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吧 关注:84,493贴子:711,894
  • 0回复贴,共1

关于自闭症儿童的五个问答-哈尔滨贝贝语康专业解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自闭症的孩子是怎么造成的?-哈尔滨贝贝语康专业解答
答:孤独症ASD(自闭症)的病因学特点涉及多种遗传学和非遗传学因素。
1. 遗传因素:双胎和家系研究确定,ASD遗传学因素占90%以上。
2. 神经系统异常:通过神经解剖和神经影像学研究,比较一致的发现是孤独症儿童存在小脑的异常,包括小脑体积减少、浦肯野细胞数目减少,其他发现包括海马回、基底核、颞叶、大脑皮质及相关皮质的异常。近年来较多研究采用fMRI技术研究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脑功能,发现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脑功能与正常儿童相比存在异常,包括杏仁核、海马回的大脑边缘系统、额叶和颞叶等部分。
3. 环境因素:与ASD有关的环境因素包括孕期母亲感染、宫内重金属和药物暴露、电离辐射以及疫苗接种等。
4. 代谢性疾病:ASD患儿中,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的效应占5%。由于酶的缺陷引起代谢性神经毒性物质在体内蓄积,造成发育中的脑损伤,引起ASD。
综合有关研究,推测存在孤独症遗传易感性的儿童,在诸如围产期感染、免疫、致畸因子等未知环境有害因素影响下,神经系统发育异常,从而导致自婴儿时期开始,在感觉、知觉及认知加工等神经系统高级功能方面有异于正常儿童,表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
二、如何选择自闭症康复机构?-哈尔滨-贝贝语康专业解答
答:1. 课程设置、师生配比是否合理。
2. 是否有精准的教学评估如VB-MAPP评估、ABLLS-R评估。
3. 评估后是否和家长召开IEP会议。明确孩子各领域能力的评估结果,确定将要进行的康复训练内容,家长与机构达成统一意见。
4. 每一节是否有详细的教学记录。
5. 每一节是否和家长有教学反馈。
6. 是否有家庭教育指导。
7. 教学计划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做出调整。
三、孩子3、4岁了不会说话是自闭症么?-哈尔滨贝贝语康专业解答
答: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早期被关注的主要问题往往是语言障碍,容易与特殊性语言发育迟缓混淆。鉴别要点在于孤独症儿童除有语言障碍外,同时合并有非语言的交流障碍和刻板行为,而特殊性语言发育迟缓儿童除语言落后外,无交流障碍和行为异常,可以辨别。
非语言的交流障碍和重复性刻板行为是孤独症儿童的核心症状。
1. 在多种环境中持续的显示出社会沟通和社会交往的缺陷。包括现在或过去有以下表现:(1)社交与情感的交互性缺陷:从异常的社交行为模式、无法进行正常的你来我往的对话,到与他人分享兴趣爱好、情感、感受偏少,再到无法发起或回应社会交往。
(2)社会交往中非语言交流行为的缺陷:从语言和非语言交流之间缺乏协调,到眼神交流和身体语言的异常、理解和使用手势的缺陷,再到完全缺乏面部表情和非言语交流。
(3)发展、维持和理解人际关系的缺陷:从难以根据不同的社交场合调整行为,到难以一起玩假想性游戏、难以交朋友,再到对同龄人没有兴趣。
2. 局限、重复的行为、兴趣或活动,包括在现在或过去有以下至少两项表现;
(1) 动作、对物体的使用或说话有刻板或重复的行为(比如:刻板的简单动作,排列玩具或是翻东西,仿说,异常的用词等)。
(2)坚持同样的模式、僵化地遵守同样的做事顺序、语言或非语言行为有仪式化的模式(比如:很小的改变就造成极度难受、难以从做一件事过渡到做另一件事、僵化的思维方式、仪式化的打招呼方式、需要每天走同一条路或吃同样的食物)。
(3)非常局限、执着的兴趣,且其强度或专注对象异乎寻常(比如:对不寻常物品的强烈依恋或专注、过分局限或固执的兴趣)。
(4)对感官刺激反应过度或反应过低、对环境中的某些感官刺激有不寻常的兴趣(比如:对疼痛或温度不敏感、排斥某些特定的声音或质地、过度的嗅或触摸物体、对光亮或运动有视觉上的痴迷)。
四、孩子确诊孤独症了家长应该怎么办?-哈尔滨贝贝语康专业解答
