唱和,情谊甚笃。
      三年后,在若水的天关书院门弟子中又多了两位老翁。一个是82岁的黎养真,一个是81岁的黄慎斋。他俩与吴藤川皆年逾古稀,被称为“关天三皓”。若水特为他们写了一首《三皓》诗:
      养真慎斋与藤川,三皓同时入我门。八十头颅事事真,老来赤子心还存。
      不久,又有一位年高102岁的姓简的老翁慕名前来,执弟子礼,若水连忙扶起他,并待以贵宾之礼。若水官至上卿,又是名闻全国的德高望重的学者,却对一个老布衣谦让礼遇有加,一时传为佳话。当时,一个画家就曾以湛若水和五个年逾古稀的学生一起切磋学问、师生同乐的情景为题材画了一幅《师生六皓图》,饮誉国内。
      此后,若水更专心致力于讲学,且周游全国各地,所到之处,无不讲学。他精力旺盛,90岁那年(1556年),尚作南岳之游,且讲学于青原书院。凡所到之处,他必立书院以纪念其恩师陈白沙,且对其学说鞠躬尽瘁。南京、扬州、贵池、衡山、罗浮、西樵、广州、增城等地,他捐款赞助的书院共有40多所。如衡山白沙书院,为他80岁时所建,且购置有学田五顷。又为广州天关书院,南海西樵的云谷书院、大科书院,罗浮山的甘泉精舍,增城的明诚书院、龙潭书院、独冈书院,番禺的鳌峰书院等。他办学特点之一,必于各书院设置仓廪以济贫苦的学生,并订立崇俭规约以挽奢侈恶俗。当时,广州一带,还有名儒霍韬倡建的慎德书院、黄佐倡建的泰泉书院等。他们力倡学术研究,使广州地区的书院顿呈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
      自陈白沙、湛若水之后,粤中文士,几乎无一不受过他俩倡导的理学的洗礼。这个影响直延至清中叶以后的五六百年间,岭南文化几乎完全呼吸于理学气氛之中。湛若水的广设书院,力倡兴学,对全国也起了良好影响,如江苏省之书院“到明武宗正德与世宗嘉靖年间而大盛,其所以如此,那是受了王守仁、湛若水竭力提倡私人讲学的结果”。
      若水一生以兴学育才为己任,出其门的弟子,绝不限于岭南,几遍布全国,约有3900多人。其中不少是国内之名宦学者。他无愧为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和教育家。他逝世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赐赠他为太子少保,赠谥文简。后人称誉他为道学儒宗。遗著主要有《甘泉文集》共10篇32卷,于清同治丙寅年(1866年)辑刻,由资政堂藏版,华南师大图书馆存此书。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法政路湛家大街的湛家园后来成为湛氏家族的聚居之地,惟可惜的是这一名园在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毁为废墟。为纪念这位教育家,后人在这废墟上建成的街道,人们仍以“湛家”命名之。湛若水兴办的天关书院变为居民点后,人们仍沿用“天关”一名。可是,到了清代,“天关”一名都被传为“天官”,遂变成了“天官里”和“天官后街”。
      来源:《岭南文史》杂志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2-11-12 08: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