答:1、.要尽快寻找专业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特别是无语言的孩子康复训练,最晚别超过5周岁开始康复训练,拖延越久越影响康复效果。不要错过孩子黄金干预期。
2.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远超过在校时间,要主动学习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知识,在家里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指导并配合老师完成家庭康复训练任务,这样孩子才能快速进步。
3.调整育儿态度;凡事不要过度包办、耐心细心的引导。
4.结合孩子症状轻重程度,考虑孩子的未来。有很多重度孤独症孩子,家长首先要教的是帮孩子建立沟通,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自我照料能力,而不是学业技能。中轻度症状的孩子在这些基础之上再教学业技能。
5.家庭成员之间要放下包袱停止埋怨;
6.树立信心;有很多孤独症孩子经过康复训练可以融入幼小,进入大学。也有很多学习职业技能,正常融入社会,家长需要树立信心。
7.做好面对未来的压力和挑战的准备;孤独症/发育迟缓等儿童的智力水平是可以通过认知理解的水平提升而不断提高的,没有语言的经过康复训练后可以表达,不能自理的经过康复训练可以自理,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的没有学习能力的,通过康复训练也可以得到大改变。儿童康复训练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只有不断的学习和进步。家长配合家庭训练,孩子的进步是每日可见的。家长也应该随时随地在各种生活场景中对孩子进行引导与教学。贝贝语康特别为家长设置了家长学习培训班。每周也免费为家长开展知识讲座学习。
五、孩子总咬手指,自我刺激怎么办?-哈尔滨贝贝语康专业解答
答:很多孤独症(自闭症)孩子都存在一些自我刺激行为,如眼睛眯成一条线,头和身体倾斜一定角度审视或端详某处、重复地在眼前抖手、重复性地哼哼、呻吟、尖叫,把东西拿到鼻子上反复闻,经常用舌头舔尝物品,玩唾液,用嘴唇去蹭墙壁、桌面、头发。原地转圈、抑制不住的蹦跳,来回晃动、用脚尖走路等等。咬手指是与痛、压觉的相关的自我刺激行为,类似的还有咬皮肤、不感觉疼痛的拍、撞头或者打头等。
自我刺激行为的发生是因为有内在需求,一旦发生,需求就能马上得到满足,所以对这一类行为很难进行干预。一旦开始干预,就要在干预期内密切观察孩子行为,及时预防不期望行为的发生。被动的干预方法是阻隔,即阻止行为的继续,而正面的干预最常用而且比较行之有效的的处理措施,一是区分强化相互抑制的行为,二是给予社会所接受的合理化刺激。以儿童咬手指为例,第一种措施是指导儿童做一些需要双手完成的活动,比如串珠子或者与大人玩拍手、接抛球的游戏等等,采用第二种措施可以给孩子一个牙胶棒、口香糖、或其它耐咀嚼食物做替代。也可以通过建立规则,允许这些行为在某些场合或者时间出现,其它场合或者时间就坚决制止这样的行为许出现。如此坚持数月数周,如果配合行为代价处理,效果更快。比如通过“罚时出局”等惩罚原理,在儿童出现非预期行为的时候或者之后,剥夺他喜欢的并可以常规得到的某强化物一段时间,让儿童体会到便表现出非预期行为的“代价”。
对于认知年龄稍大一点的儿童可以采用自我管理的方法,要使用这个干预方式,首先要帮助儿童建立自我管理的能力,所以,这种干预方式对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控制能力都是有一定要求的,所以这种方法不适合认知年龄小的儿童。
自我刺激行为的自我管理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儿童意识到行为发生的能力;二是提高儿童在行为发生时的自我控制能力。前者是指儿童能在行为刚发生时就意识到自己正在从事自我刺激行为,有时候儿童也能在自己想要却还没有开始从事自我刺激行为时就意识到;后者是指当儿童意识到自己正在自我刺激的行为时,能够马上停止该行为。比如:儿童有咬手指的的习惯,在进行自我管理训练后,儿童在刚把手指伸进嘴里甚至刚放到嘴边时就意识到,主动地去控制自己,从而停止该行为。


IP属地:黑龙江1楼2022-11-17 08:59回复